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Space 精华回顾|香港“刹车”,美国“放行”?RWA 分水岭时刻!

主办:BitpushNews × Ant Lab
嘉宾:
-
币圈天机阁 (Web3 资深 KOL)
-
猫总(京阪住業CEO)
-
AmyLi (资深投资人 / Quantum & Space & Infra / Atomic Foundation)
-
Aldrich Wong (FUTU US,Web3 产品与合规运营)
Space 链接:https://x.com/i/spaces/1RDGlApebZVJL
摘要:
本次space讨论了香港和美国在监管方面不同的举措对行业的影响。香港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但近期面临部分券商的RWA、稳定币业务被叫停等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在加密ETF、稳定币和数字资产市场如火如荼。此外,嘉宾还探讨了美国市场如何平衡稳定币的竞争与监管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几年的关键发展点。
香港与日本的RWA现状有何差异?
猫总:
香港和日本在RWA领域,立法和创新上肯定是香港走在前面的,日本目前的情况是举步维艰。今年如果能把稳定币JPY搞好,已经谢天谢地了。RWA立法在日本推进很难,而香港的速度明显更快。
香港的政策本身没有放缓迹象,从政策层面看依然开放,但“参与者”发生了变化。过去RWA领域,中资券商和银行参与度很高,这些“南下资金”对市场推动作用很大。中资暂停后,市场只能依靠港资和外资推动。
目前中央划了红线,不允许RWA业务与中国大陆居民产生直接联系。可以服务海外持有币的中国投资者,但不能服务大陆居民。这是为了防止洗钱和外汇流失等风险。
现在的香港RWA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中资退出后流动性下降;二是RWA项目普遍缺乏安全保障。比如很多项目声称资产背后有不动产支持,但没人能为此担保,也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兜底。一旦出现问题,没有监管机构敢接管,导致市场信任度下降、流动性变差,和NFT晚期阶段有些类似。
美国监管层如何看待RWA与稳定币?
Amy Li:
RWA 不是加密实验,而是美元清算体系的制度化升级。美国的做法不是重写规则,而是用旧制度吸收新资产,再用未来标准筑护城河。
《GENIUS Act》要求稳定币必须 1:1 以现金或美债储备。Anchorage Digital Bank 发行,Cantor Fitzgerald 托管国债并作为一级交易商,把稳定币与 RWA 直接嵌入美元清算网络。背后更有前白宫顾问与政界力量的参与,这说明金融与政治的合力已在新体系中提前落位。
从周期看,这是必然的转折:康波长波的中段,技术依附制度;朱格拉扩张期,资本流入合规设施;比特币牛市后段,热度沉淀为基建。安全层面,美国通过《Quantum Computing Cybersecurity Preparedness Act》与 NIST PQC 标准,把量子安全前置为 2030–2035 的门槛。
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规则如何落地”,而是哪些参与者能够在制度与技术交汇的前沿,率先把这种门槛转化为优势。
美国券商如何在合规框架下推进RWA?
Aldrich Wong:
美国的监管方式很独特,没有单独出台针对RWA的法律,而是依托既有的金融体系,由多个机构共同监管:
-
SEC判断资产是否属于证券;
-
CFTC负责大宗商品类资产;
-
OFAC负责反洗钱和反恐融资;
-
NYDFS要求机构具备信托基金牌照和托管资格。
这种体系虽然复杂,但成熟、稳定,能多层叠加、逐步推进。
香港是“先立法、再让市场适应”;美国则是“先放行市场、再补监管”。
我长期以来都在从事加密业务运营。今年的重点主要聚焦在稳定币、RWA代币化、托管和交易所合规框架建设上。从从业者角度的实际观察是:香港的审批速度较慢,合规成本高,很多独立项目都开始出走香港,转向新加坡或美国。
另外,我认为美国监管机构主要关注三点:
资产筛选:判断资产是否属于证券,是否能豁免。
托管与结算安全:机构要满足SOC1、SOC2标准,还需通过NYDFS信托牌照审核。
投资者保护:设置投资者白名单、KYC机制、投资门槛和锁定期。
稳定币的放开,是RWA的地基。稳定币是美元在链上的影子,它将成为RWA定价与流通的核心媒介。谁掌握稳定币的发行与背书权,谁就能定义未来RWA的规则。
中资RWA业务被港府叫停,是否意味着长期制度性调整?
