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对2021年美股市场的主要预测(上)
即将结束的2020年是个人类历史上极为特别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对于全球社会冲击巨大。既有惨痛的疫情感染情况,也发生了延续至今的各国间交通中断,正常贸易,投资,服务等全面停摆,连东京奥运会也被推迟到明年。上一次发生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还是在1918年到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而上一次发生奥运会等被取消,各国之间封锁国境等等还是在二战期间。今年也是二战结束75年来,第一次出现全球贫困人口上升,全球化逆转,食品短缺,饥饿人口上升。面对百年一遇的危机,全球各国政府都全面动用起来,进行了大量公共卫生,财政,货币等的危机应对之策。金融市场在今年也创造了很多历史记录,包括原油价格的严重负价格成交,包括股市的三位数波动率,也包括很多顶级量化基金和基本面基金的严重亏损。那么,如何看待明年的全球金融市场?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首次公开上市(IPO)爆发式增长推动美股先涨后跌
笔者认为2021年最大的金融市场事件将会是大量的企业首次公开上市,也就是实现IPO。新冠疫情触发了美联储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极为充分。从上一次金融危机结束后,也就是2009年开始的一大批创新企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期。不管是共享经济,云计算,金融科技,生物制药,医疗健康产业,上百家独角兽企业都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成为二级市场的公开上市公司。实际上,今年秋天开始,美国企业的上市数量已经开始大规模增加。最近的共享民宿公司Airbnb(爱彼迎)上市当天上涨112%,市值达到830亿美元的成功案例对于其他还在犹豫的独角兽企业有很大的鼓励。仍然在亏损的大数据公司 Palantir上市一个多月以来,股价翻倍,市值超过510亿美元,对于其他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独角兽企业上市也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当然,明年会有大量美股上市还有三个比较特别的原因。第一,过去四年共和党减税政策之后,很大可能会在民主党入主白宫后开始加税。包括对于资本利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有大概率上升。从企业的创始人,到员工股股东,都有动力需要尽快在税率上升前实现上升,获得很好的税后收益。通过新税法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独角兽企业的管理层将会在明年和时间赛跑,尽快实现挂牌。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支持。美股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不断大规模回购,以及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的不断并购,导致在过去十年流通股数量每年下降2-5%。美股处于严重的供求失衡状态,总上市公司数量过去二十年下降了两千多家。比较明显的就是微软,谷歌,苹果,脸书等,每年回购几千亿美元的股票,并购数十家企业。美国证监会在这几年不断鼓励企业上市,降低上市成本,减少中小企业上市的披露要求等等。这些政策都已经开始显现出结果,今年是十几年来第一次美股流通股数量净增加的一年。根据我们和美国几大交易所的沟通了解的情况,还有大量企业在计划明年上市。
第三个原因是大量独角兽企业的期权将会很快到期。一般公司创立以后,期权有5-10年的有效期。包括 Airbnb 等公司上市也有被员工股东驱动的因素。因为如果企业没有上市,期权价值很有可能会被清零。
大量企业在明年上半年上市后,很有可能带动美股继续大幅度上涨。但是,伴随着这些独角兽企业的高估值上市,以及股份解除锁定期后的大量股东套现需求,美股在明年下半年进入疲软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叠加加税的财政政策,2021年下半年美股大跌进入熊市的机率也相对较高。
二,全球破产违约潮导致债券投资人损失惨重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国都出台了紧急救助措施。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给国民直接寄支票发钱,包括各国中央银行的零利率政策量化宽松,也包括对于企业的维持就业贷款。这些情况都导致全球各国的杠杆率大幅增长。2020年可能是发达国家过去100年债务上升最快的一年,高于二战期间的借款增速。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被迫大举借贷,维持食品,能源,医疗等很多必需品的进口。国际货币基金在今年组织了对全球50多个国家的财务支持,债务减免等等。
但是,不管是大量僵尸企业的借款,还是很多国家的主权债务,明年可能都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特别是对于欧美各个发达国家而言,对于企业因为新冠病毒爆发的临时性救助都在逐渐到期。可以预计会有大量中小企业,在严重的负现金流情况下,选择破产停业。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今年已经有阿根廷,厄瓜多尔,黎巴嫩,赞比亚等国的主权债务违约,创主权债违约国家数量的历史新高。国际评级机构已经把加蓬、莫桑比克、刚果共和国和苏里南评级在"CCC",萨尔瓦多、伊拉克和斯里兰卡的评级"B-"加上为负面展望。"CCC"的定义是重大信贷风险:违约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今年连大型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土耳其都发生了评级下调。定义和历史经验意味着2021年有可能更多的国家进一步违约。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9年,CCC/CC/C主权国家的平均年违约率为26.5%。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大量违约潮发生,固收类产品投资人的损失将会极为严重。包括投资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组合,高收益债券,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券等的机构和高净值客户都有可能面临一些本金大幅减计,债务重组,延期支付等问题。而做空欧美发达国家主权债的投机客们可能又会遇到失落的一年。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
