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C 二期基金:把资金、应用与流动性一起带进 Polkadot!
来源:PolkaWorld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vblVUVXubzixdHgWUX9cg
在 Polkadot 生态里,有一类投资人不只是“砸钱”,而是用资本撬动应用落地、盘活链上流动性,并把生态的故事讲给全球投资人听。
Harbor Industrial Capital(HIC)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从 2022 年成立的第一期基金,到如今由 Web3 基金会作为首个 LP 加持的二期基金,HIC 不仅投出了 peaq、Mythical Games、Mandala、Xcavate 等明星项目,还亲自跑节点、做 LP、参与流动性池,把 DOT 资产动起来。
在他们眼里,Polkadot 正站在一次“寒武纪式爆发”前夜 —— Polkadot Hub 即将上线,JAM 升级尚未被市场定价,RWA、游戏、政府服务等赛道潜力“天花板级”,而亚洲正是下一个增长引擎。
这次《Space Monkeys》对话中,两位合伙人 Mario Altenburger 和 Max Rebol,分享了他们的投资逻辑、踩坑教训、对亚洲市场的观察,以及为什么 Polkadot 的资金叙事需要从“补助”转向“投资”。
不止投钱:HIC 二期把资金、应用与流动性一起带进 Polkadot
Jay:你们正在筹备第二只基金,相比第一期基金,这次的策略有什么不同?
Max:第一期是纯私木基金,主要投资人是来自香港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家族办公室和机构投资者。
而第二期基金,Web3 基金会也是 LP,而且是首个 LP,这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官方”的生态基金。当然,我们还是会引入外部机构和家族办公室的资金。
Jay:地域上有什么变化吗?上次你们主要是聚焦亚洲,这次会扩展吗?
Mario:其实项目本身就是全球的。第一期基金,我们一共支持了 23 个在竞拍中拿到平行链插槽的项目,同时也投了一些风险投资项目,比如 Mythical Games。
第二期的不同在于,现在已经没有插槽竞拍了,所以会更侧重 VC 投资;同时会盘活代币资产,让它们在二级市场发挥作用,比如加入流动性池(像 Hydration),来提升整个生态的流动性,这是双重策略的一部分。另外,我们也会用代币来部署节点,比如在 peaq Network 上,我们就运行了两个节点,从长期持仓的角度支持项目发展。
Jay:所以你们不只是投钱,还会把资产积极运作起来。之前 Crowdloan 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Max:对,我们最初就是从 Crowdloan 开始的。peaq Network 可以说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我们通过 Crowdloan 支持了他们,回报很不错。能有 peaq Network 加入 Polkadot 生态很让人兴奋,虽然 peaq 在品牌上不太强调自己是 Polkadot 项目,但他们确实在用 Polkadot 的技术,也用 DOT 购买 Coretime。
Jay:没错,他们在技术上确实很前沿。我看到他们在测试“弹性扩展”,区块时间好像缩短到了 0.4 秒,挺惊人的。peaq 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Mario:对,Mythical Games 也是我们非常成功的投资之一,我们对他们很有信心。他们刚推出了新的 FIFA 游戏,几周内就有 70 万次下载,非常成功。
第二期基金我们也投了 Mandala 。去年我们帮他们拿到了平行链插槽,现在又领投了他们的 Pre-Seed 轮。我们看好他们在印尼的布局——从政府服务(身份认证、医疗、交通部门)到引入私营企业,这对东南亚来说可能是个颠覆性变化。他们还跟另一个国家签了合同,不过现在还不能公开,但肯定是个大消息。
