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囤饼退休全算表
有关“囤够几个大饼可以退休”这个话题,此前教链曾写过多篇文章做过探讨。2023.8.22文章《2035年退休需囤几个BTC》是以未来时点2035年作为一个囤饼结束点和退休起始点作假想推算。2024.7.29文章《存够几个BTC可以提前退休》则侧重于用通用的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准则来测算不同储蓄率下达到相对和绝对财务自由所需的年头数,未考虑所用财务工具本身的独特性质。2025.3.26文章《存够几个BTC就敢主动失业》则又改用社会一般统计收入水平作为退休标准的计算基准,而脱离了对各人差别性的退休财务需求的考虑。
不同模型,角度各异,各有特点,皆有不足。如果我们希望了解当下(也就是2025年)立刻就退休,退休标准不是外求(和其他人比较)而是内求(基于自身的财务需要),并且数值测算要充分考虑所用财务工具(也就是大饼BTC)自身的特性和增长规律,而非简单照搬通用FIRE模型的4%提取率和30%CAGR的简单假设,那么下面本文要介绍的来自网友Smitty计算的囤饼退休全算表,也许就恰巧可以满足上面的三个要求。下面的图表来自Smitty,文字解读皆由教链加注,阅读时敬请注意。
一、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5万美刀(约合35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只需要拥有5.3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首先,年退休金5万美刀怎么理解?其实这里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层,你目前每年消费水平就是5万美刀。你对退休生活的预期消费水平不变。
第二层,你目前每年收入水平是5万美刀。那么你的消费水平一定是低于5万美刀。退休后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继续保持低消费的话,还会在消费之外有所结余。本质上就可以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延续更久的退休后存活年数,或者有余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第三层,和你目前财务状况无关,单纯是你主观认为这个退休金水平就足够过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了。这既可以是5万美刀大幅低于你目前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也可以是大幅高于你目前收入或消费水平。
无论哪一个层面,参考点都是自身的客观或主观条件,而不是和别人、和社会一般水平进行比较,是反求诸于自身,而不是和他人攀比、内卷。
反求诸于自身,那么实现仓位囤积目标的唯一约束条件就是自身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
理论上,第一个层次也就是你目前就具备满足5万美刀年消费的财务实力,囤够表内数量的大饼的可能性最高。
二、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10万美刀(约合7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需要拥有10.6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很显然地,对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预期越高,每年所需提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每年消耗的BTC数量越多,立即退休所需的BTC也就越多。
那么,这个表里的BTC数量是以足够支取多少年的退休金为前提假设的呢?
答案是,足够支取到100岁。
也就是说,假设退休者的预期寿命是100岁。
5岁退休,那就需要靠BTC活95年。
35岁退休,就只需要BTC支撑65年的生活。
而75岁退休,只要25年花掉所有BTC就可以了。
这个模型,并不是FIRE那样以“永远花不完”的永续财务自由状态为标准,而是退而求之,花光积蓄足够活到100岁就够了。
如果在100岁之前就死了,那么就会留下一些“遗产”给后代;如果一不小心活成长寿老人,那么100岁之后的生活,可能就要另想办法。
三、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15万美刀(约合10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需要拥有15.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表格的各行给出的是5到75岁不同年龄段立刻退休所需退休仓位中的BTC数量。
而表格各列给出的则是每5年退休生活支取后,退休仓位中还剩下多少BTC。
以35岁为例。今年退休所需的15.9枚BTC,当前价值是多少?按目前11万美刀算,大概就是175万美刀(约合1225万元rmb)。
实话说这个资产水平如果放到咱们这边,可算得上是小富即安的入门水平。要达到这个水平的资产积累,绝大多数人通过普通努力已不易做到了。
当然,年收入100万的人也是很少的。大家本也不需要如此高的退休生活水平吧?
