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科技巨头竞相入场,谁能成为元宇宙“头号玩家”?
有人说元宇宙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是人类信息技术的另一场革命,也有人说元宇宙概念只是“割韭菜”的套路。虽然说目前元宇宙的发展可能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的许多基本组件已经到位,已成功促进了增强现实 (AR) 和虚拟现实 (VR) 等技术与社交媒体、游戏和视频等领域技术的结合。
为帮助对元宇宙感兴趣的技术人、创业者与投资人系统性了解元宇宙产业生态及核心技术,51CTO于2022年精心策划了业界首场重点围绕元宇宙技术展开的免费线上直播会议活动—MetaCon元宇宙技术大会2022,并对元宇宙的走红历程以及近期各大科技企业对元宇宙的布局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
去年3月,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成功上市,让“元宇宙”这个沉寂三十年的名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自此之后,元宇宙迅速走上爆红之路。首先是“链圈”人士发现了它作为NFT应用场景的巨大价值,把它大肆热炒了一波。随后便是Meta、微软、英伟达在内的一众大型科技巨头纷纷入场布局。一时之间,整个元宇宙行业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部分数据来自于元宇宙创习社、砍柴网、MetaverseHub等
Meta:“All in”元宇宙
在众多科技巨头中,Facebook是对元宇宙反应最为积极的。2021年6月刚刚宣布完将组建元宇宙小组,同年10月就直接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
要论对待元宇宙的态度,Meta无比坚定!
(图源:网络)
Meta的投资涉及硬件和应用等多个方面,重金投入元宇宙,Meta的目标明确,不仅要掌握对硬件、操作系统等底层设施的主导权,还要创造新的流量增长点。
早在2014年7月,Meta就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著名的VR设备公司Oculus。在拥有了Meta这个强有力的后盾之后,Oculus陆续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尤其是在2020年9月,Oculus推出了OculusQuest2。这款VR眼镜凭借极高的性价比让当时的Facebook在VR设备市场的份额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在VR硬件领域的布局,Meta还进行了元宇宙应用和内容的开发。针对人们对于VR生活、工作以及社交娱乐的需求,Meta推出了四个VR平台:HorizonHome、HorizonWorkroom、HorizonWorlds和HorizonVenues,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元宇宙应用生态。
此外,Meta还建立了AppLab平台,让一些小型开发团队可以绕开应用商店,直接向用户分享其VR游戏作品。此举显然是想绕开苹果和谷歌,进一步抢占内容入口。总的来说,Meta作为综合型巨头,在前端硬件,底层架构、人工智能、内容与场景这四大方向均有不错的布局。
微软:企业元宇宙“先行者”
微软CEO Satya Nadella 在 Microsoft Inspire 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企业元宇宙”的概念,其具体含义是“随着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融合而产生的基础设施堆栈的集合体”,是数字孪生、物联网与混合现实的结合。与 Meta 的布局思路不同,微软更多地专注于企业元宇宙的方向。
(图源:网络)
2021年底,微软推出了两款元宇宙应用:ConnectedSpace 和 MeshforTeams。其中,ConnectedSpaces 是其 SaaS 产品 Dynamics365 的一个模块,主要被用来进行企业管理。依靠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实时观察本企业的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具体建议;而 MeshforTeams 是作为微软的 SaaS 协同办公工具 Teams 的一个组件推出的,它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元宇宙的办公环境。结合 MeshforTeams 的 MR(混合现实)功能,身在各处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化身为虚拟人物,通过 Teams 加入协作,召开会议、发送信息、处理共享文档等,共享全息体验。
除了技术层面,微软在游戏行业的收购则进一步丰富了其元宇宙的布局。今年1月,微软宣布以687 亿美元收购了动视暴雪。微软方面认为,这笔收购将为其提供元宇宙的基石。在元宇宙发展初期,微软的阔绰出手,恰逢其时。
谷歌:秘密发力AR设备
相较于Meta和微软,谷歌的元宇宙布局就显得非常隐秘。根据外媒报道,谷歌近期开始了一个名为 Iris 的神秘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很可能是开发一款AR头盔。
