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合约的保障:法律、代码和科技
智能合约生产过程必须更为智能,更容易为用户理解、编写、部署和执行监管。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布式实验室 胡凯
正如前文所述尼克.萨博对智能合约的定义:“智能合约就是执行合约条款的可计算交易协议”,即智能合约是反映契约的算法合同(Algorithmic Contract)和可执行代码合同,即当事人同意依据一定的计算机算法来确定合同的内容、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执行代码)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软件。而契约精神的基础和保障是法律,合约代码必须蕴含着法律关系和利益交易,所以智能合约是信息技术和法律的融合体,只有两者较好地结合才能实现前文所述的第二代契约型智能和约和第三代“代码即法律”型智能合约。笔者认为这两者的融合到应用会形成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法律代码科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社会学合作工程,也是数字社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计算法律学的发展和影响
信息技术和法律相结合不是一个新话题,计算法律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研究领域。计算法律学也被称为法律计算学,是法律的一个分支,可以认为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来辅助法律的研究和实用,计算法律学主要是关注法律定量模拟和分析技术,例如,使用计算法律学可以对法律问题进行计算和建模。
早在十七世纪末,莱布尼兹就第一次提出制造一台机器来回答法律知识时,那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1949年,一个小众的学术领域出现,关注利用有关电子和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法律的问题,并且被称为“判决法理学”。判决法律学以前被认为是关注于司法行为的定量分析的,应用在通信与信息理论的法律解释中,并由电子和机械的方式来制定法律概率的计算方法。
在1958年,在英国国家物理试验室召开的“思维过程机器化”会议上,法国科学家吕西安·梅尔提交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使用计算解决法律的问题的益处,论文还提到使用像人工智能杰出人物明斯基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吕西安·梅尔认为法律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来组成。其一是“文件或信息机器”,其二是“咨询机器” 。前者可以为法律研究者提供相关的案例和法律奖学金,后者是可以回答向它提出的任何法律问题;后者可以替代很多律师回答一些简单性并且有确切答案的问题。1970年,吕西安·梅尔的首款机器面世,八十年代,第二代机器问世。二代咨询机的性能有所提高,它可以回答吕西安·梅尔提问的一些咨询性问题,当人们向其输入法律问题时,其可以自动输出答案。
1987年,举办了第一届关于AI和法律的国际会议。之后举办的会议开始更加深入的研究该领域。到2005年,自动化和科技可以改变律师们的角色,它们可以监督过程、促进积极地工作和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管理。一方面,法律专家预测,这将有助于法律自助,特别是在合同建立、企业规划和预测规则变化等方面。另一方面,智能电脑也演示了计算机法学的潜在能力。
近年来,英美等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各自法律体系下智能化的计算法律学这一课题,随着自然语言输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计算法律学原先所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难题,现在正在被逐渐突破。 IBM公司基于Watson系统正在研发法律咨询服务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初级律师的工作。2011年,IBM的Watson软件成为世界第一个能解决有“常识”问题的软件,在这之前一直这被认为这是不可能的,2015年6月22日,IBM宣布将运用Watson软件来分析法律契约合同。麻省理工设计了身份验证方案,身份管理框架,其中心思想为绝对可信的身份管理,架构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框架。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的影响以及对所涉法律问题的研究。
总之,计算法律学当前的研究重点是法律决策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些进展通常利用引证分析。由于法律的广发引证,可以构建一个引用网络。为了实现相互关联,引用网络允许使用图形遍历算法,以及使用各种距离度量,以找到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司法诉讼和法律应用中,这些分析可以揭示重要的总体格局和趋势 。
2. 法律代码科技
