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肖风香港演讲全文:Web3 的 1995 时刻、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与颠覆性创新
作者 | 肖风
肖风博士认为区块链已经经历了从“0-1”的阶段,经历了基础协议、基础架构的搭建阶段,距离比特币诞生已有15年。接下来,区块链将要进入到应用大爆发,即从“1-10”的阶段。如果要谈论“Web3的‘1995时刻’”,就要把时间拉长,从过去两百年的时间维度来观察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什么时候开始到来。
第一,四次“技术范式革命”
在过去200年间,技术范式发生过四次重要的革命:第一次技术范式革命是“机械化”,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发生在18世纪中期。第二次技术范式革命是“电气化”,发生在19世纪末,是以电灯、电话为代表的“电气化”时代。第三次技术范式革命“信息化”,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作为代表性事物,叫做“信息化”时代。
第四次技术范式的革命是“数字化”,发生在本世纪初,代表型事物就是云技术、区块链、AI发展。云计算的底层技术也是分布式计算,数字化时代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
伴随着四次技术范式的革命,金融范式、资本范式也配合着有很大的转型和升级。
第二,四次“资本范式转变”
配合着“机械化”第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以财团资本为特点的主街模式登上了金融市场的主舞台,赫赫有名的大财团包括摩根士丹利、卡耐基、洛克菲勒等虽然已经不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他们都还在。历史舞台的中心随着几次技术范式的革命,金融资本的主角都在不断地更替。
伴随着19世纪末的电气化革命,以金融资本为特色的“华尔街模式”,开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主角,代表型的公司有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在上世纪中叶来到的信息化革命时代,以风险资本为特征的硅谷模式开始出现。我曾经在硅谷的沙丘路上专门徒步走了一个来回,数数那些大名鼎鼎的VC,感受一下他们怎样改变了金融,同时也改变了科技创新的融资方式。
本世纪初所发生的数字化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伴随着一种新的金融资本,所谓加密资本开始逐渐走向历史舞台,走向金融市场的中心。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加密模式”,例如BTC、ETH,2017年的ICO,以及现在大家热烈讨论的STO、IEO、RWA、稳定币等加密资本。这些加密资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在密码学和分布式账本基础上的新资产类别。
第三,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新记账方法
我们把200年发展变化聚焦到最近十年,再来看一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范式革命,由于技术范式的改变,资本范式上出现了加密资产。加密资产是基于分布式账本和密码学技术出现的新的资产类别和资本模式。
如果从根本上,从底层逻辑,从本质上,从第一性原理角度来看区块链,其第一性原理是新的记账方法。
人类社会经历过3个不同的记账方法,最早的记账方法是单式记账法,只记收入与支出,并且各自记自己的账,是私人账本。
后来出现了复式记账法,在收入、支出之上,把资产和负债带入了会计学,但仍然是在私人账本上记账。
2009年出来的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DLT),它记录的是数字价值和网络价值,并且不再是在私人账本上记账,而是在公开透明的全球公共账本上,大家在一块记账,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账本上记账。这就是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透明、公开的“全球公共账本”,所有Web3的创新都是基于第一性原理做的。
第四,记账方法的千年之变
在人类社会有文字记录的5000多年时间里,一共有过三次记账方法的迭代或创新。可见记账方法的千年之变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确实具有巨大的价值。
最早的单式账本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了,在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块泥板上发现了账簿,账簿就是用单式记账方法来记账,只记收入和支出。复式记账法诞生于十四世纪初,在意大利地中海北部城邦,因为海洋贸易使得贸易变得很复杂,复杂之后就需要有更复杂的记账方法。海洋贸易涉及到合伙制、借钱、税收,单式记账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么复杂的新的海洋贸易了。第三次记账方法是在1900年之后的700多年。2009年,随着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出现,有了新的记账方法,记录数字价值和网络价值的分布式记账。分布式账本也可以说是人类数字化生存需求所创造出来的记账体系。
