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NamePump期间的那些事:主网上线了
距离上一次更新「研发 NamePump 期间的那些事」系列文章,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在为 NamePump 的主网上线做最后的打磨和准备。
研发NamePump期间的那些事(2):Bonding Curve
终于,在上周五(2025.04.25),NamePump 正式在主网上发布了,访问地址为:
https://namepump.com
上线的那一刻,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一种「终于可以让它见天日」的轻松,也有一丝「真正的实验才刚刚开始」的紧张。毕竟,研发阶段的一切假设,只有在真实用户面前,才能真正验证。
过去几天,我们密切观察了上线后的链上数据和社区动态。可以明显看到,交易活跃度超出了预期,一定程度验证了平台机制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发帖打赏的门槛感、内容互动的冷启动问题等。
这些现象,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第一手的思考和启发。
本篇,将围绕 NamePump 主网上线后的初步表现,系统梳理现阶段的收获与不足。也会分享我们对内容资产化未来演进方向的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主网上线整体情况
NamePump 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正式上线主网。
这次我们采用了软启动的方式,并没有选择大肆宣传,上线当天,我只是简单在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里转发了一下 NamePump 上线的消息,希望能够先吸引一批种子用户进来体验。
为了能更好地观察早期种子用户的使用情况,在上线前,我就创建了一个微信群「NamePump 社区交流群」,不过一直比较冷清,不少人也私下问过我主网什么时候上线。上线当天,群里的氛围突然活跃了起来,群成员人数也迅速增长,突破了 200 人——很多人甚至因为二维码已满,无法扫码进入。
根据后台统计数据,当天的活跃用户数达到 63 人,活跃率超过了 30%。这个数据,其实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截止到撰文之时(2025.4.28),即上线后的第四天,NamePump 平台上共发行了 10 个 Token,总市值达到了 10.8 ETH(折合约 2 万美元),累计交易量约为 5.2 ETH。
对于一个没有官方推广、上线仅几天的新平台来说,能达到这样的规模,我认为已初步验证了 NamePump 模式的市场吸引力和真实的交易活跃度。
上线这几天,除了交易数据本身,还有一件更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收到了很多真实用户的体验反馈。
无论是在群里,还是通过私信,大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陆续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也帮我们发现了一些隐藏的 Bug。
这些反馈主要集中在:
-
前端交互体验的小细节 -
操作流程的易用性优化 -
小范围的技术 bug -
关于平台未来玩法的讨论
对我来说,这些真实的声音,比冷冰冰的数据更重要。
因为只有真正关心产品的人,才会在体验后愿意提出意见;也只有这些用户,才是 NamePump 能继续演进和优化下去的真正动力。
NamePump 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实验与迭代的过程。 而未来的每一次更新,都希望能更好地回应这些最初的、宝贵的声音。
内容资产化的进一步思考
上线之后,我一直在观察用户的真实使用行为。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交易这一侧的活跃度还不错,但在内容层面的活跃,尤其是发帖和打赏,整体上还偏保守。
这其实也在我的预料之中。
毕竟,内容资产化对于大部分 Web3 用户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发一条帖子那么简单,更涉及到「内容价值」和「内容流通」的新认知。
首先,在 NamePump 上,每一个帖子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 Token(ERC20),它不仅是内容的载体,同时也具备资产属性。而且每个帖子都内置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Bonding Curve 曲线,只不过相较于 NameToken,帖子的价格曲线设计得更加平缓,让打赏体验更加顺滑自然。
在这个机制下,每一次打赏,本质上就是一次对内容资产的投资(买入)动作。而退出打赏,则是一次资产的变现(卖出)动作。 打赏和交易,本质上是统一的,不是两件事。
