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 L2 故事新编,以 Rollup 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作者:佐爷
我在新年伊始对 BTC L2 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总结,主要分为 BTC 的安全性和价值上行,以及 L2 交易执行和结果的下行两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短短三个月不到,BTC L2 已经来到近百的数量级,但是仍然有一些基本问题尚待厘清,定义问题首当其冲。
在比特币的发展史上,扩容路线长期存在三种实践,最底层的是主网升级,比如 SegWit 和 Taproot 两类,其次是链外扩容,比如客户端验证、闪电网络和侧链等诸多尝试,最后是直接分叉,比如狗狗币、BSV、BCH 等。
比特币扩容路线选择
由里到外,纷繁复杂,究竟什么是 BTC L2 众说纷纭,参考以太坊的发展史,我在此提出两个评判要点:
-
L2 必须首先自己是一条链,能够独立完成运算、交易的各个环节,最终提交比特币进行结算;
-
L2 的安全完全由 L1 保障,L2 的底层价值由 BTC 来支撑,L2 代币不能干扰 BTC 的功能发挥。
按照这个标准,主网升级和分叉和 L2 概念无关,重点在于链外扩容路线究竟该如何分类,比如闪电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通道”,本身很难说是一条公链,而侧链具备自己的安全共识和运作模式,安全性无法严格和比特币等效,但是 L2 应该就藏在其中,那么来继续划分。
BTC L2 = 闪电网络 + 侧链。
参考之前的标准,BTC L2 应该是闪电网络和侧链的一种混合产品,即像闪电网络一样完全依附于比特币主网,同时像侧链一样“独立于”比特币运作,取其精华,去二者糟粕。
如此一来,现有的 BTC L2 方案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考虑到 BTC 的 UTXO 机制和 Layer 2 依赖的智能合约机制无法严格协同运作的事实,即比特币无法实现对过往交易的撤销,需要 L2 自行解决或者引入链外更新或索引机制。
其次,L2 的独立性存在过强的问题,比如仅仅存储比特币交易的区块头信息作为 L2 对 L1 的同步证明,仅仅将结算信息存入比特币脚本作为 DA 方案,而根本不考虑之后的检索和确证问题。
BTC L2 的现状极易被浑水摸鱼,导致安全和信任危机,我认为,必须从 L2 为中心过渡到以 Rollup 为中心的全新阶段,即完全利用比特币主网的安全性,同时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
BTC L2 ≠ Rollup。
-
BTC 搭建 PoS 体系提供安全性,使用无许可的准入和销毁机制,区别于现有包裹资产体系。
-
BTC 质押收益完全使用 BTC 作为计价币种,项目代币不能和 BTC 产生功能冲突。
-
Rollup 计算层需要同时满足大规模和隐私需求,以加密技术对抗中心化倾向。
-
Rollup 不能构建额外的 DA 层,严格使用比特币作为 DA 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理想中的 Rollup 应该是以 BTC 作为原生 Gas Fee 和质押奖励,利用 2WP 双挂钩机制实现跨链流通,1:1 锚定的映射资产 xBTC 流通于 BTC L2 和跨 L2 桥,隐私计算 + ZK 证明,可从源头和过程保证比特币使用者的完全匿名性和隐私性,项目代币参与 Rollup 运作,避免和 BTC 的角色冲突。
Rollup 像桥像链又像 L2
BTC Rollup 运作流程
首先要解放思想,PoW 底层 + PoS 上层是目前的最优解,质押收益来源依赖于底层价值支撑,工程组合取代技术创新,计较 ZK 还是 OP 没太大意义,结果存储不是 DA ,另外不必过度纠结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机制设计,没有任何方案能和比特币相提并论,即使是ETH OP,真正的故障证明和回收机制也是“路线”或者“理论上”,目前或者长期来看依然会由项目方来控制。
