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桐:互联网太卷了,我们需要元宇宙
来源 | 苇草智酷 作者 | 吴桐 排版 | 王纪珑琰
编者按:前不久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将更名为“Meta”,进军元宇宙。接着在一周之内,微软和英伟达都提出了自己的元宇宙的设想,在股市上引起了不少波澜。“元宇宙”正引发思想界、科技界、资本界、企业界、文化界的关注。2021年11月6日,苇草智酷策划了智酷沙龙119期,邀请到区块链和数字经济学者吴桐分享“互联网太卷了 我们需要元宇宙”。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老师好!各位朋友好!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聊一下,我理解的元宇宙以及元宇宙的商业、社会和文化逻辑。
今年年初,我参与了几个元宇宙项目的投资,对世界范围内元宇宙的一些进展,也有比较密切的跟踪。元宇宙算一个新生事物。“1000个巨头,1001个元宇宙”。大家理解的东西都不一样,或者说元宇宙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搬。当大家想做一件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只要跟数字化有关系,似乎都可以放进元宇宙的范围。
很多人说元宇宙跟互联网有一个递进关系。确实是这样,元宇宙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跟很多概念其实是有交集,比如Web3.0、DeFi、DAO。
一、什么是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是不是新瓶装旧酒?大家对此讨论得很多。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定义元宇宙。因为对元宇宙定义不一样的话,那我们所理解的元宇宙就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可能是很多个东西。
近期,全球范围内元宇宙大火,主要是因为Facebook改成Meta。其实在我理解的元宇宙概念里,他们的加入最多算是锦上添花,而且这种元宇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或者说不是我理解的元宇宙。我认为,元宇宙就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数字世界。如果一个世界完全依托于另一个世界,或者说完全没有独立性的话,那么它很难称为一个数字世界。
很多人问,元宇宙里面的游戏链跟现在的游戏有什么区别?区别还是很大的。对于参与者来说,如果我们能达成一种相对比较理想意义上的元宇宙的话,就相当于重启人生。
元宇宙的特点是具有永续性、开放性、自治性和沉浸感。这四个特性里面,我觉得最不重要的其实就是沉浸感。刚才讲了,我不认为这些互联网巨头所说的元宇宙是我理解的元宇宙,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往往在强调沉浸感,而在我看来,沉浸感是最不重要的,无非就是通过AR、VR、MR这些技术提高用户的体验。这其实只是“术”的方面的一些改变,并不是“道”的方面的改变。
二、互联网太卷了:我们卷在了Web2.0
如果说互联网不那么卷的话,我们对元宇宙也不会集体这么high。互联网卷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我们的数据不属于我们。这几年提出把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其实没有做到,而且距离做到相距甚远。但元宇宙提供了一种至少看起来可以走得通的解决方式。
第二,互联网不仅垄断经营场景,而且垄断信息和逻辑。垄断信息和逻辑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其实看起来得到的信息非常多,但其实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时候被困在“信息茧房”里面。元宇宙一火,大家都在谈,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往往是被别人的思想所引导。
第三,互联网并不互联,而且有更加不互联的趋势。尤其是跟我们的国际形势结合起来,这种趋势近几年会更加明显。
第四,互联网的边际递减的财富效应,承载不了年轻人的梦想。因为互联网在2016到2017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结束之后,其实已经好几年没有一个令全行业集体high的点了,所以说也没有产生一个比较强的财富效应。因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新的生态,或者一种新的技术集群的代替革命,它一定是会产生很强的财富效应。
但是这几年,互联网的这种财富效应其实是降低了,当然也有很多的数字巨头不断出现,也实现了小部分人的财富的跃迁。但其实它的影响范围没有那么大,远不像移动互联网那一波,包括上一代传统古典互联网那一波影响那么大。所以说大家苦互联网久已,最起码苦了几年了。
