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鱼挖矿故事:南京市中心挖了 2 万多个比特币 美国坑多都是泪
作者 | 神鱼
2024 香港 Web3 嘉年华期间,Cobo 与 Antalpha Prime 联合 BounceBit、SYS Labs、Rollux,在 Tether Gold 的支持下于 4 月 7 日在香港举办了「BTC 老友记」线下主题活动。比特币老矿工与 BTC Layer2 生力军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早年比特币矿工的峥嵘岁月,展望 BTC 生态未来。
晚宴间隙,Cob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神鱼与与会嘉宾分享了早期比特币矿工的有趣重整,盘点矿工出海遭遇的种种问题,并分享了对 BTC Layer 2 以及 AI 的看法以及 Cobo 在其中的布局。
老矿工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神鱼,一个老矿工、老韭菜、NFT 收藏家、链上铭文受害者。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在行业起起伏伏,经历了从最早期的 GPU 挖矿、ASIC 的诞生、中国的第一个矿池、比特币的第一次减半、Mt. Gox ……一路走来,到了 2017 年以太坊的 ICO 带来了智能合约和新兴资产的发行方式;上一个周期,我们又经历了DeFi Summer、NFT 的爆发;一年前,我们经历了比特币生态的一次繁荣,自下而上涌现出了很多铭文,包括最近这几个月非常火热的,比特币各种各样的二层、侧链。
过去十多年,我们见证了整个 Crypto 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幸运在 2024 年的今天,比特币完成了早期的拐点。2024 年 1 月比特币 ETF 的推出,意味着比特币作为一个成熟的金融资产在大众面前正式亮相。
站在 2024 年的今天,此时此刻我们无比清晰地看到了区块链未来的无限可能。困扰我们很久的区块链行业核心问题在今天基本上都已经清晰了,接下来我们要迎接的是整个行业最终的一大波增长,让区块链真正地普及,甚至可以让终端用户可以无感地去使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相信在未来一两个周期内可以大规模实现。
机构化、专业化挖矿的契机与挖矿往事
这个行业非常有趣的一点是靠着周期的力量,靠不断地迭代和踩坑的过程来推动行业的成长。机构化挖矿的故事初始诞生在 2014 年底、 2015 年的那一轮熊市。当时 BTC 价格跌得太快了,当时 ASIC 已经小具规模,利润率突然跌得特别夸张。最早比特币挖矿的回本周期是 3 个月、 6 个月,后来变成一年回本、甚至两年回本。当在一个快速的下跌的熊市且币价一直维持在底部的时候,矿工必须要去优化电费成本,必须要公司化、规模化挖矿,不然边际利润变得非常低,抗风险能力特别差。当时这种市场状况逼迫着矿工不得不从当初条件非常好的矿场进行搬迁。
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相信,印象中我拥有的第一个大规模的矿场位于南京市中心,离万达两公里的,条件非常好,用的都是 IDC 中央空调,那些矿机都非常非常宝贵,在那个矿场里面我们挖到了 2 万多个比特币、10 多万个以太坊。但当熊市来临的时候就没办法挖了,因为电费成本实在太高了,虽然条件特别好,居住条件特别好,矿场也装修的特别好,但没办法,必须要把矿机搬迁到电费成本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
当时这批矿工就从中国的各个地方一路拿着省级电网图一个一个地方去找有没有窝电,有没有冗余的电力资源。沿着大渡河开车在泥石流的环境下一路走,一个一个水电站实地考察,然后去谈判、去建矿场。
在那一波的过程中,整个 Crypto 世界的加密算力开始了规模化、集中化的趋势。当时全球百分之七八十的算力可能就集中在大渡河沿岸,冬天就在新疆的那几个坑口电站附近。当时耗电量用的也没有那么多。这种规模化的发展根源是因为那一轮熊市实在是太漫长了,大家不得不去优化成本、改善效率。
矿工出海遭遇的问题与门槛
对于海外挖矿,大家刚开始都有兴趣满满,想大干一场。到了美国之后就发现坑是真多:从早期的法律架构、税收规划,到后面的矿场运维、返修效率、在线率;最后还有很多的像电费的不稳定因素、特殊事件中必须要关机等等各种情况。最后一算综合成本特别高,效率也特别低。很多矿工发现美国也不是那么理想的一个市场,就开始去找其他的市场,剩下的可能就是南美和非洲。南美和非洲是另外一些层面的问题,是政局的稳定性、安全性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大家还是比较怀念中国的快速基建以及相对良好的环境,坑也相对比较少。
目前在海外另外一个局面是海外新玩家的资源,尤其是政治资源非常好。很多的主权国家的基金已经开始入场挖矿,他们甚至不关心回本周期这个问题,这就导致大家的利润率非常低。
这一路走过来,我感觉出海的这一波矿工也是非常的艰辛,这一路上最后能够跑起来并且稳定运行的矿场为数不多。
