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级创始人的秘密:他们从不捍卫”自我标签”
作者丨YettaS
Twitter丨@YettaSing
原标题:创始人观察录——身份的代价
我们行业里总有一些最常被提及的自我介绍模板:“我是这个行业最早的一批人”我是纯技术出身”“我是这个赛道的信仰者”我是常春藤毕业”,它们看似只是背景信息,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些人价值感的锚点,甚至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当你被质疑“你当初不是坚定支持XX吗?现在怎么变了”会不会感到羞愧?你敢不敢翻看自己几年前的黑历史发言?能不能坦然结束一段已经无效的关嗓系,而不否定当初的判断?你能否接受那个曾经“不够聪明、不够成熟”的自己?
在当今社会中,最容易失控的讨论往往围绕这几个话题:两性、政治与宗教。只要话题一被提起,理性对话很快就会演变为敌意与撕裂。这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本身无法讨论,而是因为它们高度绑定了个体的身份认同。一日某种立场变成“我是谁”的一部分,讨论就变成了一场自我防御机制的触发。于是,争论变成防御,逻辑让位于情绪,修正变成威胁。
相比之下,比如你讨论 DeepSeek 的模型算法是不是更好、Pretraining的策略是不是更先进,这类话题虽然也能引发激烈争论,但通常停留在“技术对错”的层面。因为大家默认这些问题可以被验证、被更新、被推翻,这是一场围绕事实和逻辑的辩论,
观点可以被证伪,也就可以被修正;而自我不能被证伪,所以就难以被触碰。
这种心理机制,在创业语境中尤为关键。一位优秀的创始人,能否在市场反馈和失败面前快速调整方向,而不把调整视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往往是他能否穿越周期、突破瓶颈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把这种心理特质归为LOW E80。
一、强大的心理内核
我们在长期的创业者观察中发现,那些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并不是依靠某一项天赋或技能脱颖而出,而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冲突与波动时,展现出一种内在心理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这种结构不是显性的标签或简历能体现的,而是贯穿在他们每一次选择与回应中的深层秩序。
我们总结出四种格外关键的心理特质,构成了创始人强大而灵活的内核:
-
LoWEgo -低自我感
-
High Agency-高自主性
-
Natura Curiosity-强好奇心
-
StrongExecution-高执行力
今天来着重讲讲 LoW EgO。
我们非常欣赏的一类创始人:既有坚定的方向感,又不会被自我标签绑架;既能坚持信念,又能灵活调整;既有高度自尊,又无执念式的自大。这听上去是一种理想化人设,但背后其实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结构在支撑–Low Eg0。他们对“自己是谁有非常清楚但非常松弛的把握。
二、捍卫观点,而不是捍卫自我
我们要支持的创业者是能捍卫观点、而不是捍卫自我的人。怎么观察?
