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合规风吹起,美股资产代币化重回聚光灯
本月初,Robinhood 等相继宣布在区块链上支持美股交易,并计划上线自研公链,与此同时,Kraken 等也纷纷上线 AAPL、TSLA、NVDA 等美股代币交易对,掀起一股链上股票交易热潮。
但它真的是新概念吗?
实际上,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 Tokenization 狂潮,背后是加密世界长达七年的资产上链演进史——从早期的合成资产实验,到稳定币的现实落地,再到 RWA(现实世界资产)结构化接入,「资产 × 区块链」这条叙事主线从未中断,只是如今正迎来一次更现实、更机构化的重启。

01、新瓶装旧酒的美股代币化
表面看,股票代币化似乎是 Web3 世界的新风口,但它其实更像是旧叙事的再度回潮。
经历过上一轮链上繁荣周期的用户,应该还记得 Synthetix、Mirror 等项目率先探索出的一整套合成资产机制,其中用户可通过超额抵押原生加密资产(如 SNX、UST),在链上铸造锚定美股、法币、指数甚至商品的「合成资产」(如 sAAPL、mTSLA),实现无需中介的资产交易体验。
这一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需真实资产托管与清算、无对手方撮合、无限深度和零滑点体验,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预言机失真、资产波动剧烈、系统性风险频发,加之缺乏现实监管接轨,导致这种「合成资产」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美股代币化的热潮,等于是从「资产合成」走向了「实股映射」,算是代币化叙事迈入「链下真实资产对接」的新阶段。
以 Robinhood 等推出的美股代币交易产品为例,从披露的信息看,背后牵动的是真正股票资产的上链通道与结算结构的再造,即实股托管,资金经由合规券商流入美股。

客观上讲,该模式下的美股代币化虽然在合规路径、跨境运营等层面仍有诸多挑战,但对用户而言,算得上一个全新的链上投资窗口:
无需开户、无需身份验证、无地理限制,只需一部加密钱包与一笔稳定币,即可绕开传统券商的繁琐流程,在 DEX 上直接交易美股代币,实现 7×24 小时交易、秒级结算、全球无界接入,这种体验对于全球投资者,尤其是非美国居民而言,是传统证券体系所难以企及的。
这一逻辑的成立,依赖于区块链作为「清结算 + 资产确权」基础设施的能力,也体现了 Tokenization 从技术尝试走向用户实际使用的巨大跨越。
更进一步,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美股代币化」不过是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进程中的一个子集,它所折射的正是自 2017 年 Tokenization 概念兴起以来,资产上链叙事从代币发行到合成资产,再到 RWA 锚定的持续演化。
02、Tokenization 的前世今生
回顾 Tokenization 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它几乎贯穿了加密世界每一轮基础设施革新和叙事演进的核心主线。
可以说,从 2017 年的「代币发行热潮」到 2020 年的「DeFi Summer」,再到近年的「RWA 叙事」与最新的「美股代币化」落地,基本可以梳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链上资产演化路径。
其中,Tokenization 最早的大规模实践,始于 2017 年的代币发行热潮,彼时「代币即股权」的理念点燃了无数创业项目的融资想象力,以太坊则为其提供了低门槛的发行与募资工具,使得 Token 成为一种代表未来权利(股权、使用权、治理权)的数字化凭证。
然而在缺乏明确监管框架、价值捕获机制缺失、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大量项目沦为空气币泡沫,最终随牛市退潮而偃旗息鼓。
时间来到 2020 年,DeFi 的爆发标志着 Tokenization 应用的第二次高潮。
以 Aave、MakerDAO、Compound 为代表的一系列链上原生金融协议,借助 ETH 等链上原生资产,构建出一整套无需许可、抗审查的金融系统,用户得以在链上完成借贷、质押、交易、杠杆等复杂金融操作。
此阶段的 Token,不再是融资凭证,而演变为链上金融工具的核心资产类别,譬如封装资产(WBTC)、合成资产(sUSD)到生息资产(stETH),甚至 MakerDAO 也开始通过接受房地产等现实世界资产作为抵押品,以此实现传统金融和 DeFi 更好地融合。
Tokenization 的重启,正是以此为分水岭,开始尝试引入更稳定、规模更大的现实世界资产。
因此从 2021 年起叙事进一步升级,MakerDAO 等协议开始尝试接入房地产、国债、黄金等现实世界资产(RWA),作为底层抵押品,Tokenization 的定义,也从「代币化原生资产」拓展为「代币化链下资产」。
不同于以往以代码为锚的抽象资产,RWA 所代表的是以实物资产或法定权利为锚的现实资产在链上的确权、拆分与流通,由于它们价值相对稳定、估值标准明确、合规监管已具备成熟经验,也为链上金融带来了更具现实支撑的「价值锚点」。

据 RWA 研究平台 rwa. xyz 的最新数据,目前 RWA 总市场体量逾 250 亿美元,而贝莱德的预测更为乐观,到 2030 年,预计代币化资产的市值将达到 10 万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未来 7 年的潜在增长空间或高达 40 倍以上。
那接下来,哪些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会率先落地,成为 RWA 的链上金融化锚点?