《数字化生存》这本书预测了人类社会在数十年之后的数字化迁徙,分布式记账法就是为了数字化迁徙和数字化生存而出来的。
第五,分布式记账体系的三层结构
任何一个计算体系都有三层架构,分布式计算体系也不例外。
分布式记账体系首先有一套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分布式记账法都属于记账方法。同时,有一套账户体系,复式记账法是通过银行账户来给大家记录价值、存储价值及转移价值。Web3时代从银行账户转变到了加密账户,不管是比特币的UTXO,还是以太坊的账户体系,它们都是加密账户。除账户体系外,还有记账单位。复式记账法的的记账单位是各个国家的法币。到了分布式记账体系时,记账单位就变成了数字货币。
第六,记账方法——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基础
记账方法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政治等都有非常大的价值,是经济社会文明的基础,两位经济学家都曾经讨论过复式记账法是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端,如果账记不出来,那资本主义的经济文明制度就不可能诞生,公司制、合伙制、金融市场等就不可能诞生,包括税收。
税收对于现代国家来讲非常重要,要从商业中收取税收,要先把账算清楚。意大利复式记账法从1300年开始发端并不断完善。中国大概在明朝时期,《万历十五年》里总结明朝失败的原因提到明朝缺乏“数目管理”能力。在当时,中国使用的是单式记账法,记的是流水账,数字管理能力相对没有欧洲发达和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论证其实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明朝显然缺少会计核算和财务论证的好的记账基础。
第七,互联网的“1995时刻”
回到题目,迎接Web3的“1995时刻”。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互联网的“1995时刻”提出的,现在耳熟能详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几乎都诞生在1995—2005年这十年时间里,当然有个别例外。我们深究了一下这个现象,发现1995年之前恰恰是互联网基础体系架构的成熟时期。
成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互联网从阿帕网(ARPRNet)的架构向万维网的架构转移,建立了互联网体系架构TCP/IP模型。
二是除了基础架构在1995年之前确定,对终端用户非常友好的浏览器和图形操作系统也逐渐完善,使得终端用户能很好地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是确定的,使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是完善的,因此1995—2005年是互联网应用大爆发的“黄金十年”,几乎所有大型的互联网平台都诞生在这个时候。
第八,Web3的“1995时刻”(一)
什么时候会发生Web3的“1995时刻”呢?Web3的发展历程有两大支撑:一是区块链,二是AI。
最早的区块链“比特币网络”诞生于2009年,最早的AI诞生于60多年前,但直到2014年AlphaGo出现,大家才意识到深度学习可能是AI发展的新路径。2010年代的上半期恰恰也是Web3两大支柱——区块链和AI,开始出现阶段性转型的时期。
2015时,区块链圈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是“区块链和AI的关系”,大家得出一个结论“AI是生产力的革命,而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革命”,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
第九,Web3的“1995时刻”(二)
时间拉到2024年,我们发现Web3的两大支柱:区块链、AI在2024年都分别来到了终极解决方案关键时刻。区块链原来一直存在“不可能三角”,如果你只在L1基础公链上做事情,直接部署合约,直接部署应用,那你的可扩展性、性能没办法支持大规模应用。同时Gas费、成本也不支持大规模应用。
区块链通过以太坊分片就把基础公链的“不可能三角”解决了,基础公链L1这条链只负责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可扩展性、性能通过分层解决。今天Vitalik也讲到了通过L2甚至未来的L3来解决可扩展性和性能的问题。这证明了区块链的基础体系架构、终极技术解决方案到这里就确定了。
同时,AI也一样,2014年的AlphaGo深度学习模型走到现在的神经网络模型,AI技术体系架构通过通用多模态的大模型基本上确立了AI的技术体系架构。
当两个技术体系架构在2024年都发展成熟之后,我们才可能预计到Web3的“1995时刻”正好从今年开始到未来的十年,2024—2034年应该是Web3的“1995时刻”,这也是最好的Web3应用创新时刻。
大量应用层面的颠覆式创新应该是在这两个基础体系架构都确定以后才能支持应用创新。
第十,颠覆式创新
讲到Web3应用创新,什么才是Web3平台的颠覆式创新?大家都说区块链是价值网络,互联网是信息网络。从颠覆式创新的底层逻辑上来讲,互联网平台的颠覆式创新,不管你是电商、社交、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其实你干的事情都是同样的事情,从最底层最本质的第一性原理来说都是在做信息的匹配,都是在做收集信息、收集数据、精准画像、高效匹配。
