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sa、万事达好日子到头了?稳定币正在抢生意…
数字支付领域正上演一场激烈的地盘争夺战,曾占据主导地位的支付巨头Visa和万事达卡,正受到新兴稳定币浪潮的正面冲击。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关于支付未来主导权的攻防战。
稳定币:新兴支付方式的威胁
长期以来,Visa和万事达卡凭借其庞大的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在数字支付领域占据着无可争议的地位。然而,一种新型数字货币——稳定币——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优势挑战着它们的传统业务模式。
核心威胁点在于:
-
成本优势: 稳定币允许消费者直接从加密钱包向商家付款,绕过了传统银行和卡网络的层层路由。这意味着可以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商家每年支付给卡网络的巨额“刷卡费”(去年美国企业为此支付了约1870亿美元)。
-
效率提升: 稳定币承诺更快的结算速度,尤其对于跨境支付,其即时性和低成本优势更为突出,而这正是稳定币最受欢迎的用例之一。
-
绕开巨头: 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无需依赖Visa和万事达卡网络即可完成交易的途径,这从根本上可能动摇两大巨头在支付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稳定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威胁。目前,稳定币市值已达2530亿美元,据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预测,未来数年有望增至超过3万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包括科技公司、加密初创企业、甚至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正考虑稳定币试点)纷纷入局,共同推动稳定币支付生态的发展。
在加密行业内部,稳定币的地位已从单纯的加密资产锚定物,演变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其应用场景和生态建设日益成熟,进一步加速了对传统支付体系的冲击:
-
DeFi(去中心化金融)核心支柱: 稳定币是DeFi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借贷、抵押、流动性挖矿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巨量的稳定币资金在DeFi协议中流动,证明了其作为数字美元的高效性和广泛接受度。
-
跨链互操作性增强: 随着跨链技术(如LayerZero等)的进步,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已实现多链部署,并可通过桥接技术在不同区块链之间无缝流转。例如,Bitfinex支持的Layer 1区块链Stable,就将Tether的USDT作为其原生Gas代币,并集成LayerZero的去中心化USDT0代币,旨在打造一个更高效、低成本的稳定币原生支付网络。
-
企业级和机构级应用深化: 越来越多的加密机构和Web3企业将稳定币作为其资金管理、支付结算的内部标准。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利用稳定币进行大额、快速的场外交易(OTC)和跨境结算,大幅降低了传统银行渠道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浪潮: 稳定币是RWA与区块链世界连接的桥梁。随着更多现实世界资产被代币化并搬上链,稳定币作为主要的计价和结算工具,其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至传统金融资产的交易和清算。
-
新支付轨道建设: 除了Shopify与Stripe、Coinbase的合作,Coinbase自身也推出了支付平台,旨在支持更多电子商务提供商直接接受稳定币支付,并提供1%的USDC返现激励,直接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新的支付链路,完全绕过传统卡网络。此外,银行技术提供商Fiserv也推出了自己的法币支持代币,帮助小型金融机构跟上支付创新。
这些行业内的密集动作,共同构建了一个日益成熟、功能强大的稳定币支付网络,直接对Visa和万事达卡所依赖的传统支付路由构成了强劲的竞争。
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击”与策略
面对稳定币的冲击,Visa和万事达卡正在积极调整战略,试图从“老式的收费者”转变为“各类数字交易的骨干”,即便这些交易最初旨在绕开它们。
主要应对策略包括:
-
融合与共存: 两大巨头不再将稳定币视为纯粹的对手,而是试图将其“吸收”到自身网络中。它们历史上有通过整合竞争对手来保持定价权的先例,此次亦是如此。
-
技术升级与服务拓展:
-
稳定币结算与加密卡: 大力推广其在稳定币结算和加密关联卡方面的能力。
-
跨境支付: 强调在跨境支付方面的优势,这与稳定币的流行用例重叠。
-
代币化技术: 利用其已有的代币化技术(例如,模糊账户信息以保护消费者),并将其扩展到加密资产。Visa 首席产品和战略官杰克·福雷斯特尔(Jack Forestell)表示,虽然目前代币化主要基于银行账户或信用额度,但“绝对没有理由不能是稳定币或其他加密货币”。
