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新华社:杭州互联网法院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审判效率
“区块链存证则可以解决电子数据的证明难题,为解决网络纠纷提供技术支撑。”

编者注:原标题为《网络取证不再焦头烂额,杭州互联网法院应用“区块链”提升审判效率》
尽管“区块链”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对很多人来说,它仍是一个抽象的技术名词。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配套技术的成熟,区块链逐渐成为契合多应用场景的底层技术。许多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让身处其中的人有了“体感”。
司法区块链也是其中之一。
2018年6月,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始探求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场景中的运用。
司法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对司法实务带来哪些变革?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一案奠定区块链存证合法地位
2017年8月,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诞生。处在以互联网方式处理网络纠纷的前沿,这家法院和众多新型案件“狭路相逢”,其中不乏复杂、棘手的难题。
2018年4月,杭州华泰一媒公司,发现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未经授权转载了其文字和摄影作品,于是将对方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赔偿经济损失。
与同类案件相似,争议焦点集中在电子数据真实性的认定上。又与同类案件不同,该案原告提交了一份利用区块链技术保存固定的特殊证据。
为证明被告在其运营网站中,发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相关作品,原告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进行了侵权网页自动抓取和源码识别,并将电子证据上传至相关区块链。
华泰一媒总经理陈欣文透露,当初在区块链上存证,仅仅是对技术的认可,认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能够证明被告侵权行为,“据说,这一存证模式是首次运用于司法实务,是否具有效力,我们也都没有底。”
同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还有该案的承办法官沙丽。她坦言,一开始对区块链存证确实知之甚少。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沙丽与浙江省高院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确定了这一证据的可靠性。“原告使用的区块链存证,其实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她介绍说,这一证据生成系自动抓取,秒级上链,源代码和操作日志等可实现回溯,能够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再加上区块链多节点见证、防篡改的技术特点,可以认定这一证据是相对可靠的。
由于是区块链存证第一案,法院从抓取技术是否可靠、上传过程有无篡改等维度,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谨慎审查。裁判文书则对区块链存证过程,也进行了系统论述。
在严格事实认定、严格技术审查的基础上,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对采用区块链等技术保存的电子数据,应秉承开放、中立的态度进行个案分析认定。最终,该案的判决首次确立了区块链存证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对这项新技术的存证效力予以确认。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显著降低维权成本等优势,是司法流程和审判机制的一大技术方向。
这一案件还带给杭州互联网法院更深层次的启发。
当时杭州互联网法院已上线电子证据平台。这一平台可对接多个入口,例如可从公证处、第三方证据平台导入电子证据,通过校验保证真实性。但电子证据导入平台之前的真伪性,无法完全得到证实。
“换句话说,当时的存证平台,无法保证电子数据从生成到使用的全流程可信。”杭州互联网法院常务副院长王江桥说。
因此,2018年7月起,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始搭建全流程可见证的司法区块链。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技术攻关,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1.0终于搭建完成,首批包含法院、公证处,鉴定中心等10多个节点。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表示,人们利用网络从事的行为或事实,均以电子数据方式存储和呈现。电子数据易篡改,技术依赖性强,归属难查明,真实性难认定,成为解决网络纠纷面临的一大难题。
“区块链存证则可以解决电子数据的证明难题,为解决网络纠纷提供技术支撑。”高富平说。
20亿条存证让纠纷调撤率超九成
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在知识产权侵权、网络合同纠纷中,维权者经常陷入这样的困局。
“有没有签订过合同”“是不是本人签署的合同”……面临许多棘手的事实认定,法官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侵权的链接转眼就删;发帖人刚发完侵权帖子就矢口否认……由于母公司时常遭遇版权、内容侵权,华泰一媒经常要作为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陈欣文向记者算了两笔“心酸账”。在原来的维权模式下,公证、存证、诉讼等流程走下来,开销巨大,就算赢了官司也是“赔本维权”。
