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ttensor AI 数据子网启动,Masa 或成为 TAO 生态第一个 Alpha?
MASA,Bittensor 生态 AI 数据子网的首个代币。
撰文:Frank,Foresight News
TAO 之后,谁会是 DeAI 赛道的下一个 Alpha?
在这个 Web3+AI 叙事的元年,受到 Polychain、DCG 等顶级投资机构加持的 AI 赛道龙头 Bittensor(TAO)在登陆币安后带领 DeAI 领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催动了一系列概念代币上涨。
如今行情乍寒还暖,但 AI 叙事仍在猪突猛进,VanEck 就预计 2030 年 AI 市场份额或高达 1.8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 DeAI 的需求也将持续膨胀:如果能够通过一套基于 Web3 的共建共享架构,为大家提供参与 AI 时代的平等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 AI 时代红利,无疑会是下一波「AI & Web3」浪潮的最大机会所在,甚至潜在规模还将大于比特币的体量。
Bittensor 叙事尚未结束,生态刚刚起步,那谁会是其中第一个 Alpha?就在昨日,作为 2024 年在 CoinList 公开销售的首个 AI 项目,Masa 官宣在 Bittensor 上推出基于 LLM 的 AI 数据子网,成为 Bittensor 生态首个有代币的数据子网,MASA 更是成为泛 Bittensor 生态继 TAO 之后的唯一可投资「新币」。
市场变动不居的大背景下,Masa Bittensor 子网的推出会否成为「AI & Web3」新一轮行情的催化剂?Masa(MASA)又能否成为承接 Bittensor 生态资金与开发者资源外溢的爆点?
Masa:Bittensor 生态首个发币的数据子网
某种程度上,Bittensor 生态与「AI & Web3」叙事可谓同此凉热。
本轮 AI 超级叙事起势以来,比照 AI 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的 Web3 博弈迅速白热化,不同细分赛道也涌现了一批头部玩家,其中 Bittensor 则一马当先地扮演了 DeAI 领域「房间里的大象」角色:
自 2023 年 3 月推出以来,Bittensor 已经构建了一个价值 100 亿美元的全球规模 AI 生态系统,诸如 DCG 子公司 Foundry 和 Polychain 在内的机构验证者总共质押了 570 万枚 TAO(约 18 亿美元),彻底打开了 DeAI 叙事的估值天花板。
更关键的是,因为 Bittensor 是通过由一个个较小的、专门的子网组成的中心网络运作,每个子网都致力于 AI 的不同领域,并凭借其复杂的 TAO 经济模型激励高价值 AI 子网的生产,所以作为 DeAI 领域的「第一代 Alpha」项目,也一直在不断激发 DeAI 领域的创新活力。
就在 5 月份,Bittensor 还宣布将每周增加 4 个子网插槽,直至达到新的 64 个插槽上限,今年的目标则是迈向 1024 个子网。也正因如此,不断扩容的 Bittensor 子网生态,几乎成为虹吸优质项目与资源的大一统 DeAI 底层创新平台,覆盖了内容生成、数据搜集与处理、LLM 生态系统、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Fi 和其他应用等多个领域。
从这个角度看,Masa 在 Bittensor 上推出基于 LLM 的 AI 数据子网,无疑是更广泛触达全球 DeAI 领域资源与项目的一招妙手——Masa Bittensor 子网将利用 Bittensor 的 P2P 机器智能网络来加速 AI 数据的聚合、转换和获取,从而使 AI 开发者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利用全球的任何数据构建任何东西。
因此此次合作本质上对 Masa 来说未尝不是一张船票,能极大地赋能了 Masa 自身的生态系统,甚至不排除在泛 Bitterson 生态内构建最活跃和利用率最高的 Bittensor 子网,从而成为接力 Bittensor 的「新生代 Alpha」。
毕竟目前该子网提供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实时和静态、结构化、注释和向量化的数据,包括 X、Discord、记录下来的语音数据(例如播客、YouTube、TikTok)、受限网络数据(例如纽约时报)和公共网络数据(例如谷歌搜索),AI 开发者已经用于多种用例,例如捕获交易信号和构建超个性化的 AI 伴侣。
那通过与 Bittensor 的结合,Masa 得以获取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其数据子网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服务和体验;同时还有助于吸引 Bitterson 生态内成熟的数百名开发者加入,从而壮大 Masa 的开发者群体,推动其生态系统下一步的无边界创新演化速度。
