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蚂蚁金服将一分为二,腾讯金融科技、度小满等司如何接受监管
未来蚂蚁金融等科技金融巨头如何蜕变,金融如何造就好的社会?
文 | 朱琼华
全球最大的独角兽——蚂蚁金服,在央行“金融控股”试点一年并发布新的监管文件五天后,迅速做出了主动“分拆”的回应。
彭博社报道,蚂蚁金服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以此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蚂蚁金服将由此被一分为二,分别设置在两个公司之下。
第一个公司:持有小贷、银行、保险等金融牌照的相关业务,划入新成立的“金融控股”旗下。
第二个公司:金融云、风险管理等科技业务将保留在蚂蚁金服体内。
根据虎嗅APPP援引蚂蚁金服副总裁梁世栋的回复,他确认了蚂蚁金服拆分剥离金融业务这一事实,并传达出公司按照央行监管要求整改,但具体操作方案与细节并未透露。
也就是说,蚂蚁金服彻底剥离金融业务,它将成为纯科技平台。
蚂蚁金服高管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蚂蚁金服从来不是一家金融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从其营业收入看,蚂蚁金服2017年科技服务收入占比为34%。其目标,2021年,技术收入占比65%。
这两年来,支付宝存储金、消费贷ABS发行接受监管,蚂蚁金服利润大幅下滑。2017年蚂蚁金服税前利润高达约132亿,2018年税前利润亏损约19亿元。
坐拥10亿全球用户的蚂蚁金服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如何用科技助推实体企业,让金融普惠更好的社会?
蚂蚁金服的这次变革,已经牵动中国科技金融公司等各方神经,或有望成为央行监管科技金融的一个典型样本。
1 | “金融控股” 风险聚集
金融控股,简单理解,拥有两家或两个以上不同金融牌照的公司,比如某集团持有券商、银行、保险等两个以上的牌照。
按照官方解释,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设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比如,蚂蚁金服持有第三方支付、小贷、保险、基金、银行等牌照,就属于“金融控股”之列。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金融稳定报》中,金融控股主要分为五大类:
第一大类:母公司为金融机构的传统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
第二大类:地方国企。上海国际、江苏国信集团等。
第三大类:产融结合类央企控股。招商局、五矿集团等。
第四类:民营公司。如复星国际、海航集团、明天系、恒大集团、万向集团等。
第五大类:互联网金融公司。蚂蚁金服、腾讯、度小满、苏宁金融等。
根据2018年上半年央行多位地方分支机构负责人的讨论,部分金控公司风险聚集——主要表现为:
一是存在虚假出资或者循环注资,资本约束弱化,资产规模短期内急剧扩张,杠杆异常增加。
二是通过名下金融机构进行关联交易,套取大量资金扩充资本,或冲击资本市场秩序,或将资金转移海外,“掏空”金融机构。
三是通过复杂的股权安排和金融运作,滥用大股东权利,隐匿架构和实际控制人,规避金融监管,政策套利。
四是占用主业资源盲目扩张金融业务,导致脱实向虚,加大了金融业和实业之间的风险交叉和传递。
此外,部分金控公司的盲目发展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金融控股公司业务领域多元、资产规模庞大、组织架构复杂,实际上已成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2 | 首批试点:蚂蚁金服等都需申请“金融控股”牌照
金融控股风险不断暴露,监管呼声日益高涨。
2018年上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挑选包括蚂蚁金服、苏宁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在内的五家机构,作为金融控股集团监管首批试点。
这一年多来,第四类民营金融公司问题频发。海航等不断的甩卖金融资产,回归实体产业。上述第五大类,现在称之为“Big tech”,在中国主要指蚂蚁金服等,其同类公司亚马逊等也成为全球监管的关注点。
上半年,监控试点公司似乎顺风顺水。
2019年3月6日,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通过5家试点,我们可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今年5月份试点结束后将进一步总结完善,下一步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在程序报批后就能出台。”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之外。
2019年7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在并在解释说明中指出,“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存在监管真空,风险不断累积和暴露”,“损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权益”。
按照上述《意见稿》,蚂蚁金服、苏宁集团等五家试点公司无一合格,全部需要整改,都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人民银行发布《意见稿》之后,在民营金控公司中,引起巨大的冲击波。
4天之后,《中国企业家》发出封面万字长文《蚂蚁不想成为大象》。蚂蚁金服向外透露,蚂蚁金服“持续创新”、“从来就是家技术公司,不是金融公司”,“后面不拿金融牌照”等声音。
蚂蚁金服核心业务高管——董事长井贤栋、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总裁兼网商银行董事长胡晓明、副总裁兼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等众多高管悉数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集体对外发声。这在蚂蚁金服发展历史上,近乎罕见。