元宇宙跟很多概念,比如说Web3.0,其实它是有一定的重合度的。因为我们现在其实本质上还是处于Web2.0阶段,到Web3.0其实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现在我们的状态是,绝大部分的信息都可以读写,但是价值仅能实现有限的发送和接收,而且数据并不属于我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但是价值不属于我们。而且我们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向元宇宙迈进,其实跟Web3.0,算是一个齐头并进的关系。
三、元宇宙的目标
在我看来,元宇宙的目标是基于多种数字技术形成的系统化的复合的数字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实现数据的确权、定价、交易和赋能。某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上面,他想把数据删掉,或者说他想任意增加角色,任意创造一些财富,这都是不行的。元宇宙是客观存在的、开源的、动态演化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本质上是一个人造的数字平行世界。
大家该怎么理解“平行世界”这个概念?平行世界不能说是一个世界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世界。它可以说是从这个世界衍生出来的,但是它终归是要有一定的自己独立的运行价值,否则的话,它就成为另一个世界的附庸。这样的话,其实是不符合平行世界的概念的。所以说产权跟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四、元宇宙的“道”与“术”
对于大互联网的路线,我是比较持明确的反对态度的,但也不排斥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互联网巨头可以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生态的参与者,但是如果说他要完全基于自己原有的生态去做,或者说他要去搞垄断,这种道路一定是不行的。
元宇宙涉及的技术族群有AR、VR、5G、云计算、IoT、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刚刚我也说到,各种沉浸感在我看来仅仅是“术”,永续性、开放性和自治性才是“道”。能实现“道”的关键,就在于区块链。我认为,“道”才是元宇宙的灵魂内核。
基本上整个互联网行业到了一个FOMO的阶段,大家都想去参与,害怕错过这段浪潮。但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关注了“术”的层面,忽略了“道”的层面。或者说他们认为,“道”的层面短时间内很难做到,为了不掉队,他们选择先从“术”的层面去切入。但是这样的元宇宙,发展到后面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五、元宇宙的两条基本建设路线
第一条路线就是“大互联网路线”。大型互联网平台依托自己现有的流量、数据、场景,包括硬件储备、技术储备等等,去建设基于自己生态的元宇宙;第二条路线就是在区块链上构建若干个开源的元宇宙,并且通过跨链实现互联互通。这种方式我认为更加符合元宇宙的本质。
元宇宙的“大互联网路线”有非常多的弊端。第一弊端就是过于中心化。如果说互联网巨头自己出现了问题,或者说他想去创造或者删除一些角色,用户是完全没有能力去跟巨头去抗衡的。而且元宇宙作为人类现实世界的平行数字世界,它应该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而不是由个别巨头说了算。
很多国家也正在制订,或者已经制订了元宇宙的产业政策。比如说美国企业正在敦促美国政府制订元宇宙政策。韩国已经出现了这种巨头的元宇宙联盟,韩国在元宇宙行业、区块链行业、加密货币行业,都是非常激进的。日本也开始在制订一些政策,日本也很激进。在整个聚合的概念里,包括加密货币、Web3.0、DeFi、元宇宙等等,韩日都是非常激进的。
第二个弊端是无法解决数据治理问题。2019年Facebook想发布全球稳定币Libra,后来改名了,叫Diem,但是现在也没有推出来。其实这个事情我当时就说了,推不推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告诉世界,我们还可以做这么一件事情。而跟Libra行使相似职能的稳定币,其实现在也很多。
在2021年,这个数量已经实现数量级增加,交易量已经到了万亿美元的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规模。所以说“大互联网路线”的元宇宙没办法解决数据治理问题。数字经济的反垄断以后还是他们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在数字经济反垄断也是一种全球趋势。
第三个弊端就是难以解决互操作性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互联网的一个老问题。不同的游戏、社交、动漫会形成不同的IP,根据不同的IP构建元宇宙,很难实现互联互通。比如说动漫,我们可以有《海贼王》的元宇宙,可以有《七龙珠》的元宇宙。但是如果两个元宇宙都发展的话,我们很难想象,路飞和孙悟空怎么进行交流。以后肯定还是这样,要么是通过区块链跨链,要么通过用户重新再捏合一个元宇宙出来,可以实现不同的元宇宙之间的角色在同一个元宇宙里面。第二种方式成本很高,还不如一开始就基于区块链的建设实现跨链。
这个基于区块链出现的元宇宙,就可以解决上述三个弊端,或者说不会出现这三个弊端。它的优势在于:
