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热潮下危机四伏,普通人要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在2023年成为主流——这项技术的出现由来已久,但要达到人们在科幻小说中对类人机器的幻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hatGPT无疑引领了这一年的人工智能热潮。这个聊天机器人让世界看到了计算机科学的最新进展,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也不太清楚该如何使用它。
人工智能先驱科学家李飞飞表示:“我认为这是一个拐点时刻。在历史上,2023年有望因技术的深刻变革和公众的觉醒而被铭记。这也显示了这项技术有多惊人”。
这一年,人们执着于弄清楚“这是什么,如何使用它,有什么影响?包括所有好的、坏的,甚至恐怖的影响”,她表示。
01.
人工智能造成的恐慌
2023年初,新年伊始不久,第一次人工智能恐慌就开始了。当时教室重新开放,从西雅图到巴黎的学校都开始禁止ChatGPT。
学生们已经开始向这个于2022年底发布的聊天机器人“请教”,要求其帮助撰写论文并回答课后作业。
ChatGPT等技术背后的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是在“学习”了大量人类作品的模式之后,通过反复猜测句子中的下一个单词来工作。
它们经常会一本正经、错误地给到一些“事实”。从输出结果来看,却显得如此自然,以至于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对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及可能用来施行诡计和欺骗的可能有所担忧。
随着新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人们的担忧逐渐升级——它们不仅能撰写文字,还能产生新奇的图像、音乐、合成声音。
这威胁到了所有以写作、绘画、编曲或编码为生计的人,甚至引发了好莱坞作家和演员的罢工,以及视觉艺术家和畅销书作家的法律诉讼。
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警告说,这项技术的无节制发展正在超越人类,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其他科学家则称他们的担忧过于夸张,或提醒人们注意更直接的风险。
到今年年底,人工智能危机已经转移到ChatGPT自己的制造商——旧金山初创公司OpenAI,其CEO引起了一番“戏剧性的动荡”。
人工智能危机同时转移到了比利时的一个政府会议室,来自欧盟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在经过数天的紧张会谈后,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制定了世界上首个重要的人工智能法律保障协议。
新的人工智能法律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生效,而包括美国国会在内的其它立法机构距离颁布自己的法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炒作过度?
毫无疑问,2023年推出的商业人工智能产品包含了人工智能研究早期阶段无法实现的技术成就,这些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追踪新兴技术的“炒作周期”。想象一下,一辆木质过山车“嘀嗒嘀嗒”地驶向最高峰,即将冲下Gartner所描述的“幻灭的低谷”,然后再驶回现实。
Gartner的分析师Dave Micko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处于期望膨胀的高峰期,供应商和生产商围绕其能力、及提供的帮助进行了大肆宣扬。”
谷歌本月对其功能最强的人工智能模型Gemini的视频演示进行了剪辑,尽管使其看起来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更像人类,但仍然招致了无数批评。
Micko表示,领先的人工智能开发商正在推动某些应用最新技术的方式,其中大部分都与他们目前的产品线相对应——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工作场所生产力软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都会这样使用它。
他表示:“尽管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苹果都希望我们采用他们的技术思维和技术交付方式,但我认为,采用实际是自下而上的。”
03.
这一次人工智能商业化有什么不同?