-
投资与合作: Visa Ventures 投资了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 BVNK。万事达卡加入了 Paxos 全球美元网络,支持机构铸造和赎回 USDG 等稳定币,并支持 Fiserv 的 FIUSD、PayPal 的 PYUSD 和 Circle 的 USDC。
-
灵活的支付路由: 万事达卡正在探索更精细的支付路由控制,例如小额交易走支票账户,大额交易走信用额度,特定商家的交易可能从加密钱包中扣款——所有这些都与一个单一的支付身份绑定。
万事达卡首席产品官乔恩·兰伯特(Jorn Lambert)认为,稳定币的出现更多是关于“新的用例和新的机会”,而非“取代现有系统”,尤其是在汇款、支付和企业对企业支付领域。
稳定币普及面临的挑战
尽管稳定币前景广阔,但要完全颠覆传统卡网络,尤其是在美国,仍面临诸多挑战:
-
消费者习惯与福利: 美国消费者习惯了信用卡提供的奖励、欺诈保护和便捷的信用获取,这些是稳定币目前难以完全替代的优势。
-
认知与信任: 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而言,加密货币仍然陌生甚至可疑,稳定币余额目前也未享受FDIC保险等传统金融保护。
-
商家风险与合规: 采用新支付技术可能给商家带来合规、税务和运营风险,这需要时间和教育来克服。
-
监管框架的完善: 尽管美国国会正推进《GENIUS 法案》等稳定币监管立法,这代表着朝着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一个完整的、全球统一的监管框架仍在建设和完善之中,这给稳定币的大规模普及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
-
缺乏全球共识: 各国和地区在稳定币的定义、发行、储备金要求、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标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欧盟的MiCA(加密资产市场)法规已相对成熟,而美国则仍在联邦和州层面探索不同的路径。这种碎片化和缺乏全球协调的现状,使得稳定币发行方和使用方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无缝运作。
-
合规成本与风险: 对于跨国运营的稳定币发行方来说,要同时遵守多国不同且有时相互冲突的法规,其合规成本将极其高昂且复杂。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潜在的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导致未来的罚款或业务受限。
-
机构顾虑: 传统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以及更广泛的投资者,在缺乏明确、稳定的法律和监管指引下,往往会保持观望态度。他们担心未来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其资产安全或操作合法性,从而限制了稳定币在主流金融体系中的大规模集成和应用。
-
消费者保护疑虑: 尽管一些法案致力于保护消费者,但与传统银行存款的联邦保险相比,稳定币的消费者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和统一,这可能会影响普通用户对其安全性的信心。
稳定币能否完全颠覆传统支付体系?
那么,Visa和万事达卡是否会被稳定币颠覆?从目前来看,更可能是一种“演变”而非“彻底颠覆”。
历史表明,无论是移动钱包还是“先买后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都曾引发“颠覆”的警告,但最终都演变成了现有巨头的适应和整合。Visa的福雷斯特尔指出,虽然加密原生用户可以来回发送资金,但若要实现日常用途的广泛普及,就需要“超大规模的连接性”,而这正是Visa和万事达卡能够提供的最佳“入口”。
支付巨头们正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全球商家网络、强大的风控能力和品牌信任,将稳定币这种新工具吸纳进其现有生态系统,并为此积极投资和调整技术架构。它们的目标是,让稳定币成为其现有“管道”中的一种新“价值”形式,而非完全替代。
因此,短期内稳定币“一夜之间”完全取代现有卡网络的情景不太可能发生。然而,稳定币带来的压力将持续迫使Visa和万事达卡进行深刻的战略调整和技术创新。未来的支付格局,很可能是一个融合了传统基础设施与区块链技术的混合生态,而 Visa 和万事达卡正积极争取在其中继续扮演核心角色,但它们必须适应并整合这些新的“加密管道”,以保持其在数字支付领域的领导地位。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比推快讯
更多 >>- 公链活跃度近 7 日排行榜:Solana 稳居首位
- 币安 Alpha 将于今日 20:00 进行空投,门槛为 200 积分
- 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有公司称拟申请稳定币牌照股价上升,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21 亿美元,多单爆仓 5755.12 万美元,空单爆仓 6349.2 万美元
- 美国财政部考虑在 DeFi 协议中嵌入数字身份验证机制
- 数据:监测到 1 亿 USDT 转入 Binance