因此,更合理的机制设计在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为干预,并且保障项目长期稳健运行,在 ETH L2 中被称为强制提款和逃生舱设计,确保极端情况下项目停摆也能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对于 BTC Rollup,这里的难点是如何在发生故障时将映射资产退回比特币主网,以及如何在 Rollup 计算时保障隐私,在早期不那么去中心化之时。
首先讨论第一点,BTC 的映射资产,比如 WBTC 的各类去中心化版本,在 Rollup 上流通的同时要确保安全性,一方面,BTC 进入才能支撑 Rollup 的价值,另一方面,Rollup BTC 在发生故障时必须能转回主网。
现有的解决方案,基本都是跨链桥的各类变种,区别只在于是通信桥、资产桥还是中心化的桥,目前来看基本上很难再有新的解决方案,桥接资产是搭建 PoS 体系的第一步。
不过质押和质押收益还有创新空间,比如可以跳过 Lido 的发展阶段,直接使用 DVT 技术来搭建完整的去中心化质押体系,或者基于 BTC、WBTC 或者 BounceBit 发行的,基于交易所体系衍生出的再质押 BTC 搭建混合质押体系,以降低对危机时对 BTC 的安全冲击。
桥接和 DVT/混合质押之后,Rollup 的计算长期被人忽视,这里面的问题在于,Rollup 自己要能承担公链的数据吞吐、状态更新和结果存储,以及数据分发四个阶段或部分,可以分成两点去讨论,其一是效率,其二是隐私。
-
效率容易理解,比如使用并行机制或并发机制,在度过早期的 FOMO 情绪后,比特币 Rollup 要和 ETH Rollup 比拼运行效率,而提速已经被 Solana 证明真的管用。
-
隐私问题长期被人忽视,比特币的 PoW 机制导致其几乎无法被审查,但是 Rollup 在早期阶段,极易受到 ETH PoS 后的窘境,即某类节点遭受和迎合审查机制,这里的解决方案无法通过去中心化机制设计来实现,任何方案都无法和 BTC PoW 相提并论,必须寻求隐私计算的帮助。
最后是 DA 问题,也就是参考 ETH L2 和 Rollup 分野的评判标准,不使用主网作为 DA 方案的无法被称之为 Rollup,这涉及到最终的安全承诺,如果 L2/Rollup 主动放弃 L1 的安全保障,那么自然就该被剔除出去,由于 BTC 的独立机制,所以需要额外的补充设计。
DA 机制
-
乐观验证和 ZK 混合使用成为主流,指的是 Rollup 上的交易最终由主网进行确认,欺诈证明使用乐观机制,即先确认,后排障,时间满,即生效,而在证明生成上,可以使用 ZK 来大幅压缩数据,这一点在 BTC Rollup 上尤为重要,原因无他,比特币空间过于昂贵。
-
铭文机制可在交易机制上发挥更大作用,在 ETH Rollup 上,欺诈证明一旦被挑战,并被以太坊所接受,主网会罚没提交者的质押资产,但是在 BTC Rollup 上,这种罚没必须在链外进行,因为比特币的脚本一旦被写入,则无法再次被更改,只能通过继续在新区块写入信息的形式完成更新,即只能 Update(更新),无法 Overwrite(覆写)。
-
索引器网络实际上要承担交易更新的重任,必须被去中心化。
最终,我们可以完成整个 BTC Rollup 的机制设计,可以分为四步走,基本上都会沿着 xBTC—>质押—>计算—->DA 四步去搭建技术架构,这里的难点主要在于质押系统和映射资产的设计原则,以及链上计算的隐私问题和最终的 DA 设计。
此外,遵循项目代币不能和 BTC 发生冲突的原则,项目代币应该在 Rollup 之内发挥作用,比如 DVT 体系的搭建,索引器的去中心化维护,以及生态发展和治理体系上流转。
大图景:BTC L2 横评纵论
架构说明
如果以我划定的 Rollup 为标准,那么显然诸多项目方案无法被纳入讨论,因此将范围放宽,具备上述特征的都可被直观评述。
