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信贷和三箭资本的共同点
我们能从8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中学到什么?
本文来自 CD,原文作者:David Z. Morris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Moni
根据摩根大通最新发布的一项分析显示,到 2024 年,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资金缺口可能会达到 80 亿美元——是的,你没看错,这家「百年金融老店」已经深陷窘境。实际上,有许多原因导致瑞信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比如预期收益走低、持续走高的通胀、高风险资产负债表、巨额律师费用、以及被迫重组时的各类成本。
瑞士信贷复制了三箭资本的「骚操作」 ?
华尔街知名投行 Jefferies 的一位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瑞士信贷要想走出困境,需要在未来两三年内至少筹集到 90 亿瑞士法郎(约 90 亿美元)。所以,瑞士信贷别无他法,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出售资产,要么发行新股。
如果要追溯瑞士信贷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瑞信去年卷入的 Archegos 爆仓金融风险事件。瑞士信贷是 Archegos 基金的主经纪商之一,因此受到的打击最严重,截至去年一季报已减计了 47 亿美元。坦率地说,Archegos 充其量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对冲」基金,因为它似乎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对冲,更没有基本的风险管理。实际上,该基金的交易策略非常简单,即选定标的,使用巨额杠杆(即债务)大规模买入蓝筹股,然后拉高出货。然而由于股价下跌,Archegos 无法支撑其头寸,导致爆仓,其 150 亿美元头寸被强平,再加上 3-4 倍左右的高杠杆,把 Archegos 名义风险敞口推高到 800 亿美元,最终他们于 2021 年 3 月不得不宣布破产清算。
数据显示,Archegos 重仓股遭到抛售的总金额达 200 亿美元,而仅瑞士信贷一家就巨亏 55 亿美元,成为了数家银行中损失最大的一家。可以说,正是这些银行提供的巨额贷款助长了 Archegos 的愚蠢策略,只不过包括高盛在内的其他银行反应更为迅速,较早就开始减小风险敞口,比瑞士信贷更快地摆脱了困境。
这波操作听起来似乎有点耳熟。是的,瑞信和此前加密货币市场最大对冲基金之一「三箭资本」如出一辙,因为三箭资本持股的加密借贷服务提供商对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采用的交易策略也基本相同,不过现在这家加密对冲基金「顶流」在通过杠杆策略将约 100 亿美元化为乌有之后也已经陨落。
不得不说,利用一小部分资产来提振资产负债表的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不过当你真的不得不出售不断膨胀的资产,却又没人接盘的时候,悲剧就发生了。
从三箭资本和瑞士信贷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与三箭资本的悲惨结局相比, Archegos 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管理层面临着欺诈、参与市场操纵等多项指控,其创始人 Bill Hwang 最终将难逃法网。
三箭资本被认为是加密领域最大的基金,而 Archegos 只是传统金融领域中众多基金之一。然而,这两家公司之间存在的一些相似之处非常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他们涉及的金额惊人的相似;第二点更为重要,那就是在上一个十年,看似精明的投资家居然会对运作加密货币的「狂妄症患者」无脑投资。
令人无语的是,事后调查发现,瑞士信贷的每一步错误决策都是由于其管理无能,而并非「欺诈或非法行为」导致的。当然,按照上流社会的标准来看,这或许还是一个加分项。但请记住,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银行家,坦率地说做个骗子比做个傻瓜要更好。
老实说,一些全球投资银行也许只是外表光鲜亮丽,内部运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比如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就被人称为「洗钱工厂」,高盛集团甚至被认为是「无情的吸血乌贼」。但如果是一家全球性银行的话,相信他们还是会选择唯利是图的高盛和德意志银行作为榜样,而非无能混乱的瑞士信贷。
说起瑞士信贷的黑历史实在是数不胜数,在此无法一一详述。就在跌入 Archegos 这个大坑的同时,它还卷入了另一桩被指控的欺诈案,那就是英国供应链金融 公司 Greensill Capital 的案件。在 Greensill Capital 倒闭后,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瑞士信贷损失了 17.2 亿美元。不仅如此,短短数年间,瑞士信贷还因税务欺诈、涉嫌洗钱而接受调查,其中包括了公司一位明星雇员涉嫌诈骗格鲁吉亚前总理 8 亿美元的案件。此外,瑞士信贷还被指控监视自己的员工,加上管理混乱、丑闻不断,导致一位首席执行官于 2020 年辞职。