第一,它是一个更加去中心化的系统。我今年9月份出版过一本书,叫《链政经济:区块链如何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也提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如果链政经济的话,就是一种公共治理的模式;另一种是如果基于区块链构建元宇宙的话,就是一种基于市场化的方式。市场和政府是两种模式。
如果说元宇宙由大互联网去做,具有很强的垄断色彩,这种方式未来是很难行得通的。如果说我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做,反而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切入的途径。刚才我说到,韩国、日本都制定了产业政策,现在就需要公共部门去介入的话,可能还为时尚早,而且发展方向还很难确定。政府现在与其介入过早,还不如给予市场更大的空间。
我们现在想的元宇宙跟5年、10年之后形成的元宇宙相比,很可能是错的。因为我们现在能预见的未来,可能也只有2~3年,甚至更短。我们只是有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的概念,知道这个行业大致是往什么样的大方向发展的。但其实发展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异变,以致于我们今天想的元宇宙跟最后元宇宙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目前来看,通过市场的方式,去构建和发展元宇宙,应该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
第二,可以实现数据的治理。简单来说,可以把数据纳入到生产要素中,而且数据是第一生产要素。
第三,基于区块链的核心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广泛共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元宇宙的资产是有一种比较强的积淀的。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核心资产其实是主流的加密资产。主流的加密资产,这两年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的主流金融机构,包括被一些政府部门所认可,总市值也已经超过了3万亿美元。在技术方面,区块链技术的各个分支都在发展。
目前来看,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它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来说都是以以太坊、SOL、FTM,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主流的公链。不管是从资产储备角度、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都相对比较成熟了。在基于区块链构建下,“元宇宙孤岛”问题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但是,虽然我是比较反对“大互联网路线”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巨头在元宇宙生态中毫无建树,他们仍然是生态的重要贡献者。因为他们在底层技术、流量入口、场景搭建方面都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反对的是他们完全基于自己的生态,直接去构建他们所认为的元宇宙。
这样本质上来说,只会加剧垄断,加剧互联网的内卷,加剧用户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加剧巨头剥夺用户的数据权利等等。其实这次元宇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跟Facebook直接相关,他们的带动作用和宣传作用是非常突出和明显的。
元宇宙世界跟我们的现实世界,怎么样实现价值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呢?信息维度主要就是预言机,预言机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价值维度主要就是稳定币还有法定数字货币。
今年非常值得一提的进展就是算法稳定币的发展和崛起。因为算法稳定币在2019年就有,但是那个时候,行业都觉得算法稳定币这种方式是庞氏骗局,完全不具有生命力。但是在今年,算法稳定币出现了很大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元宇宙可以自己通过一种算法机制,创造一种跟现实世界的法币,相对稳定的一种价值维度,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进展。
六、元宇宙助力数字劳动范式建立
元宇宙其实在“道”层面,更多的是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因为它本身也是这三者的产物。
从2019年到今年,数字劳动范式的建立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目前来看,元宇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不同于之前的选择,比如说P2E(Play to Earn),就是在娱乐中赚钱。包括一些以Axie Infinity为代表的GameFi,和以Mirror、FWB(Friends with Benefits)为代表的SocialFi。