按照四步走的顺序,可以稍微比较一下目前主流的技术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但是会默认前提已经存在不再赘述,比如桥接的下一步是质押,那么在论述质押时就不会再强调桥接的实现方式,依次递进。
从桥接资产出发,ZetaChain 和 Zeus Network 最符合标准,分别沟通比特币和 EVM 生态以及 Solana 生态,在具体实现上,二者略微有所区别。
ZetaChain 创造了和 ERC-20 类似的 ZRC-20 标准,BTC 可以 1:1 映射发行 zBTC 代币,同时,为突出全链 Omni 概念,zBTC 实际上存在内部兑换机制,不会实际传输到目标链之上,由此将 zBTC 变为所谓的全链资产,不过这种映射资产需要很强的机制设计,ZetaChian 通过使用观察者(observers)和签署者(signers)来监控比特币链上的交易和事件,并在 ZetaChain 上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与比特币等非智能合约区块链的交互。
理论上而言,ZetaChain 是全链跨链桥,不止于能沟通比特币和 EVM 生态,但是这里的重点是说明比特币等非智能合约公链如何接入 EVM 的过程,可以发现,ZetaChain 不仅是消息桥,同时也是资产桥。
而 Zeus Network 则强调自身是通信层而非跨链桥,在其机制设计上,它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使得不同的区块链可以通过这个接口进行信息和价值的交换。
比如可以将 BTC 锁定在一个特定的比特币地址上,并在 Solana 上释放等值资产,而需要实际转移 BTC,并且在 Solana 进行智能合约操作,可以改变比特币网络上的行为。
可以发现,这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的感觉,理论上确实不需要在两条链之间转移资产,但实际上你也无法真的将 BTC 转移至 Solana 网络上,桥接资产或信息,本质上都需要引入第三方来相互调用和通信,区别只在于介入程度的深浅。
当资产桥接之后,会出现质押体系,质押的意义在于模仿 ETH 网络的安全承诺,比如 Stake、LSDFI、Restake 和 LRTFi 等四类机制,其根本逻辑都在于质押确保主网安全,发行等效凭证参与 DeFi 赚取收益,区别在于“套娃”程度的不同。
在比特币的实践中,Merlin Chain 是质押系统的代表,BounceBit 是 LRTfi 的代表,但是核心都在于吸引用户将资产留存在自身体系之内,并不是单纯的存币生息,而是希望在保存安全性的同时,尽力扩展生态的边界,可用性时代逐步到来。
Merlin Chain 在暴力拉盘之外,机制上致力于生态发展,基于 L1 BTC 多签和 L2 智能合约体系,进而搭建出 L2 上的使用场景,比如 Merlin Swap、Merlin Starter 等众多生态,是目前的 Layer 2 中最会搞事情的,其和 ETH L2 ZKFair 师出同门,都是 Lumoz 的产品,其和 Cobo 合作搭建 L2 资管体系,目前 TVL 36 亿美元,基本上是最高的一档。
而 BounceBit 更进一步,或者说更退一步。
进步处在于 BounceBit 基于交易所去生产再质押资产,用户直接在币安存入 BTC 并在 BNB Chain 兑换为包裹资产,并可参与 CeFi 和 DeFi 的交易活动,进一步而言,使用托管技术,BounceBit 可在保管比特币的同时发行 LRTfi 资产,进而搭建的 EVM 兼容体系可对接链上世界。
在整个网络运作中,CEX 和托管是运作的基础,而 BounceBit 的独特之处在于将锁定后的 BTC 再次流动性发行,投入资产增值的逻辑中,目前 TVL 7 亿美元,并且可将 BTC 或者自身代币存入质押网络,整体思路是运用更多中心化措施来降低 BTC 运转的风险。
更退一步在于这是 WBTC 的略微改进版本,甚至未经长期运行,其安全程度未必比得过 WBTC 的老字号。
接下来是链上计算环节,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排序器和排序器的去中心化,第二是兼容性和计算效率问题。