猫总:
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中央层面的决定,不是港府主动干预。港府是支持RWA的,因为香港现在经济困难,如果不让币圈资本进来,风险更大。
但中央对于币圈的态度一直很谨慎,尤其担心资本外流和洗钱问题。除非找到一个“可控”的机制,让资金流动在监管下运行,否则中资不会被允许重新参与。
中央可能在寻找一个契机点,一旦找到类似离岸人民币那样的可控机制,就会重新放行。
目前香港和美国都把RWA控制在“合格投资者”范围内,美国的STO只对合格投资者开放,这其实和中国现在的思路非常相似。
未来是否能进入真正的牛市,关键还是要看政策是否松绑。只要政策松绑,牛市就会立刻启动;如果继续收紧,就会停滞不前。
稳定币政策将如何影响RWA发展?
Amy Li:
稳定币是蓄水池,RWA 是出水口。没有稳定币的规模,RWA 就难以承接全球资本。
USDT 在离岸市场证明了需求,但缺乏制度背书;USAT 已进入合规阶段,由 Anchorage 发行、Cantor 托管美债。这是典型的美国路径:先让离岸试水,再通过立法与机构收编。
RWA 的落地并不是直接把房产上链,而是基金化、票据化,再代币化,最终与链上形成 1:1 映射。这才符合金融逻辑,也确保流动性与风险隔离。
今天的 RWA 有点像 2021 年 NFT 晚期:叙事热度高,但实用不足。但在更长的周期里,叠加量子安全与制度化标准,它将沉淀为美元霸权的数字化延伸。
未来的格局,不仅在于资产范围如何扩展,也在于哪些参与者能够真正跨越制度与安全的双重门槛,进入下一个金融秩序的核心。
美国稳定币监管放开的影响
Aldrich Wong:
美国的“放开”并不是完全无监管,而是从“模糊”转向“接纳”。
SEC 现在已经正式承认稳定币的市场地位。更多主流机构进入,比如 JP Morgan、PayPal 等,稳定币发行权从加密原生企业扩展到金融和科技巨头,形成了竞争与平衡的状态。
从战略层面看,稳定币是美元数字化的核心工具,它是美国在链上延伸美元霸权的重要手段。
美国给它设定了监管“框架”,但允许创新在这个框架内充分发展,这是一种短期内相对完美的平衡。
香港的稳定币生态还有机会吗?
猫总:
现在香港OTC几乎都停了,USDT、USDC兑换被全面限制。市面上只有一些私人兑换渠道,但风险极高,银行频繁冻卡,反洗钱监管非常严。
日本的情况好很多,现金依然可以直接买房、买车、买游艇。我们公司在日本做数字货币购房,客户主要来自币圈,这说明日本的政策更灵活。
但(从大陆来的)大额资产投资仍依赖香港结算。
香港想要推动官方稳定币,目前难度很大。港府在推“数字港元”,但要获得中央批准并不容易。
USDT虽然占比高,但因为历史反洗钱问题,港府不会认可。Circle 的USDC反而更可能成为未来的合规标准。
关键时间窗口:RWA爆发点何时到来?
Aldrich Wong:
从美国来看,目前的稳定币法案–GENIUS法案,里面规定生效时间为成文后18个月,或主管机构发布细则后120天。
按18个月计算,从7月18日发文起,到2027年1月左右将会正式落地。
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将在2025年8月1日生效,首批牌照预计在2026年初发放。
因此,2026年上半年很可能会是第一波爆发的时间窗口。
大家认为目前市场是处于什么阶段?
猫总:
目前RWA已经进入熊市阶段,流动性下降、融资困难。
不过RWA的周期比股票短,只要出现一个应用爆发点,比如政策松绑或创新突破,就能快速进入新一轮牛市。
Aldrich Wong:
我同意。判断牛熊市的本质,还是看币圈叙事是否重新被点燃。
下一轮的核心一定是RWA和稳定币,因为只有它们能真正让机构带着真金白银进场。RWA的合规化与稳定币的开放,将成为下一轮牛市的根基。
结语
从香港的“急刹车”到美国的“放绿灯”,RWA的监管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分水岭。
香港在探索监管与开放的平衡,美国则通过市场先行、监管后补的方式建立制度优势。
稳定币成为全球资金流动的桥梁,而RWA则是现实金融资产的“上链通道”。
谁能在“可控”与“开放”之间找到平衡,谁就将定义下一代数字金融秩序。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比推快讯
更多 >>- Hunter Horsley:四年周期将因反身性被打破,2026 年仍未被定义
- 数据:StraitsX 向 Binance 转移 400 万 XUSD,价值 400 万美元
- 分析:超级巨鲸本次回调亏损大幅低于此前,核心筹码仍被坚定持有
- 全球 ETF 发行量爆炸式增长,10 月加密货币 ETF 新增上市 15 个
- Tom Lee:疑似某个或两个做市商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重大“缺口”
- Coinbase 高管:XRP 和 Solana 之间的投资者兴趣存在巨大差距
- 6 万枚比特币洗钱案主犯钱志敏购买均价为 2815 元,英国高院将于 11 月 17 日举行处置听证会
- 方程式创始人:今日增持 BTC 作为长期投资,市场已陷入过度恐慌
- Bitwise CEO:Zcash 的表现令“唯比特币论者”陷入尴尬处境