互联网平台的颠覆式创新最底层最本质的东西是“信息匹配”,而Web3平台的颠覆式创新最本质的东西是“价值匹配”,创造虚拟世界和数字原生世界。
在数字原生世界里通过分布式账本,所有参与者数据主权在手,不再被平台所剥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主权,并且这些数据的权利可以携带走。
然后再在Token的经济模型里共享共同创造价值,同时也共享价值,通过利益相关者经济制度大家来共创价值和共享价值,而不是你的价值被别人剥夺了。
我想从颠覆式创新的底层逻辑来说,Web3平台从事的是价值匹配的事情。
十一,Web3颠覆式创新原则
从底层逻辑来看,我个人认为Web3的颠覆式创新可能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从边缘到核心。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而不是改造互联网时代的热门产品或者颠覆某个热门产品。而是要从边缘开始慢慢发展壮大,之后变成Web3世界里的核心东西。(2)从原生到孪生。千万不要走错了方向,不要从孪生走向原生,数字原生的东西才是颠覆式创新的基础,才可能产生颠覆式创新。任何利用数字孪生的方法都是在做边际效应上的改善,显然不是颠覆式商业模式的创新。(3)从本性走到显性。经常碰见有人说微信很火,因此我要利用区块链利用AI做去中心化微信。去中心化的微信是不存在的,社交是人的本性,数千年以来都如此。微信是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匹配的方式去满足了别人本性上的社交或者社交的本质性需求。在Web3的世界里,一定不会出现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社交网络,而是用一些新的工具、新的手段、新的模式去满足了大家社交的本性需求,不要把这两个关系也颠倒了。(4)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做Web3的创新,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要在公开透明的全球账本上创造价值匹配的新商业模式。
(5)互联网的“1995时刻”除了基础体系架构成熟外,另外是对终端非常友好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也成熟了,使得可以有更多人可以使用互联网了。我相信,Web3现在也在互换着类似互联网时期的“浏览器”和“图形操作系统”这样的终端友好工具。
前面蒋总曾经讲到过,AI时期的操作系统可能不是图形操作系统,可能是自然语言操作系统。所以说,Web3的操作系统可能是基于自然语言的,这就是原创的,从原生出发的,从边缘开始的,从本性出发的终端友好工具创新。我相信图形操作系统确实是信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自然语言操作系统可能是Web3时代创新的产物。
第十二,Web3应用创新的技术架构
应用层面的创新一定是在过去十年所搭建的模块、协议堆栈的基础上进行Web3的应用创新。过去十年我们做了什么呢?有分布式网络,有Web3.0,我们在分布式网络上搭建了一套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在分布式账本上同时搭建了一套分布式金融,DeFi。
在此基础上,所有Web3的应用创新都是在这样的网络基础上,在这样记账系统的基础上,在金融支持系统上做Web3创新,所以叫做分布式商业。
第十三,Web3应用创新的经济模型
在2023年香港Web3嘉年华活动的闭幕演讲中,我讲过区块链应用经济模型。区块链应用的经济模型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经济模型是不一样的。比特币、以太坊这样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基本上是单一代币经济模型,因为它是基础协议。但应用协议出来之后,它可以设计的经济模型、工具比基础协议多得多。
我当时提出了“三代币模型”,今天就不详细讲述了。“三代币模型”主要指三种代币:一是功能型代币,是使用权的代币化;二是证券型代币,是所有权的代币化;三是NFT,是数字商品和数字服务的代币化。
所有Web3的应用创新都可能会使用到一种、两种或三种代币去搭建你的经济模型,创新的空间比技术协议多得多、大得多。
第十四,Web3应用创新的共融互通
传统金融和Crypto金融之间的桥梁,既是Web3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也是Web3应用创新的结果。两者共融互通是未来的趋势。
现在至少有五个桥梁在帮助传统金融市场和Web3金融市场/Crypto金融市场互相打通。一是,加密资产ETF。二是,法币稳定币。稳定币之前没有合规合法的法币稳定币,现在香港、新加坡开始出来法币稳定币。三是,STO。今天下午的讨论很多有关STO股权的合规合法的代币化。四是,RWA,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香港汇丰银行把黄金代币化了,美国贝莱德把美国国债基金代币化了,这都是RWA,都是把桥梁建立起来,让传统金融和Crypto金融之间能够互相打通。
五是,持牌交易所。交易所的合规是大趋势,持牌、合规、受监管的交易所也能够很好地把传统金融、传统投资者和加密市场、加密资产投资打通。
持牌、合规、受监管的交易所扮演了两个角色:1、加密资产的投资和交易;2、法币和数字货币的兑换。比如在Coinbase,有大量的USDC是通过交易平台发行出去的,它完成了法币和数字货币的兑换服务。
以上可能才是面向未来十年的完整Web3应用创新的整体框架。
比推快讯
