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g Time 众生相:少数人的表面狂欢,项目方与交易所们的暗战
当链游真的3A化了,主要玩法、参与门槛、利益分配和背后的运作模式真的发生了质变吗?
“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话用来形容最近几天十分火热的 3A 链游《Big Time》再合适不过。
在 Friend.Tech 和 Star Arena 等 SocialFi 项目火爆之后,市场也都在期待 GameFi 能够接棒引领下一波热潮。
仅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Big time 似乎顺利的接棒了 :代币上线 OKX 后,开盘价格0.01,最高一度达到20倍以上的惊人涨幅。
但如果在社媒上观察一圈,与飙升价格形成对比的是市场参与者们亲历的尴尬 — 进不去,出不来,低流动,高成本。
进不去,早期没参与的大量玩家们都在求一个激活码,游戏的硬件配置要求也劝退了部分低配党;
出不来,已在打金的玩家发现提现需要KYC,需要审核等待时间且规则严格;
低流动,选择参与二级市场的玩家面临着较低的流动性,早期挂单交易并不顺利;
高成本,后来想要打金的玩家凑齐游戏内用于打金的道具,成本价不断上升。
同时,在我们更容易被涨幅的热闹所吸引时,也忽略背后不同市场参与者们各自的利益与博弈 — 当链游真的3A化了,主要玩法、参与门槛、利益分配和背后的运作模式真的发生了质变吗?
大制作,老味道
不可否认,Big Time 与一众链游相比,在制作水准和呈现画面上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如果看过游戏直播或亲自试玩过,可以感受到整个游戏在观感上与传统 MMORPG 基本无异。流畅的画面、丝滑的动作、成熟的职业成长设计和装备要素… 一切都在向高规格制作的游戏靠拢。
从游玩的角度看,游戏的核心循环在于体验角色的成长:接任务 –战斗 –获取资源/装备/经验/技能– 成长升级 –获取更好的资源/装备/经验/技能 — 挑战更困难的任务。
而在这个核心游戏循环中,链游的老味道依然还在—可以免费玩,但打金有门槛。
免费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基本能体验到同样的内容,但几乎很少能接触到打金的部分。由于游戏的正常打怪和普通副本内 NFT 道具的掉落率较低,普通玩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肝,去博取较小的掉落机会。
同时免费玩家由于缺少 NFT道具的投入,整个游戏行为中也不会产出 Big Time 代币。
对付费玩家而言,一切又指向了那个熟悉的老循环:计算资源投入,规划代币产出。
从游戏的官方介绍和头等舱的相关研报所提供的信息,一个玩家想要打金,至少需要的购买投入有:
-
Space NFT,类似一个个人空间,可以放置与打金相关的NFT和道具;
-
时间沙漏,装备该道具后才能产出 Big Time 代币;
-
时间水晶,消耗该道具后才能制作上述时间沙漏;
-
时间守卫 NFT,类似一个打金“条件”制作器,当时间沙漏用完后,在这里用时间水晶为其充能。
以上道具均明码标价随行就市,且存在着重复消耗和购买的设计。
对于直奔打金而去的玩家来说,是否 3A 已不再重要,还是在算一场计算题:与时间赛跑,算出最优的投入产出比,先人一步挖提卖。
少数人的狂欢,多数人的门槛
众所周知,Big Time 并不是一款新游戏,从初次发布至今已有2年的时间。但为何最近备受关注?
