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辩丨市场流动性告急、散户赚钱难上加难,交易所和VC成原罪?
上周末关于 VC 币、交易所与散户之间的矛盾在 Binance 联合创始人何一的两篇长文催化之下,达到了近期顶点。 6 月 20 日,名为 Lista DAO 的项目代币作为 Binance Megadrop 上面第二个 Launchpad 项目上线了平台开放交易。因 Lista DAO 团队成员中包含 Binance 前员工,该项目前身也曾获得 Binance Labs 投资,多重加持之下不少用户看好 LISTA 并参与了二级交易。然而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LISTA 并没有给散户带来任何惊喜反而一路下跌,这似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的怒火从对 VC 币的不满逐步又蔓延到 Binance 的频繁上币却无视二级用户利益中。
6 月 21 日,何一发文回应,直言「即使 Binance 不上新项目,资金也会因代币解锁、Meme 币等分流」;「部分 VC 确实是导致价格虚高的核心原因,但 VC 从 LP 募资一般是 4+ 3 的 7 年锁定期,收管理费+分红;VC 普遍的解锁在 TGE 一年后(不代表全部),所以很多币圈 VC 也在倒闭,一些 VC 的 LP 投资币圈也可能归零」」
次日,何一再次发文回顾 ICO、IEO 到 DeFi 套娃等币圈标志性发展里程碑,并称「今天确实市场又变了。撸毛工作室和 L2 项目的自相残杀演变成闹剧,撸毛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两篇长文点出当下市场现状:散户期待的 ICO 时期繁荣(山寨牛)再没出现,长达数年的空投期待落空;市场流动性紧张情况下,散户与交易所和 VC 矛盾激化。散户普遍认为 VC 低筹码拿代币,解锁抛压涌进市场,另一方面交易所上币频繁,加剧资金分流,而新币却表现不佳,散户一旦接盘就会被「收割」。
何一长文也因此引发了长达两天的论战,不少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律动 BlockBeats 整理如下
声援 Binance数据整理 KOL 杀破狼 killthewolf.eth
你在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隔天大米贬值了,你把这个责任归咎于超市老板最近上架太多新品种的进口大米,所以才造成你手里的大米贬值,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片面。决定大米价格的本质原因还是供需关系,你可以怪罪生产商为什么要一直不断生产新品种的大米,也可以怪罪这个村子为什么一直没有新人搬进来住,来提升大米的需求量。但是超市从头到尾只是个中间商,没有办法决定大米的价格,况且这个村里有无数家超市,币安只是其中的一家,币安即使拒绝上架新品种的进口大米,也会有一堆超市抢着上架,这就是世界的运行规律。
KOL、资深从业者 子敬
观察到舆论这阵子对于 ZKSync 的上币问题 Fud 很严重。但其实想不通,CEX 并不是执法机构,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方的 Rug 行为有一些威慑力之外,对于项目方是否作恶,老鼠仓这种行为是无法也没有义务监管的。一姐这里说得这话还是很客观的「Binance 不上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也存在」,用户真想买的话,不在 CEX 在链上也能买得到,CEX 上币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渠道,CEX 要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潜在的新用户,CEX 也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从生意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CEX 只提供给用户买币的便捷性,但改变不了,也不应该影响用户的买卖决策。
另外,不论是 Binance 还是 OKX,或者任何一个大所,都决定不了一个项目是否作恶,所以请管好自己的钱包,不要让某个大所上币就决定了自己底层的买卖原则。如果是因为上了大所导致影响了自己的投资决策,从而购买导致亏损,就请承担自己赌徒思维带来的后果。换句话说,如果散户能达成共识,对于作恶的项目方坚决抵制,不给这种项目提供任何流动性,没有买盘,奈何它有再强的做市商,没有市场的承接,终究会走向归零,这个时候不用用户谏言,时机到了大的 CEX 也会将它抛弃,这才应该是它该有的命运 但事与愿违,这个市场投机分子太多了,总会在信息差和市场情绪之间认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那就要承担自己该承受的,盈亏同源。