Max:我们觉得 Mandala 很可能会成为 Polkadot 生态中的下一个 peaq,不论是价值沉淀还是链上活跃度。当然,第一期基金里我们还有一些不错的投资,比如 Litentry,收益也挺好。至于第二期基金,我们现在有 Mandala,也刚官宣投了 Xcavate —— Richard 和 Alex 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把英国房地产代币化,他们现在正申请英国 FCA 的牌照。我们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可以真正帮助大众进入房地产市场。
Jay:这个用例其实大家早就讨论过,但现在能看到它被这样专业地落地,确实很不错。
Mario:对啊,有 Richard 这样的技术专家,还有 Alex 这样深耕房地产的专家,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Max:是的。总体来说,我们觉得 Polkadot 生态需要更多应用去建设,尤其是在 Hub 推出之后,需要有一种“寒武纪大爆发”式的新应用涌入 Hub,快速开发、快速成长。当然,这些团队都需要资金支持,对吧?所以我们 Harbor Industrial 也在努力把自己定位成这些有潜力、商业化能力强的项目的领投方。
成熟项目不应该继续依赖国库补助
Max:另外,我觉得 Polkadot 生态的叙事也需要做些转变——从“补助”转向“投资”。
补助(grant)当然有价值,比如一个创始人从 PBA 毕业,刚开始做项目,这时候给点补助做启动资金是好的。
但当项目进入增长期、扩张期,就更应该依赖投资而不是补助。如果你看现在的 OpenGov,会发现很多到国库申请资金的项目,其实已经是商业可行的项目了。但 OpenGov 的任何资金申请,本质上都是补助,没有回报要求。
Jay:我想到了 WAGOI 。
Max:对,WAGOI 是个好例子,Pixel Proof 也是。这些项目都很不错,我也喜欢,但它们不该依赖补助,而是该通过 VC 基金或生态基金来融资。区别很简单:投资会换取代币或股权(我这里是广义地把它们放在一起说),而补助是没有回报的。我经常问这些创始人:你从国库申请资金时,愿不愿意用一部分股权或代币来交换?他们几乎都会说“当然愿意”,毕竟是刚起步的创业项目,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但遗憾的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机制。我们作为生态基金当然能投,但规模还相对小。如果未来我们能按预期发展壮大,就能更早期地投资这些项目,并帮它们快速起量。因为作为 VC,我们是有“真金白银”的投入的,我们希望它们成功,也会尽全力去支持它们。
从徒步到基金合伙人:两位奥地利投资人如何押注 Polkadot
Jay:你们自己也持有 DOT 吗?
Mario:当然有。第一期基金的策略是:我们自己投钱,同时吸引大约 50 个 LP(家族办公室和 111 位个人投资者)的资金,然后买 DOT,再用这些 DOT 去参加拍卖。所以第一期基金现在还有相当可观的 DOT 储备,也已经在 Hydration 上部署了。
Jay:GigaDOT?
Mario:是的,GigaDOT。
Jay:你们有做杠杆吗?
Max:不会无限加杠杆哈哈,我们还是会做风险管理。但我们确实会用 GigaDOT,也会参与 Hydration 的流动性活动,因为我们 DOT 仓位很大,当然希望获得最佳收益。很高兴能看到这个活动顺利开展,我们也确实参与其中。
Jay:而且这也能帮 Hydration 增加流动性,很好。
Mario:是的。第二期基金可能也会有 DOT 仓位,但主要目标是把资金直接投给创始人,侧重于直接支持项目,策略会有点不一样。
Jay:你们俩是怎么认识并开始合作的?
Max:我们俩都是奥地利人,但 11 年前在香港认识的。我在香港住了 11 年,Mario 住了 15 年。
Jay:那你们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搬去那边的?
Mario:主要是工作。当时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硕士后,中国银行正在寻找一个人来帮助他们开拓国际资本市场业务,比如用人民币为国际公司融资。后来我们把产品范围扩展到可转债,比如国泰航空的项目等等。
那时我认识了 Max,他当时在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主要负责研究和尽调。我觉得我们两个的技能非常互补。
Jay:明白,那你也是因为工作搬过去的吗?
