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2021年美股市场的主要预测(上)
即将结束的2020年是个人类历史上极为特别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对于全球社会冲击巨大。既有惨痛的疫情感染情况,也发生了延续至今的各国间交通中断,正常贸易,投资,服务等全面停摆,连东京奥运会也被推迟到明年。上一次发生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还是在1918年到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而上一次发生奥运会等被取消,各国之间封锁国境等等还是在二战期间。今年也是二战结束75年来,第一次出现全球贫困人口上升,全球化逆转,食品短缺,饥饿人口上升。面对百年一遇的危机,全球各国政府都全面动用起来,进行了大量公共卫生,财政,货币等的危机应对之策。金融市场在今年也创造了很多历史记录,包括原油价格的严重负价格成交,包括股市的三位数波动率,也包括很多顶级量化基金和基本面基金的严重亏损。那么,如何看待明年的全球金融市场?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首次公开上市(IPO)爆发式增长推动美股先涨后跌
笔者认为2021年最大的金融市场事件将会是大量的企业首次公开上市,也就是实现IPO。新冠疫情触发了美联储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极为充分。从上一次金融危机结束后,也就是2009年开始的一大批创新企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期。不管是共享经济,云计算,金融科技,生物制药,医疗健康产业,上百家独角兽企业都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成为二级市场的公开上市公司。实际上,今年秋天开始,美国企业的上市数量已经开始大规模增加。最近的共享民宿公司Airbnb(爱彼迎)上市当天上涨112%,市值达到830亿美元的成功案例对于其他还在犹豫的独角兽企业有很大的鼓励。仍然在亏损的大数据公司 Palantir上市一个多月以来,股价翻倍,市值超过510亿美元,对于其他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独角兽企业上市也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当然,明年会有大量美股上市还有三个比较特别的原因。第一,过去四年共和党减税政策之后,很大可能会在民主党入主白宫后开始加税。包括对于资本利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有大概率上升。从企业的创始人,到员工股股东,都有动力需要尽快在税率上升前实现上升,获得很好的税后收益。通过新税法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独角兽企业的管理层将会在明年和时间赛跑,尽快实现挂牌。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支持。美股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不断大规模回购,以及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的不断并购,导致在过去十年流通股数量每年下降2-5%。美股处于严重的供求失衡状态,总上市公司数量过去二十年下降了两千多家。比较明显的就是微软,谷歌,苹果,脸书等,每年回购几千亿美元的股票,并购数十家企业。美国证监会在这几年不断鼓励企业上市,降低上市成本,减少中小企业上市的披露要求等等。这些政策都已经开始显现出结果,今年是十几年来第一次美股流通股数量净增加的一年。根据我们和美国几大交易所的沟通了解的情况,还有大量企业在计划明年上市。
第三个原因是大量独角兽企业的期权将会很快到期。一般公司创立以后,期权有5-10年的有效期。包括 Airbnb 等公司上市也有被员工股东驱动的因素。因为如果企业没有上市,期权价值很有可能会被清零。
大量企业在明年上半年上市后,很有可能带动美股继续大幅度上涨。但是,伴随着这些独角兽企业的高估值上市,以及股份解除锁定期后的大量股东套现需求,美股在明年下半年进入疲软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叠加加税的财政政策,2021年下半年美股大跌进入熊市的机率也相对较高。
二,全球破产违约潮导致债券投资人损失惨重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国都出台了紧急救助措施。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给国民直接寄支票发钱,包括各国中央银行的零利率政策量化宽松,也包括对于企业的维持就业贷款。这些情况都导致全球各国的杠杆率大幅增长。2020年可能是发达国家过去100年债务上升最快的一年,高于二战期间的借款增速。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被迫大举借贷,维持食品,能源,医疗等很多必需品的进口。国际货币基金在今年组织了对全球50多个国家的财务支持,债务减免等等。
但是,不管是大量僵尸企业的借款,还是很多国家的主权债务,明年可能都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特别是对于欧美各个发达国家而言,对于企业因为新冠病毒爆发的临时性救助都在逐渐到期。可以预计会有大量中小企业,在严重的负现金流情况下,选择破产停业。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今年已经有阿根廷,厄瓜多尔,黎巴嫩,赞比亚等国的主权债务违约,创主权债违约国家数量的历史新高。国际评级机构已经把加蓬、莫桑比克、刚果共和国和苏里南评级在"CCC",萨尔瓦多、伊拉克和斯里兰卡的评级"B-"加上为负面展望。"CCC"的定义是重大信贷风险:违约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今年连大型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土耳其都发生了评级下调。定义和历史经验意味着2021年有可能更多的国家进一步违约。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9年,CCC/CC/C主权国家的平均年违约率为26.5%。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大量违约潮发生,固收类产品投资人的损失将会极为严重。包括投资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组合,高收益债券,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券等的机构和高净值客户都有可能面临一些本金大幅减计,债务重组,延期支付等问题。而做空欧美发达国家主权债的投机客们可能又会遇到失落的一年。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
