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3F 发布 DV 数据与分析!探讨是否取消 DV 计划以及接下来的方向!
来源:PolkaWorld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Ba5z46tu_vUA8Ji0Se8yg
试图通过“中心化”来实现“去中心化”,这似乎有些矛盾。最近在回顾当前去中心化之声(Decentralized Voices,DV)小组的数据时,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们将约 4200 万 DOT 和 18 万 KSM 的投票权委托给了社区中不同的 DAO,让他们能在 OpenGov 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初衷很明确:希望让 Polkadot 生态中那些负责任、具备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有机会真正影响治理决策。
经过一年的运作,这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奏效了,虽然还存在不完美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在 Polkadot 治理空间中,出现了新的声音、新的群体,以及一种新的参与文化。
现在,当我们评估 DV 小组的表现并思考未来走向时,不禁要问:DV 是一项为了激发更广泛参与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 即“以少数的集中化来推动多数的参与”,还是仅仅催生了一个新的“投票精英阶层”,他们成了生态中的“集中大户”?
这篇论坛帖子将深入探讨过去的一些数据与社区观点,回顾 DV 小组的成就与不足,并探讨我们如何共同推进其下一阶段。
DV 小组亮点:参与度与结果
在当前小组及其委托的首月中,六位 DV 代表非常活跃。他们对数十项公投进行了深入讨论,进行了数百次投票。虽然他们的投票风格各异 —— 有的人几乎对所有提案都投票,有的人则倾向于弃权 —— 但有趣的是,他们的投票结果基本与更广泛的社区保持一致。
我们最近的一次内部分析显示,如果不计算去中心化之声(DV)的投票,约有 18.9% 的公投结果会发生逆转。换句话说,大家通常会认为 DV 会影响多数的投,但并非总是如此。毕竟,如果“结果改变率”是 0%,那么设置 DV 就毫无意义了 —— 而将近 19% 的比例表明 DV 确实有其影响力。
DV 代表的投票结果与大多数人意见不一致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在不到 30 次公投中才会有一次出现 DV 的大多数票与最终投票结果不同。在这类少数情况中,即使大多数 DV 反对(或支持)某项提案,提案依然可能通过(或被否决)。不过大多数时候,DV 的投票结果会加强主流的意见。这种平衡 —— DV 既能放大社区的声音,同时 DV 又不能轻易改变投票结果 —— 恰恰体现了 DV 的最佳定位和其核心影响力。
在 Polkadot 的 OpenGov 治理中,每个人的投票和选择并没有所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不同的人在面对提案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这些不同选择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参与者之间多方面的差异:
-
不仅是地域和背景(比如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
-
还包括个性差异(比如有人谨慎,有人大胆)、
-
对风险的接受度(有人偏向稳妥,有人愿意冒险)
-
以及对治理的理念(比如有人注重透明和公平,有人重视效率和结果)
所以,即便是在一个相对小的群体里(比如只有几位 DV 代表),他们也能体现出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对整个治理过程和决策质量都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DV 的出现无疑在治理领域引发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自推出以来,我们看到国库提案受到了更严格的审查,支出变得更加审慎。提案更有可能被推向结构化的赏金形式,而不是临时批准,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一些代表尤其以严格著称,他们会提出尖锐的问题:“这值得资助吗?”“为什么这么紧急?”“交付结果在哪里?”“衡量标准是什么?”这种压力很重要,带来了纪律性,并且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胜利,尽管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更重要的是,DV 似乎激发了其他人的积极性。围绕治理,新成立了不少 DAO,包括东欧、中国和拉美等地区的本地组织。原本从未把自己看作“治理人士”的人,现在也开始参与进来了。而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 DV 的光环效应。人们看到了,只要站出来、组织起来并展现出思考力,就能被认真对待,赢得一席之地。
或许,DV 最大的成功在于其文化影响力。它重新分配了可能性。正如匈牙利 DAO 的 Vikk 曾观察到的:“过去几个月中出现了许多新的 DAO,它们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我猜这是因为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成为去中心化之声的一员。”
