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圈名人响马:高性能公链难出新事,智能合约涉及权力分配
采写:cynic,极客web3贡献者
受访者:响马,fibjs创始人
编辑:Faust,极客web3联创
导语:响马,FIBJS项目创始人,92年从事软件开发至今,已有30年经验。响马在1994年接触互联网相关技术,1998年创办华语圈首个大型综合社区网站——西祠胡同,2012年创办孢子社区,2018年涉足EOS生态,目前专注于fibjs和EOS相关的底层设施开发。
本次访谈从响马对EOS的回忆开始,引申到区块链背后的政治哲学。他认为:
·追求极端TPS的是伪区块链,高性能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POS的核心是如何选出长老,本质趋于联盟链。而EOS通过治理来分配出块权,涉及到公共治理权的来源;
·POS链的股权制存在剥削,原生Token持有者有治理权,持有其它资产的人却没有。这是引入智能合约所引发的问题,以太坊为首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从保护私权,变成管理公共资产,引申出了一系列复杂模糊、不好解决的问题。比如头重脚轻,上层资产太重。
·支持智能合约和DeFi的以太坊管辖了公共资产,但相关权力分配不明晰合理,比如借贷协议凭什么采用并相信某些预言机。Permissionless的合约部署及采用,授予了许多个体以没有被充分监督的权力,这连锁反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用户并不关心底层技术,他们想要的往往是简单、得心应手的产品,而不必是最完美的。
·以太坊现在其实是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形成的一个中心化的信任中心。
·DID+可验证凭证也许是一个未来方向,它可以连接分散的网络,无需信任与边界。
·只要有链就有共识,有共识就有边界,有边界,就无法做到互通。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没有信任的协议,这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属性。
访谈全文
1.Cynic:我们从一个问题引入本次对EOS乃至新公链的讨论吧。我们都知道,EOS在2018年曾无比疯狂,其IC0募资规模达到42亿美元,一度震惊区块链乃至传统金融圈,让无数上市公司都黯然失色。但时至4年后的今天,EOS生态已然势微,市值缩水98%,甚至逐渐被世人遗忘。
在此,您能否靠着对“2018之夏”的记忆,简单讲述下您对EOS的回忆与其跌宕起伏?
响马:我的经历代表了很多从传统技术圈进入区块链的人的经历——当时总是被“教育”到,BTC很慢,使用成本很高,但它的价格却涨得很高。这个时候,我们想让区块链能够承载更广泛的业务和更大规模的市场,显然就要让区块链的吞吐量变得更高。
EOS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每秒100万TPS的惊人指标,虽然现在大家知道,仅就单链而言EOS远做不到这一点,但在那个时代,它却给了大家以幻想的余地。EOS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区块链的效率问题?区块链可以变得很快,可以重新容纳更多业务,可以创造更大的市场?
在单链生态上,EOS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其实不错。单从性能来看,经过我们的优化后,可以达到3万TPS。EOS无论是从性能还是在生态上,其实都曾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但我认为区块链的核心不是性能,而EOS过于注重交易处理速度和吞吐量问题。对高性能区块链的叙事,我的观点大概是在2019年前后开始转变的。
2.Cynic:我记得您之前曾说,“EOS用了半年时间,堵死了高性能公链这条路”,这个应该就是您提到的思想转变?
响马:这个转变的过程是什么?EOS的发展,让我们在技术实践中发现了问题。我们可以和其他链进行对比,比如说BTC,到现在为止,BTC的数据量规模是比较稳定的,我们甚至可以在几小时内验证完历史数据。但对于EOS,哪怕只同步18年到19年底这部分的历史数据,我们跑一个全节点都会感觉到同步时间的漫长。这其实违背了区块链和密码学的宗旨: Don’t trust,verify.也即自己去验证数据,不必信任其他人。但过长的历史数据同步时间,抬高了运行全节点的门槛,意味着你无法快速完成验证交易的过程,大多数用户最后只能长期信任第三方节点的数据验证结果。
(gavin wood在solana首次宕机后发表的评论,指出用户能低门槛运行全节点才是区块链的真谛)
我们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中,用户只有依赖云服务商,才能验证区块链账本数据。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反思——区块链的第一性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业务应该用区块链,什么样的业务不该用区块链?要不要为了TPS去牺牲安全?要不要为了高性能去牺牲可验证性?当我们失去了数据的可验证性、资产的可验证性,区块链跟支付宝还有什么区别?我为什么不用支付宝而去用区块链?