Max:是的。我在大中华区已经待了 15 年了,博士是在上海读的,之后搬到香港,先是在一家研究公司工作,后来去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还是主要做研究工作。差不多 10 年前(2015 年)我接触到了比特币,是通过香港的比特币社区。当时香港的比特币圈子很活跃,我也投了一些——当然没投够哈哈——但至少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在积极关注这个领域,后来我也很早买了以太坊,然后 Gavin 离开以太坊去创立 Polkadot,当时他还到中国做路演推介 Polkadot 的私木,去了北京、上海,也来了香港。我就是在那时候见到他,听到他对 Polkadot 的愿景,觉得很有共鸣,所以我自己也在私木里投了一点。这笔投资效果不错,不过当时我还在摩根士丹利上班。
但从那以后,我的关注点越来越集中在加密领域,尤其是 Polkadot。那时候正是疫情期间,我们只能去香港的郊野公园徒步,边走边聊,发现其实很多投资人对 Polkadot 很感兴趣,但真正懂的人很少。于是我们就想,不如成立一个基金,接受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专门投 Polkadot 生态里的项目。
Jay:太厉害了。那你们是 2021 年开始筹备,然后推出第一期基金的吗?
Mario:第一期基金是在 2022 年 1 月成立的,但我们私下投资 Polkadot 早就开始了。吸引我的是 Max 跟我讲的很多加密领域的事,他还在 2017 年劝我买以太坊,那次投资也很成功。
但当我听到 Polkadot 的故事时,真的觉得“哇,这太不一样了”。你看,它有一个很可靠的创始人 Gavin,他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还是首席技术官,写了技术白皮书,搭建了以太坊虚拟机,技术背景扎实;他带的团队同样很强,而且愿景是打造一个能真正落地的系统,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和普通人服务。这一点真的打动了我。
“JAM 还没被市场定价”
Jay:你刚才提到 JAM,你们在对外谈投资的时候会聊 JAM 吗?会跟投资者讲这方面的未来前景吗?
Max:百分之百会。我对 JAM 非常看好,经常说“JAM 还没被市场定价进去”。因为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这已经板上钉钉了——灰皮书我们都看了,也和几个 JAM 实现团队聊过,真的会落地。但市场还没意识到 JAM 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正因为投资者还没意识到,所以它的价值才没被充分反映在价格里。
Jay:所以你们就说,有个重大升级还没被市场定价,这是个逆向投资机会,很有说服力。那当你们开始跟潜在投资人聊时,流程是怎样的?怎么引导他们投入资金?投出去之后又会怎么处理?
Mario:首先得区分不同类型的投资人。像 Max 说的,我们在香港有一些最大的家族办公室投资我们,这类投资人有的本身就很熟悉加密,有的甚至已经很活跃,特别是亚洲的家族办公室,这类投资人的需求是:我们帮他们覆盖 Polkadot 生态,替他们在一线筛选优质项目。
第二类是只听说过加密的,也许手里有点比特币,或者完全没碰过,更不想自己保管私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投资的标准化产品——就像我们这种有牌照的基金,方便他们直接投。
还有一类是“基金中的基金”,他们是明确想要 Polkadot 的投资敞口,而且不仅仅要 Beta 收益,还要 Alpha,也就是来自 Polkadot 上优质项目的超额收益,所以会选择投到我们这个专注于 Polkadot 的生态基金。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投资人,比如企业家和高净值个人,他们当中不少人对加密本身几乎一无所知。比如两天前我就和一个 80 岁的瑞士亿万富翁聊过,他对区块链一窍不通。但关键是你要会讲故事,让他能听懂。比如我会说,你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经营企业,也知道必须跟上技术潮流。像 peaq Network 这样的项目,就能为你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但如果你要用这个服务,最好也投资它背后的平台——我们就投了这个平台。当他再去了解背后的技术,就会发现“哦,这挺有意思”。所以说,你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调整你的表达方式,让对方听得懂、感兴趣。
Jay:我刚刚感觉好像体验了一下坐在投资人对面的感觉哈哈,挺不错的,让人很安心。你们应该经常能接触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吧?比如你提到的那位 80 岁的亿万富翁,我想你们肯定还会和一些层级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对吧?