问题正在浮现
当然,没有哪个实验是完美的,有些问题已经浮现出来。部分社区成员发现,通过加入多个可委托的 DAO,他们可以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实际上,这意味着同样的参与者可以在不同小组中多次投票。正如一位评论者指出,这种影响力的“打包”与 DV 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 DV 最终只是创造了另一个由多个 DAO 的“大户”组成的精英阶层,那么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心化的问题。
另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是问责。DV 代表们并不是用自己的 DOT 投票,而是用 W3F(Web3 基金会)的 DOT 被委托投票。一方面,这体现了信任;但另一方面,如果某人投票不负责任,并没有自动的惩罚机制(虽然所有投票都可以被手动审查)。该项目的规则要求代表解释他们的投票理由,并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提案上弃权。
如果在投票中没有明确的后果机制(例如,代表投票不负责任也不会受到惩罚),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他们会履行应尽的责任呢?目前的做法是,当代表遇到利益冲突的提案时,建议他们弃权;有些人则呼吁代表们在此类情况下应公开说明自己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然而,这些做法并没有被正式规定下来,或许社区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例如,有人建议可以规定:每位代表只允许参与一个 DAO,必须强制公开其与其他组织的关联关系,甚至建立正式的惩罚机制(比如不当投票后的处罚)。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本应做到完全透明和无需信任的治理体系中,我们实际上还是依赖了大量“默认规则”或者潜在的道德自律,而缺乏正式、系统的约束机制。
理论上,自我监督和公众监督应该能让代表保持诚实。但也有人质疑:如果某位代表投票失误,谁来承担后果?他们不会像普通投票者那样失去资金或名誉。这种不对称让人们感到不安,因此值得探讨是否需要额外的防护措施。
而这也引出了哲学层面的问题。DV(Decentralized Voices,去中心化之声)试图在直接民主和信任委托之间找到平衡。直接民主是指每位代币持有者都能亲自参与投票,直接表达意见;而信任委托则是把这种投票权力交给一些活跃的人或组织(比如 DV),由他们代为行使投票权。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大多数代币持有者不活跃、懒得参与的现实问题。但这种委托意味着从“所有人自己参与”变成了“由少数人代表”,这本身就改变了治理的性质。这并非坏事,只是不同的治理模式各有优劣。DV 的设计试图在这两者之间“走钢丝”,一方面放大了社区的声音,让更多深思熟虑的意见被听到,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让这些代表演变成一个新的、掌控治理的“精英阶层”或“统治集团”。这种平衡非常微妙,既有风险,也有潜在好处。
但这真的可以做到完美吗?可以在赋予权力的同时不制造层级吗?我并不确定。
Web3 基金会并不想成为提案的唯一投票者。它希望将自己的影响力分散到社区中,赋予负责任、深思熟虑的行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DV 不仅是一个委托实验,它更像是一次治理指导、一次文化投资,或者说是一个“降落伞”,帮助一个仍在学习如何落地的治理体系平稳着陆。
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继续使用这顶“降落伞”?是否该剪断绳索,期待能顺利滑翔?还是该彻底重新设计它?
前路如何?
那么现在,我们来到了这里。该计划已经深入推进,结果虽然好坏参半,但却意义重大,现在到了决定下一步的时候了。
我一直在思考会议中以及之前关于 DV 未来的讨论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紧张气氛。大家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确实如此。只是有各种潜在的力量拉扯着意见往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人们感到振奋,DV 吸引了新的人才进入治理领域,促进了讨论,甚至帮助遏制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库支出。另一方面,大家也越来越感到不安:出现了成员重叠的问题,问责机制的疑问,担心我们只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软中心化”形式。
也许这正是这场实验真实存在的最清晰迹象:它搅动了水面,让我们不得不提出那些我们尚未准备好回答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 DV 下一阶段描绘的三种大致方案。这些只是头脑风暴的起点,而不是最终方案。我们欢迎一切有创意和建设性的建议。可以把这些方案当作对话的起点:混合搭配,构想融合方案,或者完全提出全新的想法。如果你有一个大胆的治理新模式,可以取代 DV,我们非常愿意听取!
