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桌讨论:中国会错失Web3革命吗?
划重点
Web1是可读互联网,Web2是可读可写的互联网,那么Web3就是可读加可写+拥有,也就是所谓用户创建数据,并且拥有所创造的数据的所有权,同时也就拥有了数据产生的价值,所以说Web3相对于Web2而言是数据所有权的转换。
从2012年中国对区块链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到最近美国议员公开说要确保Web3革命发生在美国,“中国会否措施Web3革命”成为了各界人士都很关心的话题。
区块链技术是诞生不久的新兴技术,相关的法律制度研究还是不足,立法不完善和执行标准不明确,这个是制约 web3.0产业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要给政府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相关的监管法规和方案,同时建立沙盒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等找到了更好的合规机制,沙盒可以立马打开,用户的数据自然融入到去中心化的世界里去。
从业者需要在现在的合规的制度下,探索Web3的生态发展的模式,通过技术的手段,让用户在不接触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就能够感受到 Web3应用的场景的模式。等可以依靠监管来给出明确的答案的时候,再在这个框架下再去发展,更深入了解合规体系,保持探索的精神。
在从Web2过渡到Web3的过程中,Web2.5是非常有价值的点,不一定真的要完全做到Web3阶段数据全部去中心化,才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利好、让新的产业进行发展。中国在Web2领域应用很多,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如果加上信息化和数据共享,其实在整个消费行业能够做到很多网络连接,并且把效率做得很高。
概述
近年来“Web3”这个概念开始席卷各个行业,它融汇了所有人对下一代互联网进行设想和探索,被视为一场新兴的技术革命,将最终扩展至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掀起颠覆性的变革。
那么究竟什么是Web3?政府对于这个领域的态度是什么?中国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在下个历史节点上取得先机?
金色财经联合腾讯科技,推出了主题为“Web3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的系列访谈,本期请到了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伍鸣,和JZL Capital 投行负责人Roy,主持人为金色财经主编Maxwell。以下为直播实录精华版整理:
1
为什么要把 Web3叫做革命,它和Web1和Web2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伍鸣:Web1是可读互联网,Web2是可读可写的互联网,那么Web3就是可读加可写+拥有,也就是所谓用户创建数据,并且拥有所创造的数据的所有权,同时也就拥有了数据产生的价值,所以说Web3相对于Web2而言是数据所有权的转换。
历史上大部分的革命本质上其实就是所有权的转换,数据创作者可以以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得到他所创造的价值,与此同时,当数据所有权发生转换,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巨变,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不再由中心化的平台商所独占,平台商的垄断壁垒被降低,平台商之间的竞争就更加的扁平和激烈,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因此会得到大幅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大量的Web 2的应用到 Web3的转换,都不是去沿用现有的架构,而是要系统重建。
基于这样大规模的变化,我觉得Web3绝对可以称之上是一场革命。
Roy:我觉得叫革命有一点点太重了,革命是很颠覆世界的事情,但是从数据来讲,目前Web3用户基础还在早期阶段,即使是在国外,每天去twitter上冲浪、发现投资机会、参加社区的人基本上是比较同质的一拨人。Web3现在还没有激起大的浪花,虽然很多投资机构都在不断参与,但实际上真正去创造数据、使用数据的人还是有限的,但是我觉得趋势在,而且趋势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后面可能会呈指数的发展。
Web3确实会激起新的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但也许不是大范围、颠覆整个人类生活的改变。
2
中国会否错失Web3革命?
伍鸣:为什么会觉得中国有可能错过Web3?
我认为Web3包括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计算等多个部分,从技术角度来说,中国科技部每年的十四五规划都有区块链的重大专项,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
技术方面的优化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很有好处,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的信息限制,而如果信息的传播构建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之上,其实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但从金融角度来说,政府对于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有些担忧,因为可能会带来许多监管问题。
Roy:我认为中国在Web3的发展非常有前景,虽然目前国内对于去中心化的探索比如联盟链,依旧不能做到完全去中心化,但并不代表我们无可作为,中国或者华人社区的擅长点是做应用层的开发。
这就要引入Web2.5这个概念,在从Web2过渡到Web3的过程中,Web2.5是非常有价值的点,不一定真的要完全做到Web3阶段数据全部去中心化,才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利好、让新的产业进行发展。中国在Web2领域应用很多,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如果加上信息化和数据共享,其实在整个消费行业能够做到很多网络连接,并且把效率做得很高。
3
过去20多年,中国在Web1和Web2时代都是非常拥抱的态度,在Web2时代甚至部分引领世界,但是目前来看为什么对Web3的发展有所疑虑,怎么破除这种疑虑呢?