- 过去一周全链 DEX 交易额环比下降 21.6%,报 952.29 亿美元
- 数据:900.19 万枚 TRX 从 FarFuture 转出,经中转后流入 Binance
- 鲸鱼割肉 SOL,累积亏损约 23 万美元
- 特朗普近期购入超 8200 万美元债券,涉及受益于其政策的行业
- Yala:已注意到社区对于稳定币 YU 的担忧,正在积极调查
- DeFi 仅剩四个协议 TVL 维持在 100 亿美元以上
- 过去一周 Bitmine 共计增持 67,021 枚 ETH,约 2.3447 亿美元
- Santiment:BTC 社交讨论热度创 4 个月新高,市场反转的概率正大幅提升
- 10x Research:比特币创下数月来最大单周跌幅,基本面需求疲软
- SOL 现货 ETF 连续 14 个交易日录得净流入,总流入量已达 3.82 亿美元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9,处于极度恐慌状态
- Adam Back:Strategy 杠杆率很低,此前只是将 BTC 转至另一托管机构且并未抛售
- 数据:DCR 涨超 23%,PIVX 涨超 13%
- Project Hunt:基于 Cosmos SDK 的隐私公链 Secret Network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RootData:ZORA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937 万美元的代币
- Arthur Hayes:我想要的圣诞礼物是 ZEC
- Tom Lee:近期不建议使用杠杆,但市场阵痛不会改变华尔街构建 ETH 超级周期的目标
- 民调:特朗普经济支持率跌至 33%,反对率升至 67%
- 智能合约之父 Nic Carter:“四年周期”和“另类投资季”等概念已经过时,市场挑战加剧
- Michael Saylor 评行情下行:想乘坐火箭,就必须承压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5.92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6
- 观点:加密货币指数 ETF 将引领下一波采用浪潮
- 数据:567.26 枚 BTC 流入 Binance,价值约 5.41 亿美元
- Glassnode:仅约 5%山寨币供应量处于盈利
- 某巨鲸大仓位做空 BTC、XRP 与 ZEC,总价值超 1.9 亿美元
- 布朗大学与埃默里大学合计持有逾 6500 万美元比特币相关资产
- 加密市场维持低位振荡,总市值 24 小时反弹 0.2%
- Arthur Hayes 4 小时前合计出售约 250.4 万美元资产
- 彭博 ETF 分析师:比特币去年超额上涨 122%,今年回归均值属正常走势
- 美国司法部:查获超 1510 万美元被朝鲜黑客盗取的 USDT,5 名协助渗透的人员已认罪
- “原借币做空 ETH 巨鲸”或开始平仓 ETH 多单,已浮亏约 7000 万美元
- 数据:31279.14 枚 SOL 从 Bitgo Custody 转出,价值约 436.88 万美元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45%
- 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降至 44.4%
- 某鲸鱼向 Binance 存入 3000 枚 ETH,浮亏 692 万美元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3.36 亿美元,主爆多单
- 前 100%胜率巨鲸对手盘加仓 ETH 空单头寸至 2011 万美元
- 美联储前理事库格勒辞职前曾面临道德操守调查
- 稳定币总市值过去 7 天减少 0.41%,降至 3042 亿美元
- Capybobo 里斯本首秀火爆,PYBOBO 娃衣点燃欧洲潮玩圈
- 某巨鲸加仓 251 枚 BTC,约 2418 万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分析:超级巨鲸本次回调亏损大幅低于此前,核心筹码仍被坚定持有
- 全球 ETF 发行量爆炸式增长,10 月加密货币 ETF 新增上市 15 个
- Tom Lee:疑似某个或两个做市商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重大“缺口”
- Coinbase 高管:XRP 和 Solana 之间的投资者兴趣存在巨大差距
- 6 万枚比特币洗钱案主犯钱志敏购买均价为 2815 元,英国高院将于 11 月 17 日举行处置听证会
- 方程式创始人:今日增持 BTC 作为长期投资,市场已陷入过度恐慌
- Bitwise CEO:Zcash 的表现令“唯比特币论者”陷入尴尬处境
- 过去一周全链 DEX 交易额环比下降 21.6%,报 952.29 亿美元
- 数据:900.19 万枚 TRX 从 FarFuture 转出,经中转后流入 Binance
- 鲸鱼割肉 SOL,累积亏损约 23 万美元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