方案 A:终止该计划
核心思路:在当前这一批 DV 结束后,正式终止 DV 计划。承认 DV 虽然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其结构性缺陷已超过收益。回归到纯粹的代币持有者投票系统。
主要特征:
-
正式结束去中心化之声(DV)作为一个计划。
-
基金会可继续参与治理,但不再有专门的社区代表。
方案 B:扩展与分散
核心思路:进一步推动 DV,但将权力分散得更广。增加更多代表,每位代表持有更少的 DOT 配额,以减少单个代表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扩大代表性。
主要特征:
-
增加 DV 代表数量(例如由 6 增加到 10 或更多)。
-
每位代表持有更少的投票权(例如每位 1–2 百万 DOT,而不是 7 百万)。
-
优先考虑多样化代表(涵盖更多地区、不同关注领域或社区)。
-
声音更多,权力更分散,从而使整体影响更广泛。
方案 C:改革与共创 DV 2.0
核心思路:与社区共同设计 DV 的新版本。在保留 DV 催化作用的同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把它看作是与大家一起共创的 DV 2.0。
主要特征:
-
引入社区提名或选举的代表,与任命代表并存。
-
设置任期限制或定期轮换代表,以防止某一小群体垄断权力。
-
正式化利益冲突规则(如强制公开声明、明确弃权要求)。
-
要求代表质押一定数量的 DOT 作为“利益捆绑”,使其投票行为与利益保持一致。
-
创建导师体系:让经验丰富的治理小组与新兴力量结对,培养新一代 DV。
再次强调:这些方案并不全面,只是为了激发讨论。可以构想混合方案(例如结合扩展与某些改革),或者完全提出新思路。也许 DV 可以演变成某种我们尚未想到的新形式。重点是头脑风暴。欢迎所有建议——哪怕是天马行空的!
为什么要发这篇帖子?接下来怎么走?
这篇帖子不是结论,而是抛出问题。我们将收集社区反馈,并据此在 OpenGov 提出几份不具约束力的“WFC”公投。这些投票不会立刻改变规则,但会用来评估社区对未来方向的态度。你的意见将直接影响这些问题的设计。
因此,请大家批判性地审视这些想法,提出改进建议,或者提出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你发现我们思路中存在盲点,请指出来。让我们一起借助社区多样性——无论是资深治理者还是新声音——共创去中心化之声的下一篇章。
比推快讯
更多 >>- 马斯克:实现多行星生命X 直播在今日星际飞船 9 号发射后进行
- TRB 24 小时涨幅扩大至 72.1%,近 4 小时爆仓 556 万美元
- Virtuals Protocol 更新上线 TP 冷却历史功能
- Block 于 Bitcoin 2025 大会现场启动比特币实时支付试点
- Coinbase 将下架 MOBILE、RNDR、RBN 和 SYN
- 中本聪跻身全球富豪榜第 11 位,名下钱包已沉寂 16 年
- 分析:以太坊突破关键阻力位,或引发新一轮山寨季
- SEC 宣布对 WisdomTree XRP 现货 ETF启动进一步审查程序
- 花旗:关税抑制效应下半年或全面显现,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 2.3%
- ETH 版微策略SharpLink Gaming 今日涨超 650%,三日涨超 17.56 倍
- James Wynn 自昨日再次开启 BTC 多单后累计亏损约 1535.7 万美元
- MetaMask 现已原生支持 Solana 网络,统一多链钱包体验
- SharpLink 宣布将完成 4.25 亿美元私募融资,将以太坊纳入金库策略
- 某俄罗斯公民在韩国因抢劫加密货币未遂被捕
- Camp:将把 0.25% CAMP 代币分配给其 yappers 和 Kaito 生态
- Arbitrum:将为 Kaito AI 排行榜分发 40 万枚 ARB 奖励
- Avalanche 与 Filecoin 推出跨链数据桥
- ICO 平台 Sonar 上线首个项目 Plasma,寻求 5000 万美元募资