后来我意识到,追求极端TPS的是伪区块链。区块链应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高性能实际上是区块链中最不重要的一点。
3.Cynic:EOS创始人BM之前还做过两条链,和EOS一样用的都是DPOS共识。您怎么看DPOS及其背后的哲学? 因为DPOS中的D:Delegate委托机制,似乎让EOS天然具备了链上治理能力。
响马:共识机制在我的定义里只有两种,要么POS,要么POW。POW来源于计算能力,而POS来源于股权。POW更Permissionless,而POS的核心是如何选出长老,本质上会向联盟链靠拢。
同为POS体系的公链,以太坊简单的通过质押,通过随机选拔共识节点,然后去尽量避免人为主观介入的比重;EOS考虑更多的则是通过公开治理来分配出块权。
但POS总会产生一个问题:公共治理权的来源是什么?在POS中,Token是这个权力的来源,大家通过Token质押量来决定个人的治理权,也就是股权制。这不像国家治理,国家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权的让渡,采用的是人权制。
股权制存在剥削问题,原生Token持有者有治理权,持有其它链上资产的人却没有。这是引入智能合约本身带来的巨大难题。以太坊为首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从保护私权,变成管理公共资产,必将遇到更多问题。
4.Cynic:您提到的“引入智能合约带来了巨大问题”,是指?
响马:可以这么打比方,比特币只是个账本,没有智能合约,使得比特币只是个记账工具,只记录私有财产的转移,只涉及私权,这比较简洁,权力模型是合理的;但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约后,本质成了去中心化的云服务。
支持智能合约的以太坊实际管辖了公共资产,不再是比特币那样单纯管辖私有财产,这引申出了一系列极其复杂和模糊、不好解决的问题。
首先,以太坊链上有原生资产ETH和流通的其他资产(或称为寄生资产),“寄生资产”只有使用权没有底层链的治理权,随着这类流通在链上的“寄生资产”越来越多,以太坊难免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即底层安全和上层承载的巨量资产不匹配。pow转pos后,这个头重脚轻的问题更明显了,整个体系的治理权更集中;
更重要的是,智能合约赋予了以太坊公共资产管理属性,Defi相关的各种交易,涉及到公共资产相关的权力再分配,可以延伸到治理权。举个例子:
某个Defi借贷协议采用了一组预言机节点联盟来提供喂价服务,确定哪些用户的抵押率不足需要清算,这其实就赋予了预言机节点以公共资产管理权;但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些预言机是可信和安全可靠的,凭什么把公权赋予他们,很多时候都没有用户参与的空间,稀里糊涂就把权力赋予给了一些没有被充分监督和充分披露的个体。考虑到过去频繁出现的预言机喂价操纵攻击,这个问题其实比较严肃。不被监督、没有被许可的权力往往是不可信的。
但凡涉及到公共资产管理权,其实需要充分监督,需要充分披露,但目前没有充分监管各种智能合约项目的机制。
归根结底我认为,Permissionless只应该针对私权,不应该针对公权,Permissionless的合约部署及采用,授予了许多个体以没有被充分监督的权力,这连锁反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Multichain跨链桥的例子或许是更直观的。
EOS相关的治理权分配思路和来源其实比较明晰,但Defi协议等智能合约项目的权力分配来源不明晰,甚至消失了;如果像EOS那样搞明确的公开治理,把公权力进行明晰合理的分配,又会使得项目本身开发难度变大,变得很重。这是个难点。
所以,只要涉及公共资产的管理权,就涉及权力边界的问题,比如德国人的事情不可能让法国人去管理。引入智能合约使得以太坊实际管辖了公共资产,不再是比特币那样单纯管辖私有财产,这引申出了一系列极其复杂和模糊、不好解决的问题。
5.Cynic:EOS提出独特的资源模型,模仿计算机分配网络带宽NET、算力CPU、内存RAM等资源。您认为这个设计对EOS有何影响?