当然这种受益也是双向的,在过去的 2 年里,Masa 网络中已经发展了超过 160 万贡献者和 100 多名开发者,不同的参与者都通过贡献数据获得了收益,而这些 Masa 的贡献者、开发者和验证者生态预计也会显著增强 Bittensor 网络的性能和效用。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整个泛 Bittensor 生态中,除了 TAO 之外,再无其它子网项目推出代币,这也意味着沉淀在 Bittensor 的资金的可交易标的十分单一,而此次 Masa Bittensor 主网的推出,也使得 MASA 成为首个 Bittensor 子网项目代币,无疑为 Bittensor 生态的上百亿美元沉淀资金提供了新的选择。
与此同时,Masa 也在 Bittensor 生态系统中引入了第一个双代币奖励模型,让 Masa 协议和 Masa Bittensor 子网的验证者和工作节点可以通过 MASA 和 TAO 获得双代币质押奖励,其中 Masa 基金会拥有的来自子网运营的 TAO,将通过回购或分发来支持 MASA,以作为排放计划的一部分。
一言以蔽之,如果梳理 Masa 和 Bittensor 此次合作背后的核心逻辑,就是 TAO 是今年首个在币安上市的 AI 赛道龙头生态项目,MASA 则是 Bittensor 子网生态中唯一有代币的龙头项目。
「长期主义」,日拱一卒的 Masa
如果说 Bittensor 是 DeAI 赛道的当家花旦,那 Masa 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势头凶猛、未来可期的新晋小生。
值得注意的是,Masa 核心团队在架构上本身就体现了「技术 + 市场」的双重属性,以其两位联合创始人为例:
-
Masa 联创 Brendan Playford 作为 Web3 连续创业者和区块链技术资深人士,2013 年起参与比特币挖矿,2017 年完成加密项目 DAG 的 ICO 融资,2020 年创立的大数据项目曾获得 1700 万美元融资;
-
而另一位 Masa 联创 Calanthia Mei 曾历任海外科技圈头部投资人和前硅谷独角兽高管等职位,2017 年在全球最大支付公司 PayPal 联合参与创立战略投资部门,并协助其在全球战略部署超 3 亿美元资金,2020 年作为创始团队和高管加入硅谷明星科技项目并完成 1 亿美元融资,而后成功退出出售给美国上市公司;
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同赛道项目难以复刻的独家竞争优势,因此虽然自 TAO 上线币安后,AI 领域的表现整体低迷,但作为 DeAI 领域的明星玩家,Masa 近 4 个月的确打出了一套相当漂亮的组合拳,无论是水面上的市场、合作方面,还是水面下的产品、技术维度,都相当扎实地体现了长期主义的团队调性。
首先是在市场方面,MASA 几乎成为上半年 DeAI 领域的新生代「顶流」,通过不间断的合作上所动作,扛起了投资者对 DeAI 项目的关注度大旗:
-
3 月 7 日,MASA 登陆 CoinList,成为 2024 年 CoinList 首个启动社区轮代币销售的 AI 项目,并在 17 分钟被抢购一空,超募认购超过 6.4 倍,创下新纪录;
-
4 月 11 日,MASA 同步上线 Bybit、HTX、KuCoin、Gate.io、CoinList、Pancakeswap 与 Uniswap 等交易所并开启交易,24 小时交易量便突破 1 亿美元;
其次在项目进展和产品发布方面,无论是上线 Masa AI 数据市场,还是推出去中心化 AI 开发者生态系统,并公布首批 13 个开发者合作伙伴团队,Masa 都在日拱一卒地稳步推进。
尤其是本月初公布基于「Fair AI」的网络技术架构与产品适用场景,更是致力于带头推动构建支持 Fair AI 发展的协作生态系统。
而更广泛的 DeAI 生态合作就如同一块试金石,能够检验出项目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在这方面,Masa 近 3 个月前后与多个明星项目达成了深度合作,其中除了进一步与 CoinList 合作推出新的 MASA 质押计划,还包括相继与 AlloraBase 、SpectralTelle、Theoriq、Sleepless AI、GT Protocol 等 AI 各领域明星开发者项目达成的全新合作。
而在此之外,Masa 作为 DeAI 领域的头部玩家,从 4 月份的香港到 7 月份的布鲁塞尔,也积极参与或主办了一系列技术研讨会、小组讨论等各式 Web3 & AI 活动,包括香江之畔的 8 场对话活动和布鲁塞尔 ETHCC 大会期间的 9 场「AI & Web3」相关周边活动,一以贯之地与 Builder 们共叙 AI 赛道的新变化新进展,同时也和行业领军者们一同畅想 2024 年 Web3 与 AI 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
凡此种种,如果说「2024 年的 DeAI 就是 2020 年的 DeFi」,那如今偏冷的市场环境或许正是做事的好时机,着力点就在于如何日拱一卒地为未来新资金、新用户、新用例的涌入做好全方位的市场与技术储备。
当前 AI 赛道的发展态势虽然仍晦暗不明,但一旦在下半年出现回暖趋势,Masa 这种持续性的先手布局就会立即转化为独一档的竞争优势——涵盖了技术研发、生态合作、市场拓展等多个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合作资源。