大家除了因为文化和希望掌握自己的数据,还有一种就是,确实通过这种东西,大家可以实现科技赚钱。元宇宙的商业激励效应是很强的,因为这个事情刚刚开始,还是一个蓝海。通过DAO+DeFi这么一种激励机制,创造了一种新的就业和协作范式。而且给很多没有资本的年轻人又提供了可以逆袭的机会,很多年轻人发家致富,这个是目前互联网是很难做到的。
以AXS(Axie Infinity)为例。在今年,它的营收实现了一个数量级的飞跃。而且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有些国家,比如菲律宾,他们30%-40%劳动力都在通过这个游戏实现收入,而且通过这个游戏实现收入的比重,比他们之前的工作平均要高两到三倍。
大家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元宇宙或者说加密世界,怎么去影响到现实世界?没想到在今年,真的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这么大影响。一个国家30%—40%的就业,这是以往很难想象的一个数据。而且这个事情,其实也对GameFi、SocialFi这些项目,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在数字经济范式下,劳动其实可以定义成两种:第一种就是满足社会使用价值的刚性需求的一般性的劳动。比如说,我们通过算力做很多事情,这个算力本身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而且不带有价值判断,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一些劳动任务;第二种就是可以满足人类心理价值需求的一些“准个性化”的劳动。比如说,我们在元宇宙里面,就需要几个卡牌、几个角色,去组成或者繁衍一些新的角色,这些东西就具有一种准个性化的劳动。准个性化的劳动相对于一般性的刚需劳动,是会有一个议价的。
七、元宇宙的主要组织形式——DAO
今年DAO的模式也非常成熟。DAO的组织和运作方式也更加能适应元宇宙的发展。(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Organization)
什么叫DAO呢?就是大家不需要注册公司去运作,而是把我们的权利和责任、分工和协作写在区块链的代码上面,让代码去运行,这样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匹配劳动力。有的人有比较优势,有些人有技能,有些人愿意出钱,愿意提供想法或者其它生产资料,大家就可以组合起来。时间也更加灵活、更加松散。我理解的元宇宙,基本上也都是以DAO的形式去展开。
DAO最早是2016年从The DAO开始进行实践和探索。The DAO遭遇了比较大的挫折,但是经过了四五年的发展,它已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而且证明了这个赛道具有自己的生命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YGG(Yield GuildGames),YGG是一个元宇宙游戏公会,今年也是非常成功,它的社群建设也是发展的非常好。此外,还包括Venture DAO,就是怎么样通过DAO的方式去投资全世界的元宇宙项目。Venture DAO也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赛道,已经实现了很大的增长,未来的空间还是很大。
我觉得今年可以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DAO是否可以局部取代公司制?如果放在2020年或者2019年,提这个问题可能太狂妄了。但是今年,我觉得是时候可以提出这个问题了。因为DAO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包括未来全球范围内匹配劳动力、全球疫情反复下的线上办公、分布式办公的需求,都会决定其长期存在。所以今年我觉得大家可以去讨论这个很重要的问题——DAO能不能在局部取代公司制。
八、元宇宙的重要表达形式——NFT
元宇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重合的概念,就是NFT(Non-Fungible Token)。简单来说,NFT就是非同质化通证,就是每一个通证之间具有独特且唯一的标识。NFT跟元宇宙结合的点在于,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数字世界,数字世界里面会有很多现实东西的跃迁,有很多用户或者玩家独特的经历和资产,所以它跟NFT有比较紧密的结合空间。
元宇宙主要的表达形式就是NFT。当然,元宇宙也有很多FT(Fungible Token)。FT一般用来去刻画一些衡量价值的东西,而NFT主要用来刻画具有这种独特标识的一些玩家或者用户的经历或者资产等等。
今年比较典型的两种NFT。一种是jpg格式,jpg就是我们说的头像,大概就是这种类型的头像,在全球范围内很火;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txt格式,比如一个项目叫Root,Root开启了txt类型的NFT的狂潮。它就是用一些字母组成一些单词,或者组成一些语句,你通过算法去合成。其实这就是元宇宙和NFT今年有魅力,或者说好玩的地方。