由此可见,退休和所谓财务自由的关键是过艰苦朴素的俭朴生活,而不是拥有多少财富。
纵使有再多的钱,只要开销巨大,总是会很快花光的。
反之,就算资产不多,但是只要生活足够节俭,也能够活得自由、洒脱、无拘无束。
四、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20万美刀(约合14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21.2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表格中对于退休仓位中BTC的消耗估算,不是基于简单的CAGR假设,而是采用了幂律模型的第5分位点增长率计算的。也就是说,确保历史上95%的情况下高于预测值。
应当说这还算是一个比较保守,或者说稳健的估计。
我们可以简单验算一下。
第一个5年,2025到2030年,总支取 21.20 – 8.81 = 12.39枚BTC,总支取价值是 20万美刀 x 5年 = 100万美刀,那么可推出BTC平均售价大约是8万美刀每枚。
第二个5年,2030到2035年,总支取4枚BTC,总支取价值是100万美刀,BTC均价25万美刀每枚。
第三个5年,2035到2040年,57.5万美刀每枚BTC。
第四个5年,2040到2045年,108.7万美刀每枚BTC。
第五个5年,2045到2050年,178.6万美刀每枚BTC。
25年以后的事情,其实就有更大的不确定性。BTC的历史也才16年。以16年去预估25年以上的未来,就会有些小看世界量变引起质变的力量了。
有句名言,人们容易高估未来10年的变化,但也容易低估未来20年的变化。
五、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25万美刀(约合175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26.4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这个表的模型所考虑的BTC实际增速,要比表中价格增速要高,因为计算中还考虑了年度通胀率调整。
这个通胀率调整是按照7%年通胀率的数值来估计的。
也就是说,如果说第一年支取25万美刀的话,第二年就要支取25万美刀 x (1 + 7%) = 26.75万美刀,第三年就要支取26.75万美刀 x (1 + 7%) = 28.6225万美刀,…… 以此类推。
所以,BTC的实际增速要比表内数据更快才可以。
六、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30万美刀(约合21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31.7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每年30万美刀,也许这个财务自由水平已经不仅仅足够满足退休生活所需,而是可以支撑你经营个小生意之类的爱好了。
对很多并不天生具备商业天赋的普通人而言,投资创业基本上就属于是一种消费型的爱好。
劳动已经成为一种需求。适合闲着难受的人,找点儿事忙一忙,会感觉人生比较充实一些。
七、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35万美刀(约合245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37.0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当然,维持较为小资或奢侈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多积累一些大饼吧!
八、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40万美刀(约合28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37.0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年薪40万美刀往上,就算是在美国硅谷,应该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了吧?
九、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45万美刀(约合315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47.6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这里是到达50枚BTC分水岭前的最后一站。
47.69枚BTC,按现价11万美刀每枚折算已经高达524万美刀(约合近3700万元rmb)。
十、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50万美刀(约合35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52.99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53枚BTC。
能够拥有如此仓位的人,在今天应该算得上是千里挑一了吧?
十一、如果你需要每年支取100万美刀(约合700万元rmb)的退休金……
查表可知,若你今年35岁,那么你在退休仓位里积累105.98枚BTC就可以退休了。(其他年龄从5岁到75岁都可以速查)
百币侯。绝非常人。
生10个孩子,平均分配仓位,每个孩子还能分到10.6枚BTC,过上第一级5万美元/年到第二级10万美元/年的简朴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知道当年汉朝推恩令有多厉害了吧。