- KULR 科技集团将于 6 月 30 日被纳入罗素 3000 指数,比特币为其主要资产
- 4 个新钱包从 OKX 提出约 1170 万美元的 ETH
- James Wynn 加仓 40 倍比特币多单仓位,名义价值逾 8 亿美元
- Cantor 启动 20 亿美元比特币抵押信贷计划,首批支持 FalconX 与 Maple
- 特朗普:对向欧盟征收 50%的关税表示非常满意
- 特朗普媒体 CEO:比特币是“金融自由的最高工具”,公司将把加密货币作为关键资产
- 特朗普科技集团比特币财库 25 亿美元私募融资由约 50 家机构认购
- 资管公司 Strive 完成 7.5 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将部署超额比特币收益战略
- 支付公司 Worldpay 将允许美国和欧洲客户使用 USDC 支付
- Prometheum 收购 SEC 和 FINRA 注册券商 ProFinancial,抢占美资产代币化赛道
- James Wynn 将部分 Titcoin 兑换为 Moonpig,宣布将使用价值 170 万美元 Moonpig 支持社区
-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对某些国家的关税可能降至 10%或更低
- Digital Asset 任命前 CoinMarketCap CMO Jonathan Isaac 为首席营销官
- 纳斯达克向美 SEC 提交 21Shares SUI ETF 19b-4 表格
- 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盘前上涨 10%
- 以太坊 Gas 费用升高,现报 57 Gwei
- 高盛:关税引发的通胀不太可能持续太久
-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 (DOGE) 成员空降重组美国内政部
- USDC 发行商 Circle 申请纽交所上市,代码“CRCL”
- Gemini 报告:Meme 币成加密新用户主要入口,94%持有者进一步投资传统币种
- 报告:英国 2025 年加密持有率增速全球居首,新加坡仍为持有率最高国家
- ZKsync 推出企业级隐私链基础设施 ZKsync Prividium
- Cetus 确认其被盗原因是智能合约使用的开源库中存在被忽视的漏洞
- 韩国央行探索私营稳定币与央行存款代币共存机制,以应对资本外流风险
- 渣打银行:预计 SOL 到 2029 年将触及 500 美元
- 某用户疑遭朝鲜黑客攻击,损失超 520 万美元
- 卢森堡将加密企业列为洗钱高风险实体
- Binance 将向 Alpha 积分至少达 204 分的用户空投 PFVS
- USV 合伙人 Fred Wilson 推特被盗,黑客曾发布虚假 MEME 币合约
- AEON 推出 AI Payment 协议,推进 AI 自主支付落地真实商业场景
- Exodus 与 Baanx 合作推出加密借记卡,支持 Mastercard 消费
- Binance 新 TGE Elderglade 已募资结束,超募近 385 倍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马斯克:实现多行星生命X 直播在今日星际飞船 9 号发射后进行
- 数字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币、美债与美元霸权的数字化重构
- TRB 24 小时涨幅扩大至 72.1%,近 4 小时爆仓 556 万美元
- Virtuals Protocol 更新上线 TP 冷却历史功能
- Block 于 Bitcoin 2025 大会现场启动比特币实时支付试点
- Coinbase 将下架 MOBILE、RNDR、RBN 和 SYN
- 中本聪跻身全球富豪榜第 11 位,名下钱包已沉寂 16 年
- 分析:以太坊突破关键阻力位,或引发新一轮山寨季
- SEC 宣布对 WisdomTree XRP 现货 ETF启动进一步审查程序
- 花旗:关税抑制效应下半年或全面显现,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