进一步来说,打赏者在「Tip」一个帖子时,实际上获得了两重潜在收益来源:
-
一是「后来者分成」:随着后续更多人打赏该帖子,早期打赏者可以按比例获得后来者贡献的一部分收益。 -
二是「帖子本身 Token 的价格上涨」:随着打赏次数增加,Bonding Curve 上的价格也会逐步上升,意味着早期买入的帖子 Token,在退出时能以更高价格卖出。
所以,玩 tip 的过程,其实就是拿 NameToken 来赚取更多的 NameToken。而如果 NameToken 本身也在上涨,那么通过 tip 所获得的 NameToken,就相当于叠加了一个杠杆效应。
在这个体系中,「Tip」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情感支持的动作了,它更像是一次对内容价值的早期认购与投资。
更深一层地看,内容资产化带来的变化,主要在于前面提到的「内容价值」和「内容流通」两个方面:
1. 内容价值的真实化
在传统社交平台里,「发一条帖子」往往只是一个很轻量的动作。发完之后,内容的命运,几乎完全掌握在平台的推荐算法和用户注意力的变化中。对创作者来说,一条内容的生命周期极短,价值也很难被沉淀下来。
但在 NamePump,这种逻辑被彻底改变了。
因为每一条发帖,实际上就是一次内容资产的创建。
每一条帖子,背后对应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智能合约,也是一个基于 bonding curve 模型的代币资产。它拥有自己的价格,它可以随着需求上涨而升值,用户可以通过 Tip 或 Quit 来参与其中。这种设计,让内容第一次真正具备了可衡量、可积累、可流通的价值。
所以,在 NamePump 上发帖,不仅是表达观点或情绪,更是为自己的内容开辟一条成长和变现的路径。
这意味着,内容本身的价值第一次可以被数字化、资产化地体现,而且价值归属于内容的原作者和早期支持者,而不是归属于中心化平台。
简单来说:
-
写得好的、受欢迎的帖子,会因为不断被打赏而变得更有价值。
-
支持得早的人,也能跟随内容的价值增长而受益。
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内容价值认知 —— 内容不止是信息,更是可以被赋值和交易的资产。
2. 内容流通性的重建
在传统社交平台,内容发布后要么静态堆积,要么靠平台推送曝光,几乎没有天然流动性。
但在 NamePump,内容天然带有流通性:
-
打赏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内容的支持,也是对内容资产的投资。 -
每一个打赏者,既是读者,也是帖子资产的持有者,有动力去推广自己支持过的内容。 -
随着交易发生,帖子代币的价格和分配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内容因此具备了「流动性」。
这意味着,内容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可以在社群中不断流动、传播,并随着流通而积累价值的。
在 NamePump 上,「内容」和「资产」、「交易」、「流通」第一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套机制,打破了以往内容一次性消费、无法沉淀价值的局限,让真正优质、有影响力的内容,有机会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
小结一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
在 NamePump,发帖不是一次性的信息发布,而是一次内容资产的创建和价值流通的起点。
玩转内容资产的正确姿势
上线后,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不少用户理解了 NamePump 的机制,也意识到「内容可以变成资产」这件事,但在实际参与时,依然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不敢贸然发帖或者打赏。
这很正常。
毕竟,把发帖、打赏、交易这些原本「情感」导向的行为,变成一种和资产价值挂钩的操作,对于大部分 Web3 用户来说,还是非常新的体验。
所以,这一节,我想聊聊:在 NamePump 上,如何更聪明地参与内容资产的玩法,既能玩得开心,也有机会赚得更多。
1. 发帖策略: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打赏?
在 NamePump 上发帖,不只是「抒发想法」,而是一次内容资产的发行。
那什么样的帖子,容易吸引更多 Tip,从而让资产价值快速积累呢?我总结了几个方向:
-
跟热点抓住正在发生的大事,第一时间发帖,总能获得更多关注。 -
提供有用的信息教程、经验分享、独家观点……内容实用性越强,越容易被 Tip,因为大家觉得「值得支持」。 -
激发情绪共鸣能让人笑、让人愤怒、让人感动的内容,天然传播性强,容易带动打赏。 -
保持短小精悍在 Web3 快节奏的环境里,一眼能看懂,往往比长篇大论更有效。
此外,发帖的时间点也有影响 —— 选择用户活跃时段(比如周末、晚上)发布,能显著提高被看到和打赏的几率。
一句话总结就是:
好内容=好资产,好资产=高回报。
2. Tip 策略:如何聪明地打赏帖子?
Tip,不只是支持作者,更是参与早期内容资产的一次机会。
那要怎样 Tip,才能最大化收益呢?可以参考这几点:
-
尽量早期参与Bonding Curve 决定了价格是随着打赏次数上涨的。越早 Tip,成本越低,潜在收益越高。 -
判断帖子潜力可以从内容质量、作者背景、社群讨论热度等角度快速判断,这个帖子有没有火起来的潜力。 -
主动传播内容Tip 后,可以自己分享帖子,拉朋友来打赏。打赏多了,你作为早期持有者也能获得更多后来者分成。
在 NamePump 上,早期 Tip 有点像「内容领域的天使投资人」:押中好内容,回报丰厚。
3. 流通策略:如何通过 Quit 获利?
在 NamePump,退出 Tip(Quit)就是把持有的帖子 Token 卖出。
什么时候退出,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问题。
可以考虑:
-
价格明显上涨时当帖子被打赏很多次、Bonding Curve 上的价格上涨了不少时,退出可以直接锁定收益。 -
热度到顶时如果发现帖子热度到达峰值、讨论逐渐减少,可以考虑趁价格还高时卖出。 -
个人持仓管理也可以根据自己手头的 NameToken 量,适时调整仓位,比如需要腾出 NameToken 去 Tip 其他更有潜力的帖子。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退出之后,就不允许再次进入了。想要二次进场,只能换个钱包账号。
4. 组合玩法:用 NameToken + PostToken,叠加收益
最后再提醒一点:
在 NamePump 上,NameToken 的价值和帖子资产的价值是互相强化的。
-
NameToken 涨了 → 帖子的 Tip 和交易也会更活跃,收益更多。 -
帖子资产火了 → 带动 NameToken 更值钱。
所以,如果你同时持有 NameToken,并积极参与发帖和 Tip,其实是在叠加两套收益机制,资产增长更快。
简单来说就是:
持 NameToken,是底仓;发好帖、Tip 好帖,是加速器。
在 NamePump 上,内容不再是一次性的产出,而是成为了可以沉淀、可以流通、可以升值的资产。
而你,不仅是内容的创作者、读者,也是这个内容资产体系中真正的参与者、收益者。
掌握玩法,才能真正玩转 NamePump 的内容资产化世界。
玩得好的人,不只是发帖者,也是内容投资人。
小结
本文详细回顾了 NamePump 从主网上线到当前的运营情况,并深入探讨了平台内容资产化的初步实践。通过软启动的方式,尽管没有大规模宣传推广,平台在上线初期便收获了不错的用户活跃度与交易量,展示了新模式的市场吸引力。上线当天,用户群体迅速增长,活跃用户的比例也超出了预期。这些数据证明了平台的吸引力,同时也验证了 NamePump 这一新型 Web3 平台在内容创作和交易之间所架起的桥梁。
在内容资产化方面,尽管打赏与发帖的初期活跃度偏低,但也符合我的预期。对于大多数 Web3 用户来说,内容资产化仍然是一个新兴的概念。通过将每一条帖子赋予代币属性,并结合 Bonding Curve 价格模型,NamePump 实现了内容价值和资产流通的结合。打赏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支持,更是一种对内容价值的投资行为。用户不仅能从内容创作中获益,还能通过打赏机制和后续涨价获得潜在回报,这使得内容创作者和支持者能够共享价值增长。
虽然目前整体的活跃度仍处在初步阶段,但平台的发展潜力已经初现。内容资产化让内容不仅限于一次性消费,它有了“价值沉淀”和“价值流通”的可能性,这对于 Web3 内容创作的未来发展是一次重要的探索。接下来,平台将继续优化产品,推动这一创新模式在更多用户中普及,期待在未来实现更多的突破与成长。
比推快讯
更多 >>- 交易员 AguilaTrades 将其比特币 20 倍多单增至 3.4 亿美元,浮盈超 1290 万美元
-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13,000美元
- Jupiter Mobile 将于第三季度推出 v3 版本
- Texture:黑客已归还 90%被盗资金
- Cookie DAO 宣布全新质押和 MAF 规则以及 COOKIE 代币销毁机制
- Web3 游戏平台 Remix 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Archetype 领投
-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现报 112,438 美元
- 上海市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 部分美股加密财库公司涨幅居前,Sequans 大涨 22.95%
- Arkham:贝莱德今日买入以太坊资金量超过比特币
- 德国国有开发银行 NRW.BANK 在 Polygon 链上发行 1 亿欧元债券
