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SG Weekly Brief|以太坊基金会新纪元:双重领导与战略转型 #273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 IOSG 团队联系获取授权及转载须知。文章中提及的所有项目并非推荐或投资建议。
作者|Sam @IOSG
2025 年 3 月,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简称 EF)宣布了一项重大领导层变动:执行董事 Aya Miyagotchi 卸下执行董事职责,转任基金会主席;同时,Hsiao-Wei Wang 与 Tomasz Stańczak 被任命为新的联席执行董事;前EF研究员 Danny Ryan加入Etherealize。 面对激烈竞争,以太坊正面临转型时刻。这次变革不仅是一次人事调整,更像是一场围绕以太坊未来走向的战略博弈。长期以来,Aya 以理想化的愿景推动以太坊构建“无限花园”。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高 Gas 费、网络拥堵等问题显现,社区对其保守的资源分配与文化推广策略产生了诸多质疑。甚至曾出现针对 Aya 的极端批评与攻击,促使 Vitalik Buterin 出面呼吁冷静。 在这种背景下,EF 通过调整领导层,既试图回应外界的不满,也力图在理想主义与市场现实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切入:EF组织架构的变革、Etherealize 的定位,以及 EF 近期的调整与未来展望,探讨其战略转型迄今取得的成效。
双重领导:权责新格局
Aya 任期 自 2018 年起,Aya Miyaguchi 担任 EF 的执行董事。Aya 的领导恰逢 以太坊 从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的重大转型。 在战略层面上,Aya 倡导并实施了被称为“减法哲学”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基金会有意识地避免膨胀为一个高度集中的权力机构,将更多机会和责任分散到整个社区。同时,EF 坚守开放、可信中立与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避免了追逐利润或采取激进市场营销策略。 在内部结构调整方面,Aya 主导了多个新团队和项目的设立。以 2022 年启动的 EF Fellowship 计划为例,基金会通过该项目扶持新兴社区中的建设者,助力“下一个十亿”的愿景。此外,自 2021 年起推出的 Devconnect 等新型会议形式,也显示出EF在会议组织和社区建设上的新尝试。
EF 架构与近期变动 以太坊基金会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其内部并非金字塔式层级结构,而是演化为一个“团队社区”。基金会为众多半自治团队提供支持,这些团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独立运作,同时又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有机协作。 EF的组织架构可划分为四大职能板块:协议研发(PR&D)、生态发展(EcoDev)、运营保障(Ops)与隐私与扩展探索( PSE)。各板块既各司其职,又在“Protocol Guild”与“Protocol Support”团队的协调下,与外部社区、研究机构及开发团队协作。 基金会在协调跨团队合作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例如组织客户端互操作性研讨会、推动网络升级以及承办全球性活动如 Devcon。同时,EF 的管理层始终避免对每个项目进行微观管理,而是鼓励各团队在“以自我为主、各尽其责”的氛围下开展工作。
负责协议核心研发的研究团队也在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经历了显著变革。以太坊基金会研究部(EFR)于 2025 年初由原有单一研究团队重组为应用研究组(ARG)、共识研发组(Consensus R&D)、密码学组(Cryptography)、协议安全组(Protocol Security)和激励机制组(Robust Incentives Group, RIG)等五个专责小组。此番拆分源于基金会在密码学与安全领域的快速扩张,需要更专业化的团队聚焦不同研究方向,提升研发效率与透明度。同时,长期研究员 Alex Stokes 和 Barnabé Monnot 的上任联席研究负责人,共同领导研究方向。