质疑 Binance 不作为个人投资者 AmyWang
上轮牛至少上所时还有千万、百万市值的小市值项目,Binance 的用户有造富效应,同时作为头部 CEX 对行业良性发展有极大的助力作用并且能够形成正循环。这一轮 VC 币目前看起来就是再造 00 年互联网泡沫,大量没有太多实际用户的基建项目上所就是十亿美金起,最后交易所用户买单。真心希望如新计划中列出的多扶持中小市值创新项目尽快落地,激活有潜力的新协议生态,给行业和市场注入正向发展的希望和信心。
加密 KOL bit 壹
新项目方上 Binance 之后,如果表现不好。普通散户很难赚到钱。而 Binance 还是在频繁上线高市值新币。普通散户在 Binance 赚到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 你可以说,币价表现好不好是项目方的事,Binance 只是交易场所,不干预币价。但不可否认,以 Binance 宇宙第一币圈交易所的影响力和流量,Binance 频繁上币,客观来讲不可否认的会稀释掉很多注意力和流动性。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在 Binance 上线,这些项目也会在其他地方上线,Binance 这是一个交易所提供交易而已 但是以 Binance 目前在散户心里的地位,Binance 不仅仅是交易所。当然你可以说,负责任的做到控制上币速度,负起行业领导地位的当担,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你是商人,应该在商言商,可是你应该不会忘记几个月前你写信呼吁大家为了 cz 司法案情签名打 call 大家也主动为 cz 的美国司法案件主动联名写信发视频,奔走,呼吁,这都历历在目。如果 Binance 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交易所,我相信大家不会去打扰,可是 Binance 是币圈大部分交易份额的交易所,这样的影响力一举一动对加密圈的影响都非常大的 大家以前支持 Binance,支持 cz 支持一姐。是因为那时的 Binance 是有行业担当的头部交易所。
Binance 现在上币频率太快了,在批量给市场输送大市值 vc 项目,市场流动性根本就是承载不了这么多几十亿,几百亿的 vc, Binance 上币是遵循利益至上的精神还是遵循加密货币的公平至上的精神?当然作为交易所,商业化的公司,讲利润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币圈原生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不能仅仅只看重利润,也应该正确的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传递加密原生精神。批量上大市值的 vc 组局的空气币,稀释了原本就不多的流动性,上线就是几十亿美金估值的 vc 项目链上活跃度低的可怜,到底是 Binance 上币风评体系拉垮,还是 Binance 在 cz 离开后价值观已经崩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中国代代相传,广大用户在新一轮周期对 Binance 整体评价急转直下 Binance 应该要引起重视,交易所本质定义就是服务广发用户的做交易的场所,而,离资本越近,离用户越远。加密圈原生的交易所挺起脊梁,不要活成 web2 世界资本的白手套,加密散户眼里揉不得沙子。「本分」才是 Binance 最应该守住的底线。
其他观点与分析BixinGroup 创始人 星空
一堆韭菜质疑 VC 币,其实他们不懂,如果没有 VC 在前面趟雷,面临被割的就是他们。我就遇见很多项目跳过 VC 直接募资 KOL,因为他们更好骗,而且自带流量,项目方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韭菜。其实 VC 跟风风投也是正常策略,但是苦了 VC 的 LP 呀,他们实实在在掏钱了。普通韭菜还能享受输钱的痛苦,LP 们连钱都不知道怎么输的。
VC 其实在这个局里面是最弱最弱的大韭菜,不见大韭菜喊冤,倒是收手续费收上币费一直稳挣的平台喊冤,真是世道人心险恶。大家想想一个大所员工都能暴富的情况下,他们钱从哪里来,不都是你们的钱呀。最主要还是 VC 的钱。
加密 KOL 川沐
Binance 这套打法很难被突破。Binance 联合自己派系的机构和项目方一起组局炮制新币收割,自己以投资人入局拿筹码。再分一部分筹码给 BNB 大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上币前送免费额度给大大小小的 kol 负责宣传。一旦出现不利于 Binance 的舆论方向,受益于新币发工资一样养活的 bnb 大户和 kol 就会集体出动,扭转舆论风向。要么出现一个新的有领导力的技术大牛自带流量建一个新交易,免手续费,交易和挂单挖矿挖平台币挖个一年。否则这一切很难变了,完全没有破局之人,现在散户都是猪仔,谁让人家垄断,交易量和用户基数最多,只能处于被收割状态。