伍鸣: 我觉得这个疑虑主要来自于对数字货币监管的方案的不确定。
区块链技术是诞生不久的新兴技术,数字货币是出现不久的新领域,相关的法律制度研究还是不足,立法不完善和执行标准不明确,这个是制约 Web3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给政府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相关的监管法规和方案,同时建立沙盒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等找到了更好的合规机制,沙盒可以立马打开,用户的数据自然融入到去中心化的世界里去。
从业者需要在现在的合规的制度下,探索Web3的生态发展的模式,通过技术的手段,让用户在不接触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就能够感受到 Web3应用的场景的模式。等可以依靠监管来给出明确的答案的时候,再在这个框架下再去发展,更深入了解合规体系,保持探索的精神。
Roy:之所以Web3能够在美国这么火,也是因为有自己的政治基础,现在也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到底某些代币到底是证券还是商品,什么怎么去管理它?所以其实监管的这上面是永远会后置于技术和应用。
国内的很多政策下,不能太冒险的去做一些事情,在整个Web 2到Web3进行转型的过程中,依靠监管来给出明确的答案,并且在这个框架下再去发展,可能会比较影响整体的行业。
4
很多人说“就像中国在Web2互联网的成功一样,国人在Web3的应用层也会有大的发展”两位老师怎么看?
伍鸣:我们在Web 2的时代跟国外差距比较小,甚至说可以说是更超前。中国常强大的 Web 2系统应用、用户基础可以成为Web3发展的沃土。
中国的Web3应用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首先To C的应用场景在web3市场占比会非常大,甚至比在Web 2时代还要大,这是数据去中心化带来的必然趋势,个人创作者可以非常积极有效参与到互联网规模的商业模式中,To C的驱动力其实是更大的,中国的人口优势为 To C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中国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培育出来很多非常优秀的系统应用以及产品的工程师和运营人员,人才储备也是推动中国Web3应用发展的生力军。技术团队一方面可以和海外的商业团队结合,参与到海外Web3的项目中去练兵,探索Web3在世界范围应用场景的可行性。
再次,国内很多外传统Web2资本对都来看 Web3的方向,愿意在Web3项目上去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支持。中国的技术团队其实是可以找到合适投资机构来获得合作和支持。
Roy:我认为Web3的性质更偏向于消费层或者说应用层,所以中国Web 3的发展可以对比一下产业组成。
2021年全中国各行业GDP的增长贡献,消费贡献是5.3%,剩下的两部分是1.7%的外贸和1.1%的固定资产,个人消费占比高这是第一个红利。
第二个中国的Web2的人才储备达到了巅峰,国内企业开始越来越注重技术提升和基础设施,非常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会更加释放出增长。
从这两个方向分析其实未来还是非常可期的,但至于会不会直接反映到Web3应用层,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5
对中国来说,Web3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伍鸣:在当前监管模式下找到让Web3应用场景能够触达用户的合理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够将 Web3的应用模式推广到 Web2的用户那里去,那么中国就很可能会错失Web3革命。
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虚拟货币及其构成的庞氏游戏规则的依赖,要能够为传统Web2的用户提供实际的价值,才能够使 Web3应用的用户规模达到一个量级。
Roy:在转变演进的重要时点,需要加强web3前瞻研究和战略预判,对我国未来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
“庞氏”其实是合理的商业模式,它不是贬义词,“庞氏骗局”确实是不太友好的东西,如何去解决庞氏骗局,可能是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步。例如之前很火的游戏stepN把金融概念太过于加强,就会产生有致命缺陷的地方。
我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点对点交互”能够让激励产生最大的效用,但交互可能不会很大,我参考是凯利说过的模式,要达到能足以养活自己的粉丝经济,可能只需要1500个人。