PSE 团队作为专注于零知识证明和隐私技术研究的关键小组,前身为 EF 内部的 AppliedZKP 团队,现已独立为跨学科“团队社区”模式,与基金会其他半自治团队平行运营。通过工作坊、夏令营、实验网(如 Alphanet、Testnet)等多种形式助力以太坊网络朝着“隐私与扩展并重”的方向演进。PSE 的成立源于以太坊基金会对隐私与扩展技术实践的迫切需求。过去零知识与 MPC 研究多停留在学术层面,PSE 应运而生以“应用驱动”方式推动技术成熟,填补研究与工程之间的鸿沟。在 2024 年,团队经历了一次重大重组。原有成员在当年晚些时候大批离职,团队几乎实现了“重启”。 在最新的人事变动后,EF的管理架构为:Aya 转任主席,负责推动战略合作及维护关系,将减少具体事务的直接参与;管理层方面,Hsiao-Wei Wang 和 Tomasz 担任联席执行董事,以平行协同的方式共同处理管理工作;在研究领域,Barnabé Monnot 与 Alex Stokes 将共同担任联席研究负责人,同时,Tju Liang Chua 继续担任 EF 的总法律顾问,而 Bastian 与 Josh Stark 则持续承担 EF 的管理和运营职责。 现在 EF 主要的领导层如下:
Hsiao-Wei Wang 与 Tomasz:技术与管理的双引擎 EF 在此次变革中引入了双重领导架构,分别任命了两位具备深厚技术背景和丰富实战经验的执行董事: Hsiao-Wei Wang(王筱薇) 自 2017 年加入 EF 以来,王筱薇一直担任核心研究员。她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她深耕分片与信标链相关技,并在 2022 年的 The Merge 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担任执行董事的王筱薇不仅负责引领研发方向,还肩负着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她的任命被视为以太坊重拾技术革新与草根精神的关键转折。
Tomasz Stańczak Tomasz 因在 Nethermind 的领导而广为人知。经过七年多的努力,Nethermind 在 Execution client 市场中目前仅次于 Geth,市场份额约为 35%。与此同时,Nethermind 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推出各类产品并积极开展合作与研究,为以太坊生态系统贡献力量。Tomasz 不仅带领 Nethermind 在客户端开发上屡创佳绩,他还积极探索 MEV 和 PBS 等前沿议题。Tomasz 在 Nethermind 积累的丰富经验,为 EF 注入了管理经验和战略眼光。 新架构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分散决策责任:两位执行董事各自拥有独立的全权决策空间,不仅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也便于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对接对象。例如,身在欧洲的机构或开发者可根据 Tomasz 4–7 月的巡访行程,直接与他会面、沟通。同时,这也让利益相关者能够灵活对接不同地区事务,自主把握合作节奏。 技术与管理优势互补:王筱薇在以太坊核心创新(如信标链、分片技术及 ETH 2.0)方面的深入研究,与 Tomasz 在组织扩展与运营管理上的成熟经验形成了强有力的互补。
Aya 转任主席,Vitalik 回归研究 与此同时,原执行董事 Aya Miyagotchi 转任主席,更侧重于外部战略合作与关系维护。担任七年执行董事的 Aya 现已专注于战略指导与对外联络,而日常运营管理则由王筱薇和 Tomasz Stańczak 全面掌控。 据 Tomasz 披露,本次领导层更迭后的目标之一是让 Vitalik 更多地投入到研究和探索中,而非日常协调或危机应对。Vitalik 近期关于 RISC-V、zkVMs 的文章开辟了有希望的研究方向,而他在隐私方面的论述也帮助社区重新对齐了 EF 的核心价值。同时,Vitalik 的提案虽具有重要分量,但更多是为了引发讨论、推动艰难研究领域的进展;社区评审可能大幅改动甚至否决这些提案。