很多人,包括很多行业内的OG(Original gangster 元老)其实都对未来怎么样去发展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只能说是随着行业的波动,大家一起去摸着石头过河。举个例子,就是NBA球星斯蒂芬·库里,他换了一个推特头像,就是这个猴子,当时花了18万美元。其实这种头像是很普遍的,很多演艺明星都是换了这种推特头像。很多头像的地板价是很高的。比如之前这个系列,有一段时间,它的地板价达到了100个ETH,100个ETH大概将近300万人民币,其实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理解范畴的。
九、元宇宙仍然不是天上人间
很多人说元宇宙既然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愿景。解决互联网的内卷,把数据还给用户,然后我们可以掌握自己数据的价值,那元宇宙是不是天上人间?其实也不是。元宇宙现在仍然是一个很残酷的世界。
商业因素在里面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比重,同时,它的发展跟社会和文化原因也有很大的关系。大家说元宇宙既然是一个数字世界,那它里面的资源是不是都趋于无限?目前来看并不是,不仅不是趋于无限,而是很稀缺。
目前很多元宇宙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去参与,会刻意制造一种稀缺性。以后的元宇宙会不会这些东西都不再稀缺了?我觉得大概率是这样。因为前期商业逻辑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可能用户到了一定体量之后,整个社群会通过协商或者通过别的机制去修改,整个行业发展迭代太快了,最后往哪个方向走,很难去界定。
Facebook发布更名的消息之后,元宇宙房地产突然就实现了一个暴涨。在元宇宙之列里,房地产仍然是基础性的产业,比如说《The Sandbox》,它这周就开启了新一轮的土地拍卖,它卖300块地,有100块是黄金地段,还有200块是普通地段。买了这些地的话,这些土地所有者就可以在上面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跟现实世界是比较像的。为什么大家愿意去参与这些事呢?也是看中了它未来的成长性,包括SAND、MANA,它们都做元宇宙房地产的事。现在元宇宙的房地产,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国内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一个掘金的状态。
同时元宇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模因现象(meme)。Meme其实从去年开始,在全球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句话叫“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因为大家看到很多人都在玩儿这个东西,就也想去玩儿。就跟货币一样,它的网络现象很明显,大家觉得我不玩儿的话会被大家所抛弃,会不合群。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为“害怕错过”)效应还是比较强的,元宇宙的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也很强。尤其现在Z时代的崛起。Z时代正在逐步地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生产、消费和投资的力量,他们对这些东西其实是非常推崇的。
十、 元宇宙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从这个月开始,比较火爆的DeFi2.0,包括Web3.0、NFT、DAO,这几个事物基本上来说也都在元宇宙中奠定与发展。简单说一下这几个概念联系的逻辑。
DeFi是元宇宙的运行逻辑。如果说元宇宙想通过这种数字文明的方式去运行的话,它内在的逻辑一定是通过DeFi。我们把最基本的逻辑写在代码里面,然后通过各种激励,通过分布式的金融去完成。
Web3.0是元宇宙的数据逻辑,就是怎么样去实现下一代的互联网,怎么样把用户的权利(最主要的是所有权)还给用户本身。NFT就是元宇宙的一种表达的形态。DAO就是元宇宙的一种主要的组合形式。所以说这几个概念,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对来说糅合度比较高的概念。这几个概念的发展共同支撑了元宇宙的发展。
谢谢大家!(完)
比推快讯
更多 >>- 英格兰银行计划限制稳定币持有量,遭加密货币机构强烈反对
- 数据: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降至 53,市场转变为中性状态
- 币安将上市 Avantis (AVNT)并为其添加种子标签
- Matrixport:Market Index Fund 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Marketing 注册
- 以太坊现货 ETF 上周净流入 6.38 亿美元,富达 FETH 净流入 3.81 亿美元居首
- Arthur Hayes:特朗普或将在 2026 年上半年掌控美联储并加大印钞力度
