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韩锋:BTCD 在未来上市公司处理债务危机中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BitpushNews

(本文根据韩锋在上海陆家嘴星展银行大厦 RWA 论坛上的演讲重新整理)

一、引言:从亲身经历出发,聚焦债务危机BTCD 的价值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些实际话题,所有内容都基于我的亲身经历。过去多年,我始终关注比特币与债务危机的关联,从最初遭遇传统金融界质疑,到如今全球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转变,再到实战中探索出 BTCD 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关于上市公司债务危机处理的新思考。

二、观念的转折:从 “质疑比特币” 到全球认可度提升

(一)早年的观念冲突:传统金融对加密货币的排斥

在加密货币发展初期,我曾因建议配置比特币遭遇传统金融人士的直接反驳,他们坚持 “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 这是大学金融教科书里的核心信条,似乎无可辩驳。2016 年上海的一次金融论坛上,金融局一位领导也曾语重心长地劝解我:“央行必须要专有货币发行权,才能实施货币政策”。当时这些观点听起来逻辑严谨,但后续全球金融实践却逐渐推翻了这种 “单一认知”。

(二)态度的 180 度转变:美国与哈佛的认可

1. 美国政策转向:如今美国已明确认可比特币可作为国家储备资产,且将稳定币视为解决美债危机的重要手段。这一转变证明:排除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金融作用,会大幅压缩国家货币政策的选择空间,甚至在贸易战中陷入 “被卡脖子” 的被动局面。

2. 哈佛的共鸣:2024 年,为清晰阐释比特币的价值,我专程前往哈佛大学,与耶鲁校董、哈佛校友围绕 “解救全球债务危机” 展开交流。当我提出比特币的核心逻辑后,不仅获得了他们的认可,还在哈佛薛老师的建议下(如前往波士顿唐人街翠苑饭店 “求好运”),推动 NBW(New Bretton Woods)团队成功获得哈佛创新中心的孵化批准。

3. 高层关注:就连特朗普总统也开始聚焦比特币与稳定币 —— 本质是传统 “央行发钱” 的手段已无力解决当前债务危机,而加密货币提供了新路径。

三、全球债务危机的本质:百年周期与传统解法的失效

(一)瑞达利欧的核心判断:百年一遇的危机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通过海量数据得出结论: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全球性、深重的大周期债务危机。区别于 10 年一次的 “小危机”(如 2008 年金融危机),本次危机的规模、影响深度远超以往,属于 “总危机级别的周期”。

(二)传统解法的局限:“多印钱” 无法治本

面对债务危机,传统手段本质是 “通过印钱注入流动性”,例如:

· 全球主流的 “量化宽松” 政策;

· 中国 2008 年推出的 4 万亿救市计划。

但这些方法对 “百年一遇的危机” 基本无效 —— 上一次类似级别的危机是 1929 年大萧条,最终竟需通过二战才打破周期,足以说明传统路径的局限性。

四、破局关键:硬通货(黄金、比特币)的核心价值

(一)硬通货的本质优势:增流动性而不增债务

瑞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明确指出:解决百年级别债务危机,必须依赖硬通货(如黄金、比特币),核心原因在于:

· 硬通货能为市场提供资金流动性,且不会增加任何一方的债务;

· 传统银行体系的逻辑相反:资金注入依赖 “借贷”,必然伴随负债增加,最终导致债台高筑、积重难返。

(二)历史借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启示

1944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就是 “锚定硬通货黄金发行美元”—— 按如今区块链逻辑,相当于 “锚定黄金发行稳定币”,正是依靠这一模式解决了当时的全球债务危机。

这一历史经验证明:并非仅靠 “央行专权发行货币” 就能解决危机,必须结合市场共识的 “硬通货”,才能找到救市之道。

(注:布雷顿森林小镇距哈佛所在的波士顿仅 2 小时车程,这一背景也让哈佛校友更易共鸣,最终推动 NBW 项目组成立。)

(三)比特币:比黄金更具潜力的 “数字硬通货”