社区反响 在新任命公布之后,以太坊社区对 Hsiao-Wei 和 Tomasz 表示祝贺与欢迎。 Paradigm 的首席技术官 Georgios Konstantopoulos 直言 Tomasz 达到了“新高度”:他智慧且经验丰富,善于把握技术细微之处,具备建设并领导高效大团队的能力。社区中普遍认为 Hsiao-Wei 对协议的深入理解将确保基金会的技术方向始终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 Sassal 对此次联合执行董事任命给予高度评价,并将这一领导层调整视为推动 Ethereum 进入下一阶段的“重大变革”。许多建设者都乐观地预期,由一位来自研究领域的领导与一位来自工程及客户端团队的领导搭档,将有助于在治理层面实现良好的平衡。 部分社区成员对 Danny Ryan 未能担任 EF 主要领导职务表示惊讶。但就在同一周末,EF 宣布新任联合执行董事的同时,Danny Ryan 也宣布作为联创加入 Etherealize。即便是曾持批评意见的声音,如 Evan Van Ness,也在事后承认 Vitalik 的决策;他认为尽管他曾期望看到 Danny 在 EF 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新任联合执行董事凭借扎实的资历和经验,平息了此前的领导层争议。 总的来说,围绕 Aya Miyaguchi 离任的过渡期,社区内的讨论虽曾激烈,但最终汇聚成了建设性的共识。社区成员认可 Aya 为 EF 作出的贡献,并有不少关键人物公开表达了对她的感谢;与此同时,对于新任 Hsiao-Wei Wang 与 Tomasz Stańczak 的引入,大家既寄予厚望,也期待新的领导架构能回应过去在沟通与技术协作方面的不足。
生态重构:Etherealize 的崛起
此前,社区内普遍期待 Danny Ryan 能直接接管 EF 执行董事的职位。然而,出乎预料的是,Danny Ryan 并未重返EF,而是以 Etherealize 联合创始人的身份重返以太坊生态。这一选择也暗示了另一种可能:组建一个类似 EF 的新型组织,以弥补 EF 的不足,专注于推动以太坊技术与商业潜力的真正落地。 正如 Danny Ryan 所言:“与其空谈以太坊愿景,不如展示如何让机构切实利用以太坊。”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选择了Etherealize —— 一个专注于以太坊生态商业扩展和市场营销的平台。
核心使命 Etherealize 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推广工具,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平台,其核心使命体现在以下 4 个方面: 机构接入与产品化 正如贝莱德 10 亿美元链上美债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共同基金,Etherealize 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从概念设计到链上部署的全程护航",显著降低机构的试错成本。 技术与市场结合 打通研发(R&D)与业务拓展(BD),快速迭代零知识证明、隐私模块和跨 Rollup 桥接方案,并在真实客户环境中即时验证与优化。 政策倡导与监管对话 深度参与政策圆桌会议与参议院区块链听证会,发布《通俗版监管政策解读》系列报告,分析稳定币立法、代币化证券规则及市场结构改革等议题。近期推动的“监管沙盒认证计划”已吸引瑞士 FINMA 与新加坡 MAS 参与共建。 反馈与透明度 Etherealize 数据仪表盘实时追踪链上核心指标(L2 总锁仓价值、代币化资产规模、结算延迟)与链下机构动态(合规认证进度、合作伙伴增长)。每月发布的《机构洞察》报告将客户实操痛点直接转化为协议层优化需求。
双轨架构 Etherealize 已正式分拆为双法律实体架构,以同步推进市场交付与生态治理。 营利实体 Etherealize Inc.(注册于特拉华州的 C 类公司)专注于“为银行与资管机构等提供端到端代币化服务、Layer2 部署方案与合规工具链”,其核心使命是通过标准化基础设施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上链门槛。 非营利实体 Etherealize Foundation 则着力“开放式研发、隐私工具开发与政策倡导架设现实世界与以太坊的桥梁”,重点维护以太坊的可信中立性与监管适配性。