BTC Layer 2 项目以及 Cobo 的 BTC 生态布局
比特币最近这一两年生态的繁荣发展,底层是自下而上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资产发行和种类。在比特币生态发展的过程中,整个比特币主网出现了长期拥堵的状态,最终这些需求外溢了。围绕这些外溢的需求大家去探索一些侧链、二层网络的解决方案,再加上过去数年间在 EVM 侧模块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也都相对成熟,所以我们近期看到了快速涌现出来一批尝试在比特币生态之上构建二层网络的一些项目和创业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比特币跟 EVM 的最大的核心区别是比特币对智能合约的支持相对有限,短期内要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靠桥把比特币的资产通过一些方式映射到二层网络、EVM 上面去。怎么去解决桥的资产安全和相对去中心化程度的问题呢?短期只能是一些折中的解决方案。
Cobo 提供了一套基于 MPC,也就是基于多方计算类似多签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让项目方持有一把私钥分片, Cobo 作为协管方也持有一把私钥分片,第三把私钥分片是由项目方选定的一个第三方安全公司或保险公司备份。这个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规避单点故障风险,同时可以让多个实体之间协作以增强整个桥的资金安全。在这个过程中, Cobo 只能协助做一些项目方指定的风控,并不能决定资金的去向。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在比特币 Opcode 层面有一些更新和迭代,一些跨链通信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我觉得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争取在早期阶段给大家提供一套相对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我们在这个生态中有一些试错的机会,能够观察其进一步的发展。
Cobo 的 AI 布局
AI 的发展给个人层面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量。我们很多的工作流、信息流通过 AI 基本上能解决四五成的日常工作压力,效率提高非常多。另一个维度,从公司层面我们也在一直在思考 AI,尤其是后面的 AI Agent 的准确率大幅提升之后,能否跟区块链行业进行结合。目前的一个视角来看,因为区块链的原生的信息流和资产流都是在链上公开透明的,如果后续 AI Agent 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和执行力效率的话,它应当去跟区块链做交互。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比如两个 AI Bot 代表两个不同的个人实体,它们可以在链上部署对应的智能合约,两个 AI Bot 之间可以做一些交互和交易。我们设想的一个场景是说在区块链解决了性能问题以后,链上成本会大幅降低,最终状态可能是有大量的 AI Agent 在链上进行最终直接的交易发起和使用,包括智能合约的技术。人类可能只是给这些 AI Agent 做一些简单的风控,给它制定一些规则,让它自己去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去执行。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周期里面,可能会看到一些比较成熟的原型。
基于这个愿景,Cobo 这样一家专注于钱包底层私钥的安全管理,使用好风控的公司,我们在努力地把我们整个各个钱包产品线的底层统一化、风控层统一化,提供一套标准的 API,接入 AI Agent 的能力。我们希望未来能看到 AI 的技术在区块链领域大规模地布局和应用。
预计今年下半年我们这个产品的原型就能出来,届时欢迎大家来试用。
比推快讯
更多 >>- Bybit:PUMP 代币销售出现超额认购,系意外的 API 延迟
- 策略师:欧盟将不得不接受 10%的关税
- BUILDon 正式更名为 BUILDON GALAXY,USD1 生态首个 Launchpad 即将上线
- 观点:PUMP 12 分钟卖出 5 亿美元证明山寨币未死,只是缺少叙事
- pump.fun 此次公售售出 12.5%代币,资金 5 亿美元,与此前公告的 15%份额存在出入
- 曾以 0.2 美元买入 597 万枚 TRUMP 的鲸鱼投入 100 万美元参与 PUMP 公售
- pump.fun 项目方已将资金转移至 Squads VaultToken Admin地址
- 189 个地址在 PUMP 链上公售打入 100 万美元
- BONK 近 2 小时拉升超 8%,市值现报 20.43 亿美元
- PUMP 公售 12 分钟已达上限