比推快讯
更多 >>- Stewards 完成 1000 万美元 PIPE 融资拟建立 DOLO 数字资产财库
 - glassnode:比特币下一个关键支撑点位是 9.9 万美元
 - 数据:近 30 日资金主要流入 Binance 与 Bitget 等头部 CEX
 - DeFiance Capital 创始人:现在的市场情况与 2018 年底类似,生存是王道
 - 贝莱德向 Coinbase 存入价值 2.13 亿美元 BTC 及价值 7983 万美元 ETH
 - ZEC 短时跌超 12%
 - 蔡文胜:AI-Web3 创业中心已满员入驻,呼吁共同营造更优创新环境
 - DMG Blockchain:10 月挖矿产出 23 枚 BTC,当前比特币持有量 359 枚
 - XWIN:CEX 与矿工储备变化显示资金正加速撤离市场
 - 美联储理事鲍曼,重要银行可涉足数字资产
 - HashKey Cloud 携手 Quantum Solutions 达成日本首个 DAT Staking 合作,助力上市公司拓展数字资产生态
 - 观点:比特币在 10.48 万美元以下缺乏买盘支撑
 - CZ:市场涨跌与我无关,发推不会影响行情
 - Berachain:除一预言机供应商外,关键合作伙伴均已准备恢复区块
 - 美股上市半导体公司 Sequans 确认已出售 970 枚比特币以削减债务
 - 知名分析师:以太坊正进入最后的调整阶段,仍有可能下探至 3400 美元区间
 - Hyperscale Data 比特币财库已增至 7350 万美元,当前持有 234.72 枚比特币
 - GIGGLE 持续上涨触及 125 USDT,24H 涨幅 92.57%
 - 1011 内幕巨鲸再次加仓比特币和以太坊多单
 - 美检方要求对 Samourai Wallet 创始人判刑 5 年,涉洗钱 2.37 亿美元
 - 币安将移除部分杠杆交易对
 - GIGGLE 引领 BSC 生态 meme 反弹,币安人生近 1 小时反弹近 20%
 - 数据:某鲸鱼完成 6.6 万枚 ETH 做空操作,获利 2331 万美元
 - 受 CZ 与何一发文影响,GIGGLE 短时拉升 50%
 - ZachXBT 列出加密货币受害者最严重地区倒数榜,尼日利亚位居榜首
 - 某实体已几乎还清所借的 66,000 枚 ETH,获利 2690 万美元
 - Aave DAO 通过永久回购计划提案,将每年投入 5000 万美元
 - 渣打:明年将于香港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托管服务
 - 两新地址累计增持价值超 230 万美元 LINK,增持均价 16.45 美元
 - Bybit Card & Pay 黑五狂欢全面开启
 - 比特币提币延续,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出 917.62 枚 BTC
 - Bitget 为 Altcoin 做市商机构提供零息借贷服务,最高可申请 200 万美金免息贷款
 - Bithumb 将上线 MMT
 - 某新地址从 CEX 提取超 42 万枚 TRUMP,约合 305 万美元
 - 多个巨鲸 6 小时内累计买入超 1,164 枚比特币,价值约 1.24 亿美元
 - Giggle Academy:将销毁从 Binance 收到的 Giggle 交易手续费的 50%
 - BiyaPay 分析师:美股强港股弱,贵金属过山车,数字货币见顶信号明显
 - Binance CEO:加密主流化需要监管清晰及机构入场,从而增强市场深度和韧性
 - 某巨鲸 5 天前买入的 5570 枚 ETH,亏损 215 万美元
 - Aster:总供应量的 1.5% 代币将分配给 S4
 - BlackRock 将在澳大利亚推出比特币 ETF
 - 恐慌指数 VIX 升至近两周高位,日内涨 2.4 点至 19.61 点
 - 美股盘前加密货币概念股普跌,MSTR 跌 3.30%
 - Crypto.com 创始人:99% 的 DAT 都会归零
 - 数据:特斯拉美股盘前下跌 2.2%
 - 英国上市公司 The Smarter Web Company 增持 4 枚比特币,总持仓达 2,664 枚
 - Web3 卡牌角色扮演游戏 Tatakai 完成 7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YGG 等参投
 - Aster 将上线 B2 现货与永续合约,并同步启动交易活动
 - BlockSec:Moonwell 协议遭攻击,Base 和 Optimism 链上损失超 100 万美元
 - 7Siblings再次增持 9,057 枚 ETH,本轮下跌已累计增持 19,918 枚 ETH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ZEC 短时跌超 12%
 - 蔡文胜:AI-Web3 创业中心已满员入驻,呼吁共同营造更优创新环境
 - DMG Blockchain:10 月挖矿产出 23 枚 BTC,当前比特币持有量 359 枚
 - 韩国炒币热潮退却,资金流向何处?
 - XWIN:CEX 与矿工储备变化显示资金正加速撤离市场
 - 实战解析:交易员如何在AI主导的加密大赛中逆袭夺冠
 - 美联储理事鲍曼,重要银行可涉足数字资产
 - HashKey Cloud 携手 Quantum Solutions 达成日本首个 DAT Staking 合作,助力上市公司拓展数字资产生态
 - 观点:比特币在 10.48 万美元以下缺乏买盘支撑
 - CZ:市场涨跌与我无关,发推不会影响行情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