因此如果我们把视线收束到宏观角度,会发现 Masa 此次发布 Bittensor 子网的时间点可谓恰逢其时:
如果说上述一系列的努力,使得过去几个月 Masa 在 DeAI 竞争中的优势不断积累和壮大,就如同一位即将踏上赛场的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和充分准备,已经具备了夺冠的实力,站在了厚积薄发的最后关口,只差那临门一脚。
那 Masa Bittensor 子网的推出,或许就是将海量资金、开发者资源、新创新应用场景引入 Masa 生态,催发这个链式反应的奇点时刻。
1+1>2:Masa 与 Bittensor 生态资源的双向耦合
如果说 TAO 是「Web3+AI」赛道的基石与 Beta,那么 Masa 就是这个庞大生态中的第一个 Alpha。换言之,Masa 发布 Bittensor 子网后,相当于打通了 Masa 与 Bittensor 生态沉淀资金、开发者资源的双向流动渠道。
首先自然是 Masa 的 DeAI 数据服务将进一步触达全球范围内的 DeAI 应用和开发者,更多的项目将与 Masa 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推动 Masa 的终端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和壮大,为 Masa 带来全新的业务增长点和价值创造渠道。
其次,Bittensor 现有的开发者资源也可以直接涌入 Masa 生态,进行基于 DeAI 架构的各式用例创新,增强 Masa 生态内部的无边界创新变量。
譬如 Masa 已允许开发人员对任一播客的音频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置,高效处理文本信息,以用于训练健康和保健等场景的 AI 代理;同时 Masa 还允许开发者基于从 Discord 服务器提取的对话消息和用户交互数据,汇总产品反馈和社区情绪,以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产品反馈等等。
说白了,Bittensor 与 Masa 生态资源的双向耦合,可以帮助更多的 DeAI 应用落地生根,甚至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有望通过 Masa 与 Bittensor 扩展的场景用例,加入 DeAI 和 Web3 生态,实现 Mass Adoption 的目标。
这种「1+1>2」背后所带来流量红利不可小觑——不仅是 Masa 生态,包括 Bittensor 平台也有望获得一波明显的用户增长与场景创新,而更多的用户和更丰富的用例意味巨大的流量优势,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 TAO/MASA 代币的市场需求和认可度,还能够为 Masa 创造更多的商业落地机会。
而生态的繁荣必然会带来代币价值的显著提升,MASA 代币作为 Bittensor 子网生态系统中的第一个实时代币,通过 Uniswap 上的 MASA / wTAO 交易对,不仅直接扩大了流动性交易渠道,还等于成为泛 Bittensor 生态上百亿美元沉淀资金继 TAO 之后唯一的可选标的,这就为 MASA 提供了充足的升值潜力。
小结
真正的转折时刻往往在悄无声息中发芽,尤其是面对 DeAI 这样的技术叙事,个体的局部感知与整体趋势往往会存在巨大误差。
因此 DeAI 的下一个 Alpha 会是谁?什么时候到来?我们无从知晓,但从台前到幕后,从 TAO 到 MASA,从压舱石般的 Beta 到如今的新 Alpha,泛 Bittensor 生态在「AI+Web3」叙事中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至少在当下,尤其是伴随着 Masa Bittensor 子网的推出,Masa 已经展现出了接力 Bittensor(TAO)成为「新生代 Alpha」的姿态,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推快讯
更多 >>- Bedrock DAO 推出 PoSL 质押机制
- 币安升级跟单交易主交易员成长计划
- 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8960 万美元
- 某新建地址从 Binance 提币 5000 亿枚 PEPE
-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商 APACX 正式成立,提供稳定币基础设施及跨境支付服务
- 贝莱德拟扩大其数字资产团队,新增 4 个高级职位招聘信息
- 韩国法院暂停执行对 Upbit 的三个月业务限制处罚
- ETH 波段巨鲸 redbase.eth 于过去 9 小时抛售 3998 枚 ETH 获利了结
- RootData:CHEEL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2204 万美元的代币
- Bithumb 新增 Walrus(WAL)韩元交易对
- 24 小时 CEX 现货资金流入/流出榜:BTC 净流出 1.92 亿美元,ETH 净流出 1.23 亿美元
- Ethereum 官网上线 AI 代理页面,探索区块链与 AI 融合