加密 KOL 比特傻
在加密市场多年,从没拿过 Binance 的钱,因此可以做到客观。Binance 的公关也不要把傻哥的帖子作为负面处理,因为傻哥是客观的长远思考,为行业也为 Binance。
1、一姐总结的 ICO、DEFI 时代和 IEO 时代,也是泥沙俱下的时代。
其实 ICO 和 Defi 都有大量的坑。那个时候,红利的确更为显著。但散户也极其容易亏损。IEO 呢,倒是命中率很高。好项目额度也难弄,中间有大量的工作室抢中签、KYC 产业链,老实本分的散户难以赚钱。散户,在什么时代都是最弱势的群体,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2、如今 Binance 的角色,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大家仔细读这句话。在传统证券市场,Binance 的每一个角色都要接受严厉监管。每一个角色,在不被监管的情况下,都有作恶的能力。如此巨大的能力,必然对应的巨大的行业责任。这些责任是什么呢?这是 Binance 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关乎 Binance 的长久发展。
3、CZ 说自己在 Build。Binance 的角色不是项目方,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Binance 是远远超脱于项目方之外的角色,其责任恰恰不是 build。实际上,Binance 也从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 build,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维护交易所龙头地位上。社区也从未期待 Binancebuild 啥。一个好的裁判,恰恰就是自己不下场踢球。
4、VC 和撸毛工作室的议论,不过是历史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VC 为一级市场提供资金,是古老的行业。工作室刷单赚钱,给项目方刷数据,也是古已有之。可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是打击 VC 上市前的突击入股和股权异常变动的。证监会也会严查项目方的数据作假的。这种打击和监管使得多方角色处于平衡之中。眼下 VC 币遭到厌恶、撸毛工作室和项目方撕逼,是一种再平衡过程。期待这个再平衡过程,能有 Binance 为首的交易所加入,牺牲一点自身短期利益,让行业更为健康发展。
可以理性讨论,但不希望拿着 Binance 钱的 KOL 过来碰瓷。你既不关心散户、不关心行业发展,只关心自己的 400 U,傻哥不如你勇。最后用星爷的台词结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避不了的。
Web3 创业者 小人物
这个行业不会变,我们只能换位置。今天何一发文说到用 2017 年的 ico, 21 年的 ieo、甚至 23 年的撸毛策略都已经不适应当下这个市场了,她作为吹哨人也是提醒大家过去的赚钱逻辑是时候该变一变了,这说明这个市场真的到了一个转折点。
1. 撸毛不会消失:撸毛的定义本身就是很宽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批量上号拿筹码,而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持续在这个市场里寻找套利机会、找到新资产发行机会去规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早期筹码的方式只会变化,不会消失,只是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无脑上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 不变的是什么:大家都在关心未来会怎么变,其实不如多想一想行业未来五年,哪些参数是不会变的,然后我们只需要持续打磨好这些不变的参数,当新机会出现时就可以拥有先发优势。比如撸毛赛道的四要素,投研–资金–技术–人力,无论这个赛道如何变,都离不开这四要素。
3. 越来越效应:除了这四要素以外,还有比如影响力、生态位、圈子、专长、判断力等等,未来不变的就是你影响力越大,资源分发权越高,稀缺资源越会向你倾斜。你的生态位越高,离信息源点就更近,同样的机会你的胜率就是比别人高。你的圈子质量越高,你的成长速度,获取到的资源就越来越好。
4. 向内求:在德扑游戏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不是在一场牌局的输赢,而是在决策质量。只要加上时间这把武器,不断的优化我们的决策质量,决策的因足够的充分,胜率比别人高哪怕几个点,长期下来结果千差万别,核心逻辑还是向内求,不要关注我们控制不了的参数。
