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团队在做事”和币价真的有关吗?
“团队在做事”真的会让币价在牛市涨得更多?在熊市更抗跌吗?本文用10年的历史数据告诉你答案。
原文作者:LUCIDA & FALCON
当我们持有加密资产时,“团队在做事”是“坚定币价会在牛市起飞”的信心,也是“熊市被套时继续持有”的底线。
但“团队在做事”真的会让币价在牛市涨得更多?在熊市更抗跌吗?
本文用10年的历史数据告诉你答案。
Crypto市场的四个牛熊周期
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于2009年诞生,其币价在后续的14年里呈现多次牛熊周期的交替,且陆续出现了“ICO时代”、“公链爆发”、“Defi Summer”、“NFT浪潮”等行业叙事。
为方便分析,本文将2015.07-2018.01定义为第一轮牛市,2018.01-2020.03定义为第一轮熊市,2020.03-2021.05定义为第二轮牛市,2021.05-至今为第二轮熊市。
2015.7-2018.1的第一轮“ICO”牛市距今久远,可获取的数据太少,无法获得严谨的结果。故本文着重分析后三个周期。

有哪些因子可体现“团队在做事”?我们找到了六个因子!
行业内绝大多数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且代码在Github是开源的(GitHub是进行代码托管和分享的平台)。
因此,**Falcon将GitHub的6个因子作为衡量“团队在做事”的量化标准,具体包括:Star、Fork、Commit、Issues、Pull requests、Watchers。**以下为六个因子的具体含义和类型

本文中所有项目的Github数据,在Falcon的产品上也可以看到,访问链接:https://falcon.lucida.fund/ch/asset_tracker/73/github?uid=

有效样本量与名词解释
团队统计了三个市场周期的币价走势及其对应的项目GitHub六因子数据,经过异常值处理,三个市场周期分别保留81、330、596份有效的代币样本。
下文图表将出现的名词解释:

第1轮熊市(2018.1-2020.3)GitHub数据对币价起到一定的抗跌效果,但作用有限,或与样本量太少有关
我们先从第一轮熊市开始讲起:

GitHub数据六因子及币价涨跌幅的描述统计:

**第一轮熊市代币数据较分散,符合crypto市场兴起初期特征。**该时期7个统计量的标准偏差值都远远偏离平均值,说明不同币种之前的价格及其GitHub数据差异较大。此阶段发展较成熟的代币如bitcoin、ETH的GitHub各因子关注度都极其高,但许多新兴的币种在GitHub上的关注度和开发者贡献的程度都偏低。
该区间币价跌幅小于平均跌幅值(黑色加粗)的币价及其对应的GitHub数据六因子的统计情况:

**其中灰色格子代表与市场趋势相反的代币,我们认为此类代币性质较为特殊,需要结合市场情况综合分析。**该区间只有binance-exchange一个,观察其GitHub数据六因子,star、fork值位于统计量的前10,但commit、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都极其低,主要因为bnb该代币在2019年之前只具有“平台币”属性,无“公链”属性,因而代码不开源。而2018年下半年市场热点聚焦平台币板块,bnb涨幅高,在该周期抗跌。针对该币,GitHub数据六因子只有star、fork因子与price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币价跌幅小于平均值的代币中,有40%的代币GitHub因子位于统计量的前10,剩余部分的代币GitHub情况则普遍较低,初步推断,在该周期内,GitHub因子对于币价跌幅减小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该作用不会特别大。
第2轮牛市(2020.3-2021.5)Github更活跃的项目在牛市涨得更多

GitHub数据六因子及币价涨跌幅的描述统计:

**第二轮牛市代币数据相对集中,crypto市场成熟度和景气度提升。**该区间7个统计量的标准偏差统计值与平均值较接近,与2018-2020年统计情况相比,该区间样本数据分布较集中。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分析,一方面是2020年代币市场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在18年兴起的代币在该区间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对应的基本面GitHub数据情况也普遍的有较大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发展,该区间发币的代币数量大幅增加,随着可参考样本数量的增加,数据分布的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
该区间币价涨幅超过平均涨幅值(黑色加粗)的币价及其对应的GitHub数据六因子的统计情况:

330个数据币价涨幅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其中GitHub数据六因子超过平均值的有5个,占比45%左右。初步推断GitHub数据的增加与币价上涨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的相关性大小则在文中第三部分分析。
牛市中不涨反跌的项目,都是Github开发非常不活跃的
币价异常值情况(牛市中币价下跌):

在本周期的330个有效样本中,有28个代币价格却逆势下跌,反映了这28个代币非常弱势。同时,这些代币对应的GitHub数据90%低于平均值且整体趋近于最小值。
第2轮熊市(2021.5至今)GitHub更活跃的项目对与熊市抗跌有一定的贡献性,但其作用仍不会很大

GitHub数据六因子及币价涨跌幅的描述统计:

以star因子为排序,数量前20的代币及其另外6个统计量的数据(黑色加粗为超过平均值的代币:

**随crypto市场进一步发展,第二轮熊市代币数据反而较分散,推测与行业差距进一步分化有关。**该区间7个统计量的标准偏差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说明第二个熊市阶段的代币数据较分散。2021年代币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蓬勃期,越来越多人涌入代币市场,人们首先将目标锁定于市场中发展较好且较为成熟的代币项目,此类代币对应的GitHub关注度高达上万次的统计量,但对于该时期新兴的代币,仍需要时间被大众熟悉,所受关注度与开发程度自然也相对低很多。
结合star数据排名前20的代币统计情况,**发现GitHub数据六因子排名超过平均值的代币在统计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断六因子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发现,GitHub数据六因子排名特别靠前的,都为较成熟的代币,发行时期基本都在2015~2018年,比如bitcoin、ETH、dogecoin。
币价异常值情况(熊市中币价上涨):

596个代币数据中有28个异常,其中GitHub数据有一个因子以上超过平均值的代币有6个,占28%。根据表格,推断GitHub数据的增加对与熊市抗跌有一定的贡献性,但其作用不会特别大。此类币种能有如此强势的价格优势,主要由其他品类的因子决定。
如何量化GitHub因子与价格的相关性?我们会选用哪种系数来判断?
在上文中,我们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Github的数据在牛熊周期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量化Github因子与价格的相关性呢?
Q-Q图以样本的分位数作为横坐标,以按照正态分布计算的相应分位点作为纵坐标,把样本表现为直角坐标系的散点。如果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则样本点呈一条围绕第一象限对角线的直线。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集利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较合理,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集利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较合理。
三个区间的六因子Q-Q图结果如下:

由表所知,三个区间Star、Fork、Commit、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六个因子的样本点都不围绕第一区间的对角线分布,即都不服从正态分布。六因子与代币价格的相关性分析将基于Spearman系数的结果进行判断。
第1轮熊市(2018.1-2020.3):受样本量影响,GitHub因子与币价相关性有限
六因子与币价涨幅的相关性表:

GitHub数据的5个因子对于币价在熊市的抗跌有正向作用。由表易得,star、fork、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与price的相关性系数值都在0.260左右,并都呈现出0.05水平的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上表明5因子与币价都具有正相关性。
**该区间commit因子与币价涨幅无显着关系。**commit与币价涨跌幅的相关系数值为-0.032,接近0,并且P值为0.776>0.05,说明commit与price并没有相关性。
star、fork、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与price的相关性结果符合我们前文的判断,即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我们已知该相关性不会太高,**但0.260程度的相关性对于我们后续研究代币价格的走势并构造相关因子策略有意义。**commit的结果与前文稍有不符,**我们初步断定为是样本数据有限的原因。**在第二三个区间,我们搜集到了更多的代币数据,将进一步考察commit与price的相关性。
第2轮牛市(2020.3-2021.5):GitHub越活跃,币价涨得越多
六因子与币价涨幅的相关性表:

第二轮牛市,由于有效性样本由81增加到330,star、fork、commit、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六因子与price的相关性显着增强,相关性在0.322附近,显着高于第一个区间的相关性均值0.260,且位于0.01水平的显着性。其中star、commit、watchers因子与price的相关性高达0.350。此区间六个因子都与price呈正向相关,似乎也印证了我们对于第一个区间commit与price呈负相关的推测,即样本数据不够多,受个别极端值影响。
第2轮熊市(2021.5至今)GitHub因子具有时效性!熊市中仍与币价显着相关,但不一定抗跌
六因子与币价涨幅的相关性表:

对于第三个区间,有效样本数增加到597个,**与第一个区间相比,star、fork、commit、issues、pull_requests、watchers六因子与price的相关性增强,**在0.01水平的显着性条件下,相关性均值在0.216,稍微高于第一个熊市的0.205,但显着弱于第二个区间所求相关性0.322。
我们认为,GitHub数据的六因子都与币价涨幅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即六因子在牛市中对于币价的涨跌幅有更强的预测性和贡献性,但在熊市里则效用偏弱,熊市中的币价更多受到其他因子大类的等影响(比如量价因子、市场情绪等另类因子等),GitHub数据仅作为基本面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相对有限。
文章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Falcon对本文的结论做一个总结:
1、随着Crypto市场的发展和行业开发者生态的繁荣,Github数据与币价的愈发呈现强烈的相关性。
2、从投资的角度上讲,要投资Github开发活跃的项目,规避掉Github开发不活跃的项目。
3、牛市中,Github越活跃的项目,涨幅越高;熊市中,Github越活跃的项目,越抗跌。
4、Github与币价的相关性,在牛市显着高于熊市。
比推快讯
更多 >>- SpaceX 仅间隔三天再次转出 1215 枚 BTC,价值 1.33 亿美元
- Tom Lee:比特币四年周期模式已经打破,但仍可能出现 50%的跌幅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2.6 亿美元,多单爆仓 1.18 亿美元,空单爆仓 1.42 亿美元
- 特朗普旗下无人机公司赢得五角大楼史上最大合同
- 数据:Bonk Holdings 钱包通过 FalconX 收到价值 3,200 万美元的 BONK 代币
- Resupply 在 Curve 社区发起提案,提议铸造 500 万枚 crvUSD 向 sreUSD Llamalend 市场供应
- Coinbase Prime 新增对 APR、BNB 和 weETH 的托管支持
- CLANKER 持续上涨,24 小时涨幅达 184%
-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道指涨幅扩大至 1%
- Tether CEO:预计年内利润 150 亿美元,利润率高达 99%
- 今日 10 只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入 144 枚 BTC,9 只以太坊 ETF 净流出 49,364 枚 ETH
- 加密矿企 TeraWulf 完成 32 亿美元债券发行,拟用于扩建数据中心
- BTC跌破110,000美元,24H涨幅收窄至0.92%
- Ripple 完成对 Hidden Road 的收购,后者已更名为 Ripple Prime
- “胜率 100%神秘巨鲸”继续加仓 98.61 枚 BTC,并于 110500 美元处挂单买入 124.34 枚 BTC
- pump.fun 收购交易终端 Padre,PADRE 代币将不再在该平台上使用
- 美股加密概念股开盘普涨,ALTS 涨 9.9%
- 瑞士比特币投资应用 Relai 获得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颁发的 MiCA 许可证
- 美国 9 月 CPI 略逊于预期,美股三大指数高开
- 住房成本拉低通胀,CPI 数据为降息提供空间
- 币安:为打击狙击 bot,公平模式的手续费结构将在最初几个区块内进行调整
- 美联储转向就业优先,通胀企稳为降息铺路
- 某鲸鱼卖出两个月前买入的 4708 枚 ETH,亏损 267 万美元
- 数据:“内幕巨鲸”关联地址向 Binance 存入 3.26 亿枚 USDC
- 哈塞特:通胀正在放缓,美联储压力减轻
- 美股上市公司 C2 Blockchain 增持约 11,109,161 枚 DOG,总代持仓量超 524,514,226 枚
- 市场迎来“及时雨”,通胀数据缓解焦虑并推动标普 500 上涨
- Crypto.com 向美国货币监理署提交国家信托银行章程申请
- 数据:今年以来沉寂 7 年以上比特币苏醒数量已创年度历史新高
- 美国白宫:下个月可能不会发布通胀数据
- 美联储面临通胀与就业疲软的政策挑战
- Lindsay Rosner:今日报告不足以令美联储“惊慌”,12 月降息可能性仍存
- 瑞穗:美元价格已充分反映美联储降息预期
- 机构分析师:本次 CPI 数据对市场影响有限 但可能引发对 12 月政策的讨论
- 美国两党加密货币法案在参议院面临新的阻力
- 美国社会保障局预测 2026 年生活成本将上涨 2.8%
- 彭博社:摩根大通将在年底前允许机构客户将 BTC 和 ETH 作为贷款抵押品
- Aster:计划将 S3 费用的 70-80%用于 ASTER 回购,具体分配将取决于市场情况
- CBOE 波动指数触及两周低点,报 16.59
- Polymarket 首席营销官确认 POLY 代币和空投计划
- 美国 9 月 CPI 涨幅略逊预期,美联储下周降息前景更加明朗
- 胜率 100%神秘巨鲸多单浮盈已超 350 万美元
- 美国 9 月未季调 CPI 为 324.8,低于预期 325.036
- 非美货币普遍走高,欧元涨至 1.1643 美元
- 标普 500 指数期货一度上涨 0.9%,随后回落
- 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今年还将降息两次的押注
- 美国 9 月季调后核心 CPI 月率 0.2%,预期 0.30%
- Web3 社区验证平台 Me3 完成 300 万美元融资,Outlier Ventures 等参投
- 泰国监管机构突击搜查数字身份项目 World 的虹膜扫描点
- CME Group 的 XRP 期货在五个月内名义交易量达到 269 亿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SpaceX 仅间隔三天再次转出 1215 枚 BTC,价值 1.33 亿美元
- Tom Lee:比特币四年周期模式已经打破,但仍可能出现 50%的跌幅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2.6 亿美元,多单爆仓 1.18 亿美元,空单爆仓 1.42 亿美元
- 特朗普旗下无人机公司赢得五角大楼史上最大合同
- BNB Chain如何凭借生态飞轮效应推动币价长牛?
- 数据:Bonk Holdings 钱包通过 FalconX 收到价值 3,200 万美元的 BONK 代币
- Resupply 在 Curve 社区发起提案,提议铸造 500 万枚 crvUSD 向 sreUSD Llamalend 市场供应
- Coinbase Prime 新增对 APR、BNB 和 weETH 的托管支持
- CLANKER 持续上涨,24 小时涨幅达 184%
-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道指涨幅扩大至 1%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