这种双轨模式推动 Etherealize 在运营前三个月内完成跨越式发展:营利部门成功落地贝莱德及富兰克林邓普顿链上共同基金项目;非营利部门同步开展监管圆桌会议,并试点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方案。“商业闭环+生态筑基”的协同效应,推动着以太坊机构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Etherealize 起源 Etherealize 的概念最初源于 2024 年 7 月 23 日以太坊 ETF 启动时,Grant Hummer 观察到,尽管 ETF 推出标志着华尔街对以太坊的认可,但实际采用效果远低于预期。这种落差促使他与投资人 James Fickle 合作寻找兼具华尔街经验和以太坊知识的领导者,最终锁定 Vivek Raman。 在获得 Vitalik Buterin 与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后,团队于 2025 年 1 月正式成立,并迅速从纯 BD 拓展到落地交付。随后 Etherealize 意识到,撬动华尔街不仅需要理念传播,更需提供无缝接入的实体工具。为此 Vivek Raman 引入其挚友 Zach Obront,以联合创始人身份重构技术基础。最后,Danny Ryan 以首席战略官,作为最后一名联创加入。
2025 战略蓝图 在接受 Bankless 和 DeFi Dad 访谈时,Danny Ryan 分享了 Etherealize 的近期规划,以下为 2025 年核心路线图: Q2 推出机构级 SDK,集成托管接口、合规审查与 Gas 费优化模块 Q3 启动基于 Noir 零知识编译器的企业钱包试点 Q4 进军亚太与欧洲市场,通过与新加坡数字港、瑞士加密谷等合作定制监管适配方案。 在被问及项目路线图及未来挑战时,Danny 与 Vivek 阐述了应对策略: 以太坊 VS Solana:机构争夺暗流 传统金融界长期聚焦于以太坊及其二层生态系统,相比Solana,其技术应用上线更早、市场接受度更高。据 RWA.xyz 数据显示,以太坊及其二层生态在 RWA 价值上占比超过 50%。
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中,由于以太坊较早上线,其生态系统已建立众多合作案例: Fidelity:Fidelity早在2018年成立了Fidelity Digital Assets,开始布局数字资产并提供比特币托管服务。2019 年,其加密货币部门负责人 Tom Jessop 表达了对以太坊的浓厚兴趣,指出公司在以太坊领域已投入大量资源。2024 年推出以太坊现货 ETF(FETH)。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于 2016 年推出了基于以太坊技术的开源企业账本 Quorum,支持跨行信息网络和 JPM Coin 等项目。2022 年 11 月,在与新加坡央行合作的 Project Guardian 中,利用 Polygon 网络完成了首笔DeFi跨币种交易。 高盛:2021 年,高盛在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 1 亿欧元数字债券时担任联合主承销商,并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实现证券和现金的代币化。 汇丰:汇丰通过旗下的 HSBC Orion 平台,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支持债券发行、数字黄金以及托管服务,同时实现了私有链与以太坊等公开链的互联互通。 瑞银:2024 年 11 月,瑞银资产管理推出了首个在以太坊网络上发行的代币化投资基金 —— “UBS USD Money Market Fund Token”(uMINT),将资金市场基金份额转化为链上代币。2025 年初,瑞银展示了基于以太坊二层 zkSync 的试验成果,利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部分黄金投资产品的拆分交易,并将零售黄金产品迁移至 zkSync “Validium”网络。 相比之下,Solana 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较少。同时,Solana 上的 RWA 主要集中在稳定币,其非稳定币资产的比例低于以太坊。目前,主流的国债和其他基金项目如图所示,相关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均较少;同时,项目的品类较为单一,还未覆盖大规模的商品类 RWA 项目,以及私募信贷、私募股权等领域。
目前,以太坊平台在 RWA 资产价值上依然领先,其二层生态系统同样承载了大量 RWA 资产,远超其他公链项目。虽然市场上已有 6 只以太坊 ETF 获批,而 Solana 相关 ETF 尚未获得批准。但今年主流机构如 BlackRock 旗下的 BUIDL 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 BENJI 已相继在 Solana 上线,竞争日趋激烈。EF 也已确立明确的战略布局应对挑战,而 Etheralize 的成立更进一步彰显了以太坊在寻求机构合作上的积极态度。