好消息是,分析师并不像 2008 年雷曼兄弟那样将瑞士信贷视为系统性风险。同样地,三箭资本会被视为加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吗?至少就目前而言,在风险层面上,中心化金融系统和去中心化金融系统孰优孰劣仍是个未知数。
比推快讯
更多 >>- 美 SEC 确认收到 Truth Social 提交的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申请
- 特朗普将签署一项措施,将原定的关税实施日期推迟至 8 月 1 日
- 美联储研究警示:经济前景不明或再现零利率风险
- 美国政府地址将 86.56 枚 ETH 存入 Coinbase Prime
- Arkham:美国政府将价值 10 美元的 ETH 存入 Coinbase 或用于测试
- 某巨鲸地址过去 7 小时再次向 Binance 转移 1200 枚 BTC
- 美股三大股指走低,道指跌幅扩大至 1.13%
- 美国将对日本、韩国征收 25%的关税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77 亿美元,多单爆仓 7503.48 万美元,空单爆仓 1.02 亿美元
-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必须展现出实力
- Radiant Capital DAO 发布社区补救计划
- Robinhood 代币化股票面临欧盟审查
- 1inch 团队投资基金半小时前从币安提取 501 万枚 1INCH
- 白宫贸易顾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利率不变正在造成严重损害
- 美 SEC 设定 Solana ETF 重新申报截止时间为 7 月
- TON 基金会:阿联酋黄金签证计划暂未达成任何正式协议
- Threshold Network 在 Sui 区块链上推出 tBTC
- ETHGlobal 戛纳黑客松公布最终入围 10 个项目
- 过去 24 小时 BR 交易量占币安 Alpha 交易量的 64.5%
- 赵长鹏:若想快速致富,切勿接触加密货币
- Greeks.live:比特币多头必须捍卫 10.5 万美元关键价格水平
- 贝莱德股价上涨至 1085.65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 FTX 高额债权人:部分债权代理人或中介通过贩卖焦虑以压低债权价格,套利空间保守估计 20%到 30%
- Kuru Labs 获 Paradigm 领投 1150 万美元,打造混合型去中心化交易所
- 比特币核心开发者 Jon Atack 因邻里纠纷在萨尔瓦多被捕
- 桃江县公安局发布“DGCX 鑫慷嘉”平台涉嫌集资诈骗的风险提示
- 美股 Sharplink Gaming Inc(SBET)股价上涨 12.32%
- 数据:灰度向 Coinbase Prime 转入 2070 枚 ETH,价值 527 万美元
- 美股三大股指低开,加密货币股普跌
- Aevo:已完成 6 月代币回购,总计 100 万枚 AEVO
- 美股上市公司 Aditxt 推出比特币战略计划“bitXbio”
- 比特币矿企 Bit Digital 卖出 280 枚 BTC 以增持 ETH
- Genius Group:计划 12-24 个月内实现 1 万枚 BTC 的购买计划
- Bitfinex 报告:BTC 价格随着鲸鱼减持处于盘整
- RWAfi 公链项目 Plume 宣布与 TRON 达成战略合作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宣布流媒体服务 Truth+平台已上线
- 某合约巨鲸为其 20 倍 ETH 空单加仓 1000 万美元,仓位规模近 4500 万美元
- 美股上市公司 DDC 加仓买入 230 枚 BTC
- BitFuFu:截止 6 月底比特币持有量增至 1792 枚
- Strategy 拟发行 STRD 股票募资 42 亿美元
- Abstract 与 Modhaus 达成战略合作,支持链上粉丝互动体验
- CoreWeave: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数字基础设施公司 Core Scientific
- TrumpMeme:TRUMP 代币即将上线波场网络
- 美国财长贝森特:市场或正根据可能降息情况为经济基本面定价
- Solayer 翡翠卡已推出个人子账户,支持自定义标签并设置不同限额
- Semler Scientific 增持 187 枚 BTC,比特币持有量增至 4636 枚
- 美国财长贝森特:整体关税提高至 20%
- Chainbase 成立基金会推动 DataFi 生态普及
- 上市公司 Murano 拟构建比特币财务策略,现已购入 21 枚比特币
- 美财长:将在未来 48 小时内宣布几项贸易相关消息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美 SEC 确认收到 Truth Social 提交的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申请
- 特朗普将签署一项措施,将原定的关税实施日期推迟至 8 月 1 日
- 美联储研究警示:经济前景不明或再现零利率风险
- 美国政府地址将 86.56 枚 ETH 存入 Coinbase Prime
- Arkham:美国政府将价值 10 美元的 ETH 存入 Coinbase 或用于测试
- 某巨鲸地址过去 7 小时再次向 Binance 转移 1200 枚 BTC
- 美股三大股指走低,道指跌幅扩大至 1.13%
- 美国将对日本、韩国征收 25%的关税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77 亿美元,多单爆仓 7503.48 万美元,空单爆仓 1.02 亿美元
-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必须展现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