- a16z 本周链上已实现利润超 1200 万美元,领跑投资机构
- 以太坊 PoS 网络退出队列升至约 88.8 万枚,加入队列降至约 28.6 万枚
- Solana 新共识协议 Alpenglow 提案 SIMD-0326 已进入社区治理阶段
- 分析师:主权财富基金将成为比特币最大持有者,质押收益或演变为全民基本收入
- Helius 推出交易可赚 SOL 奖励新功能
- 分析:7 月比特币挖矿盈利增长 2%,美国上市矿企占比提升
- 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概率小幅降至 92.1%
- BTCS CEO:频繁公开披露加密持仓信息未必符合股东利益
- X Layer 过去 24 小时链上交易量达 4287 万美元,环比增长 253%
- 比特币回升触及 11.8 万美元
- DeFi 智能代理平台 Almanak 完成 845 万美元融资,Delphi Labs 等参投
- 法拉第未来启动首个 C10 Treasury 计划,发布 C10 指数
- 某鲸鱼放弃通过排队退出质押,将 4242.4 枚 stETH 卖出兑换为 4231 枚 ETH
- 上海审结数字藏品诈骗案,主犯获刑 8 年半
- 数据:萨尔瓦多近 7 日共增持 8 枚 BTC,总持仓达 6270.18 枚
- RootData:SOSO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365 万美元的代币
- 河南省人大:地方上暂时不宜对虚拟货币处置立法
- Kraken 因 51%攻击暂停门罗币充值
- 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逢低买入比特币与以太坊
- 5 个钱包地址将总计 4806 枚 ETH 换仓 LINK,约 2123 万美元
- 泰国开放游客加密货币支付,外国游客可兑换泰铢消费
- Mitosis 基金会公布 MITO 代币经济学,创世空投占比 10%
- 财新:业内人士称香港金管局鼓励新能源、航贸融资等 RWA 案例
- 数据:两地址将 1791.5 枚 ETH 兑换为 35 万枚 LINK,价值 784 万美元
- DeFi Technologies 董事会成员:加密货币将在五年内成为阿联酋第二大行业
- 数据:以太坊储备公司及各 ETF 累计持币量突破 1000 万枚
- 过去 7 天 NFT 交易额环比上涨 30%至 1.73 亿美元,买家和卖家数均上涨超 160%
- 一新地址从 Kraken 提出 13,538.6 枚 ETH,约 6006 万美元
- The ETF Store 总裁:获取加密资产敞口应选择直接持币或现货 ETF,不推荐通过“财库公司”购买
- 分析师:超 89 万 ETH 等待赎回,或将加剧 ETH 的抛售压力
- 某鲸鱼解除质押 1 万枚 ETH,ETH 升值与质押利息合计获利 2068 万美元
- Canary Capital CEO:比特币今年将达 14-15 万美元,以太坊不会创新高
- 数据: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升至 64,等级仍为贪婪
- 某鲸鱼向 Hyperliquid 存入 1938 万枚 USDC 并持续加仓 HYPE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43%
- 麻吉大哥多头仓位浮亏扩大至 510 万美元
- 普京:俄罗斯尊重美国立场,也想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
- Moonbirds 单日涨近 20%,7 日涨超 57%
- 贝莱德 CIO:预计美联储 9 月降息,当前市场呈现“史上最佳投资环境”
- 渣打银行: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 Q2 增持 83%比特币相关资产
- 特朗普: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
- AMLBot CEO:2025 上半年亚洲加密货币犯罪损失超 15 亿美元
-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 S&P DJI 计划推出代币化指数产品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3.87 亿美元,多单爆仓 3.18 亿美元,空单爆仓 6905.12 万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公链活跃度近 7 日排行榜:Solana 稳居首位
- 币安 Alpha 将于今日 20:00 进行空投,门槛为 200 积分
- 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有公司称拟申请稳定币牌照股价上升,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21 亿美元,多单爆仓 5755.12 万美元,空单爆仓 6349.2 万美元
- 美国财政部考虑在 DeFi 协议中嵌入数字身份验证机制
- 数据:监测到 1 亿 USDT 转入 Binance
- a16z 本周链上已实现利润超 1200 万美元,领跑投资机构
- 以太坊 PoS 网络退出队列升至约 88.8 万枚,加入队列降至约 28.6 万枚
- Solana 新共识协议 Alpenglow 提案 SIMD-0326 已进入社区治理阶段
- 分析师:主权财富基金将成为比特币最大持有者,质押收益或演变为全民基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