与此同时,面对数以万计的侵权事件,传统公证方式一天可能固定不到10条证据。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电子证据生成、储存、传输、使用的认证问题,实现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
司法区块链究竟如何运转?蚂蚁区块链总监栗志果介绍,比如签署一份合同,签署过程、文本内容等,都会以哈希值的形式上传到区块链各个节点。
哈希值是根据加密运算得到的一组二进制值,每个哈希值作为存储信息,一一对应的“电子身份证”。
一旦发生纠纷,法院可以调取合同原文,与哈希值进行校验。如果通过,则证明合同真实。如果未通过,这份证据就有可能被修改过。
“区块链技术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陈欣文举例说,比如有一个正在进行的直播侵犯了转播商的版权,如果按照传统维权方式,从发现到赶到公证处,侵权直播可能早已结束。利用司法区块链,锁定侵权网址,可以立即启动整个上链过程,也就开始了整个取证过程。
“这一过程被区块链上所有节点见证,让侵权人没有抵赖的可能。”他补充道。
据介绍,根据法院管辖案件类型,目前司法区块链的用户节点,都是以行业、协会为单位上链。中国网络作家村、龙井茶原产地等已经成功上链。
“原来面对侵权,我们网络作家真是无可奈何。”网络作家凌晨谈起一件往事,“之前我创作的一本书被侵权,初步估计侵权主体就有超过3000家网站,仅仅联系侵权者这一个环节,我可能就要打一个月电话,而且大量侵权者无法联系上。”
借助区块链技术,像凌晨这样的作家,可以实时保存创作作品,并且固定相关网站、平台的侵权行为。许多网络作家表示,司法区块链增加了他们捍卫著作权的底气。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上链数据总量超过21亿条。通过该平台调取电子证据5200多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达到98.5%以上。
司法区块链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杜前表示,司法区块链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依托司法机关主体信用,区块链技术的算法信用,实现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的可信流转。
纠纷发生前,区块链可以固定事前、事中、事后、时间、地点、人物六个维度的客观事实;进入诉讼阶段,司法区块链有效帮助法官破解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高效查明案件事实、明晰双方责任,提升审判效率。
2019年4月,西湖龙井茶成功对接司法区块链平台。这意味着部分龙井茶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信息,将同步至杭州互联网法院,高效解决原产地茶叶的纠纷案件。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上链就相当于产品有了公证书。到了法院,只要出示信息比对,就可以自证清白。
“真希望这样的技术能营造诚信的环境,不再有溯源难、维权难,减少官司纠纷。”这位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
为了进一步拉长“链上”功能,杭州互联网法院又推出智能合约司法应用。
据介绍,智能合约可以在数字形式下,基于预定事件或时间触发,自动执行。以买卖合同为例,智能合约签署后,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过程触发相应条件后,自动进入下一环节。比如货物签收后,到约定日期时,货款会从线上自动打到卖方账户。
如果出现违约,由于签署合同过程、合同执行情况等数据均上链储存,且有司法区块链上包括公证处、法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等多节点见证,非常便于法院快速认定事实,进行纠纷调解或司法裁判。
据介绍,智能合约不但打通了前端存证、固定证据,后端还直接接入法院智能立案、智能诉讼和智能执行。
“智能合约签署后,如果对方有违约行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立案。这有助于提升合同双方诚信履约率。”栗志果说。
“区块链+司法”也要避免唯技术论
近年来,除了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司法”实践在全国各地不断推进。北京、广州两家互联网法院,也相继上线司法区块链。
201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正在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目前已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高院、中院和基层法院四级多省市21家法院,以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节点建设,超1.8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并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以区块链为载体,司法服务职能有望进一步延伸。比如保护网络知识产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网络空间依法治理。
“探索司法区块链实践,也要避免唯技术论。”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在技术层面,要防止原始篡改、算法攻击等破坏行为;在司法实务中,需对区块链证据保持审慎的态度,综合当事人的质证意见、系统的核验结果、科学的审查规则做好裁判。