更多 >>- 数据: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927.7 枚 BTC
- 数据:“HyperLiquid 上 ZEC 多头 TOP 3”全部平仓,整体仓位单日获利 124.5 万美元
- 高盛:每年此时的波动是“正常现象”,并无“异常”
- 萨尔瓦多近 7 日共增持 8 枚 BTC,总持仓 6,375.18 枚
- Rails 第二阶段积分活动现已上线
- JPEX 诈骗案更新:检方申请首批 8 名被告移送香港高等法院审理
- 拜登狠批特朗普,称其毁掉了美国民主制度
- Galaxy Digital 研究主管:比特币年初乐观情绪已降温,投资者转向 AI 等领域
- 美财政部未经立法向私募股权、加密货币等公司提供税收减免
- “扛单巨鲸”单周亏损近 3975 万美元,胜率已降至 69.57%
- Sign 与塞拉利昂科技部签约建设数字身份与稳定币支付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23,处于极度恐慌状态
- Re7 Labs 发布 xUSD 脱锚事件报告:正与外部合作伙伴和法律顾问沟通以制定应对策略
- Euler:Euler DAO Treasury 将迁移到新多签地址
- RootData:VANA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457 万美元的代币
- 数据:过去一周约 29.1 万枚 ETH 流出 CEX 平台
- Polymarket 上预测今日“英雄联盟 T1 vs KT”总决赛成交量超 440 万美元
- “ZEC 第一多头”再次开始减仓 ZEC
- 观点:OG 比特币巨鲸正大规模套现离场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2.63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4
- 分析:山寨季信号隐藏于比特币主导率连续数周的疲软中
- 俄罗斯一加密货币诈骗犯及其妻子在阿联酋被绑架并遇害
- BTC OG 巨鲸持仓 4 万枚 ETH 多单,现浮亏超 200 万美元,爆仓价 2,533.69 美元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 Q3 亏损 5480 万美元,目前持有超过 11,500 枚比特币
- 某巨鲸精准抄底做多 2.08 万枚 ZEC,目前浮盈 151 万美元
- Hourglass:Stable 预存款活动第二阶段现已开放 KYC 认证
- James Wynn 平仓 40 倍做空 BTC 头寸,获利 85,380 美元
- “MEV 攻击 12 秒获利 2500 万美元”欺诈案因法律适用性争议以流审告终
- 比特币巨鲸 Owen Gunden 再次向 Kraken 存入 600 枚 BTC
- 意大利银行协会:支持数字欧元计划,但要求分摊前期投资成本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08%
- 数据:多个代币出现冲高回落,FET 跌超 18%
- 今日加密货币市值前 100 代币涨跌,FIL 涨 26.92%,DASH 跌 28.09%
- 美国 11 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 50.3,为历史第二低
- 昨日暴涨山寨币均显著回调,ZEC 较高点下跌逾 30%
- 土耳其加密交易所 Thodex 前 CEO 狱中身亡,曾因 20 亿美元骗局获刑 11,196 年
- Bitwise CEO:Solana ETF 的资金流入总量已超 5 亿美元
- 某地址持有的 31,765,779 枚 USDT 被冻结
- Michael Saylor 喊单:立即购买比特币
- 数据:过去 1 小时 Binance 净流入 3,063.78 万 USDT
- 1confirmation 创始人:硅谷 VC 一直试图掌控加密行业,但因投资“零和博弈”项目未能获得成功
- 以太坊过去 30 日净供应量增加 74,298 枚
- 美联储威廉姆斯:预计很快启动债券购买
- 巴基斯坦拟考虑发行卢比支持的稳定币
- 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336.27 枚 BTC
- 据比推数据,ETH现报3404.38美元,24小时涨幅为5.85%,价格波动较大,请谨慎交易,控制风险。
- 前 100%胜率巨鲸以 40 倍杠杆做多 BTC,仓位价值约 204 万美元
- 某新建钱包向 HyperLiquid 存入 627 万枚 USDC,并在 504 美元挂单做多 ZEC
- Euler:DAO 管理的市场对 Stream 没有敞口,运行正常
- 易理华:“抄底-清仓-再抄底”都是因市场变化而做对应的决策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数据: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927.7 枚 BTC
- 数据:“HyperLiquid 上 ZEC 多头 TOP 3”全部平仓,整体仓位单日获利 124.5 万美元
- 高盛:每年此时的波动是“正常现象”,并无“异常”
- 萨尔瓦多近 7 日共增持 8 枚 BTC,总持仓 6,375.18 枚
- Rails 第二阶段积分活动现已上线
- JPEX 诈骗案更新:检方申请首批 8 名被告移送香港高等法院审理
- 拜登狠批特朗普,称其毁掉了美国民主制度
- Galaxy Digital 研究主管:比特币年初乐观情绪已降温,投资者转向 AI 等领域
- 美财政部未经立法向私募股权、加密货币等公司提供税收减免
- “扛单巨鲸”单周亏损近 3975 万美元,胜率已降至 69.57%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