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可以叛逆,但不要愚蠢

刘教链

BTC未能继续向上,突破顶部下降趋势线的阻力,回落至106-107k区间。


这两天和几个好友小聚,聊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教链分享说,自己提前就给娃讲一句话,叫做「你可以叛逆,但最好不要愚蠢(愚弄自己)」。


「可以叛逆」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认为父母讲的话、说的观点是错的。


「不要愚蠢」的意思是说,你最好不要为了叛逆而叛逆,对父母说的话不做判断地一律反着来。万一父母的观点碰巧是对的呢?无脑逆反就会陷入错误的选项。那就是自己犯傻了。


本质上,无脑照做,和无脑照着相反的去做,都是缺乏自主意识、缺乏自我判断的表现,都是在跟着父母的指挥棒转,区别只不过是正着转还是反着转罢了。


青春期的叛逆,本质上是一个人从童年向青年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少年塑造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独立判断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叛逆,不过是其独立精神正在踉踉跄跄的努力自我成长的外在表现而已。


正因为他或她才刚刚开始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所以就像刚刚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样,必然是一步三晃,走不太稳,甚至经常跌倒,摔跟头的。


孩子怎么练习独立思考?正是通过反对而不是听从父母的意见和观点。


记得十余年前曾有朋友和教链探讨有关究竟什么是“自由”的问题。教链说,按照康德哲学的定义,自由就是自律——自我律法(law by myself),而不是他律(law by others)。


比如,一个球从空中落地,它完全遵从的是万有引力的自然律(law by nature)。这显然是他律,因而这里没有自由。当然,有趣的是,物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自由落体运动。


又比如,一个富家女孩遵照父母之命和某富二代结婚,完成家族联姻。这里女孩遵从的是父母之命,而非自我内心,故而也是他律,因而这里也没有自由。人们也不会把他们的这种关系称之为自由恋爱。


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在新婚前夜和心上人私奔了,此时女孩违背了父母之命,遵从自我内心行事,这就是遵从其自我的律法,因而获得了自由。


有句著名的诗句这样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喜欢讴歌那些冲破父母之命和世俗之见的枷锁,勇敢追求爱情自由的大胆故事,甚至,其中不乏在传统观念意义上伤风败俗的行为,却居然会被人们作为经典流芳百世。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许就是在于这种勇敢追求自由,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以至于不惜牺牲名声乃至生命的精神吧!


听罢,朋友问了教链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如果这个富家女孩自己就发自内心地认为应该嫁给那个富二代男孩,完成家族联姻的重任,那么是不是就变成了她的自我律法,因而就获得了自由呢?更进一步的,如果这个女孩恰巧和男孩深深相爱,刚好实现了双方的愿望和父母之命完美匹配,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自由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好,就在于它抓住了康德定义中的一个漏洞:如果自律恰好和他律一致,那么此时还是不是自由?


教链思考了很多年。后来,教链认识到,如果自律和他律一致,那么这不应该被视为自由。这种自由观是犬儒主义的。就像人类本身遵从重力法则,被地球引力牢牢地束缚在地面。难道可以说,当我渴望飞翔的时候,我是不自由的;而如果我放弃了渴望飞翔的想法,我只想在地面上躺平,我就变成自由的了吗?


教链思考的最终答案是:人类只有当发明了飞行器,实现了翱翔天空的梦想,成功反对和克服了重力的自然律,才是拥有了自由——飞翔的自由,上天的自由。


所以回到一个孩子的青春期。他或她如何体验和感受到自由,以至于自我的存在?只能是通过对父母之命的反对。也就是逆反。


但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并不是要获取最多的自由。自由过度,并不见得是好事。比如自然律规定我们必须呼吸才能活着。很显然,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自由而逆反,非要停止呼吸。如果我们去追求停止呼吸的自由,那么我们可能立刻就死掉了。


所以,聪明的孩子一定懂得,可以逆反,但不要愚蠢。父母说的话,不要盲目顺从,也不要盲目反对。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脑子,去判断一下,是父母的观点正确,还是反着来正确,或者是其他另一个观点正确,然后自己选出最好的那个选项来。


从这一点上倒过来讲,就是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要总是执着于自己要正确,更有甚者盲目认为自己一定正确,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试想,如果一个聪明孩子的父母总是正确,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这意味着他经过自主判断会发现,总是听父母的话是最正确、最好的,于是他一辈子都无法体验到自由,他也永远没有机会去逆反,去完成对于自我意志、自我主见的塑造,从而大概率会成长为一个没有主见、唯唯诺诺,到了社会上任人拿捏、被人宰割的人。


有的时候,做父母的傻一点儿,甚至有些事上面故意整只眼闭只眼装装傻,难得糊涂一下,允许孩子去叛逆,去从叛逆中体验到自由和独立的感觉,去从这种经验和练习中学会自己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反而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延伸到投资。


教链在多年前2021.6.30文章《小杂感》中就阐述过一些自己的理念。其中结尾几段是这么写的:


「不要向他人寻求投资建议。只有建议而没有逻辑和信念,你拿不住。


区块链应该是不依赖于外部信用而运转的。不要相信任何人。


不要听取任何人给你的投资建议。包括我。」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投资完完全全是一件需要自己百分百自我负责的事,一定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千万不要对教链说的话、写的字儿盲信盲从。教链写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感所想,肯定有很多笔误、错误、漏洞、历史局限性、十分个性化根本不适合其他人的地方。


盲信盲从,把分享当成是建议和指导,把观点当作是预测和喊单,把对错当作是成功和失败,只能说亲爱的你的思维在资本市场上来看还是一个婴儿,一个小孩子。


而对教链谈的理念盲目反对的呢?比如教链讲要囤大饼,反着干就是坚决不能囤大饼;教链讲不要做波段,反着干就是坚决炒波段;教链讲不要玩山寨,反着干就是梭哈土狗币模因币;教链讲不要加杠杆,反着干就是使劲儿开合约;等等,等等。这并不能证明你长大了,反而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傻孩子。因为前面讲过了,无脑反着干,和无脑盲从,从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


教链从来都不想当什么指路人。教链只是和大家一路同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朋友。教链从不追求自己对或者错,也不在乎对还是错。


当你度过了迷茫的青春期,成长为金融市场上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之后,相信你会对教链以上所说有更深的感悟的。祝你成功!


说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