- 欧盟回应美国关税:争取 8 月 1 日前达成协议,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欧盟利益
- PUMP 代币公售已开始
- PUMP 在 Binance 上持仓总价值达 4269 万美元,大户多空比为 1.11
- Gate 即将开启 Pump.Fun(PUMP)公开认购通道
- 经济学家:比特币供应量并不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聪供应量
- 近 24 小时 LetsBONK 收入、毕业代币数仍领先 pump.fun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3.95 亿美元,多单爆仓 2.75 亿美元,空单爆仓 1.2 亿美元
- 特朗普已分四批向 24 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函
- 下周宏观展望:CPI 审判日即将到来,比特币或将续创历史新高
- 本周实行比特币财库策略的 35 家公司实体共买入 4700 枚 BTC
- James Wynn 已注销其 X 账户
- “美联储传声筒”:美联储独立性再受挑战,预计本月不会降息
- 内幕交易员@qwatio 从 Maker 赎回 1000 万 USDC,转进 Hyperliquid 再次开空
- 白宫数字资产政策顾问:“加密周”将巩固美国的全球加密货币之都角色
- Tabi 旗下 TabiPay Alpha 测试启动,限量 1,000 名额
- 马耳他资管公司 Samara Asset Group 披露持有 525 枚 BTC,相当于其市值的 28%
- 0xSun 谈 pump.fun 发币参与策略:可根据公售速度制定不同的策略
- 挪威工业投资公司 Aker ASA 通过比特币寻求资本平衡配置,目前持仓达 754 枚
- BlockFi 破产管理人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驳回 3500 万美元诉讼
- Solana 区块链策略游戏 Honeyland 被 BRAVO READY 收购
- 数据:CoinUp 平台币 CP 现报 0.47 美元,较开盘价涨幅逾 15 倍
- 某地址向 Hyperliquid 存入 135 万 USDC 并做以 2 倍杠杆多 PUMP
- 某鲸鱼/机构归集休眠 2 年钱包,总计积累 51,431 枚 ETH,浮盈超 20 倍
- Sunriselayer:空投申领检查器已上线,申领练习将于北京时间 15 日 8 时结束,主网及 TGE 于 Q3 进行
- 数据:比特币 ETF 产生的需求近两日已达日产量的 20 倍左右
- 疑似质押服务商 Arthapala 过去一小时再次向 CEX 充值 4120 枚 ETH
- Arthur Hayes 过去一天通过多种渠道购买价值 150.5 万美元 ENA
- 继 Coinbase 之后,OpenSea、MoonPay、波卡等项目官方账号头像换为胖企鹅形象
- Aethir:节点许可证转移系统上线,系首个解锁节点二级市场的加密项目
- 某聪明钱加仓 40 倍比特币空单,入场均价达 11.77 万美元
- 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首次连续两日净流入超 10 亿美元,该 ETF 推出以来仅 7 次日流入量超 10 亿
- 分析师:历史数据显示 7 月、10 月是比特币表现最稳定的增长月份
- 3A 区块链游戏 Seraph 启动紧急回购应对价格波动,链上地址透明公示
- 恺英网络香港子公司获 SFC 颁发 4 号及 9 号牌照,加速全球化布局
- PUMP 于 Hyperliquid 盘前市场未平仓量已达 1.52 亿美元,资金费率偏空
- Hyperliquid 未平仓合约达 10.6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 多个昨日热门代币出现“钓鱼线”走势,普遍下跌 10%-30%
- 某新建钱包地址买入 11.88 万枚 HYPE,均价 46.27 美元
- Crypto.com 探索在迪拜免税店引入加密货币支付
- 24 小时现货资金流入/流出榜:ETH 净流出 2.53 亿美元,BTC 净流出 2.23 亿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Bybit:PUMP 代币销售出现超额认购,系意外的 API 延迟
- 策略师:欧盟将不得不接受 10%的关税
- BUILDon 正式更名为 BUILDON GALAXY,USD1 生态首个 Launchpad 即将上线
- 观点:PUMP 12 分钟卖出 5 亿美元证明山寨币未死,只是缺少叙事
- pump.fun 此次公售售出 12.5%代币,资金 5 亿美元,与此前公告的 15%份额存在出入
- 曾以 0.2 美元买入 597 万枚 TRUMP 的鲸鱼投入 100 万美元参与 PUMP 公售
- pump.fun 项目方已将资金转移至 Squads VaultToken Admin地址
- 189 个地址在 PUMP 链上公售打入 100 万美元
- BONK 近 2 小时拉升超 8%,市值现报 20.43 亿美元
- PUMP 公售 12 分钟已达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