今年以来全球各国中央银行大规模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史上最高。包括美联储在三月份开始的资产负债表接近翻倍增长,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的三万多亿欧元的债券购买,也包括日本中央银行的对于股票特别是房地产信托基金的直接购买,都是违背了中央银行的稳健原则。很多机构都认为如此规模的流动性释放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笔者认为2021年可能会出现的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物价变化。从整体物价水平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的核心驱动因素不是供应,而是需求,明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明年失业率仍然会居高不下,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再次上升。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工资上升的压力极为有限,因此很难把新冠病毒爆发后的需求端缺口补上。在美国可以看到办公楼租金,纽约旧金山等核心地段的住宅公寓租金都有20%以上的下降。从这一点来看,CPI可能在明年继续出现通货紧缩的问题。
当然,由于大量产能的缩减,明年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会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上涨。首先传统能源行业包括原油,天然气的价格有继续上涨的基本面因素。最近原油库存大幅度下降,而能源企业的资本项目投资在这几年也是断崖式下跌,原油市场开始出现重新平衡。包括铁矿石,铜铝锌等工业金属也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农产品的收获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导致全球农产品供应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周期性的上涨。对于投资人的结论,就是消费品通货膨胀率有限,甚至通货紧缩,但是工农业原料价格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笔者的观点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到消费品和服务业的价格传导最终会在2022年以及以后显现出来,叠加全球的流动性释放,20年代中期会有周期性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四,金融科技企业全面压制传统金融机构
今年虽然美股整体在牛市,纳斯达克指数上涨速度创历史新高,但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股价非常惨淡。美国银行业股票指数今年下跌20%以上,包括高盛,富国银行等美国最核心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股价都是远不如大盘指数。连长期投资金融业的巴菲特老先生也清仓了摩根大通,富国银行,高盛等金融机构的股票。与此同时,美国的几十家金融科技企业的股价都是欣欣向荣,包括做支付行业的很多企业股价都有3到5倍的上涨。
笔者在纽约大学开设金融科技课程已经三年,学生中对于大量金融科技企业做了案例分析。可以说,大多数金融科技企业还在业务刚刚开始大规模增长的初期。今年的新冠疫情实际上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起了助推器的功能。以前很多美国人习惯用支票,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去保险公司的门店购买保单。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人被迫把金融业务转移到网上进行,实现移动支付等等。相信2021年会有大量实质性的金融,保险,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由传统金融机构向金融科技企业迁移。
五,各国全面推出数字货币
尽管从比特币到以太坊等数千种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流通,数字货币目前还没有被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完全认可。笔者认为2021年将会是数字货币第一次被各国政府正式认可和接纳的年份。各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支付方式,包括国内的数字人民币,包括美联储的数字美元,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的数字欧元等等都有计划在明年正式推出。