今年以来全球各国中央银行大规模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史上最高。包括美联储在三月份开始的资产负债表接近翻倍增长,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的三万多亿欧元的债券购买,也包括日本中央银行的对于股票特别是房地产信托基金的直接购买,都是违背了中央银行的稳健原则。很多机构都认为如此规模的流动性释放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笔者认为2021年可能会出现的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物价变化。从整体物价水平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的核心驱动因素不是供应,而是需求,明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明年失业率仍然会居高不下,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再次上升。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工资上升的压力极为有限,因此很难把新冠病毒爆发后的需求端缺口补上。在美国可以看到办公楼租金,纽约旧金山等核心地段的住宅公寓租金都有20%以上的下降。从这一点来看,CPI可能在明年继续出现通货紧缩的问题。
当然,由于大量产能的缩减,明年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会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上涨。首先传统能源行业包括原油,天然气的价格有继续上涨的基本面因素。最近原油库存大幅度下降,而能源企业的资本项目投资在这几年也是断崖式下跌,原油市场开始出现重新平衡。包括铁矿石,铜铝锌等工业金属也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农产品的收获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导致全球农产品供应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周期性的上涨。对于投资人的结论,就是消费品通货膨胀率有限,甚至通货紧缩,但是工农业原料价格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笔者的观点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到消费品和服务业的价格传导最终会在2022年以及以后显现出来,叠加全球的流动性释放,20年代中期会有周期性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四,金融科技企业全面压制传统金融机构
今年虽然美股整体在牛市,纳斯达克指数上涨速度创历史新高,但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股价非常惨淡。美国银行业股票指数今年下跌20%以上,包括高盛,富国银行等美国最核心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股价都是远不如大盘指数。连长期投资金融业的巴菲特老先生也清仓了摩根大通,富国银行,高盛等金融机构的股票。与此同时,美国的几十家金融科技企业的股价都是欣欣向荣,包括做支付行业的很多企业股价都有3到5倍的上涨。
笔者在纽约大学开设金融科技课程已经三年,学生中对于大量金融科技企业做了案例分析。可以说,大多数金融科技企业还在业务刚刚开始大规模增长的初期。今年的新冠疫情实际上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起了助推器的功能。以前很多美国人习惯用支票,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去保险公司的门店购买保单。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人被迫把金融业务转移到网上进行,实现移动支付等等。相信2021年会有大量实质性的金融,保险,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由传统金融机构向金融科技企业迁移。
五,各国全面推出数字货币
尽管从比特币到以太坊等数千种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流通,数字货币目前还没有被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完全认可。笔者认为2021年将会是数字货币第一次被各国政府正式认可和接纳的年份。各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支付方式,包括国内的数字人民币,包括美联储的数字美元,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的数字欧元等等都有计划在明年正式推出。
需要明确的是各国推出数字货币不代表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货币会价格大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的推出,对这些货币的监管也会不断加强。也就是说以前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全球可兑换性等有可能被逐渐侵蚀。目前的DiFi的创新试图建立和传统金融业的平行交易体系,但是里面的很多概念和运行机构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其可信度。对于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也需要继续投入资源和开发。包括托管机构,交易所,清算机构,各种投资数字货币的产品等等都会在2021年有非常大的突破。