总结 正如 _gabrielShapir0 在评论中指出:“Etherealize 基本上可被视为第二个 EF,这是一场文化和战略上的分流,使以太坊变得更加社会化、多元化。” 实际上,Etherealize 标志着以太坊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政治时刻 —— 在此期间,文化分歧开始浮现。因此,以太坊的 L0 未来将更加注重社会化去中心化,就如同“客户端多样性”所体现的那样。市场上也因此涌现出多种竞争的顶层战略愿景,从如何推广 ETH 到未来发展方向,各具侧重。 Etherealize 采用双层架构,同时涵盖盈利实体与非营利组织,为其运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两部分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其另一大优势在于以技术为驱动,聚焦产品本身,而非仅仅依赖商务拓展。正是这些特质,使 Etherealize 成为一个高效且专注于对接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
EF 的近期调整与展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以太坊仍具备支撑其加密领域地位的深厚优势 —— 这些优势常被其领导层淡化,致使负面批评掩盖了其核心叙事。系统梳理这些优势,有助于建立对以太坊潜力的客观认知框架。 EF Silviculture Society:多元咨询与内部革新 EF 推出了 Silviculture Society —— 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非正式智库,旨在为基金会提供跨领域建议和多角度洞见。智库成员来自技术、法律、学术和业界各领域,他们以一年为期、无偿参与,通过专门渠道向EF董事会提交保密意见,探索一套灵活多元的内部反馈机制。 疑虑 可能仅为表面上的文化实验,难以提升决策效率。 短期无偿参与的模式或难以吸引具备长期深度洞见的专家,影响建议的持续性与专业性。 外部建议如何真正转化为内部决策尚不明确,反馈机制的透明度与执行力有待检验。
财务战略与预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上,EF 推出了“每年花费剩余资金 15%”的预算策略,以确保资金的长期可持续运作。据公开数据显示,EF 国库法币资产从 2022 年 3 月的 12.94 亿美元降至 2024 年 10 月的 7.84 亿美元,而以 ETH 计价的持仓仅下降约 11%。与此同时,EF 的年度支出从 2021 年的 4800 万美元上升至 2023 年 的 1.35 亿美元,表明在生态支持、研发投入和人员薪资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 疑虑 EF持有大量 ETH,若 ETH 价格持续低迷,虽然 ETH 持仓下降幅度有限,但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大幅缩水可能预示着财务健康存在隐患。 “剩余资金 15%”策略虽具吸引力,但缺乏明确的执行细则,过去几年策略未能有效贯彻,反而导致年度支出不断上升。 年度开支急剧增加可能反映出资源分配效率低下,或显示研发和资助成本持续攀升的问题。 具体的开支明细和资金使用计划尚未完全公开,难以对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尽管巨额投入,实际成效尚未达到预期,显示出内部管理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跨足 DeFi 与生态创新 EF 宣布投入 50,000 ETH 参与 DeFi 项目,并通过新设立的多重签名钱包进军 DeFi 生态。同时,生态中涌现出 EtherStrategy 等全链上资产管理工具,以及“Second Foundation”新治理模式的讨论,显示出 EF 正探索多元化创新模式,推动生态系统持续进化。 问题与质疑 跨足 DeFi 同时质押 ETH,可能迫使 EF 在未来硬分叉等敏感议题上被迫表态,进而影响其作为全球中立平台的定位。 市场质疑这种跨足行为是否符合非营利机构的定位,是否会导致资源和战略重心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体生态稳定性。