专家表示,“区块链+司法”应用仍然在探索阶段,各地探索也有不同模式。未来,也许法院成为区块链的一个节点,而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运营区块链存证服务,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既要提升司法效率,又要坚守司法中立性的原则,为网络纠纷解决保驾护航,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富平说。
来源:新华社
比推快讯
更多 >>- 比特币矿企 CleanSpark 已斥资 4.6 亿美元回购 3060 万股普通股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 7.0908,创一年来新高
- 易理华:此次进行现货抄底不带杠杆,坚持回调就加仓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6.63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5
- Binance 将停止支持 Galxe(GAL)代币于以太坊网络的充值
- 美韩宣布经济安全协议:涉及巨额投资、关税削减与防务扩张
- 某巨鲸 20 倍做空 BTC,浮盈超 1500 万美元
- Hyperliquid 上 ZEC 最大空头扛单超一个月,浮亏现报 950 万美元
- Wintermute:BTC 交易走势较股指更加偏空,上行叙事溢价不复存在
- 508 枚 BTC 从 Kraken 转出至某未知钱包,价值约 5045 万美元
- Cosmos 生态流动性质押协议 Drop 宣布停止运营,取消代币发行和空投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7.52 亿美元,多单爆仓 6.01 亿美元,空单爆仓 1.51 亿美元
- 亚洲股市今日开盘全线下跌
- 分析师:疑似 Richard Heart 相关地址出售 4,978 枚 ETH 换取 1,629.4 万美元 DAI
- 数据:共计 1.23 万枚 ETH 转入 Coinbase,价值约 3.92 亿美元
- 预警,Aftermath 的 X 账户已被盗用,请勿与其交互
- SEC 与 CFTC 即将恢复运作,ETF 申请与加密现货杠杆交易有望迎来进展
- Santiment:散户情绪急转悲观,BTC、ETH、XRP 或接近短期底部信号
-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考虑新增加密资产转让会计项目
- Coinbase 将暂停 AI16Z 永续合约交易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04%
- 特朗普设宴招待华尔街高层,摩根大通与贝莱德 CEO 等悉数到场
- Canary 质押 SEI ETF 已在 DTCC 列出,交易代码为 SEIZ
- 数据:666.53 枚 BTC 从 Strategy 转出,价值约 6681 万美元
- 市场消息:贝莱德 BUIDL 现已被 Binance 接受作为交易抵押品
- VanEck 已就其 Solana 现货 ETF 向美 SEC 提交 8-A 表格
- 卢森堡财政大臣称该国国家基金仅将资产配置给比特币
- 21Shares 推出两只加密货币指数基金,提供接触比特币、狗狗币等多种代币的机会
-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就代币化存款保险制定指导意见
- Cash App全面升级支付功能,正式支持比特币与稳定币支付
- 首只XRP现货ETF上市首日成交5.8亿美元,创今年ETF首发纪录
- 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概率为 51.6%,明年 1 月降息概率为 50.3%
- 哈塞特: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降息
- Robinhood:截至10月底,总平台资产为3430亿美元,10月股票名义交易量为3201亿美元
- 道琼斯指数收盘下跌 797.6 点,标普 500 和纳斯达克均下跌
- 美股收盘:三大股指全线下挫,纳指大跌2.3%
- 比特币跌至5月初以来低点,日内跌至98244美元/枚
- Strategy股价跌至13个月新低,仍较其比特币持仓溢价近20%
- 美联储卡什卡利:对12月降息还没有强烈的倾向
- 数据:2740.34 枚 ETH 从 Wintermute 转出,经中转后流入 BitGo
- 市场消息:特朗普计划出席明年1月份的达沃斯会议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将在几个月内推出预测市场,但避开体育项目
- 美联储哈玛克:货币政策仍需保持紧缩,以抑制通胀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 4.5%
- 穆萨莱姆:支持降息以保护劳动力市场,需谨慎行事
- 穆萨莱姆:放宽政策空间有限,需避免过度宽松
- 穆萨莱姆:预计第四季度经济疲软,明年一季度将反弹
- 恐慌指数 VIX 升破 21,市场情绪趋于紧张
- 比特币跌破99000美元/枚,日内跌2.65%
- 欧洲官员考虑创建替代美联储的资金支持机制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比特币矿企 CleanSpark 已斥资 4.6 亿美元回购 3060 万股普通股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 7.0908,创一年来新高
- 易理华:此次进行现货抄底不带杠杆,坚持回调就加仓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6.63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5
- Binance 将停止支持 Galxe(GAL)代币于以太坊网络的充值
- 美韩宣布经济安全协议:涉及巨额投资、关税削减与防务扩张
- 某巨鲸 20 倍做空 BTC,浮盈超 1500 万美元
- Hyperliquid 上 ZEC 最大空头扛单超一个月,浮亏现报 950 万美元
- Wintermute:BTC 交易走势较股指更加偏空,上行叙事溢价不复存在
- 508 枚 BTC 从 Kraken 转出至某未知钱包,价值约 5045 万美元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