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Ex Jay Hao:从叙事经济学看加密数字货币
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比特币,比特币具有价值,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叙事上的成功。
最近经常与其他行业的一些朋友聊天,每当话题谈及加密数字货币时,他们往往会不解地问道:“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何处?”对于这个困惑,我相信不少行业内的人士也困惑不已,要么以“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尚无法解释”搪塞,要么说“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共识”这类似是而非的话。
实际上,这非常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现代法定货币大多不是靠黄金或外币支持的,为什么人们会接受它?
传统经济学家的典型回答是:你会接受这些法定货币,是因为你知道别人也会接受它,这个原理即著名的“仙子效应”。然而,这种解释依赖于“无限追溯”理论:Bob接受一种货币是因为他认为Alice也会接受,Alice接受这种货币是因为她认为Georgia也会接受。当然,如果溯及源头,我们会发现, “法定货币”即意味着政府将接受纸币作为偿还债务和缴纳税款。因此,现代法定货币的基础是政府信用,由政府税收作为担保。
对于加密数字货币而言,我们也可以用“仙子效应”解释部分原因,前文的“价值来源于共识”即“仙子效应”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但令人沮丧的是,我们却很难像法定货币一样溯及源头。这也是常常令各界人士困惑的地方。
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则另辟蹊径,他认为比特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叙事上的成功。作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席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领域都有诸多贡献。当然,其最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身份是财经类畅销书《非理性繁荣》的作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席勒在新经济理论领域造诣颇多,而“叙事经济学”则是席勒最新开创的经济理论。
在席勒看来,“叙事”一词的含义不止于故事或者讲述,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在解释或者说明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重要公共信念,而信念一旦形成,则潜移默化或者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经济行为。正是这些特性,使叙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化机制和关键预测变量。
回到本文的核心—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何处?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认为加密货币具有价值或深信其他人也认为其具有价值?从叙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比特币在“叙事”上取得了成功,在全球传播上获得了深远的影响力,由此形成的一种大众思维。
那么比特币的叙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又具有什么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特币的经济叙事包含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与最近流行的现代货币理论(MMT)一样,比特币经济叙事的成功,离不开近十年越来越反常识的经济变化。在过去,“负油价”,“负利率”,“无限量化宽松”都只存在于理论层面,而如今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比特币首要的叙事成功,与近十年来动荡的世界经济局势紧紧联系在一起—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就开始大量超发货币,稀释了人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可以说,比特币的发行就代表着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实验”:建立一种具有固定总量的、非政府部门主导的货币系统。以至于一谈起比特币,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时的那个著名故事: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有趣的是,在创世区块中被写入了一段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当时正值英国财政大臣被迫考虑第二次出手解救陷入危机的银行,这句话是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新闻。中本聪将这一事件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永久保留下来,既是对区块产生时间的证明,也是对金融危机下银行系统脆弱的嘲讽。”
(比特币创世区块与当天泰晤士报头版)
其次,比特币叙事的成功还体现在“财富”、“先进信息技术”,“未来经济的通行证”等热门话题上。对于大多数而言,或许并不了解“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什么”,甚至“数字签名算法”也不曾听过。但提起比特币,人们往往将其与“令人瞩目的造富效应”、“金融科技的前沿与未来”等关键词挂钩。显然,比特币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的新事物。
很多时候,人们购买比特币不仅仅是因为希望参与新事物,还在于它深层次的故事—“财富”,“未来”,“前沿技术”。对于很多人而言,即使攻读计算机科学或者经济金融博士学位,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成功,因为我们照样有可能做着低级别程序员的无趣工作,或者作为一个底层搬砖的金融民工。然而比特币作为一门金融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案例,成功地烙上了“财富”、“前沿科技”等标签。对于很多人而言,只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就可以轻松快速地开启一扇通向未来成功的大门。这种“参与未来”,“改变未来”的叙事方式使得比特币极为成功。
(2)叙事组合比单一叙事更具有影响力
在席勒看来,加密货币背后是一个由许多单一叙事组成的叙事星座(叙事组合),其中有多个重要叙事(如中本聪在创世区块对银行业的嘲讽),还有数千个与之相关的小叙事。
截止2020年,全球一共有数千种加密货币与比特币成为竞争对手,但在叙事传播上比特币却成为众多加密货币的总代表。每一种加密货币的背后都是一个创业故事(如被称为世纪天才的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一个开发人员灵光一现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叙事往往能强化比特币原有的叙事标签,帮助比特币的叙事继续传播。
这类叙事案例比比皆是,如著名的“比特币披萨”故事,在2010年比特币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一个程序员花了一万枚比特币换取了两份价值40美元的披萨,即每枚比特币的价格仅仅为0.004美元,而如今这一万枚比特币的总价值已经高达九千万美元。同样地,流行歌手Lily Allen在2009年拒绝了一次邀请她登台表演并给予比特币酬劳的提议。这些叙事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点睛之笔:如果这些人在当时都选择持有/接受比特币,那么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