Max:没错,确实如此。我们的大部分 LP 尤其是在香港的,都是家族办公室,他们的思维非常具有跨世代的眼光。比如我们有一位 LP,他的祖父是中、港、欧之间的航运大亨;父亲后来转去房地产,把第一代的财富投到地产上;而到了第三代接手时,他们就会问:“这十年里的关键增长领域是什么?” 他的答案是 AI、生物科技,还有加密资产。但他自己在这些领域都不是专家,所以就会去找最优秀的基金经理来替他做投资决策。我们正好遇上了,向他介绍了 Polkadot,他很有共鸣,于是就投了我们基金
Polkadot 的亚洲机会:低调巨鲸、金融枢纽与潜力市场
Jay:真酷。对了,你们虽然在香港生活很久,但毕竟是欧洲人,所以可能会对亚洲人怎么看待 Polkadot 和欧洲、北美的看法有独特的比较。你们觉得这两边有什么差异吗?
Max: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我想说,Polkadot 跟亚洲,尤其是中国,其实关系很深。就像我之前提到的,Gavin 第一次做私木时,主要是在中国做的推广(当然不是完全只在中国)。所以中国有一些 DOT 的大持有者,他们很多人都很低调,比如在 OpenGov 上几乎没有参与。但同时,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开发者。比如 Gavin 做灰皮书巡回(JAM 巡回)时,特意在中国安排了四五站——北京、杭州、深圳、香港、台北。这也说明中国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正在做很酷的东西。
Mario:对,可以提一下,在中国有 PolkaWorld,Kristen 和 XiaoJie 做得非常好。香港有 PolkaPort East,由 Thibault 和 Vincent 负责,非常活跃——无论是大型会议、媒体曝光,还是每月的聚会和活动,都能看到他们在为 Polkadot 站台。
Jay:Vincent 去年也来过我们的节目,能量很足。
Max:对,他很棒。PolkaPort East 本质上是 Polkadot 在香港的一个增长和投资者关系(IR)计划,得到了 Web3 基金会“Decentralized Futures”项目的资助。香港是金融枢纽,也是通往中国的门户,而且在加密方面监管环境非常友好。
比如香港金管局几周前刚通过一项新的稳定币法案,让稳定币发行人在香港拿牌、发行港元稳定币变得很容易。所以通过 PolkaPort East,我们想争取让这些发行方用上 Polkadot 技术——我觉得这是个巨大的增长机会。
我们也在做 ETF 相关的工作(目前还不能说太多),还有一些场外交易,把投资人引进来。同时我们定期举办聚会、黑客松,并和香港本地的商界合作,让他们更多了解 Polkadot,并把技术用到他们的企业里。
Mario:在越南,有 OpenGuild,由 Cris 和 Patricia 负责,也做得很好。比如 GM Vietnam 这种大型会议,我们在那里也有很多不错的交流。在印尼有 Mandala 。
你可以看到,Polkadot 在亚洲有几个很不错的“前哨站”。目前日本那边的布局稍微欠缺一些,但我们正关注一家来自日本的公司,可能会成为 Polkadot 在那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Jay:你们没有投过 Astar 吗?
Mario:私下里有投过,不过是在它第一个版本上线之前。但有点可惜的是,他们后来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Jay:我在想他们会不会回头,听说他们关停了 zkEVM,是吧?