(图源:网络)
这个项目极其隐秘,想要进入其研发大楼需要特殊的验证,且并非所有员工都有资格进入。此外,Iris 项目的参与人员都必须和公司签署保密协议。据传闻,Iris 项目人数超过300人,且技术大牛云集。
根据谷歌内部人士透露,这款 AR 头盔将使用外向摄像头将计算机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视频融合在一起,其呈现效果将比 Snap 和 Magic Leap 等现有的AR 硬件产品更加真实。这款产品将使用谷歌处理器,可以在 Android 上运行。
对于操作系统,谷歌正在研发一款新的操作系统 Augmented Reality OS,用于未来可能研发的增强现实头盔产品。此外,谷歌计划使用其数据中心远程渲染图像,然后通过网络连接,将它们传输到用户的头显中。
可以看出,重金投入的谷歌自然希望能在元宇宙中占据一席之地。
苹果:以“AR”之名悄然布局
如果元宇宙真的来了,那么现在以手机为主的终端就会受到颠覆。这对苹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好不容易得来的市场优势或将消失。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苹果没有公开强调元宇宙,但其在私下对元宇宙的布局并不少。只不过,正如库克所言,这些布局并不是以元宇宙的名义,而是以AR的名义进行的。
苹果在AR硬件领域已经申请了大量专利,例如“视网膜直接投影技术”(DirectRetinalProjector)专门用来处理轻便可带设备难以实现AR成像的问题;而“可变焦透镜系统”(TunableandFoveatedLensSystems)则被用来解决近视眼使用AR眼镜的问题。
相比于硬件,苹果在AR开发平台上的布局则相对完整。其推出的 ARKit、RealityKit、RealityComposer、RealityConverter 已经构成了比较完整的AR开发生态闭环。依托这四个平台,苹果就可以打造完整的AR创作生态。有消息称,苹果将在今年推出一款AR头戴设备,2030年将推出AR隐形眼镜。可以说,苹果针对于元宇宙的布局,正在稳步推进和完善中。
英伟达:为工程师搭建元宇宙
在元宇宙时代,英伟达依然有望延续其在PC时代、移动终端时代储备的技术优势,尤其在GPU技术、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目前,英伟达在硬件入口、底层架构、人工智能等方向上均有布局。2021年,英伟达已发布包括 Omniverse 平台、Omniverse Avatar 等,有望将元宇宙落实到工业场景。
Omniverse是一个面向企业的虚拟工作平台,将GPU、CUDA、实时光线追踪 RTX 技术等所有软硬件技术集中到一个平台,形成完整的全栈解决方案,从而以更高效和兼容的方式,解决与“物理世界拟真”的相关痛点。Omniverse 能让游戏开发者轻松应对复杂的流水线工作,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在 Omniverse 平台上,动画、纹理、灯光、几何图形等常规游戏制作的流水线工程将能一举打通链接。每个人都能看到他人在做什么,并能做到“眼见为实”。
(图源:NVIDIA)
据了解,英伟达还将利用 Omniverse 来构建一个数字孪生模型 E-2(Earth Two,地球二号),用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依靠云计算、算力、工程师元宇宙等方面的优势,英伟达一直在努力做更多尝试。
Roblox:元宇宙雏形显现
Roblox是首个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并提出平台通向元宇宙的8大关键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随地、多样性、低延时、经济以及文明。Roblox着力打造内容与场景这一板块,同时平台也为创作者提供了简易的工具与技术,即由客户端Client、创作平台Studio、云架构Cloud三大组件构成生态闭环。
基于Client、RobloxStudio、Cloud三大基础设施,Roblox在游戏层面实现了内容的可编辑性和可探索性,已经具备了元宇宙的雏形。
微美全息:深耕元宇宙底层技术
微美全息是一家专注于全息AR的科技公司,2016年就开始深耕 AR/VR,可以提供 5G+AI和 AR/VR 为核心的元宇宙底层基础技术,可以为元宇宙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目前,微美全息有XR头戴式显示器产品“WiMi Hologram SoftLight”,增强现实头戴式显示器新品“WiMi HoloAR lens”,全息脉冲激光雷达产品“WiMi HoloPluse LiDAR”等硬件产品。
在技术搭建上,微美全息基于成像检测和识别技术、模板匹配和检测技术、视频处理和识别技术、成像识别中的全息3D层替换技术和成像跟踪中的动态融合处理技术,将全息AR内容嵌入到元宇宙应用中,这将在元宇宙商业应用中产生商业价值。此外,微美全息云拥有领先的3D计算机视觉技术和 SAAS 平台化技术,这些技术在全息广告、全息娱乐、全息教育、全息通讯等领域都能使用。
腾讯:超越布局,拼图完整