10月10日,Big Time 开启了季前赛活动,除了能在游戏中打金获取代币收益外,参与活动还能获得代币的未来空投奖励;加之交易所上线代币,其热度自然在短期内被迅速推高。
但是,想要参与游戏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游戏目前并没有对所有人开放,打金更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规则理解。
哪怕不打金想单纯体验游戏,依旧需要少数主播和KOL们的邀请码。于是在游戏热度骤起的同时,大量普通用户在各处渴求着入场券。
而这种局面似乎更像是营销策略使然,一码难求反而更加营造了游戏火热的表现,大有饥饿营销的势头。
同时,对少数已经进入游戏的早期玩家来说,玩赚的回报不菲。推特显示已有 KOL 晒出参与 Big Time 的具体投入产出情况,结合其他玩家计算的投资回报来看,基本上目前可以做到1-2天回本(注:截止发稿时,Big Time已修改产出游戏内掉落产出机制,实际回本时间可能更长)。
不得不说,这种投入即回本然后产生利润的狂欢,很容易让人想起 1 年前的链游热潮。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狂欢仅属于少数人,门槛则属于大多数人。
除了激活码,想要参与季前赛,要么直接投入资金购买游戏内的 SPACE NFT 和通行证,要么之前是 Big Time 的早期玩家。
前者意味着资金门槛,在宣传效应和代币拉升的影响下,可以预见 SPACE 和通行证的价格水涨船高;
而后者意味着经验和时间门槛,并非所有人之前都与 Big Time产生了深度联系。
此外,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3A 这个词实际上带来了不小的硬件门槛。
Big Time 官网显示,游戏最低配置为 GTX 1060 显卡,且需要至少 50G 的硬盘空间。对常玩游戏的玩家来说,这个要求似乎不值一提;
但对币圈用户而言,入门级游戏显卡和大量空间占用,或许都会让数字游民们的那台主力办公笔记本显得捉襟见肘,也会让自己的内存洁癖无限放大 — 平时小心翼翼不联网不乱点,突然塞进一个不开源的游戏客户端,免不了杯弓蛇影。
这种硬件配置要求,反而让工作室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恰恰他们的狂欢并不来自于游戏的快乐,而是纯粹打金的收益满足。
当一款游戏首先给圈内人制造了门槛,Mass Adoption又该从何谈起?
如果游戏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圈内人,点开 Twitch 直播可以发现收看游戏的观众也算不上多,那么当前游戏向外拓展的势头恐怕也不尽如人意。
至此,我们观察到了一种明显的割裂感:游戏爆红,但能玩的只是少数人;代币价格瞩目,但币圈人打金门槛高企。
项目方、做市商和交易所的如意算盘
想打金的进不去,打金了的出不来。
虽然当前游戏可以做到快速回本,但兑现打金的收益则需要通过 Big Time 的 KYC 审核。
据部分玩家反馈,目前 KYC 存在3-5天的审核期,也就意味着提币需要被延后(注:截止发稿时,KYC 审核速度已提高)。
赚了,但又没完全赚。
从资产视角来看,当大量的打金代币不能提出时,挖提卖的源头被限制住,也就意味着变相减少了市场上BIGTIME的卖压,对于项目方维护代币价格稳定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策略。
但在数天的审核流程后,打金者获得的 BIGTIME 价值也有可能面临着快速稀释,账面收益恐怕要打折计算。同时由于打金所需投入的 NFT 价格走高、爆率规则的修改和更多参与者加入,也意味着打金投入产出比的降低。
那么不打金直接买 BIGTIME 代币,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仅从价格上来看,代币上线2天内价格最高翻了 20 倍,短期快进快出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前提是,你得找到交易对手和交易渠道。
根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的研究,BIGTIME当前被高度控盘,做市商持有着 9000 万枚流通代币。在 KYC 审核延缓打金代币提现时间的前提下, 实际整个代币流动性非常有限,以发稿时价格计算,整体流通市值在 3000 万美金左右(数据源自Coinmarketcap 网站的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初期直接买币挂单可能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而导致成交显得并不那么顺畅,流动性集中则可能意味着做市商更多的控盘空间,引导价格的快速上升并使其趋于稳定。