人们很容易忘记,这并不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第一波浪潮。
李彦宏和其他科学家开发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人们整理庞大的照片数据库,识别物体和人脸,并帮助引导自动驾驶汽车。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使Siri和Alexa等语音助手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固定工具。
Siri Inc.的联合创始人Tom Gruber说道:“当我们在2011年推出Siri时,它是当时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也是人们经历过的人工智能的唯一主要主流应用。”
Gruber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是人工智能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浪潮”。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带来了新的危险。
Gruber表示:“我们感到惊讶的是,通过训练机器在互联网上玩接龙游戏,我们竟然意外地遇到了这种惊人的语言能力。”
危机可能会在2024年迅速到来,因为美国、印度和其他地方的重大国家选举可能会充斥着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
Gruber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视觉感知和分步规划能力方面的快速提升,可以为数字助理的愿景注入新的活力,但前提是它们必须能够进入“我们数字生活流的内部循环”。
“它们可以管理你的注意力,比如你应该看这个视频,你应该阅读这本书,你应该回复这个人的消息。这才是一名真正的贴身助理的工作。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个人信息和隐私面临着极大的风险。”Gruber表示。
比推快讯
更多 >>- Vitalik:若去中心化只是一句口号,以太坊将面临风险
- GMGN 联创:推特监控功能已恢复
- 预警:数十款假钱包插件涌入火狐商店,盗取加密货币
- 天桥资本创始人:上市公司加密储备热潮最终将会消退
- Circle 跌超 6%,近 7 个交易日已回撤 31%
- 内幕交易员 @qwatio 的 40 倍 BTC 空单再次遭到部分强平,剩余仓位同样处于清算边缘
- 过去 1 小时全网爆仓超 3300 万美元,主爆空单
- 特朗普旗下 Trump Media 向 SEC 提交 BTC、ETH 混合现货 ETF 申请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s:目前加密货币监管规则仍不明确
- 彭博社:投资加密货币让特朗普家族财富在数月内增加至少 6.2 亿美元
- Peter Thiel 拟联合 Anduril 创始人推出数字银行 Erebor
- 美众议院已开始召开会议讨论“大而美”法案
- 特朗普:美丽大法案将助推美国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复兴
- HOOD 涨幅扩大至 7.87%,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 BounceBit 将于第四季度上线代币化股票产品
- 特朗普: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详细信息将在稍后公布
- SOL 版微策略DDC 公布 1.125 亿融资细节
- 灰度:2025 年下半年加密资产将获得有利宏观背景支持
- 比特币储蓄应用 Bitstack 成法国首家获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的公司
- 今日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出 2180 枚 BTC,以太坊 ETF 净流出 4162 枚 ETH
- 社交媒体平台“X”在美国出现问题
- Aptos Labs 与 Yellow Card 合作,在非洲提供即时、零费用的稳定币转账服务
- KBC 银行将向零售客户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投资服务
- Michael Saylor:比特币是货币,其他一切都是信用
- 上市公司 Addentax 签署 13 亿美元条款清单,拟购入收购 1.2 万枚比特币
- 美三大股指小幅低开,加密货币股普涨
- 《金融时报》:硅谷富豪要开办银行扶持加密货币企业
- SOL Strategies 发布 6 月更新:现已有超 370 万枚 SOL 委托给验证者
- 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发布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及诈骗警告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股票代币化正在兴起
- K33:7 月的加密货币交易活动或将陷入低迷
- 比特币 DeFi 项目 BOB 启动 BitVM Bridge 测试网,主网拟 Q4 上线
- 美国 6 月非农报告提前至明天公布
- Anchorage Digital 被任命为 REX-Osprey SOL 现货 ETF 的权益合伙人和托管人
- Thesis 收购比特币奖励平台 Lolli
- ZachXBT:今年以来加密项目中至少有 345 至 920 个岗位被朝鲜 IT 人员渗透
- ZachXBT:朝鲜开发者今年已从加密领域获得 1.65 亿美元付款
- 京基金融国际斥资 1200 万美元认购 Amber 国际股份,进军机构加密服务领域
- 美国和越南据称即将达成一个贸易框架
- 瑞典上市公司 H100 增持 47.33 枚 BTC
- 分析师:小非农意外低于预期,市场已完全定价美联储 9 月份降息
- 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 2025 年底前至少两次降息的押注
- 数字支付公司 Mogo 宣布将配置 5000 万美元比特币作为资本保全
- 首只提供原生 SOL 质押奖励 ETF SSK 已在美国上市交易
- 疑似属于同一实体的 3 个地址从 OKX 提币 2797 枚 ETH
- 美国 6 月 ADP 就业人数 -3.3 万人,预期 9.5 万人
- Genius Group 比特币储备量增至 120 枚
- Greeks.live:部分交易者对比特币 V 型反转保持谨慎乐观
- Coinbase 收购代币管理公司 Liquifi
- 匈牙利央行排除纳入加密资产的可能性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Vitalik:若去中心化只是一句口号,以太坊将面临风险
- GMGN 联创:推特监控功能已恢复
- 预警:数十款假钱包插件涌入火狐商店,盗取加密货币
- 天桥资本创始人:上市公司加密储备热潮最终将会消退
- 美股代币化三大模式揭秘,Robinhood、Coinbase谁能跑赢?
- Circle 跌超 6%,近 7 个交易日已回撤 31%
- 内幕交易员 @qwatio 的 40 倍 BTC 空单再次遭到部分强平,剩余仓位同样处于清算边缘
- 过去 1 小时全网爆仓超 3300 万美元,主爆空单
- 特朗普旗下 Trump Media 向 SEC 提交 BTC、ETH 混合现货 ETF 申请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s:目前加密货币监管规则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