需要明确的是各国推出数字货币不代表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货币会价格大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的推出,对这些货币的监管也会不断加强。也就是说以前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全球可兑换性等有可能被逐渐侵蚀。目前的DiFi的创新试图建立和传统金融业的平行交易体系,但是里面的很多概念和运行机构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其可信度。对于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也需要继续投入资源和开发。包括托管机构,交易所,清算机构,各种投资数字货币的产品等等都会在2021年有非常大的突破。
(文章全文首发于智创湾区)
比推快讯
更多 >>- Arthur Hayes 疑似建仓 766 万枚 BIO,价值 110 万美元
- 美股盘前加密货币股多数上涨,Bitmine 涨 2.73%
- Max Crown 被任命为 TON 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某交易员在 4,087.9 美元建仓 ETH 25 倍多头仓位,当前浮盈约 28.3 万美元
- 某 Smart Money 交易员过去 4 个月获利超 4800 万美元
- HashKey Capital 将 541.2 万枚 MNT 转入 Bybit
- 链上股票交易平台 StableStock 完成种子轮融资,YZi Labs 等参投
- BTFS 社区发布 BTIP-105 提案
- 游戏资产交易平台 OVERTAKE 完成 700 万美元战略融资,Sui 等参投
- Tether CEO:XAUt 市值超过 12 亿美元
- Bitunix 分析师:美扩大以股换补至台积或三星;ETH 4100 至 4150 关键支撑反弹
- 特朗普长子持股公司将收购矿企 Dogehash,后者技术伙伴为矿机制造商 ElphaPex
- 韩国第三大交易所 Coinone 上线 PARTI 韩元交易对
- USD1 正式登陆 JustLendDAO
- MEXC 宣布成立 MEXC 基金会
- 某鲸鱼地址 5 小时前再次加仓 200 枚 BTC
- 截止今日收盘,沪深两市总市值再次站上 100 万亿元
- 富途 Q2 财报:加密业务资产规模季增 43%
- Glassnode:BTC、ETH 和 SOL 等主流代币均于近期创下单日盈利峰值
- AI 房地产科技公司 EliseAI 完成 2.5 亿美元 E 轮融资,a16z 领投
- 欧洲央行行长: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不确定性挥之不去
- INFINIT 正式推出 V2 公测版,支持一键执行复杂 DeFi 策略
- 数据:某巨鲸解质押 98291 枚 SOL 并全部转入币安,价值约 1783 万美元
-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低,比特币继续调整至两周半低点
- Tom Lee:鲍威尔周五讲话或将被市场理解为鸽派,股市则将在讲话后上涨
- 美联储会议纪要将揭示内部分歧,今夜 2 点公布
- 分析:Hyperliquid 上的 USDC 规模已达 48.2 亿枚
- 四川警方:近期有不法分子向老年人推广“数字人民币”并招募推广员,涉嫌诈骗
- Hyperliquid 团队预计人均年创收 1.043 亿美元,为全球人均创收最高公司
- 印尼央行行长称美国通胀压力减弱,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升温
- Binance:至少拥有 200 积分的用户可领取 50 万 DGC 空投
- 分析师:数据显示期权交易员仍维持乐观,多数认为趋势尚未结束
- Matrixport:当前加密概念股机构参与度不足,股价短期或将进一步盘整
- H100Group 增持 102 枚比特币,总持仓量达 911 枚比特币
- Plasma 宣布与 Fluid 达成合作,FLUD 日内涨超 4%
- “山寨季”在谷歌的搜索量从 8 月 13 日的 100 分下降至当前的 18 分
- 分析师:比特币支撑位于 10.96 万美元至 10.68 万美元密集需求区间
- StoneLink 与三未信安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区块链与密码技术深度融合
- 美元预计将进一步走软,策略师下调观点至负面
- Turbos DEX 已上线 Alkimi Exchange(ALKIMI)
- AI Agent+Web3 平台 YOMIRGO 完成 500 万美元 Pre-A 轮融资,Gobi Partners 领投
- 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为 9 月降息敞开大门
- OpenAI CEO 披露 GPT-6 将强化用户记忆与个性定制
- Coinbase 将对合约未平仓仓位给予阶梯性 USDC 补贴
- 比特币提币同步放缓,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入 2,364.99 枚比特币
- Eugene:小仓位做多以太坊,寻求 4400–4600 美元区间的短线机会
- 天桥资本创始人:年底比特币目标价维持在 18 万至 20 万美元
- Strategy 股价跌至近 4 个月来最低点,或因比特币价格回调及公司股票发行政策调整
- 分析:对冲基金疑似是本轮做空以太坊“主力”
- 美国财长贝森特押注稳定币以提振国债需求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美股盘前加密货币股多数上涨,Bitmine 涨 2.73%
- Max Crown 被任命为 TON 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某交易员在 4,087.9 美元建仓 ETH 25 倍多头仓位,当前浮盈约 28.3 万美元
- 某 Smart Money 交易员过去 4 个月获利超 4800 万美元
- HashKey Capital 将 541.2 万枚 MNT 转入 Bybit
- 链上股票交易平台 StableStock 完成种子轮融资,YZi Labs 等参投
- BTFS 社区发布 BTIP-105 提案
- 游戏资产交易平台 OVERTAKE 完成 700 万美元战略融资,Sui 等参投
- Tether CEO:XAUt 市值超过 12 亿美元
- Bitunix 分析师:美扩大以股换补至台积或三星;ETH 4100 至 4150 关键支撑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