5. 演化路径不会变:如果我们去观察互联网发展史,就会发现过去 20 年,阶层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2% 的人会拥有 98% 的资源分配权,比如腾讯,即使是同一个人, 05 年后、 10 年后与 18 年后加入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不会你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6. 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一样会走这样的路径,而且阶级固化的形势已经逐渐显现,对我们个人来说可以做什么,如果不想以后作为底层一直被剥削,就要关注自己的成长速度,成长速度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要积累自身影响力、专业能力、所处的生态位,因为以后的趋势都是组织化,确定性的长期性利润都会被专业性组织吃完。
7. 当下我的应对策略:轻资产运作,要符合反脆弱模型。当下阶段属于撸毛赛道的转折点,也是行业的转折点,在转折点的时间窗口我会采用比较轻的方式去经营团队,降低运营成本。当新的「右侧突破」点出现时,我会继续规模化的去经营。这就是在德扑中比较难打的阶段,怎么都翻不中你的范围,这时候就要学会等待,有耐心的等待属于你的范围,但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避免消耗更多的 gas,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下牌桌。
8. 任何一个行业适者生存的规律都不会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位置。加密这个行业的套利撸毛机会也会一直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当机会到来时,还在牌桌上有筹码可以下注。
加密 KOL CryptoMaid 加密女仆
撸毛时代结束了,不同群体的人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1. 普通用户说的是:撸毛赚不到钱了,时代结束了
2. 投资人说的是:不愿意自己投的钱,用来拉盘初始流通盘,倒逼自己必须开空套保,掩护项目方套现。
3. 项目方说的是:靠撸毛用户数据造假,忽悠投资人,忽悠不动了,时代结束了。共识的破裂。其中一个问题在于,这个模式的旁氏属性太低了,最终变成 pvp 互割,互不接盘。旁氏能实现所有人都纸面富贵,旁氏能吸引圈外用户。都知道爱迪生试验了一百多种材料找到了钨丝制造灯泡。很少有人知道,找到钨丝以前他已经融了十几轮,如果最终找不到钨丝,那之前的一百多次试验全部都是旁氏。
投资人 Kay Capital
VC 币、高 MC / FDV 是表层,深一层是筹码平均成本。如果一个币/股票的筹码平均成本是现价的 1% -10% ,那中短期能够有第二波拉升反而是个奇迹了。VC 币加权未释放筹码以后的平均成本太低了。
加密 KOL Neso
Binance、OKX 等一线交易所在 VC 币上币一事上饱受非议之后,有可能加速上币中小市值的 meme 币来赢取散户口碑和交易量。可留意市值区间在 1-5 亿之间,holder 数量 1 万以上,社区基础不错,经历过充分洗盘的标的。
很多人质疑机构 VC 币的高估值高解锁,其实都是被带进圈套了,真正对市场伤害最大也是交易所最大的肉是合约杠杆! 1 ,分流资金。2 ,分离流动性。3 ,裸空行为,合约交易和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增发衍生产品。4 ,快速消耗散户资金 (疯狂开带单策略 VIP 政策吸引)。
比推快讯
更多 >>- 分析:USDT 链上交易量创历史新高,市场或在为重大行情做准备
- Cango:8 月比特币产量 663.7 枚,持有总量达 5193.4 枚
- 巴基斯坦央行撤回对加密货币交易的警告
- Bitget 与 Anti Capital 深化合作关系,强化机构级交易生态
- 机构以太坊储备激增,Derive 称 Q4 具爆发潜力
- QCP Capital:若全球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美元大概率将从此走弱
-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雷登:稳定币可实现更快、更低成本的支付
- BiyaPay 上线 WLFI 现货交易,并开启充值交易奖励活动,最高可得 150 USDT
- H100 Group 买入 47.16 枚 BTC,总持仓达 1,004.56 枚 BTC
- Justin Sun 向 HTX 转移价值 100 万美元的 WLFI 代币
- Linea:将通过多方面措施赋能以太坊生态,构建最以 ETH 为核心的 Layer 2
- 数据:某巨鲸从交易所提取 2.51 万枚 AAVE,总持仓价值 3682 万美元