03、谁会是 Tokenization 的桥头堡?
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五年里,最成功的 Tokenization 产品既不是黄金,也不是股票,而是——稳定币。
它是第一个真正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PMF)」的代币化资产:将现金这种最基础、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映射进链上世界,并构建起连接 TradFi 与 DeFi 的第一个「价值桥梁」。
其运作逻辑也极具代表性,链下由银行或托管机构持有真实资产(如美元或短期国债),链上发行等值代币(如 USDT、USDC),用户可通过加密钱包进行持有、支付、交易或与 DeFi 协议交互。
这不仅继承了法币的稳定性,也充分释放了区块链的优势:高效结算、低成本转账、7×24 全天候交易能力、以及与智能合约的无缝集成。
截至目前,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超过 2500 亿美元,说明Tokenization 的真正落地,取决于它是否解决了现实中的资产流通与交易效率问题,而非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本身。

而今天,美股代币化似乎正在成为代币化资产的下一个落点。
且不同于以往依赖预言机与算法的合成资产模型,如今的「实股代币」方案越来越靠近真实金融基础设施,逐步探索出「实股托管 + 链上映射 + 去中心化交易」的标准路径。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包括 Robinhood 在内的主流玩家,正相继宣布推出原生链或自研链,并支持链上的实股交易功能,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些代币化路径的底层技术合作方,多数仍基于以太坊生态(如 Arbitrum 等),这无疑再次印证了以太坊作为 Tokenization 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
究其原因,以太坊不仅拥有成熟的智能合约体系、庞大的开发者社区与丰富的资产兼容标准,更重要的是,其中立性、开放性与可组合性,为金融资产映射提供了最具扩展性的土壤。
总的来看,如果说前几轮 Tokenization 是由 Web3 原生项目推动的加密金融实验,那么这一次,则更像是由 TradFi 主导的专业化重构——带着真实的资产、真实的监管合规需求与全球市场诉求奔赴而来。
这一次,会是 Tokenization 真正的开始么?