比如很多主播几百万粉丝、几千万点赞,这些是金字塔塔尖的人,如果真正让它平衡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参与web3的权利,需要技术的传播和公正的激励,让小部分人成为你的铁粉,成为你的最忠实用户。
Maxwell: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希望通过嘉宾的解读,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Web3。感谢腾讯科技的支持,希望腾讯科技的网友别忘记下载我们金色财经APP,了解更多Web3资讯。
比推快讯
更多 >>- James Wynn 目前 40 倍杠杆持仓 2675 枚 BTC 多仓价值 2.79 亿美元
- 彭博社:马斯克的 xAI 将把 AI 内容带入预测市场 Kalshi
- Giza 公布 GIZA 代币经济学:总量 10 亿枚,22.21%分配给社区
- 嘉楠科技 2025 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约 136%,达 8278 万美元
- LaserCat NFT 宣布将于 5 月 20 日正式开图
- Greeks.live:市场整体氛围偏看多,但波动率可能即将上升
- 马斯克:正推进对 OpenAI 的诉讼
- 美 SEC 代理监察长拟严打加密货币欺诈
- Glassnode:以太坊 Pectra 升级尚未推动网络参与度上升
- 马斯克:五年后仍将担任特斯拉 CEO
- 特朗普:我是财政鹰派
- 马斯克:计划本周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进晚餐
- Moonbeam 推出 Web3 游戏中心,拟整合开发工具与竞技平台
- 德国政府 2024 年出售近 5 万枚比特币,错失 23 亿美元潜在收益
- 或受与微软合作影响,SXT 短时涨超 10%
- 特朗普:不通过税收法案的替代方案就是大幅增税
- Riot Platforms 与 Coinbase 的信贷融资规模升至 2 亿美元
- 比特币流动性质押协议 Rover 完成 41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UTXO 等参投
- 微软通过 Space and Time 集成向 Fabric 添加实时区块链数据
- 量化风投 QuantumLight 首支基金完成 2.5 亿美元募资
- Avalanche 推出 Fusion 计划拟投入 1 亿美元构建模块化行业区块链网络
- BRIGHTONE 自发行 MEME 币 WOOHOO 将于今晚 9 点 9 分上线,具备治理与收益权利
- 谷歌趋势上“Agentic AI”、“AI Agents”搜索热度升至峰值
- DeFi Technologies 拟与 Fire Labs 合作推出稳定币
- Kaito 创始人:质押超 5000 枚 sKAITO 的钱包数量达 355 个
- 渣打银行:美 SEC 数据支持比特币在 2028 年达到 50 万美元目标
- Strive 计划购买来自 Mt.Gox 的比特币资产
- 彭博社分析师:贝莱德比特币持有量或于明年超越中本聪
- KULR 增持 83.3 枚 BTC,今年迄今的比特币收益率达 220%
- 对冲基金 Susquehanna 增持 2.91 亿美元比特币 ETF,总持仓升至 13 亿美元
- Strategy 的 STRK 优先股自发行以来表现优于 BTC 和标普 500
- Sui 网络日交易笔数突破 100 万,24 小时活跃地址数增长 38%
- Robinhood 向美 SEC 提交提案拟为代币化 RWA 创建联邦框架
- Kraken 在欧洲推出受监管的加密衍生品交易
- 金融科技创企 Slash 完成 4100 万美元 B 轮融资,Goodwater Capital 领投
- True Markets 完成 11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yPal Ventures 等参投
- 意大利邮政或将成为数字欧元的合作伙伴
- Binance:已向成功领取 XTER 的用户额外分发 157 枚 XTER 代币空投
- Mindao:稳定币法案是对原生 DeFi 稳定币和多数现存法币稳定币的清门户运动
- 彭博分析师:预计先锋集团 1-2 年内会允许比特币 ETF 在其平台交易
- 分析师:比特币有望站稳 10 万美元,ETH 上涨由散户驱动
- JuChain 链上数据持续走强,公链性能与生态承载力持续验证中
- PlanB:若标普 500 指数涨至 7000 点,比特币或将升至 30 万美元
- Circle 联创新创立的 Catena Labs 完成 1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拟打造“AI 原生银行”
- Bio Protocol 发起提案拟将推迟并线性解锁团队与顾问代币
- Strategy 比特币持仓目前浮盈超 200 亿美元
- 印度最高法院:全面禁止加密货币并不现实,敦促政府尽快出台监管
- 非洲区块链项目 Mitroplus Labs 创始人遭绑架,损失 50 万美元加密资产
- 观点:ETH 接近 2500 美元阻力位,交易过热或引发短期回调
- Bithumb 占韩国加密交易约 25% 市场份额,去年营销支出增至 1.38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