腾讯应该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中较早开始布局元宇宙的企业之一,马化腾首先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早在2012年,腾讯便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Epic Games 49.9%的股权;2020年,腾讯参与了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的 G 轮融资,2021年,腾讯独家代理的国行版《Roblox》上线。事实上,不论是 Roblox 还是 Epic Games,都在元宇宙的竞争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腾讯在底层架构(引擎Unreal Engine)、后端基建(云服务、大数据中心)、内容与场景(各类型内容产品与成熟的社交网络互通生态)这三大方向上都精心布局。由于硬件层面存在短板,腾讯拟以 27 亿元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并且黑鲨整体还将并入PCG事业群。此次收购后,黑鲨科技将从以游戏手机为主的硬件厂商转型为 VR 设备生产,而 VR 设备正是元宇宙世界的入口。此外,腾讯还推出了全新 XR 业务,相关技术也在逐步落地应用。
(图源:MetaverseHub)
不论是全真互联网还是元宇宙,腾讯在这场未知的变革中积极布局,在通往未来下一代互联网的道路上抢占先机。
阿里巴巴:推进电商多场景应用
阿里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可以追溯至 2016 年在淘宝上线 VR 购物功能,并投资 AR 独角兽 Magic Leap。2021 年阿里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更加频繁,先后成立新品牌“云镜”、XR 实验室,聘请 AYAYI 成为天猫超级品牌日数字主理人等。在技术层面,据阿里云内部人士透露,针对元宇宙的企业及应用,阿里云提供了从渲染、串流到编码的一整套视觉计算解决方案。
与腾讯一样,阿里也申请注册了“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等多项商标。此外,基于云计算底层技术积累,阿里也拓展了许多面向元宇宙方向的解决方案,如云游戏等;基于电商场景的体验优化,如 VR 购物、VR 硬件以及虚拟人营销。总体来说,阿里针对元宇宙的布局,同样值得期待。
百度:首个落地的元宇宙产品
引人瞩目的是,百度率先推出了落地的元宇宙产品——希壤。
这是一款元宇宙社交 App,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虚拟身份,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好友即时语音、互动交流。希壤需要置于同一服务器下,借助数据传输算法调优和本地渲染引擎调优,大容量高并发服务器构建等方面,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百度表示,“通过百度智能云打造的 AI 原生云,为此次“希壤”世界提供了 PFLOPS 级别的超大异构算力、数百 GB 的带宽资源以及可无限扩展的存储,才能支持这一超大量级的数据传输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希壤”带来的元宇宙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依靠自身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百度有望沿着元宇宙的道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网易:通过元宇宙技术上市敲钟
网易关于元宇宙的动作同样引人关注。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开始在线上办公。网易推出的沉浸式活动平台“瑶台”不仅可以定制化活动场景,还提供了PPT嵌入式播放、分会场自由切换和文字及语音群聊等会议功能。去年上市的网易云音乐,更是通过“瑶台”举办了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其创始人丁磊还与他的两个虚拟人形象一起敲钟,令人印象深刻。
(图源:网络)
此外,网易还投资了“虚拟人”生态公司次世文化,打造了迪丽热巴的虚拟形象“迪丽冷巴”,黄子韬打造的虚拟形象“韬斯曼”等。在技术层面,网易先后投资了多家VR技术公司,比如VR流媒体直播公司NextVR、VR设备厂商AxonVR、虚拟形象以及人工智能建模的Genies。
可以看出,从AI到VR,从前端研发到虚拟人终端,网易的布局版图已经覆盖了整个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并且有了落地的产品。
字节:重金收购Pico,全面布局
2021 年 8 月底,字节以 15 亿美元(约合 96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 VR 软硬件研发制造商“Pico”,这标志着字节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随后我们便看到抖音官方团队推出的知名虚拟人“柳夜熙”,创下了发布第一条视频就涨粉上百万的记录,并收获了 300 多万点赞,随后虚拟人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并诞生了一批备受追捧的虚拟偶像。
(图源:抖音)
截至目前,字节在元宇宙的布局已经砸下了上百亿元,涵盖了社交软件、VR 硬件和虚拟人,布局非常全面。面对元宇宙的时代,字节跳动似乎准备好了让元宇宙也“跳动起来”。
比推快讯
更多 >>- 美联储威廉姆斯:预计很快启动债券购买
- 巴基斯坦拟考虑发行卢比支持的稳定币
- 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336.27 枚 BTC
- 据比推数据,ETH现报3404.38美元,24小时涨幅为5.85%,价格波动较大,请谨慎交易,控制风险。