比特币的价值不仅在于 “硬通货属性”,更在于其符合人类对财富的新认知:

· 黄金的财富本质基于 “原子论”(牛顿机械世界观),而当前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已转向 “数字和信息是本体”(与 AI 大模型的逻辑一致),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恰好契合这一趋势;

· 流动性优势:比特币在全球区块链上的流动性远超黄金,这也是上市公司选择比特币而非黄金解困的核心原因;

· 市值空间:当前比特币市值约 2 万亿,黄金约 25 万亿,看似差距较大,但牛市仅进行一半,未来增长空间显著。

(四)稳定币的实践:USTD 的案例

当前主流稳定币(如 USTD)市值已达 1500 亿,且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美债 —— 这些新的财富流动性,本质是区块链加密货币(核心是比特币)带来的,既符合 “硬通货解危机” 的逻辑,又维护了美元霸权,实现 “一举两得”。

五、中国困境:债务特点与认知局限

(一)中国债务危机的根源:房地产依赖

过去中国互联网经济繁荣期的 “资金充裕”,本质是靠 “房地产上涨” 支撑,具体路径为:

· 上市公司不专注主业,大量投资房产;

· 以房产为抵押借贷,进一步扩张规模;

最终导致:恒大等企业、多地政府积累巨额债务,模式与日本 90 年代、香港房地产泡沫完全一致,难以为继。

(二)房地产泡沫的连锁影响:年轻人与市场认知

1. 对年轻人的冲击:高房价导致年轻人失去希望,如香港因 “买房难” 引发的社会问题,内地也出现 “躺平”“不生育” 现象,根源均与房地产泡沫相关;

2. 金融观的局限:中国人的金融认知仍停留在 “原子世界观”,只认可 “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如房子、实体产品),对债券、股票接受度低,更不用说比特币等数字资产 —— 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的解困难度。

六、实战方案:BTCD 如何助力上市公司化解债务危机

(一)案例背景:上市公司的迫切需求

本次上海参会期间,一位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老板主动约见我 —— 其公司因房地产下行陷入债务危机,财务报表持续恶化,急需新解法。在理解 NBW 团队的 “比特币 + 稳定币” 逻辑后,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破局方案。

(二)具体操作路径:无负债的 “螺旋上升” 模式

1. 资产代币化:将公司 10%-20% 的股票转为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通过变现获得资金;

2. 购买比特币并铸造 BTCD:用变现资金购买比特币,再通过 NBW 系统(结合 Fist 或 ELA “金银铸币” 逻辑)铸造稳定币 BTCD;

3. 流动性循环:借助 PG 社区创造的流动性,用 BTCD 购买更多比特币,再铸造更多 BTCD—— 形成 “持币量增加→公司市值上涨→更多资金买币” 的螺旋上升。

(三)核心优势与风险

1. 资金效率优势:该老板测算,其模式的资金使用效率比微策略(MicroStrategy)等美国公司高 2.85 倍;

2. 无负债特点:整个过程中公司未增加任何负债,完美解决 “债务危机” 的核心痛点;

3. 风险可控:唯一风险是 “BTCD 每年需支付 7% 的利息”,若比特币三年内年均涨幅低于 7% 则可能亏损 —— 但历史数据显示,这一情况从未发生;

4. 稳定币锚定机制:BTCD 无 “因比特币价格波动导致的爆仓清算机制”,其价值稳定完全依赖 “提前购买的比特币对冲期权”。

七、总结:BTCD 与比特币的未来价值

这位上市公司老板的方案,完美验证了 BTCD 在债务危机中的核心作用 —— 它并非简单依赖 “加密货币炒作”,而是结合 “硬通货属性”“资产代币化”“流动性循环”,为上市公司提供了 “无负债解困” 的可行路径。

未来,随着比特币市值的持续增长、BTCD 模式的进一步成熟,不仅更多上市公司可借鉴这一方案,更能为全球百年债务危机提供 “中国实践” 的参考。而对中国而言,打破 “原子世界观” 的金融认知局限,正视数字资产的价值,将是抓住这一轮机遇的关键。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说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