响马:BTC、以太坊所使用的银行账本式的模型,运行机制相对简单,更受欢迎,同时也会面临状态膨胀(状态爆炸)问题。而在EOS的设计里,占用存储空间的话,会持续消耗资源(类似于gas),这种设计能够避免状态膨胀,模拟计算机资源收费的设计让它更贴近云服务的体验。
尽管资源模型可能对服务提供者而言更合理,但复杂的设计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理解能力,不容易被接受。用户并不关心底层技术,他们想要的往往是简单、得心应手的产品,而不必是最完美的。
6.Cynic:EOS计划改用HotStuff共识,您认为这个改动的目的是什么?(注:Hotsuff是PBFT的一种流水线式实现,每个区块完成一轮2/3比例的出块节点确认,再出下一个块)
响马:EOS之前的设计不追求交易的即时确定性,需要3分钟时间才能完成交易的最终确定Finalize(注:EOS为了加速出块 + 降低节点间信息传递的复杂度,新区块不必等2/3的人确认完,就可以出下一个块;接收者也不会立刻广播自己的确认结果。这些延长了区块的最终确认时间。一个新区块产生后,要再过355个区块才被敲定)。
EOS修改共识算法是为了改善交易确定性,这项改动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有限,因为基本架构是不变的,对出块没有产生本质影响,还是原先DPOS的大致流程。只是利用HotStuff以更快达成共识,可以看作在DPOS基础上扩展了交易确定性Finality的相关功能。
7.Cynic: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目前进行的与EOS相关的技术工作吗?
响马:我们在EOS上实现了EVM智能合约,修改了跨链功能。EOS官方的EVM实现,是在WASM虚拟机上实现EVM,除了速度慢,还无法复用原先的基础设施。
EOS的RPC(远程过程调用)设计也存在缺陷,写RPC是通过封装,将以太坊交易提交到EOS上;读RPC为了实现方便,直接将EOS.evm的数据同步到一个独立的以太坊节点上,架构过于复杂,基本没有多少人能够提供API服务,只有项目方自己在支持。
我们的EVM是原生实现的,节点可以直接调用EOS资产,并且兼容web3.js, ethers.js等开发工具,使用体验接近以太坊。我们修改后的项目会逐步开源。
8.Cynic:您也算是经历过一套主流叙事从萌芽到爆发再到归于沉寂的全过程,从您的角度出发,整个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响马:我一直说web3.0和web3不是一个东西,web3.0是下一代互联网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的总和,web3是一群人希望能够用区块链解决所有互联网出现问题的一种尝试。
但是互联网现在真正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原有的旧互联网的信任机制的问题。因为在原有的互联网中,大家不能够摆脱对中央服务器的信任假设,导致所有的用户被被中央机构绑架。
我们有没有办法去把互联网重新变成一个去信任化的分布式的网络?这才是关键,而不是说我们重新信任一个由去中心化技术形成的中心化网络。以太坊现在其实是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形成的一个中心化的信任中心。
IPFS也是个同样的例子,以前我们说数据存在中央机构,我们的数据被绑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把数据存储变得去中心化。但我们现在看IPFS并不是一个去中化存储,它只是一个用去中化技术形成的中心化存储,它还是服务,只要是服务它就是中心化的。
我们需要回归互联网的本质,而不是信任新的(通过去中心化技术构建的)中心化网络。DID+可验证凭证也许是一个未来方向,它可以连接分散的网络,无需信任与边界。
DID本身它并不是一个身份,而是身份协议。在DID中并没有存在一个大家都必须认可的机制,我自己生成一个公钥,那DID就已经有了,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我们怎么样去用DID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可验证凭证。
一个最重要的一个突破点,就是它不再是两个机构之间进行数据共享,而是由信息主体来主导信息共享。这时你会发现,虽然它没有共识,没有所谓的去中心化的概念,没有区块链,但是你会发现它很去中心化,中间只有三个人参与:信息的控制者、信息的接收方和信息主体。
我们最初设计这套协议的时候,也是有链的。后来我们反复的被问到:链是谁建的?你说谁建这条链是能够被大家都认可?只要有链就有共识,有共识就有边界,有边界,就无法做到互通。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没有信任的协议,这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属性。
比推快讯
更多 >>- Ripple 继 Circle 之后申请美国银行牌照,计划提供更多加密服务
- BONK 上涨近 10%,Tuttle Capital 拟于 7 月 16 日推出 2 倍杠杆 ETF
- 拜登患癌后首次发表长篇讲话,称其卸任后仍获欧洲领导人咨询
- 德国上市公司 Heidelberger Beteiligungsholding 宣布建立 SQD 代币储备
- Coinbase 宣布将 Sky (SKY)和 USDS (USDS)新增至上币路线图
- 特朗普以“政治偏见以及具有欺骗性的参议院证词”施压鲍威尔辞职