- 前 100%胜率巨鲸以 40 倍杠杆做多 BTC,仓位价值约 204 万美元
- 某新建钱包向 HyperLiquid 存入 627 万枚 USDC,并在 504 美元挂单做多 ZEC
- Euler:DAO 管理的市场对 Stream 没有敞口,运行正常
- 易理华:“抄底-清仓-再抄底”都是因市场变化而做对应的决策
- Hourglass:Stable 预存款金库二阶段的 KYC 链接拟在 11 月 9 日 7:59 之前发布
- 分析师:Hyperliquid 或正测试原生借贷市场 BLP
- 分析师:BTC 关键支撑位在 98,340 美元
-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跨境汇款秒速入账
- BiyaPay 分析师:全球宽松周期或已到顶,市场流动性转折来临
- 某鲸鱼过去 3 小时从 Binance 提取 2000 万枚 POL,价值 362 万美元
- Monad 创始人 Keone Hon:锁定的 MONAD 代币不可质押
- Stables Labs:已启动 USDX 恢复安排,开放申领登记窗口
- Polymarket 上美国政府停摆至 11 月 16 日及以后概率现报 57%
-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6.15 亿美元,多空双爆
- Filecoin 将推出链上云服务,并为其推出新网站
- 利用 MEV 机器人盗取 2500 万美元的审判因陪审团意见不一而宣告无效
- 新加坡最大洗钱案漏网者苏炳海在英国被没收约 2.6 亿元人民币资产
- ZachXBT:知名加密 KOL 伪造投资盈利截图
- Eric Trump:比特币将会继续飙升,all in比特币
- OpenAI 被曝向白宫请求贷款担保,与 CEO 公开声明相矛盾
- 香港财库局局长:考虑将 AI、代币化、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现有产品
- “ZEC 第一多头”开始减仓,浮盈从 1200 万美元缩水至 300 万美元
- Clanker:创作者将永久控制费用,变更将于 11 月 13 日生效
- 数据: “麻吉大哥”以太坊多单昨日减仓后已补仓逾 1,600 枚 ETH,清算价 3,309.11 美元
- 点对点比特币交易协议 Rift 获得 Paradigm800 万美元融资
- 隐私赛道回落明显,ZEC 较高位回落超 23%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21,处于极度恐慌状态
- Kyo Finance 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Castrum Istanbul 等领投
- 摩根大通入股以太坊储备龙头 Bitmine,持仓市值达 1.02 亿美元
- 某新建地址 20 倍做空 BTC,入场均价 101,653 美元
- 1011 内幕巨鲸平仓比特币多单,开仓 5 倍以太坊多单
- Hyperliquid 已上线 ICP 永续合约
- 数据:MINA 涨超 14%,GAS 触及今日新高
- 英国上市公司 Falconedge 斥资 160 万美元完成首次约 15 枚 BTC 购买
- Binance 11 月净储备减持 8181 枚 BTC
- Cango 本周挖矿产出 126.4 枚 BTC,比特币总持仓量突破 6500 枚
- Curve 社区发起关闭所有 Elixir 市场 Gauges提案,拟停止向相关 pool 释放 CRV 代币
- Project Hunt:代币创意的发布平台 c402.markets 为过去 7 天新增 Top 人物关注者最多的项目
- RootData:CYBER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240 万美元的代币
- 昨日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出 5.5419 亿美元
- 香港首例金融网红因无牌建立收费社交群组提供投资建议遭判处监禁
- 比特币 OG Owen Gunden 再次向 Kraken 存入 500 枚 BTC
- Hyperliquid 上最大 ZEC 多单已浮盈 565 万美元
- 山寨币季节指数回升至 28
- 链上巨鲸过去 4 小时抛售 87.12 枚 WBTC,价值 902.3 万美元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4.63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6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336.27 枚 BTC
- 前 100%胜率巨鲸以 40 倍杠杆做多 BTC,仓位价值约 204 万美元
- 某新建钱包向 HyperLiquid 存入 627 万枚 USDC,并在 504 美元挂单做多 ZEC
- Euler:DAO 管理的市场对 Stream 没有敞口,运行正常
- 易理华:“抄底-清仓-再抄底”都是因市场变化而做对应的决策
- Hourglass:Stable 预存款金库二阶段的 KYC 链接拟在 11 月 9 日 7:59 之前发布
- 分析师:Hyperliquid 或正测试原生借贷市场 BLP
- 分析师:BTC 关键支撑位在 98,340 美元
-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跨境汇款秒速入账
- BiyaPay 分析师:全球宽松周期或已到顶,市场流动性转折来临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