而想要买到BIGTIME,也需要一点小办法。
当前代币现货流动性最大的OKX,如果在亚洲区直接搜索BIGTIME,你会发现根本就搜不出结果,现货交易入口被关闭。
而解锁入口的办法则是从别处获得一些 BIGTIME, 来充入 OKX 的代币接收地址。
BIGTIME 在亚洲区主流交易时间开盘,但 OKX 找不到交易入口;随后 BIGTIME 又在美区主流交易(北京时间凌晨)时间上线 Coinbase ,价格一路拉升。
赶上趟的玩家固然幸运,但由于时间和入口原因,可能大部分玩家依然错过了这波快速的拉升。
同时,当新币给 OKX 和 Coinbase 们带来的流量,Binance 自然也不会闲着。
12 日晚间,Binance 也上线了 BIGTIME 的永续合约。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现货,只有合约。
这种只上合约的交易产品发布策略,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 Binance 对 Blur 代币的类似做法。
而当时也流传着一姐对 Blur 代币的看法,认为基本面不足以支撑上现货;
今天的 BIGTIME,在高FDV、低流通和极度控盘的情况下,短期内 Binance 或许也有不愿上现货的类似考虑,具体的决策细节我们不得而知;
但选择在临近的时间点上合约,有一点则是明确的:
对于参与打金但尚不能提现的玩家来说,合约有利于做空,也有利于他们对冲可以提现卖出时币价下跌的风险。
有需求就有市场,不上现货而通过合约需求赚取交易费用和清算费用,也能在新币的热度中分到一杯羹。
于是,在 Big Time 上线的热潮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目方、做市商和交易所各有各的算盘。
项目方的 KYC 规则无意间达到了稳住卖压的效果,做市商集中筹码来打造拉升效应和控制盘面,一个交易所率先上现货开展攻势争取流量,另一个交易所试图后发制人上合约来分一杯羹…
当一切似乎都是精心策划和小心实施,你会是市场上那个开心赚钱的人吗?
工具,只是工具
从不好玩到好玩,从 3A 概念到实机,GameFi 项目在品质上确实发生了变化。
但其核心的经济模型和操盘手法,似乎又都是老套路,与几年前的项目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市场中,游戏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消费级产品,游戏内容本身往往才是一切的核心;
但在一场综合着工作室、项目方、做市商和交易所的博弈与争夺中,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利益环环展开,游戏本身仿佛只是利益兑现的工具。
在前期通过 NFT 预售而快速获得足够的资金收益后,从生意的角度看,再去精雕细琢去打磨游戏,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收益要兑现,投资要退出,牛市要等待,换做是你会怎么做?
因此,我们不能抱着理想主义的心态来看待眼下的链游,更不能以玩家的视角来苛求所有的游戏体验。
在一场多方参与的局中,工具思维仍是现实又合理的选择 — 认清它,利用它,然后最好忘记它。
而如果你仍旧不明所以而选择参与其中,惟愿你不是那个被人赚钱的工具。
比推快讯
更多 >>- 矿企 LM Funding America 7 月挖矿产出 5.9 枚 BTC
- 下周宏观展望: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迎终极审判
- 市场消息:特朗普关联加密货币企业 World Liberty 推出 15 亿美元加密货币投资工具
- Sharplink:以太坊路线图关于重建网络,将以去中心化、智能化和完整性为核心
- Synthetix 创始人发布 sUSD 脱锚最新进展:主网预存活动将最终让 sUSD 恢复正常
- AguilaTrades 将 BTC 与 ETH 多单分步止盈,预计约盈利 1140 万美元
- Jupiter 联创:个人和其他联创资金 2030 年前均被锁定,试图让社区每个人都开心是个错误
- 数据:某沉寂 5 年巨鲸将 5000 枚 ETH 存入币安,价值约 2096 万美元
- 某巨鲸/机构地址再度增持价值 3400 万美元 ETH,均价 4,193 美元
- 观点:Circle 和 Tether 等稳定币发行商正在吞噬美债,或将威胁信贷体系
- X.me 宣布将在 9 月下旬正式开启提币功能
- “沉浸式翻译”插件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严重漏洞,或泄露私钥
- 全网以太坊期货合约未平仓头寸再创历史新高,24 小时增幅超 11.12%
- 以太坊 24 小时涨幅扩大至超 8%,短时拉升触及 4240 美元