- 特朗普转发有关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要求鲍威尔应立即辞职的报道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九成,市场聚焦非农数据
- OpenAI:“OpenAI 代币”并非 OpenAI 股权,与 Robinhood 并无合作,未参与此事,亦不为其背书
- 美 SEC 已暂停灰度数字大盘基金转为 ETF 的计划,将进一步审查
- 美股收盘:纳指涨近1%,特斯拉涨近5%
- 美联邦法官叫停特朗普移民庇护禁令,裁定其超越总统权限
- Jupiter第二季度活跃质押奖励(ASR)现已开放领取
- Ripple与OpenPayd合作构建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并递交联邦银行牌照申请
- 美金融业组织SIFMA敦促SEC拒绝加密公司代币化股票豁免申请
- 美副财长:预计下周将宣布多项贸易协议
- 贝莱德 IBIT 年费收入已超过其标普 500 ETF
- 当前主流 CEX、DEX 资金费率显示市场已基本回归至中性
- 某鲸鱼地址平仓割肉其 10 倍 ETH 空单,亏损 327 万美元
- WSJ:Ripple 正寻求获得国家银行牌照
- Vitalik:若去中心化只是一句口号,以太坊将面临风险
- GMGN 联创:推特监控功能已恢复
- 预警:数十款假钱包插件涌入火狐商店,盗取加密货币
- 天桥资本创始人:上市公司加密储备热潮最终将会消退
- Circle 跌超 6%,近 7 个交易日已回撤 31%
- 内幕交易员 @qwatio 的 40 倍 BTC 空单再次遭到部分强平,剩余仓位同样处于清算边缘
- 过去 1 小时全网爆仓超 3300 万美元,主爆空单
- 特朗普旗下 Trump Media 向 SEC 提交 BTC、ETH 混合现货 ETF 申请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s:目前加密货币监管规则仍不明确
- 彭博社:投资加密货币让特朗普家族财富在数月内增加至少 6.2 亿美元
- Peter Thiel 拟联合 Anduril 创始人推出数字银行 Erebor
- 美众议院已开始召开会议讨论“大而美”法案
- 特朗普:美丽大法案将助推美国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复兴
- HOOD 涨幅扩大至 7.87%,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 BounceBit 将于第四季度上线代币化股票产品
- 特朗普: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详细信息将在稍后公布
- SOL 版微策略DDC 公布 1.125 亿融资细节
- 灰度:2025 年下半年加密资产将获得有利宏观背景支持
- 比特币储蓄应用 Bitstack 成法国首家获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的公司
- 今日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出 2180 枚 BTC,以太坊 ETF 净流出 4162 枚 ETH
- 社交媒体平台“X”在美国出现问题
- Aptos Labs 与 Yellow Card 合作,在非洲提供即时、零费用的稳定币转账服务
- KBC 银行将向零售客户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投资服务
- Michael Saylor:比特币是货币,其他一切都是信用
- 上市公司 Addentax 签署 13 亿美元条款清单,拟购入收购 1.2 万枚比特币
- 美三大股指小幅低开,加密货币股普涨
- 《金融时报》:硅谷富豪要开办银行扶持加密货币企业
- SOL Strategies 发布 6 月更新:现已有超 370 万枚 SOL 委托给验证者
- 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发布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及诈骗警告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股票代币化正在兴起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Coinbase 宣布将 Sky (SKY)和 USDS (USDS)新增至上币路线图
- 特朗普以“政治偏见以及具有欺骗性的参议院证词”施压鲍威尔辞职
- 【比推每日新闻精选】OpenAI:“OpenAI 代币”并非公司股权,与 Robinhood 并无合作,亦不为其背书;美 SEC 已暂停灰度数字大盘基金转为 ETF 的计划,将进一步审查;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九成,市场聚焦非农数据;Ripple递交联邦银行牌照申请
- 特朗普转发有关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要求鲍威尔应立即辞职的报道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九成,市场聚焦非农数据
- OpenAI:“OpenAI 代币”并非 OpenAI 股权,与 Robinhood 并无合作,未参与此事,亦不为其背书
- 彭博专栏作家Matt Levine:美股披“代币”马甲,好事坏事?
- 美 SEC 已暂停灰度数字大盘基金转为 ETF 的计划,将进一步审查
- 美股收盘:纳指涨近1%,特斯拉涨近5%
- 美联邦法官叫停特朗普移民庇护禁令,裁定其超越总统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