- Polyhedra 启动 8 周额外质押奖励活动,ZKJ 质押者将在常规奖励外获得 ZRO、ETH 等代币奖励
- Abraxas Capital 通过 Pendle 协议获得 752 万美元利息收益
- 早期 PEPE 巨鲸再度加仓 5060 亿枚 PEPE,价值约 440 万美元
- 某鲸鱼在 Raydium 添加 10.58 亿枚 MEW 的单边流动性,价值约 304 万美元
- 以太坊开发者草拟 EIP-7917 提案,旨在解决现有提议者选举的不确定性问题
- 4 个鲸鱼地址开始积累 ETH,近 12 小时共积累 15,933 枚 ETH
- Berachain 链游 Wizzwoods 将于 3 月 29 日正式启动 TGE
- ORCA 短时拉升 10%,现报 2.734 美元
- 韩国 411 名官员申报虚拟资产,总额超 980 万美元
- Orbiter 启动超级合伙人计划:链上分佣透明化,推广赚取 20%佣金
- Uniswap 时间锁合约释放 2790 万 UNI,部分已转入交易所
- 美众议员 Emmer 重推《证券清晰法案》,拟为加密资产划定监管边界
- 白宫任命马斯克协助领导 Signal 聊天泄露事件调查
- 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为 40,市场恐慌情绪再度蔓延
- Vitalik 7 小时前将 250 枚 ETH 转进隐私协议 RAILGUN,或将进行捐赠
- 30 余家加密企业联名促美国国会澄清“资金传输人”法律定义
- 阿根廷总统米莱陷 Libra 丑闻,民调显示 57%民众失去信任
- Polyhedra:Web3Port 及其关联企业并非其做市商
- 美国参议院以 70-28 票通过决议,拟废除 IRS DeFi 经纪商规则
- 美参议院通过废除具争议加密税务规则,特朗普预计将签署
- ReachMe 澄清平台无任何官方代币,提醒用户警惕相关诈骗
- Tether 收购意大利媒体公司 Be Water 30% 股份
- 数据:1,000 枚 BTC 从未知钱包转移至 Kraken
- David Sacks:AI 是迄今最大技术浪潮,所有路径皆为铺垫
- 盈透证券新增支持 SOL、ADA、XRP、DOGE 交易服务
- 特朗普或将向欧盟征收约 20%关税,且不会有任何豁免或例外
- Unicoin CEO 致信 SEC 呼吁终止调查
- Bitget CEO 质疑 Hyperliquid 风控机制,警示其或成为下一个 FTX
- CZ 在 X 平台上线付费咨询服务,收入将捐献慈善机构
- Monad 今晨发布私密推文,提示关注者回复地址以获取空投 NFT
- Taproot Wizards 将于今晚 11 时开启荷兰拍,起拍价为 0.42BTC
- 市场消息:OpenAI 接近敲定由软银牵头的 400 亿美元的融资
- 怀俄明州稳定币 WYST 进入关键测试阶段,州长称有望于 7 月上线
- 法国公司 Blockchain Group 以约 4730 万欧元的价格增持 580 枚 BTC,共持有 620 枚 BTC
- 币安首期投票上币得票率前两名分别为 BANANAS31 和 WHY
- 特朗普称对等关税计划将是“宽松”的
- 高盛上调金价预测至 3300 美元
- OpenAI 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两倍,明年增长一倍以上
比推专栏
更多 >>- Meme 退潮下的生存之战:PumpSwap 能否成为 Pump.fun 的“流动性核武器”?
- 中轨彷徨
- 脱水观点:等待底部信号明确
- 当AI算力也开始“共享”,谁将成为这场新竞赛的领跑者?
- 麦肯锡预测:生成式AI或为零售业创造4.4万亿美金,解读9大核心场景
- IOSG Weekly Brief|SIMD 0228 - Solana 的阵痛与变革 #268
- 做高容错性投资
- 智能合约安全审计入门篇 —— Deploy Different Contracts to the Same Address
- 不信者恒不信
- 3.17-3.23 Web3 游戏周报:Pixudi 双榜领跑,The Forgotten Runiverse 登陆三大主机平台
观点
项目
比推热门文章
- 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8960 万美元
- 某新建地址从 Binance 提币 5000 亿枚 PEPE
-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商 APACX 正式成立,提供稳定币基础设施及跨境支付服务
- 贝莱德拟扩大其数字资产团队,新增 4 个高级职位招聘信息
- 韩国法院暂停执行对 Upbit 的三个月业务限制处罚
- ETH 波段巨鲸 redbase.eth 于过去 9 小时抛售 3998 枚 ETH 获利了结
- RootData:CHEEL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2204 万美元的代币
- Bithumb 新增 Walrus(WAL)韩元交易对
- 24 小时 CEX 现货资金流入/流出榜:BTC 净流出 1.92 亿美元,ETH 净流出 1.23 亿美元
- Ethereum 官网上线 AI 代理页面,探索区块链与 AI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