- RootData:ID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1201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Layer 2 ZK-Rollup 协议 Loopring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Bithumb 将上线 AVNT 韩元交易对
- Binance 将停止支持部分网络的 MANTRA(OM)充值、提现业务
- MicroStrategy:比特币策略跑赢科技七巨头,上市公司比特币持仓破百万枚
- Dora Vota 完成第三轮主网质押,质押率增至最大供应量 5.5%
- Pump.fun 联创:九次创业失败后才成功,Coinbase 并非真正成功公司
- 巴克莱:美联储降息已成定局,但后续政策走向仍存悬念
- 法拉第未来已完成约 1000 万美元加密资产配置,分拆 Web3 公司 CXC10 获董事会批准
- “麻吉大哥”PUMP 合约交易累计亏损 433 万美元,昨日追高浮亏 80 万美元
- 穆迪:未来 12 个月美国衰退概率达 48%,经济站在临界点上
- 云锋金融涨超 18%,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 Cooker:别让“错过早期价格”的心理阻碍你建仓
- OKX CEO:未来数周将为 X Layer 引入顶级 DApp 基础设施
- Coinbase:DATs 进入竞争拐点,轻松获利期即将结束
- scimitar capital 联创:已做空 SOL/ETH、SOL/BTC,预计 Forward Industries 的买入将放缓
- 新建地址 30 分钟内从币安提取 3001 枚 ETH,价值 1386 万美元
- 或归属于同一实体的两个地址过去 10 小时累计提出 6923 万枚 WLFI
- Galaxy Digital 再次增持 30.9 万枚 SOL,约 7575 万美元
- 以太坊生态 meme 币 PunkStrategy(PNKSTR)单日涨超 370%后回落,市值现报 2280 万美元
- Portals 上线空投检查门户
- 狮腾控股与某 Web3 企业订立投资意向书,以推进公司 AI 及 DeFi 业务发展
- Yala:已定位被盗资产并与执法部门合作追回
- 特朗普再批美联储主席无能
- 香港数码港:已推出稳定币及数字资产试点项目
- 以太坊上的稳定币供应量创下 1,68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 某鲸鱼割肉抛售两天前买入的 5171 枚 ETH,亏损 20.6 万美元
- 鲸鱼再花 322 万 USDC 买入 4.26 亿枚 PUMP,此前已向币安转入 12.3 亿枚
- SOL 财库公司 Forward Industries 的 16 亿美元资金已使用 15 亿美元
- 鲸鱼向 Hyperliquid 存入 500 万 USDC,开多 BTC、SOL 及多种代币
- Galaxy Digital 五日累计买入 650 万枚 SOL,价值约 15.5 亿美元
- SOL 巨鲸五个月内已向币安转入 37.5 万枚,累计盈利 2.8 亿美元
- Polkadot DAO 通过提案将 DOT 总量上限设定为 21 亿枚
- 门罗币区块链遭遇逆向操作,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重组
- 市场本周迎降息日,加密主流币种今晨出现高位回落
- 韩国 V Global 案三名从犯获缓刑与罚金,涉案规模约 14 亿美元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8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资产风险偏好回升
- 曾现身 TRUMP 晚宴榜单鲸鱼地址再提 10 亿枚 PUMP,累计持仓 50 亿枚
- 亚马逊发布年薪 50 万美元的加密生态系统负责人职位
- 加密 KOL:OpenSea 疑似将推出 AI 产品
- Messari:比特币目前日均手续费收入不足 50 万美元,创多年新低
- 尽管以太坊获得机构采用,ETH/BTC 比率仍低于 0.05
- 特朗普:预计美联储将大幅降息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以太坊现货 ETF 上周净流入 6.38 亿美元,富达 FETH 净流入 3.81 亿美元居首
- Arthur Hayes:特朗普或将在 2026 年上半年掌控美联储并加大印钞力度
- RootData:ID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1201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Layer 2 ZK-Rollup 协议 Loopring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Bithumb 将上线 AVNT 韩元交易对
- Binance 将停止支持部分网络的 MANTRA(OM)充值、提现业务
- a16z合伙人预言:下一波企业软件革命来自消费级AI
- MicroStrategy:比特币策略跑赢科技七巨头,上市公司比特币持仓破百万枚
- Dora Vota 完成第三轮主网质押,质押率增至最大供应量 5.5%
- Pump.fun 联创:九次创业失败后才成功,Coinbase 并非真正成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