从计算法律学的发展和研究可以看出,法律界很早就开始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工作,计算技术与法律学的融合将会对虚拟网络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模式出现,产生了新的可运行的计算架构,Gartner称之为Programmable Economy,网络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法律与代码技术产生了更深度的融合需求,如何保证支配数字社会的计算机代码与支配实体社会的法律规则相一致?如何通过代码法律实现虚拟世界的法律代码体系成为一个巨大发展的挑战,近年来,国家专门成立了多个互联网法院的试点,甚至有消息称区块链上的存证可以作为法院的判据。计算法律学思维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莱思格在十年前提出“代码即法律”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计算机代码与现实世界中的法律的关系的思考。我们要关注的不是法律的信息化支持,而是数字化、代码化的法律,形成代码法律条文代码或代码即法律,类似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诞生带来的金融和科技交叉产业的蓬勃兴起,法律和科技交叉也必将在数字社会这个更广阔的领域兴起,笔者称之为法律代码科技(LawCtech: Law Code technology)。
法律代码科技是法律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综合采用计算法律、软件编码、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技术来实现对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件的代码化表达和自动运行,以及如何保障通过计算机代码所设定的规则与现实世界中的法定规则保持一致,成为数字社会的隐形法律,实现“代码即法律”过程的代码化。其核心要点一是将法律文本、模板或契约等法律文件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技术转换为各种计算机可以执行的代码;其二是这些代码需要具有代码法典的作用,一旦确立不可更改;其三是代码需和法律文本保持一致或要符合法律条文,克服自然语言的二义性;其四是产生代码的过程是公信的、合规的和法律认可的。
区块链的出现为法律代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信任机制和法律代码载体(智能合约),体现了智能化和程序代码结合诠释法律文本和契约的方式,因此给法律代码化带来了可实现的契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法律代码科学是一种新的科技融合,是一种新的视野,是法律学、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的融合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重点是要解决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问题。不仅可以将法律要素融入到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代码,使智能合约具有法律效力,具有电子证据和电子合同的职能,且生命周期具有法律保障机制,这也是智能合约被大量接受运行的前提。智能合约的智能化包括合约内容的智能化和合约生产的智能化,应当充分挖掘法律通常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对法律规则进行代码化处理时,采用自然语言识别、形式化方法、认知理论和机器学习方法尽可能使复杂法律规则能够准确地自动转换为智能合约代码。同时,智能合约生产过程必须更为智能,更容易为用户理解、编写、部署和执行监管。
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实现架构
这个架构维护与构建一个共享的法律文本代码库,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描述语言构建代码库,每个遵守社区使用协议的用户都可以使用与贡献自己的法律电子文本和代码。如图1所示,法律共享社区定义好法律文本模型以及对应的模型描述语言和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将物理硬件组合管理起来为上层提供服务接口,定义好服务接口,利用区块链提供服务注册、查找功能,管理控制用户使用法律技术服务,实现按需所取。
首先,法律共享社区管理、维护共享库上的法律文本代码库,律师事务所、律师、学者等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共享库中的法律文本代码,但正确性由使用者自身验证,除此之外,还可以上传共享自己建立的新的文本代码模板到区块链中的更新列表中,被社区管理成员认可的模板会被加入共享库中。
其次,多个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用途,可以基于共享法律库,按需组合智能合约管理服务,其中,协作编辑可以保证私有合约文本代码的安全协作,先通过复制法律文本共享库的内容到区块链来构建私有法律库,可以控制可编辑人员的编辑权利,编辑人员将合约更新请求上传到区块链的更新列表中,得到大多数同意的更新会被更新到合约中,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一致性,保持私有法律库与共享库的同步更新。
法律文本的数据模型可以将任何法律文本表示为简单的嵌套列表,用户先定义好文本模型,然后迭代定义文本模型中的模块,不断细化,最终得到完成的法律文本。
数据模型可以将任何智能合同表示为简单的嵌套列表,根据输入的参数将其转换为法律文档。 同时,需要将代码与特定的文本模板相匹配。当有人提交对特定模板的请求以及模板请求的必要参数时,它返回匹配的代码片段。这需要创建一个独立的“代码模板”数据库,将标准化代码片段与其对应的合同规定相关联,这些合同模块可以组合成“代码模板”的集合。本实验室正在深入推进完善相关技术、经济模型和社区系统构建。
来源:北航云南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比推快讯
更多 >>- 卢加诺市政府协助打捞出被扔入湖中的中本聪纪念雕像
- 加拿大贸易部长:对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保持乐观
-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不渴望执掌劳工统计局
- 本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累计净流出 6.429 亿美元
- 特朗普正与贝森特积极物色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 SBF 上诉案将于 2025 年 11 月开庭审理