- 币安:原 Alpha 代币 PumpBTC (PUMP) 将统一更名为 PumpBTC (PUMPBTC)
- Ethena Labs 宣布 Coinbase 国际站成为 USDe 底层资产对冲平台
- 某地址过去半小时从 Kraken 提取 17,925 枚 ETH
- Plasma 宣布 XPL 公开发售将于 7 月 17 日开启,充值与提现 7 月 14 日锁定
- Kraken 在阿根廷注册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进军拉美市场
- Kraken 在阿根廷和墨西哥推出本地货币融资服务
- 美联储穆萨莱姆:稳定币可能成为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汇丰银行完成香港金管局e-HKD+实验测试,聚焦数字货币生态系统实际问题
- 市场消息:美国财政部已撤销加密货币经纪商报告要求
- 海南华铁黄蜂战略入股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XMeta
- 特朗普:加密货币“涨破天花板”
- 美联储穆萨莱姆:美国财政赤字不可持续,未来将影响金融稳定
- 特朗普:美联储应迅速降息
- 今日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入 1827 枚 BTC,以太坊 ETF 净利润 76940 枚 ETH
- 美元指数 DXY 日内涨超 0.5%,创 6 月 25 日以来新高
- NEXBRIDGE 完成 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Fulgur Ventures 领投
- 特朗普加码关税威胁,但投资者押注特朗普总会退缩
- 美联储穆萨莱姆:通胀存在上行风险,美元贬值或将推动通胀
- 美 SEC 专员:代币化股票仍然是证券,须遵守监管
- 美股 Circle 涨幅收窄至 0.8%
- 蚂蚁国际否认接入 Circle
- Aptos Labs 任命首位首席商务官,巩固 RWA 与稳定币市场地位
- 以太坊基金会发文阐述生态未来发展目标:扩大用户人数和提升技术
- Coinbase 携手 Perplexity AI 提供实时加密数据,旨在助力智能交易决策
- CryptoQuant:Strategy 未来将面临税务风险,或被迫清算比特币以应对税单
- 观点:特朗普有权公开表达对鲍威尔和美联储政策的观感
- Cardano 基金会:持有超 6.5 亿美元加密资产,比特币占比 15%
- K Wave Media 与 Anson Funds 达成 5 亿美元可转债协议,拟 80%用于购买 BTC
- 疑似 Arthapala 地址过去 6 小时再次向交易所充值 6440 枚 ETH
- 某个与 Cumberland 关联地址从币安提取 2.5 万枚 ETH
- Kamino:USDG 耗时 5 个月成 solana 生态第六大稳定币,总流通量 1.2 亿枚,为平台借出率最高资产
- GameSquare 花费 500 万美元买入 1818.84 枚 ETH 以支持其以太坊财库
- DeFi Dev Corp:增持 153,225 枚 SOL,目前 SOL 总持仓达到 846,630 枚
- KULR Technology 花费 1000 万美元增持 90 枚 BTC
- 美国至 7 月 5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7 万人,预期 23.5 万人
-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支付系统 HUMO 推出政府债券支持的代币
- Coinbase 国际站为机构客户开放场外结算服务
- 交易员 Eugene:pump.fun 公售不值得关注,市场存在太多更有潜力机会
- Tether 增发 10 亿枚 USDT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Jupiter Mobile 将于第三季度推出 v3 版本
- Texture:黑客已归还 90%被盗资金
- 十大理由告诉你:为什么以太坊必涨无疑
- Cookie DAO 宣布全新质押和 MAF 规则以及 COOKIE 代币销毁机制
- Web3 游戏平台 Remix 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Archetype 领投
-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现报 112,438 美元
- 上海市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 部分美股加密财库公司涨幅居前,Sequans 大涨 22.95%
- Arkham:贝莱德今日买入以太坊资金量超过比特币
- 德国国有开发银行 NRW.BANK 在 Polygon 链上发行 1 亿欧元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