在跟创始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听他讲愿景、看履历,更会反复挖掘一个核心问题,他在如何定义他自己。技术路线、行业标签、个人背景这些元素本身无可厚非,但一旦被创始人视为“身份”的一部分,就很容易形成认知路径依赖,他们不再判断对错,只是在捍卫“我是这样的人”这件事。一旦信念受到挑战,更多的是在防守“我是对的”
在我们的 FounderAssessment Form中,我们会刻意观察下面几个维度,以辨别一个创始人是否容易陷入 ego 驱动的决策模式:
-
是否频繁强调过往成就,尤其反复提及早期光环
-
是否在对话中频繁 name-drop 或诉诸标签,比如“我们跟XX是朋友"
-
是否习惯性打断,急于维护立场,而非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
是否倾向于事后合理化失败,避免承认自身判断失误
-
团队之间是否是单一权威主导,没有健康的张力能互相挑战
一旦 ego 占据上风,创始人的认知就会失去弹性。而在 crypto 这个高度民粹、透明度极高的市场里,这种刚性尤为致命。
我们见过太多创始人,产品漂亮,融资顺利,但他们始终无法真正凝聚社区,归其根本是创始人已经为自己“设定了立场”,他无法对外打开,也不会对内让渡。也有一些创始人,背景并不华美,产品还不完美,但社区愿意给他们时间、耐心与信任,因为他们从创始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共同体意识”他不是在教你怎么想,而是在邀请你一起思考。
这些差异看上去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同,实质是更深层次的创始人自我认同的不同。
当一个创始人把“我是技术出身”我是原教旨主义者”“我是名校背景”“我在为行业做贡献”这种标签内化成自己的身份,他就很难真正听进反馈、与社区共情。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任何对产品方向的质疑,都是在否定“他是谁”。
三、自我标签源于深层恐惧
标签,本应是对外交流的工具,用来让他人快速识别你的位置、专业、背景或价值主张。它是一种社会化的符号系统,方便归类、便于传播。但对许多人而言,标签却逐渐异化为构建内在自我的支柱。
这背后,藏着的是深层的对“自我崩塌”的恐惧。
在过去,人的身份是结构化的、确定性的。你是谁,取决于你来自哪里、你信仰什么、你从事什么职业。这些信息构成了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自我感来源。但在今天,随着地域、职业、价值观的去中心化,个体必须主动去“建构自己是谁”。于是,标签就成了最便捷的替代品,提供了一种看起来很确定的心理幻觉。
你只需要说出“我是技术极客”“我是自由主义者”“我是某某大学出身”,便能迅速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可,甚至赞赏。这种即时的身份回馈,会像多巴胺一样,强化人们对标签的依赖。久而久之,标签不只是工具,而是自我的替身。
于是,越是缺乏内在秩序和稳定结构的人,越倾向于将标签当作心理支架。他们可能会反复强调听上去是经验的陈述,比如我开头提到的那些话术,这些话语的真正功能,并不是交流信息,而是他们构建自我感的依赖物、存在感的锚点。
他们会不断强调自己的某种身份定位,不断捍卫既有立场,拒绝认知修正,不是因为他们真正笃信某个观点,而是因为一旦标签动摇,整个“自我”的幻觉就会垮塌。他们不是在保护事实,而是在保护那个由外部评价拼贴而成的“自己”。
所以Dovey总说:“世界上最难沟通的人,不是没有文化的人。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并且以为世界是围绕自己在转的人。”
四、思想自由,从身份抽离开始
最优秀的创始人,往往展现出极低的身份执着。这并非他们没有自我,而是拥有一种高度整合、稳定的内在秩序感。他们的自我认同,不依赖于“名校背景”明星投资人加持”某种行业标签”这类外部附着物,而是扎根于内在的能力结构:对世界的洞察力、面对不确定性的心理韧性、以及在动态环境中持续修正自身模型的能力。他们不会把立场、观点、角色标签当作自我价值的锚点。
相反,身份感越强,越容易让思想被其框定。当你害怕“推翻过去的自己”,你便开始在认知上筑墙设限,你会更在意他人如何评价你“有没有一致性”,而非你今天的判断是否正确。于是你开始为自己的旧观点找理由,而不是为现实寻找解法。这是战略判断里最危险的盲区。
真正的认知进化,恰恰从承认“我不是我过去说过的话”开始。一个思想自由的个体,他们无需说“我是X类型但也理解Y”,而是彻底放下“我必须是X类型”的心理依赖,他们可以变化而不焦虑,更新而不惶恐。
只有当你不再依赖标签来稳定自我认知,真正对“自己是谁”有内在掌控感,你才可能松动执念、脱离角色、进入自由的思维空间。也许,这便是佛教所谓“无我”的起点:不是消解存在,而是让认知和行动不再被自我所劫持。