Max:有可能会绕一圈回来,不过我没有什么内幕消息。
Jay:我也纯粹是猜的。
Mario:不过日本其实很有潜力,不仅是开发者方面,资本市场也一样。比如有些链(像 ADA)当年 90% 的代币都是卖到日本的,所以这里可能会是一个有巨大需求的市场,尤其是来自散户的需求。
Jay:日本真是个不可预测的变量啊,大家都知道得做点什么,我感觉他们也压力很大。
Max:有个有趣的事,我们最大的一位单一投资人就是来自日本。
HIC 看好的 Polkadot 未来赛道:DePIN、RWA、游戏
Jay:哇,挺酷的。最后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吧——你们投了这么多项目,经验肯定很丰富,那有没有过栽跟头的经历?比如当初觉得机会特别诱人,结果发现是陷阱。能不能给听众们一些非投资层面的建议,帮他们在选择项目时做参考?
Mario:我想起我在哥大时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往往简单的事情才管用。项目最好是先专注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我们在第一期基金里少数表现不佳的项目,都是那种想“一口气改变世界”,但最后什么也没落地的。
Jay:这是个好经验。
Max:是的。我们很看好几个细分领域,而 Polkadot 作为 Web3 的 AWS,可以支持所有这些领域,所以我们不需要只押注某一个方向。尤其是 Polkadot JAM,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做很多事,现在我们才刚开始触及它的潜力。
具体来说,我很看好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我们前面提到的 peaq 就是个例子,这还是个巨大的增长领域。再就是 RWA(现实世界资产)——我相信未来每只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发票、艺术品、房地产、甚至车辆都会被代币化。当然,RWA 属于现实世界,必须符合各种监管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我同意刚才说的“不要面面俱到”——先专注把一件事做好。
Polkadot 的互操作性很强,你可以在本地市场、与本地监管合作,把产品做成功,再逐步跟其他模块整合,扩大规模,没必要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很认可模块化的思路,这一点很重要。RWA 的潜力几乎是“天花板级”的,我们才刚刚开始。
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游戏,比如我们投的 Mythical Games 就是个例子,这个赛道很有意思。
还有一个我觉得被低估的领域是政府服务。比如 Mandala Chain 在印尼做得很出色,这其实是个很大的市场,因为如果你把 Polkadot 当作 Web3 的 AWS,它同样可以服务政府。Web3 和政府并不是对立的,反而越来越融合。比如在公民日常事务中——身份、驾照、健康档案、交通、住房——Web3 技术都可以用来提升效率,让人与政府的交互更顺畅。印尼的 Mandala 链已经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其他国家也有类似项目在推进,所以这也是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领域。
Jay:说得太好了——保持开放的思维。今天聊得非常有意思,很高兴终于请到你们。祝你们的第二期基金顺利,也祝我们大家在 Polkadot 的未来一起走得更好。谢谢你们今天的分享,我们都很期待未来。谢谢!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比推快讯
更多 >>- 隆领资本关联地址过去 3 日将 1.3 万枚 ETH 存入 Binance
- Google 持有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股份增至 14%
- Starknet v0.14.0 升级提案获社区批准,将于 9 月 1 日上线主网
- Circle 收购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 以支持其 Arc 网络
- 美股以太坊策略股涨跌不一,BTCS 涨 7.48%,BMNR 跌 3.82%
- Space and Time 与 a16z crypto 达成合作,加速 Jolt 基于 Dory 多项式承诺方案实现
- Gauntlet 联合 FalconX 推出杠杆化 RWA 投资策略
- 某鲸鱼地址买入 359 万枚 AERO,均价 1.4 美元
- Injective 推出链上英伟达 H100 GPU 租赁费率市场
- 数据:机构上周累计买入逾 47 亿美元 ETH,稳定币市值增长 67 亿美元
- Tom Lee:历史性机遇正在以太坊生态上演,未来将见证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