- 孙宇晨正式完成蓝色起源太空飞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
- 报告:花旗、摩根大通、高盛及 SBI 集团为 TradFi 区块链业务最活跃参与者
- Justin Sun 搭乘蓝色起源返回地球,太空飞行全程 10 分 14 秒
- Michael Saylor 发文“冬天不会再回来”,尚未发布比特币 Tracker 相关信息
- 鲸鱼 AguilaTrades 40 倍杠杆比特币多单已浮亏 1.2 万美元
- AI 驱动加密交易平台 Kuvi.ai 完成 7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oon Pursuit Capital 领投
- 以太坊第二大持币机构 SBET 持仓浮盈超 2 亿美元
- 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正式披露Truth代币相关计划
- 内幕交易员@qwatio 加仓空单名义头寸至 3 亿美元,现浮盈 700 万美元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对零售客户参与加密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禁令继续有效
- 数据:鲸鱼“先定 10 个大目标”比特币多单浮盈约 131 万美元
- 消息人士:京东、蚂蚁或难在首批香港稳定币牌照名单出现
- Michael Saylor:比特币从短期看是种交易资产,长期看是种财库资产
- X 账号@a 资料更新为 Grok 人形伴侣 Ani,同名 Meme 币 6 小时涨超 60%
- Metaplanet CEO:公司目标是提供多种工具来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
- HYPE 持仓大户 20 分钟前向 Hyperliquid 存入 407 万 USDC,增持 HYPE
- Binance Alpha 新一期 MOMOFUN(MM)单号开盘收益约为 31 美元
- 马斯克:实时 AI 视频渲染技术有望 3 到 6 个月实现
- Justin Sun 乘坐的蓝色起源飞船发射窗口将于今晚 8 点 30 分开启
- Coinbase Institutional 地址转出 1000 枚比特币,价值约合 1.13 亿美元
- 英国散户 10 月将可以购买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票据
- 币安:持有至少 200 个币安 Alpha 积分方可申领 2.4 万枚 MM 代币空投
- 某巨鲸过去 3 天买入价值 3 亿美元 ETH,现已浮亏 2600 万美元
- 稳定币总市值持续涨势,过去 7 天增长 0.6%
- 受美国非农爆冷等因素影响,美联储 9 月降息概率猛增至 80.3%
- 近 56 万枚 ETH 正排队退出以太坊 PoS 网络,同时超 12.3 万枚 ETH 等待加入
- 香港 RWA 注册登记平台将于 8 月 7 日上线
- BMNR 董事长:ETH 未来 12 个月内公允价格或达 1-2 万美元,华尔街将探索 ETH 质押
- 马斯克向 Grok 询问量子计算破解比特币算法(SHA-256)的概率,Grok 回复称未来 5 年几乎为 0
- 以太坊合约币本位持仓量较历史高点跌超 11%
- 位于瑞士卢加诺的中本聪雕像今日被盗,该雕像由 Tether 参与创立
- 数据:巨鲸"先定 10 个大目标"开启 5 倍杠杆 BTC 多单,开仓价 112,891 美元
- 通信平台 Towns Protocol 公布代币经济学:57%的代币用于空投、赠款和其他社区计划
- 比特币再质押平台 SatLayer 空投注册现已开放,截止时间为 8 月 9 日
- 多家外媒今日报道中国再禁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或为不实消息
- 部分山寨币反弹明显,CFX 近 2 小时涨超 5%
- 香港立法会议员:稳定币没有炒卖机会,条例制定参考美日新和欧盟等同业
- RootData:B3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438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去中心化 ZK-Rollup StarkNet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某鲸鱼 40 倍做多比特币,并设定止盈点位为 125,000 美元
- Sam Altman:ChatGPT 新模型拟于未来几月发布,但期间或出现容量危机
- 时隔两年再次建仓 ETH 的大户过去一周已建仓 6711.2 枚 ETH,成本约为 3685.4 美元
- 某鲸鱼 DOGE 10 倍多单于今晨下跌时被部分清算
- 某鲸鱼 5 小时前向 CEX 存入 7500 枚 ETH,过去 3 日已抛售 33,682 枚 ETH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加拿大贸易部长:对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保持乐观
-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不渴望执掌劳工统计局
- 本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累计净流出 6.429 亿美元
- 孙宇晨正式完成蓝色起源太空飞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
- 特朗普正与贝森特积极物色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 SBF 上诉案将于 2025 年 11 月开庭审理
- 孙宇晨正式完成蓝色起源太空飞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
- 报告:花旗、摩根大通、高盛及 SBI 集团为 TradFi 区块链业务最活跃参与者
- Justin Sun 搭乘蓝色起源返回地球,太空飞行全程 10 分 14 秒
- Michael Saylor 发文“冬天不会再回来”,尚未发布比特币 Tracker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