- 某鲸鱼地址再次从 OKX 提币 12,869 枚 ETH,总持仓达 17,969 枚 ETH
- Rollbit Treasury 相关地址休眠两年后以 203.4 美元均价出售 5 万枚 SOL
- 荷兰 Treasury BV 宣布完成 1.26 亿欧元私募融资以买入超 1000 枚 BTC,Winklevoss Capital 等领投
- Linea:9 月 10 日 TGE,所有空投均完全解锁,初始分配方案效仿 ETH
- YZY 代币发射一周后近 24 小时交易量 63.7 万美元
- Four.Meme 公布首期 CTO 投资组合,emmm、Donkey、TUT、U 入选
- SunPump 一周年庆典圆满收官,共创 Meme 新纪元
- 社区消息:Linea 现已开放空投查询
- Glassnode:BTC 巨鲸地址平均持币量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持续下降
- Jump 于 4 小时前从 CEX 提币 5068 万枚 WLFI,价值 1158 万美元
- Kraken 正在调查 Mina 资金网关问题,存取款可能延迟
- 欧洲央行行长:欧盟应弥补稳定币监管的漏洞
- 欧易上线 USDⓈ 交易对 WLFI/USDⓈ 和 PROMPT/USDⓈ
- 某地址向币安转入 7500 枚 ETH,预计盈利 670 万美元
- Paradigm Reth 客户端漏洞致部分以太坊节点中断
- Binance:至少拥有 220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领取 1000 枚 MCH 空投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加密资产行业风险依然存在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谈稳定币风险及 MiCAR 法规
- Binance 官方发布 Sonic (S)代币经济学变更通知
- 美元兑日元触及 149,为 8 月 1 日以来首次
- 数据:8 月加密交易所总交易量达 1.86 万亿美元,创 1 月份以来新高
- Matrixport:对比特币长期前景依然坚定看涨
- 币安将下架部分现货交易对
- Matrixport:部分前瞻性投资者已开始同步配置黄金与比特币
- 前灰度 ETF 主管 David LaValle 出任 CoinDesk 指数负责人
- 当前主流 CEX、DEX 资金费率显示市场仍偏向于看跌 BTC 和 ETH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 9 月份降息,但存在不确定性
- 日本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 8.5 个基点至 3.285%,创历史新高
- 25 倍做空 ETH 鲸鱼再开 40 倍比特币空单,总持仓价值近 3000 万美元
- Web3 基础设施 Sign 宣布落地香港,将与香港多家上市公司展开合作
- 币安:Hyperbot (BOT) TGE 参与门槛为 231 Alpha 积分
- OKX 因未在荷兰国家银行注册而被荷兰罚款 260 万美元
- 分析师:金价在未来几个月有望触及 3600-3900 美元的区间
- 分析,机构增持推动下,以太坊质押待处理队列激增至两年来最高水平
- 香港复星将价值 3.28 亿美元的医疗公司股票代币化
- 一鲸鱼在 Hyperliquid 开 25 倍杠杆 ETH 空单,仓位规模 1298 万美元
- Skate 启动创世质押激励计划提案投票,目标质押 1500 万枚代币
- 分析,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意向远超预期,金管局未来或将增发牌照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机构以太坊储备激增,Derive 称 Q4 具爆发潜力
- QCP Capital:若全球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美元大概率将从此走弱
-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雷登:稳定币可实现更快、更低成本的支付
- BiyaPay 上线 WLFI 现货交易,并开启充值交易奖励活动,最高可得 150 USDT
- H100 Group 买入 47.16 枚 BTC,总持仓达 1,004.56 枚 BTC
- Justin Sun 向 HTX 转移价值 100 万美元的 WLFI 代币
- 马云动手?云锋金融豪掷4400万美元押注ETH,携蚂蚁数科进军RWA
- Linea:将通过多方面措施赋能以太坊生态,构建最以 ETH 为核心的 Layer 2
- 专访贝莱德 CEO Larry Fink:比特币是应对不确定未来的最佳对冲
- 五大交易所平台币鏖战:谁能问鼎新一轮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