(目前披萨节已经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传统节日)
这类叙事往往能够激起人们对自己未能发现这一投资机遇的懊恼和遗憾之情,并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这一叙事范畴,从而有助于维持比特币的叙事和价格增长趋势。
(3)比特币的叙事大行其道依赖于其人情味和身份认同
在席勒看来,经济叙事通过依靠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得以传播,因为人类深受这类故事的吸引。当一个特定身份的人物与一则叙事产生关联时,人们往往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张面孔,从而降低遗忘率。谁要是渴望创造一则成功的叙事,在挑选名人时务必要精挑细选,因为只有在目标受众认识并认同这个名人时,叙事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和许多经济叙事一样,比特币也有自己的名人主角中本聪,他构成了比特币的核心人文故事,而另一则神秘故事又进一步增添了比特币叙事的浪漫色彩,那就是谁也不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是谁。自比特币创立之初,中本聪就仅仅用电子邮件与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联系,从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于2010年底退出比特币社区。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Bhagwan Chowdhry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兴趣。然而众多媒体经过大海捞针也无法确认中本聪到底是谁。
人们喜欢神秘故事,喜欢解开神秘面纱。中本聪隐瞒自己真实身份,这种无私精神和对个人隐私的追求,常常会引发许多理想主义者的共鸣。比特币的神秘故事被人一再提起,尤其是每当侦探们发现某个人可能是中本聪时,就会掀起一阵浪潮。如果没有对神秘谜团的反复宣传,比特币的叙事传播率也不会如此之高。
因此,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比特币,比特币具有价值,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叙事上的成功,并由此产生“仙子效应”;而比特币叙事的成功,又与其包含大量社会热点、众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以及特有的人情味和身份认同有关。当然,这只是从席勒的叙事经济学角度做出的分析。目前加密货币领域最具有挑战的问题即其定价问题,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理论来对相关问题做出解释和分析。
来源:Jay Hao
比推快讯
更多 >>- 美国房地产投资公司 Cardone Capital 披露增持 200 枚 BTC
- CNBC 名嘴:银行坏账或促使美联储尽早降息
- OpenSea:Wave 1 阶段奖励已发放
- 美股上市公司 Newsmax 计划斥资 500 万美元创建 BTC 和 TRUMP 储备
- 加纳计划于年底前出台加密资产法律
- 黄金代币 PAXG 于今晨向上大幅插针超 8%,Binance 上合约价格向上插针约 16%
- 伦敦警方破获 130 万美元加密诈骗案,五名男子被捕
- Cantor Fitzgerald 推动 Tether 向投资者募集约 150 亿美元
- Visa:稳定币或重塑全球 40 万亿美元信贷市场
- CME 计划推出体育赛事及经济指标合约,与 Kalshi 竞争
- Bitwise:市场处于恐慌情绪,正是囤积比特币的时机
- 市场加码对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的押注
- 卡什卡利:预计服务通胀将趋于下降,商品通胀可能外溢
- 美国地区银行危机再现,Zions Bancorp 计提 5,000 万美元减值
- 恐慌指数 VIX 收于 25.31,创 4 月 24 日以来新高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金龙指数跌近 1%
- 德意志银行:预计美联储将在 12 月底 FOMC 会议上讨论量化紧缩
- 标普 500 指数跌幅扩大至 1%
- XAI 正筹划一项价值 200 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租购交易
- 交易员已完全定价美联储将在 2025 年底前再降息两次
-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穿 3.44%,为 4 月以来首次
- 美国三大股指普遍下跌,标普 500 跌 0.4%
- 纽约期金站上 4300 美元/盎司
- Peter Schiff:比特币以黄金计价已较 ATH 下跌 32%,这轮比特币熊市将非常残酷
- 麻吉账户再次被清算,账户余额仅剩 32800 美元
- 特朗普:与普京对话正在进行中
- 毕马威:稳定币可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9%
- Trust Wallet:传闻的早期版本漏洞早在 2018 年已修复,无用户资产受损
- 多项数据显示美国 9 月消费放缓
- Monad 联创:MonadExplorer 已新增质押功能
- 市场消息:加密律师联盟拟对币安提起法律诉讼
- Ripple 宣布以 10 亿美元收购财务管理系统公司 GTreasury
- 菲律宾拟推区块链预算系统,法律专家警示风险
- Merlin Chain,BTCFi 收益稳步增长,50% 收益将持续用于 MERL 回购
- Lightspark 为银行和开发者推出 Grid API,支持比特币实时跨境支付
- 某鲸鱼 20 倍杠杆做空 SOL,目前仓位达 4105 万美元
- 数据:比特币 ETF 今日净流出 51 BTC,以太坊 ETF 净流入 57,134 ETH
- 美联储理事米兰:推动降息时并不关注资产价格泡沫
-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超 5 亿美元,主爆多单
- Tom Lee:加密财库公司泡沫或已破裂
- 沃勒:2% 通胀目标有助于美联储保持政策问责
- 美联储理事沃勒:不认为有必要将货币政策降至中性水平以下
- Chainlink 在 MegaETH 上线首个原生实时预言机
- 分析师:黄金走势取决于降息前景及贸易局势
- Whale Alert:某地址持有的 10,301,346 枚 USDT 被冻结
- 美联储沃勒:美国政府停摆令后续政策路径更不确定
- 嘉楠科技重新符合纳斯达克最低股价的上市要求
- 昨日 1.4 亿做空 BTC 巨鲸的比特币多单加仓至 3475 万美元,整体仓位达 8390 万美元
- 美股开盘,纳指涨 0.41%
- 港股上市公司国际商业结算拟购买不超过 2 亿港元的比特币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比推每日新闻精选】市场加码对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的押注;嘉信理财计划于2026年推出现货比特币及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Bitwise:市场处于恐慌情绪,正是囤积比特币的时机
- 伦敦警方破获 130 万美元加密诈骗案,五名男子被捕
- Cantor Fitzgerald 推动 Tether 向投资者募集约 150 亿美元
- Visa:稳定币或重塑全球 40 万亿美元信贷市场
- CME 计划推出体育赛事及经济指标合约,与 Kalshi 竞争
- Bitwise:市场处于恐慌情绪,正是囤积比特币的时机
- 市场加码对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的押注
- 卡什卡利:预计服务通胀将趋于下降,商品通胀可能外溢
- 美国地区银行危机再现,Zions Bancorp 计提 5,000 万美元减值
- 恐慌指数 VIX 收于 25.31,创 4 月 24 日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