(文章全文首发于智创湾区)
比推快讯
更多 >>- Glassnode:比特币持有者已实现损失创 FTX 崩盘后新高,短期持有者主导抛售
- 某巨鲸从币安提取 307 枚 BTC,目前总计持有价值 3.77 亿美元的 BTC
- CryptoQuant CEO:市场疲软超出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或不会出现强劲反弹
- 软银旗下 PayPay 与币安日本整合,开启加密货币新支付通道
- Plume CEO:预计到 2026 年 RWA 市场规模将增长 3-5 倍
- HYPE 上币内幕巨鲸开始平仓 STRK 多单,浮盈约 257 万美元
- 全球主流资产普跌,美股、欧股、原油、白银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 Solana 生态收益交易协议 RateX 完成 700 万美元新融资,Animoca Ventures 等参投
- MSCI 拟制定新规,将数字资产占比逾 50% 的公司剔除出主要指数范畴
- 主流 Perp DEX 一览:Aster 以 112 亿交易量居首,Hyperliquid 位居第二
- Bitget 将于 2025 年 11 月 28 日下架 15 个现货币对
- Tom Lee 维持看涨观点,预计 Bitcoin 将在明年 1 月底前升至 20 万美元
- 美国检察官否认在 FTX 合伙人案件中作出豁免承诺
- 某巨鲸首次向 HyperLiquid 存入 500 万美元 USDC 并以 20 倍杠杆做多 ETH
- 英伟达股价盘前延续跌势
- 数据:1.1 亿枚 EIGEN 从 Uniswap 转出,经中转后转至另一匿名地址
- 数据:日本上市公司 Convano Inc 增持 97.67 枚比特币,总持仓达 762.67 BTC
- 分析:BTC 持仓量创历史新高而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共识是多头正被逐步清算
- 观点:近半个月万币级别比特币巨鲸群体累计增持 68,030 枚 BTC
- CZ 私人律师:BSC 与 WLFI 合作为正常商业行为,Binance 仍面临美国监管监督
- 币安 CEO:比特币的波动性与大多数资产类别一致
- Strategy 比特币持仓浮盈仅剩 12.72%,Forward Industries SOL 持仓浮亏 44.85%
- 香港财库局将推动债券市场代币化,2026 上半年公布详情
- 交易员 Peter Brandt:比特币 2029 年第三季度才能达 20 万美元
- Bybit 私人财富管理投资门槛下调至 25 万 USDT
- Bitunix 分析师:非农数据强弱交织 利率路径再陷僵局 BTC 下挫后震荡
- Bitmine 以太坊持仓浮亏达 31.87%,浮亏金额达 45.31 亿美元
- 美联储官员集体放鹰,贵金属市场再度下挫
- 数据:比特币自新高已回调 35%,远低于 2021 年的 78% 和 2017 年 84%
- Andrew Tate 再次因做多 BTC 被清算,在 Hyperliquid 上总计被清算 84 次
- 比特币今年以来已跌 9.88%,以太坊跌 17.88%
- 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加密市场 38 万人被爆仓
- 美元延续疲软,分析师预计美联储 12 月将按兵不动
- 数据:StraitsX 向 Binance 转移 308.62 万 XUSD,价值 308.62 万美元
- Bitwise:BTC 底部或在贝莱德 IBIT 成本价 8.4 万和 Strategy 7.3 万成本价区间
- DWF 负责人:将推出 3000 万至 7500 万美元新基金,专注于 DeFi/CeDeFi 产品
- BMNR 目前因持有的以太币而面临约 37 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
- KOL:STRK 今日行情表现类似 10 月 11 日的 ZEC
- Abraxas Capital 两做空地址浮盈为 7683 万美元
- UPBIT 将下架 (RLY) 相关交易对
- 黄立成账户遭完全清算,损失超 2023 万美元
- 数据:654.12 万枚 IMX 转入 Coinbase Prime,价值约 208 万美元
- 麦通 MSX 创始人 Bruce:美股回调已结束 资金将陆续回流美股
- 美国财政部长现身比特币主题酒吧开幕式,比特币社区视为积极信号
- Camp Network 发布技术白皮书,旨在为万亿美元 IP 经济构建底层基础设施
- Pundi AI 携手 SUPERFORTUNE:可验证 AI 数据与神秘智慧的结合
- 主流加密货币普跌,比特币 24H 下跌 7.28%
- 香港稳定币覆核审裁处:仅允许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申请者资本门槛 2500 万港币
- 预测市场 YesNoMarket 将于 11 月 24 日上线
- 合作挖矿丢设备索赔诉讼,中国湖南省法院判虚拟货币相关合同无效,损失自担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HYPE 上币内幕巨鲸开始平仓 STRK 多单,浮盈约 257 万美元
- 全球主流资产普跌,美股、欧股、原油、白银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 Solana 生态收益交易协议 RateX 完成 700 万美元新融资,Animoca Ventures 等参投
- MSCI 拟制定新规,将数字资产占比逾 50% 的公司剔除出主要指数范畴
- 主流 Perp DEX 一览:Aster 以 112 亿交易量居首,Hyperliquid 位居第二
- Bitget 将于 2025 年 11 月 28 日下架 15 个现货币对
- Tom Lee 维持看涨观点,预计 Bitcoin 将在明年 1 月底前升至 20 万美元
- 美国检察官否认在 FTX 合伙人案件中作出豁免承诺
- 某巨鲸首次向 HyperLiquid 存入 500 万美元 USDC 并以 20 倍杠杆做多 ETH
- 英伟达股价盘前延续跌势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