社交媒体与市场推广 为回应以往在社交媒体存在感不足的批评,EF 大力加强了各大平台的投入。从今年 1 月起,EF 重新激活了多个官方账号,通过大量原创内容和动态转发,及时传递内部改革和战略举措。同时,Vitalik Buterin 等核心人物通过更换头像和频繁互动,提升了以太坊品牌形象,在与传统金融和政策制定者对话中强化“以太坊第一”的理念。 疑虑 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公关,无法解决内部治理和实际成果的问题。 市场推广的实际效果及与传统金融机构和实际应用的对接深度仍存在不确定性。
EF 资助 EF 在 2025 年推出了两轮定时、主题化的专项资助 —— Pectra 前瞻性专项和 2025 学术资助,现均已截止;与此同时,ESP 的 小额资助(≤ $30 000,约两周内决策)和 项目资助(无资金额上限、深度协作评审)继续常年开放。
EF 战略展望 管理层调整尘埃落定后,Vitalik 得以重心回归研究;EF 也随即和社区同步了下一阶段的主要方向:一是 Tomasz 转发与补充的整体路线图,二是 Vitalik 提出的隐私路线图。 就整体路线,简化路线图聚焦三大核心: 通过基于 Blob 的扩容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定向协议升级提升L1吞吐量; 通过深化L2互操作性并聚焦应用层,改善用户体验。 同时 Tomasz 强调,除此之外,次要事项包括: 始终在 L1 上铸造资产 赢得真实世界资产(RWA)和稳定币市场 改进沟通并明确社区与用户的预期 在千亿级经济体下大幅提升安全标准 在基金会内部推动目标驱动的研发 与此同时,Vitalik 在最新的“A maximally simple L1 privacy roadmap (https://ethereum-magicians.org/t/a-maximally-simple-l1-privacy-roadmap/23459)” 文章中,提出了他对的以太坊隐私路线图的构想,覆盖四种关键隐私形式:链上支付隐私,应用内活动的部分匿名化,链数据读取隐和网络层匿名化。 路线图主要为: 将 Railgun、Privacy Pools 等隐私工具原生集成到主流钱包,默认启用“屏蔽余额”与“从屏蔽余额发送”; 推动“每个应用一个地址”设计,配合隐私保护的“自发交易”默认开启; 实施 FOCIL 与 EIP-7701,简化零重放、免中继的抗审查交易; 在短期内于钱包中引入基于 TEE 的 RPC 隐私解决方案,未来逐步切换为更具密码学保证的 PIR; 钱包同时连接多个 RPC 节点(可选混网访问),并推进轻客户端支持,减少元数据泄露; 研发零知识证明聚合协议,压缩隐私交易的 Gas 成本; 打造隐私感知的 keystore 钱包,让用户可在 L1/L2 间无缝升级签名算法或验证逻辑,同时保持私密性。
结语
以太坊生态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范式革新。双重领导架构的引入实现了决策责任的分散,技术与管理优势的互补,同时也使得 Viltaik 能抽身于运营实务,专注前沿研究并引领以太坊。EF 一些列变动,包括研究部的拆分,新上任的研究联席,务实与效率优先的推行,以及积极参与 DeFi 和社交媒体运营等,都是很好的改变,展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变突破的决心。 Etherealize 的问世是战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对接上,EF 因组织架构,定位和历史等等原因,往往并非最佳选择,也未能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而专为机构客户定制的 Etherealize,凭借清晰的华尔街服务定位和灵活的组织架构,有效弥补了 EF 的短板,协助 EF 的工作而不增加其负担。 至此,EF 和 Etherealize 已经为以太坊带来了组织架构上的革新和换血,使其更好应对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而下一步的挑战,是关于以太坊未来的核心挑战:ETH 作为资产的定位与叙事,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整合,性能和体验的提升等。这些关乎根本的战略难题,远非组织调整或战术性改进所能应对,将成为检验新一代领导层的关键试金石。 尽管挑战与疑虑依然存在,但这些变革无疑为以太坊开辟了一条探索新可能的道路,标志着一个真正意义上面向未来的新纪元。