比推快讯
更多 >>- Aptos 正式集成至 Backpack 钱包
- Circle 未冻结 Coinbase 被黑事件的资金,现已被黑客跨链转走
- IOTA 宣布币安已作为验证者加入其网络
- 比特币在短期持有者成本基准处获得支撑,全网未平仓合约重新积累
- Meme 币“4”榜一地址买入后从未卖出,浮盈 300 万美元
- GIGGLE 上涨触及 23 USDT,短时涨幅 20%
- 欧盟提议将钢铁进口关税税率提高一倍至 50%
- 彭博社:Tether 计划在视频平台 Rumble 上推出新稳定币 USAT,旨在抢占美国市场
- 比特币挖矿难度上调 5%至 150.84 T,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七连涨
- 哈塞特,希望美联储继续积极降息
- 因网络区块生成延迟,韩国交易所 Upbit 宣布暂停 ETHF 提现
- Consensys 创始人 Lubin:以太坊未来将聚焦扩容、用户体验和基础研发三大核心方向
- 易理华:珍惜最后的底部机会,ETH 未来 1 年目标仍是 1 万美元
- Web3 版 TikTok X.me 获 3000 万美元融资
- Binance Alpha 新空投 2Z 积分门槛公布:至少 190 分
- SynFutures 团队暗示或进行 L1 升级,10 月启动主网内测
- James Wynn 再次 10 倍做多 PEPE
- Aster:Team Boost 数据已更新,此前受到影响的分数已重新计入
- 数据:某鲸鱼将 1167 万枚 ENA 存入币安,价值 690 万美元
- Kalshi 加密货币负责人:Kalshi 将在 12 个月内入驻所有主流加密应用
- 某巨鲸/机构过去 1 小时买入 8,637 枚 ETH
- 特朗普之子:特朗普本人不会去看区块链账本,也没有参与任何稳定币业务
- 经济日报:构建多边合作、多方共赢数字货币生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演进
- 比特币现货 ETF 昨日总净流入 6.76 亿美元,持续 3 日净流入
- 数据:监测到 6,604.36 万 USDT 转入 Binance
- 易理华旗下 Trend Researh 过去 15 小时累计将 55,851 枚 ETH 转至 Binance
- 9 月加密攻击事件造成 1.27 亿美元损失,较 8 月下降 22%
- Momentum BD 业务负责人 Wesley 确认出席硅谷 101 x RootData 年度峰会
- Coinbase 投资研究部门负责人:加密财库公司或将开启并购浪潮
- Paxos 发布鉴证报告,PYUSD 代币流通总额突破 11 亿枚
- TON Strategy CEO:加密货币财库"泡沫"担忧被夸大
- Ju.com CEO:资产所有权是数字人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OpenAI 完成股份出售,估值创纪录达 5000 亿美元
- 花旗上调 2025 年末以太坊价格预测至 4,500 美元
- 花旗将比特币未来 12 个月价格目标定为 18.1 万美元
- 1inch 与 Coinbase 合作为散户用户提供无缝代币兑换服务
- Trend Researh 再次从 Aave 提出 16698 枚 ETH,价值 7338 万美元
- Tether USAT CEO:美国只用 6 个月逆转加密监管困局,创下美国立法纪录
- 欧易将上线 2ZUSDT 永续合约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63,处于贪婪状态
- Upbit 及 Bithumb 将下架 UXLINK 现货交易
- 泰国加密货币 ETF 将推动扩大至比特币以外资产
- 瑞典议员正式提交提案拟建立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
- Tornado Cash 联创 Roman Storm 请求法官撤销定罪
- RootData:MOVE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568 万美元的代币
- 慢雾余弦:损失超 130 万美元 Pendle 大户被盗或因其创建合约允许任何人调用
- Base 协议负责人:Base9 月稳定币独立交易量达 8100 万美元,生态稳定币月度交易量达 1.5 万亿美元
- 特朗普:必须利用民主党强制美国政府关门的机会,清理冗员、浪费和欺诈行为
- Metaplanet 发布 Q3 业绩数据,BTC 季度收入达 24.38 亿日元,环比增长 115.7%
- Polymarket 即将向美国用户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