比推快讯
更多 >>- Jump Crypto 将 2.05 亿美元 SOL 转入 Galaxy Digital,并收到 2455 枚 BTC
- 麻吉大哥过去 3 小时内被清算 3 次,损失超 1438 万美元
- Lombard Finance 收购 Avalanche 跨链比特币资产 BTC.b
- Bernstein 给予 SharpLink“跑赢大盘”评级并看涨 75%
- WhiteBIT 报告:社交工程诈骗占加密安全事件 40.8%,成行业首要威胁
- Canton Network 发布生态系统指南
- 北欧银行 Nordea 允许客户在其平台交易与比特币挂钩的合成 ETP
- 数据:过去 1 小时 Binance 净流入 5,757.02 万 USDT
- 10 支比特币 ETF 单日净流出 3693 枚 BTC,9 支以太坊 ETF 净流入 5135 枚 ETH
- 研报: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数字资产并购,行业整合步伐提速
- Ondo Finance 携手 Chainlink,共同推出受监管链上股票平台
- Web3 潮玩项目 Capybobo 完成 800 万美元融资,Pluto Vision Labs 领投,Folius Ventures 与 Animoca Brands 等参投
- 美联储自 12 月起将所有到期国债本金进行“展期”
- 渣打:2028 年 RWA 领域市值可能达到 2 万亿美元
- 某巨鲸开设 10 种代币空单,共计盈利超 2055 万美元
- 矿企 Core Scientific 终止与 CoreWeave 的合并
- 参与 AI 交易竞赛的模型表现集体走低:目前仅 DeepSeek 和 QWEN3 为浮盈状态
- 10 月比特币现货交易量达 3000 亿美元,币安占比 58%
- Bitwise CIO:Polymarket 已成为与 Bloomberg 并列的重要机构数据来源
- 数据:监测到 3,993.23 万 USDT 转出 Binance
- Holoworld AI 新 TGE Fight 已超募达 116 倍
- 纳指盘初跌幅扩大至 1%
- Garden Finance 疑遭攻击,损失超 550 万美元
- 嘉楠科技宣布在日本签订 4.5MW 合同,将部署其 Avalon 水冷比特币矿机
- 道琼斯、标普 500、纳斯达克指数均开盘下跌
- 美股三大股指低开,加密货币概念股普跌
- MegaETH 公募正式结束,超 5 万名参与者认购总额达 13.9 亿美元,超额认购 27.8 倍
- 腾讯投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Genspark
- 欧洲央行:利率决策将基于通胀前景及相关风险
- Mantle(MNT)宣布获得 Anchorage Digital 支持
- 某 40 倍做多 BTC 巨鲸,半小时连遭三次强平,盈利 400 万美元转为亏损 23.8 万美元
- 某合约巨鲸追加 2,621.95 枚 ETH 多单,累计持有 16,380.08 枚 ETH 多单
- “10.11 至今 100%胜率巨鲸”的 BTC、ETH 和 SOL 多单共浮亏超 955 万美元
- 麻吉以太坊多单浮亏扩大至 48 万美元,爆仓价 3776 美元
- 某巨鲸 40 倍做多价值 1.07 亿美元 BTC,清算价格 109,000 美元
- Michael Saylor 个人持有的 17732 枚 BTC 浮盈达 17.7 亿美元
- 摩根大通在自有区块链上将一只私募股权基金代币化
- 贝森特:美联储还活在过去,预测模型已经失灵
- 贝森特:美联储主席第二轮面试即将开始
- 某巨鲸沉寂 11 个月后再次买入 5,580 枚 ETH,价值约 2175 万美元
- 贝莱德比特币 ETF IBIT 向 Coinbase 转入 794.43 枚 BTC,价值约 8744 万美元
- 美元兑日元触及 154,为 2 月以来首次
- 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将私募发行规模扩大至 9 亿美元
- 前世界拳击冠军 Andrew Tate 新开 40 倍 BTC 多单,持仓规模近 1300 万美元
- 澳警方破解加密钱包,成功追回 600 万美元犯罪资产
- 法律 AI 初创公司 Harvey 获 1.5 亿美元融资,Andreessen Horowitz 领投
- dYdX 新拟议提案:将 100%净交易费用于 DYDX 回购,拟先行实验 3 个月
- Binance 公布 Momentum(MMT) Prime Sale Pre-TGE 详情
- 印度央行副行长,推出稳定币将带来大量本可避免的政策问题
- Arthur Hayes 点评日本经济政策:将推动比特币达到 2 亿日元,约 130 万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Jump Crypto 将 2.05 亿美元 SOL 转入 Galaxy Digital,并收到 2455 枚 BTC
- 麻吉大哥过去 3 小时内被清算 3 次,损失超 1438 万美元
- Lombard Finance 收购 Avalanche 跨链比特币资产 BTC.b
- Bernstein 给予 SharpLink“跑赢大盘”评级并看涨 75%
- WhiteBIT 报告:社交工程诈骗占加密安全事件 40.8%,成行业首要威胁
- Canton Network 发布生态系统指南
- 北欧银行 Nordea 允许客户在其平台交易与比特币挂钩的合成 ETP
- 数据:过去 1 小时 Binance 净流入 5,757.02 万 USDT
- 10 支比特币 ETF 单日净流出 3693 枚 BTC,9 支以太坊 ETF 净流入 5135 枚 ETH
- 研报: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数字资产并购,行业整合步伐提速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