比推快讯
更多 >>- pump.fun 已累计回购价值超 1.06 亿美元 PUMP 代币
- Ju.com 平台币 JU 正式启动通缩,完成首期回购并启动分批销毁
- Paxos 收购 Nucleus Earn,成立 Paxos Labs 推进企业链上金融服务
- 易理华:投资的核心是投人,币圈大部分创业最终由投资人买单
- OpenAI 计划投入 1000 亿美元建设备用服务器
- 特朗普要求大法官允许他在庭审期间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 美国最高法院要求美联储理事库克于下周四之前作出回应
- JustLend DAO 下调能量租赁存入门槛
- MetaMask 将在钱包内通过 Hyperliquid 推出永续合约交易
- 美 SEC 拟全面改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特朗普同期呼吁“季报改半年报”
- 美参议员沃伦致函财长贝森特对反洗钱规则推迟到 2028 年表示担忧
- 美股开盘,道指涨 0.15%,纳指涨 0.37%
- 丹斯克银行:美元短期反弹空间存在,长期仍将疲软
- 金融科技创企 Finary 完成 2500 万欧元 B 轮融资,PayPal Ventures 参投
- 上市公司 ZOOZ Power 股东批准 1.8 亿美元募资以建立比特币财库
- 某高胜率巨鲸 25 倍杠杆做多 21,966 枚 ETH,价值约 9950 万美元
- OpenAI 已与立讯精密达成协议,共同生产未来可穿戴装置
- YZi Labs 宣布增持 Ethena Labs 股份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2.23 亿美元,多单爆仓 1.49 亿美元,空单爆仓 7,435.56 万美元
- IG Group 拟按 1.17 亿美元初始估值收购加密交易所 Independent Reserve
- GBT Technologies 拟收购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运营商 Two Hands
- 华沙证券交易所正式上线加密货币 ETF “Bitcoin BETA ETF”
- NBA 球星杜兰特:加密货币是世界的未来
- 欧盟第 19 轮对俄制裁首次涉及加密货币领域
- 比特币财库公司 Empery Digital 签署 5000 万美元新借款协议拟回购股票
- 美股上市公司 Mega Matrix 斥资约 600 万美元购买 ENA
- Arthur Hayes 疑似通过 OTC 抛售约 190 万美元 ETHFI
- 数据:Matrixport 关联地址向 Binance 转入超 8.8 万枚 ETH
- 美联储卡什卡利:通胀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正在下降
- 某鲸鱼 1 小时前将 1510 万枚 ENA 转入币安,盈利 561 万美元
- 美 SEC 前主席 Gary Gensler:毫不后悔任职期间严格监管加密行业
- 卡拉斯:欧盟将对俄罗斯金融逃税计划采取行动
- 2 个新建钱包从交易所提取 851 枚 BTC
- 灰度推出 Grayscale CoinDesk Crypto 5 ETF
- 加拿大央行:稳定币逐步走向主流,需建统一联邦监管框架
- 交易员 ZetaCentauri 连续 6 次交易盈利,总获利 364.8 万美元
- ProCap BTC 向美 SEC 提交 S-4 表格寻求上市,披露 BTC 持仓浮盈超 6000 万美元
- OKX 紧急下线 DUCKUSDT 永续合约
- FG NEXUS 增持 1,087 枚 ETH,总持仓量升至 49,715 枚
- 央行原副行长朱民:数据正在资产化,构建数据市场需具备区块链基础等要素
- 数据:比特币非流动性供应量达到创纪录的 1430 万枚
- 华检医疗:RWA 大厦落地南京,公司标志全面更新
- 布拉德:年底累计降息 75 个基点将显著宽松
- 比特币财库公司 Treasury 增持 111 枚 BTC,总持仓量达 1111 枚 BTC
- 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梁仲贤:芝商所加密期货合约的亚太交易量占比甚高
- 美联储卡什卡利:如果劳动力市场比预期更加疲软,总是可以更快地降息
- WLFI 提议将 100%流动性费用回购并销毁 WLFI提案获通过
- 卡什卡利:失业率上升风险要求美联储采取行动
- 美联储卡什卡利:今年再降息两次是合适的
- 美股处历史高位,财报季企业盈利预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