排序器的中心化是 ETH L2 上的痼疾,究其根本,使用中心化的排序器可以极大提高 L2 的运作效率,并可相当程度上防止 MEV 攻击,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交易体验,在这些好处之外,就是严重的中心化问题,会导致项目方成为事实上的运作实体。
B² Network 则尝试使用自己的 BSQ 主网代币去构建去中心化排序器网络,实际上相当于搭建出一个激励网,需要结合提交者、证明者和挑战者等更多角色去维持运作,即用治理的复杂性去降低中心化程度。
在兼容性上,EVM 或者 SVM 的兼容性容易解决,但是 L2 之间的跨链则会更为复杂,而计算效率则需要大规模引入并行或并发等手段,目前没有特别明显的实践项目。
另外是链上计算的隐私保护,目前虽然有使用 ZK-Rollup 的方案,但是主要是用于压缩数据,更多发生在 DA 的数据发布上,专门针对计算过程的隐私保护方案还没有很明显的项目。
最后是 DA 的数据发布方式,这个需要和 ZK 机制结合来论述,和 ETH L2 不同,BTC L2 使用 ZK 主要是压缩数据,比如 Bitlayer 即是如此。
Bitlayer 在执行上使用乐观验证机制降低复杂度,使用 ZK 压缩数据,并通过类似铭文的形势写入数据。具体而言是假设交易批次默认有效,除非有证据证明其无效。这样,交易可以在链下快速处理,并通过压缩格式提交到比特币网络,减少数据负载和成本。如果发现欺诈行为,参与者可以发起挑战,触发状态回滚和惩罚恶意行为者,确保系统安全。
但是如何基于比特币去建构状态回滚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仍需要长期探索。
结语
从比特币扩容方案出发,尝试去勾勒比特币版的以 Rollup 为中心该长什么样,核心在于确保 BTC 的价值和安全性能迁移至 Rollup 之上,并且需要和现有的包裹资产方案区别开,在具体实现上,基于桥接资产和质押体系的方案成为共同选择,但是在如何确保去中心化和发挥 BTC、主网代币的作用上,仍然处于模糊地带。
但是 Rollup 为中心路线目前仍然是最完备的,相较于基于 UTXO 机制或者客户端验证方案都更为成熟,在中间的链上环节上,隐私计算和排序器去中心化是两个要点,在最终的 DA 上,铭文已经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借鉴思路,唯一的难点是成本问题。
比推快讯
更多 >>- 加密 KOL Ansem:美国政府使用新印美元购买比特币之时,将是本轮周期顶部
- Tom Lee 笑谈牛市论点很弱智评价:在加密领域,弱智是一件好事
- 观点:当前重点需关注 ETF 净流入以及现货敞口的大小
- 港股中国金融租赁涨逾 6%,投资数字资产领域
- 贾跃亭:C10Treasury 预计将于下周开始对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进行资产配置
- 港股加密货币概念股普遍上涨,欧科云链 涨近 4%
- 摩根士丹利 GIC 报告:将为财务顾问和客户提供支持,帮助其配置加密货币
- [ETH 波段盈利 9374 万美元巨鲸]5 小时前清仓最后 1 万枚 ETH
- 某鲸鱼以 4514 美元均价买入 7311 枚 ETH,并在 Aave 上提供借贷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2%
- 某鲸鱼从 Binance 提取价值 540 万美元的 AAVE,并投入质押
- 数据:Linea 主网已桥接超 115 万枚 ETH
- 4 年前囤积 4652 枚 ETH 的巨鲸减仓 2250 枚 ETH
- Aster:S2 阶段奖励可选择全额退还交易费选项
- 某鲸鱼投入 292 万美元买入 169 万枚 ASTER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4.05 亿美元,多单爆仓 1.76 亿美元,空单爆仓 2.29 亿美元
- 美元兑日元日内涨幅扩大至 1.5%,现报 149.68