- 数据:Cumberland 向 Coinbase 转入逾 2.48 万枚 ETH,约合 1.07 亿美元
- Sky Protocol 上周花费 139 万美元回购 1732 万枚 SKY
- 据比推数据,ETH现报4310.49美元,24小时跌幅为5.3%,价格波动较大,请谨慎交易,控制风险。
- 币安完成 HBAR 和 SUI 在 BSC 网络集成,现已开放充提服务
- 某独立矿工成功挖出比特币区块,获得 37.1 万美元奖励
- 数据:SOL Strategies 验证节点质押钱包突破 6000 个,创历史新高
- Virtuals Protocol 推出 Genesis 三级质押机制,以实现需求与公平性间平衡
- Jupiter 上线 Jupiter Send 功能,支持二维码发送任意代币
- 美股开盘持稳,市场关注央行年会与零售财报潮
- 数据:某巨鲸此前于 2740 美元做空 ETH,当前浮亏逾 2150 万美元
- 美股上市公司 AEHL 与 BitGo 签署战略协议推进比特币收购和托管
- 大众汽车新加坡与 FOMO Pay 合作支持数字货币支付,可使用 BTC、ETH 及稳定币支付车辆及服务费用
- PROSHARES 和 iShares 比特币基金均下跌 1.1%
- 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 500 指数开盘均下跌
- 美股加密货币股开盘普跌,BNC、BTCS 受利好消息推动逆市上涨
- BNB 版微策略BNC 宣布增持 12.5 万枚 BNB,总量达 32.5 万枚
- XRP 财库公司 VivoPower 子公司 Tembo 以 2 亿美元估值获 Energi Holdings 战略投资
- ZachXBT:BlockDAG Network 为骗局项目
- 美国咖啡连锁企业 Reborn Coffee 拟将数字资产纳入其财务管理框架
- ETHZilla 股票代码变更为“ETHZ”,现持仓 94,675 枚 ETH
- AI 合规平台 IVIX 完成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OGVP 领投
- 币安:因部分用户被限制参与 HODLer 空投,推迟 PLUME 上架时间
- 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拟发行 4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用于数据中心扩建
- 美联储传声筒:预计 7 月整体 PCE 通胀率较为温和,同比涨幅维持 2.6%
- BitMine 持有价值逾 66.12 亿美元加密货币,包含 152 万枚 ETH 和 192 枚 BTC
- 微策略 Strategy 上周增持 430 枚比特币
- 某加密网红因策划 350 万美元“加密劫持”被判刑一年
- 德商银行:关税可能推高美国通胀,拖累美元走弱
- 币安支付、SPAR 与 DFX.swiss 达成合作,在逾 100 家瑞士商店提供加密支付服务
- 分析师:鲍威尔或将在本周五避免释放宽松信号,通胀回升使其存在保持谨慎的理由
- 美股 BTCS:将以 ETH 形式向股东派发一次性区块链股息,最高奖励达每股 0.4 美元
- 不丹王国将 799.69 枚 BTC 转入两个新地址,约 9206 万美元
- 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
- 泰国允许外国游客将加密货币兑换成泰铢促进旅游业发展
- 数据:“12.5 万美元滚仓做多 ETH”巨鲸再次开多,仓位价值 1 亿美元
- GoRich 独立版本正式上线 BIT App
- 泰国面向外国游客推出 Tourist Wallet,加密货币功能仍停留在沙盒阶段
- Sui 上首个原生 AI Agent 启动平台 Surge 宣布正式上线
- 数据:652,228,192 枚 USDT 从未知钱包转移至 OKEX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Google 持有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股份增至 14%
- Starknet v0.14.0 升级提案获社区批准,将于 9 月 1 日上线主网
- 标普500进入变盘窗口期,观望为主等待方向选择
- Circle 收购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 以支持其 Arc 网络
- 美股以太坊策略股涨跌不一,BTCS 涨 7.48%,BMNR 跌 3.82%
- Space and Time 与 a16z crypto 达成合作,加速 Jolt 基于 Dory 多项式承诺方案实现
- Gauntlet 联合 FalconX 推出杠杆化 RWA 投资策略
- 某鲸鱼地址买入 359 万枚 AERO,均价 1.4 美元
- Injective 推出链上英伟达 H100 GPU 租赁费率市场
- 数据:机构上周累计买入逾 47 亿美元 ETH,稳定币市值增长 67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