- BNB 市值触及 1128.5 亿美元,超越微策略和星展银行
- 沉浸式翻译插件或出现信息泄露,官方发布双语网页分享功能暂停服务说明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达 18.6%,创 1933 年以来最高水平
- 数据:监测到 3,199.29 万 USDT 转入 Binance
- 链上数据:过去 48 小时内鲸鱼共增持超 5000 万美元 XRP
- Binance Alpha 新一期 BSU 单号开盘收益约为 32.6 美元
- 许正宇:香港保险公司将引入区块链等技术探索转型,AXA 安盛已迁册回港
- Kaito AI Capital Launchpad 项目 Billions 变更公售条款并延长截止日期
- Glassnode:近期数据表明 ETH 存在新买家入场,现有持币者同样愿意高位加仓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3.66 亿美元,多单爆仓 8208.25 万美元,空单爆仓 2.84 亿美元
- Glassnode:过去几天 ETH 首次购买者和动量交易者均大幅增加
- Web3HUB 于成都正式启航,打造国内首个 Web3 超级聚合空间
- 加州男子从中小企业管理局灾难贷款计划中骗取 1200 万美元,被判处 4 年监禁
- 分析师:比特币即将进入强劲牛市,下一轮反弹或涨至 15 万美元
- Arthur Hayes:不得不全部买回 ETH,发誓再也不止盈了
- 数据:过去 24h Binance 净流出 1.84 亿 USDT
- 彭博分析师:贝莱德与其他发行机构同时推出 Solana 现货 ETF 不公平
- LD Capital 创始人易理华:ETH 的下一个目标是 ATH,预计降息预期来临会有优质山寨季
- 数据:ETH 全网合约持仓量 24h 增长 9.04%
- Gamestop 首席执行官 Ryan Cohen 大规模取关比特币相关账户
- WORLD3 发布演示视频展示 Web3 全自动化
- ETH/BTC 汇率回升触及 0.036,距 4 月低位回升超 100%
- 自称来自乌克兰的某 Web3 团队以面试为由,引诱成员克隆恶意代码
- Binance:至少拥有 200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领取 510 枚 BSU 代币
- 观点:XRP Ledger 只有四个协议值得关注,“战略地位”CEX 近 24 小时内交易 26 美元
- HackQuest 完成 410 万美元融资,Animoca Brands 和 Open Campus 领投
- 某巨鲸地址一周前恐慌抛售 3.85 万枚 ETH,今日再度轻仓买入 1800 枚 ETH
- RootData:VANA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729 万美元的代币
- 《稳定币条例》生效,部分香港找换店仍无牌兑换 USDT
- IoTeX 与 HashKey Exchange 战略合作:共建数字资产基础设施与 AI 生态
- DWP Management 宣布旗下基金自 4 月以来已筹集约 2 亿美元,均以 XRP 形式完成出资
- The ETF Store 总裁:今年迄今以太坊持有公司和现货 ETF 已购买 190 亿美元的以太坊
- 波段巨鲸 pfm.eth 五小时前追涨买入 2045 枚 ETH
- AI 初创公司 Periodic Labs 获 2 亿美元融资,a16z 领投
- Linea 发布未来 9 个月产品路线图
- 前黑山司法部长提议发行 5 亿欧元债券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Sharplink:以太坊路线图关于重建网络,将以去中心化、智能化和完整性为核心
- Synthetix 创始人发布 sUSD 脱锚最新进展:主网预存活动将最终让 sUSD 恢复正常
- AguilaTrades 将 BTC 与 ETH 多单分步止盈,预计约盈利 1140 万美元
- Jupiter 联创:个人和其他联创资金 2030 年前均被锁定,试图让社区每个人都开心是个错误
- 数据:某沉寂 5 年巨鲸将 5000 枚 ETH 存入币安,价值约 2096 万美元
- 某巨鲸/机构地址再度增持价值 3400 万美元 ETH,均价 4,193 美元
- 观点:Circle 和 Tether 等稳定币发行商正在吞噬美债,或将威胁信贷体系
- X.me 宣布将在 9 月下旬正式开启提币功能
- “沉浸式翻译”插件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严重漏洞,或泄露私钥
- 全网以太坊期货合约未平仓头寸再创历史新高,24 小时增幅超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