- Donut COO Darcy:打造全球首个代理化加密浏览器,旨在成为 AI 交易统一前端
- OpenMind CTO Boyuan Chen:OM1 平台旨在推动 AI 智能体从“思维机器”迈向“行动机器”
- 美联储 10 月降息 25 个基点概率高达 94.6%
- 特朗普顾问:若政府停摆谈判无进展,将开始裁员
- 近期超 4000 万枚 ONDO 被存入 Arthur Hayes 的 Bybit 地址
- SHIB 销毁率单周暴涨 449.66%,逾 7,100 万枚代币被永久移除
- 民主党参议员:政府停摆僵局尚无进展
- Coinbase CEO:16 年前的今天比特币首次以美元计价估值,1,309 枚 BTC 仅需 1 美元
- 某新地址从 Binance 提取 250 枚比特币,价值 3080 万美元
- 数据:某鲸鱼从币安提出 180 万枚 TWT,价值 256 万美元
- NYDIG 质疑特朗普家族稳定币 USD1 的储备报告透明度
- 比特币提币放缓,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入 504.11 枚 BTC
- 美媒:特朗普很生气,斥责以色列总理总是那么消极
- 慢雾余弦:FTX 假赔款电邮中恶意工具偷助记词的意图非常明确
- 0G Labs 官推被盗,黑客称该项目欺骗社区
- Flowdesk 关联地址以 1.88 美元均价增持 351.3 万枚 EIGEN
- Aster CEO:每个 epoch 将分配 ASTER 总量的 1%
- Limitless 在 Kaito 的社区销售已结束,认购金额超 2 亿美元,超募 200 倍
- Michael Saylor 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或暗示 Strategy 本周未增持 BTC
- Bitwise 提交 Aptos ETF 的 S-1 文件
- Polymarket 上美国政府停摆至 10 月 15 日及以后概率现报 68%
- Web 3 社交电商项目 NECO 获来自迪拜王室的 200 万美元天使投资
- FTX 向债权人发出警报,提防钓鱼邮件和欺诈网站
- CZ 时隔半年重回币安广场发文:账户余额增加,很高兴迎来历史新高
- 比特币 UTXO 跌至新低
- Aster 24 小时收入超 Hyperliquid 9 倍
- Aster Genesis 第二阶段将于 10 月 10 月开放空投查询,10 月 14 日开放申领
- Lighter 创始人:第二季积分活动预计在年底前结束,而非恰好 12 月 31 日
- 恶性通胀下,币安 USDT 成委内瑞拉的事实货币
- 德国政府比特币“卖飞”损失升至 34 亿美元
- Strategy 比特币持仓浮盈超 315 亿美元
- OWAA 成为 2025 新加坡 Veloza 科创产业博览会总冠名合作伙伴
- 加密市场总市值单日暴涨超 1,000 亿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观点:当前重点需关注 ETF 净流入以及现货敞口的大小
- 港股中国金融租赁涨逾 6%,投资数字资产领域
- 贾跃亭:C10Treasury 预计将于下周开始对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进行资产配置
- 港股加密货币概念股普遍上涨,欧科云链 涨近 4%
- 王座已丢,Hyperliquid的底牌能撑多久
- 摩根士丹利 GIC 报告:将为财务顾问和客户提供支持,帮助其配置加密货币
- 【比推周末重点新闻回顾】受 ETF 资金流入和政府关门推动,渣打银行重申比特币年底目标价 20 万美元;NYDIG 质疑特朗普家族稳定币 USD1 的储备报告透明度;特朗普顾问:若政府停摆谈判无进展,将开始裁员
- [ETH 波段盈利 9374 万美元巨鲸]5 小时前清仓最后 1 万枚 ETH
- 某鲸鱼以 4514 美元均价买入 7311 枚 ETH,并在 Aave 上提供借贷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