《意见稿》发布五天后,蚂蚁金服就做出了“拆分”方案,其反馈可谓迅猛。
3 | 科技or金融:蚂蚁金服2017年科技收入占比34%
蚂蚁金服到底持有多少金融牌照?据统计,其牌照涉及支付、银行、基金、保险、小额贷款多个领域,一共十多个金融牌照,其控股公司基金投顾牌照等尚在申请当中。

近年来,蚂蚁金服等超级互联网巨头,凭借电商等优势,获取10亿级用户,不断进入信贷、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领域。
蚂蚁多位高管称,蚂蚁金服从来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但是,从营收端看,目前科技业务营收占比尚待提高。
据蚂蚁金服公开披露,从收入结构看,2015年,蚂蚁金服的收入构成中,14%来自技术服务。到2017年,技术服务占比上升至34%。
据其内部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4 | 持续监管:蚂蚁金服从盈利132亿到亏损19亿
而实际上,蚂蚁金服等BigTech通过网络优势,在金融领域“赢者通吃”的现象,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今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发表的《周小川:信息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一文,直接点出“警惕Big Tech赢者通吃”,本文引述作如下摘录:
网络效应的存在,“赢者通吃”会导致竞争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监管部门要防范和应对“赢者通吃”的负面影响。
“赢者通吃”会导致竞争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在中国的表现就是先抢流量再说,最早是先抢点击率,后来是抢流量、抢客户、抢份额,占了大头再说。
在支付系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最开始为了抢客户,可能会动用客户的支付资金收益去补贴产品削价;也可以倒过来,如果产品销售赚了钱,为吸引客户的备付金(从银行转移到支付系统备付金),也可以去补贴理财业务收益,让客户向其聚集。
最开始的支付行业,第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给了支付宝,后来支付宝又挂了余额宝,于是就开始有争议了,余额宝里的钱究竟算支付备付金还是算存款呢?这涉及是不是银监会监管的问题。如果说算存款,就需要承担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等要求。余额宝后来又挂上了天弘基金,而天弘基金就归证监会管了。
BigTech就可以在监管部门政策中间分段选择,谁的政策对我有利就向谁靠。在动机上的问题是Fin Tech和TechFin既不想拿金融牌照,又想做金融业务,因为这是最节省成本的。
事实上,这几年来,蚂蚁金服的支付存储金、蚂蚁花呗、借呗等核心业务,因受到监管而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第一个重大影响——备付金百亿利差收入消失。2019年1月,“断直连”加速推进,支付机构的备用金集中上缴。根据《财新》统计,2018年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支付巨头沉淀的备付金高达万亿元,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断直连、备付金集中存管和备付金账户销户之后,每家利息收入上百亿元消失。
第二个重大影响——花呗、借呗无法高杠杆发ABS,其营收利润大幅下降。
2017年,“蚂蚁系”小贷ABS在场内外发行规模已近3500亿元,其中,截至2017年底,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蚂蚁花呗ABS存量达1961亿元、借呗1346亿元,这占到了中国消费类资产证券化市场的90%以上。
高杠杆的ABS发行受到监管,2018年无抵押消费信贷ABS发行量较2017年出现30%的下滑。
2018年,蚂蚁金服已为其两家小额贷款子公司大额增资,并缩减了现金贷产品“借呗”的规模。其资产证券化发行量也自2017年的2660亿元下降至2018年的1660亿元。
根据外部机构测算,2017年,消费金融——花呗与借呗,或是蚂蚁金服最赚钱的业务。
由于受到监管,花呗2018年利润大幅下降9成。2018年其利润高达34.2亿元,2018年利润下降到3.7亿元。

此外,余额宝、“相互保”等多款产品也受到监管指导,产品规模和形态发生重大调整。
2017年蚂蚁金服税前利润高达132亿元,2018年税前利润转为亏损约19亿元。
对于上述利润变化,蚂蚁金服称,主要原因为科技投入以及对外投资。截止2018年,成立四周年的蚂蚁金服对外投资120次,涵盖金融业务37次等。
5 | 科技创新与监管
其实,早在前几年,蚂蚁金服等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就开始了从 Techfin 转向为 Fintech 。
蚂蚁金服一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者与引领者。
支付宝、余额宝、相互保……一个个金光闪闪的的产品,见证了蚂蚁金服创新的足迹。蚂蚁金服不断突破成规,让高冷的金融变得有温度,让繁琐的金融更便捷,它带动整个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变革。
蚂蚁金服,一直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创新者与颠覆者,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估值万亿的超级“大象”。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蚂蚁金服不想做“大象”,想做一个科技“超人”。拥抱监管,它于是开始筹谋剥离的金融资产。
按照这次拆分,花呗、借呗、相互宝、网商银行等持牌金融自营产品,都要划归到“金融控股”公司内。但是,蚂蚁金服的金融与科技业务,主要融合在10亿用户超级工具——支付宝内,两部分业务融合交织在一起,如何做到有效分拆这是一个难题。
周小川指出,央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建立竞争性环境,使得最优的技术顺利凸显和发展,通过竞争选优来实现应用更好的技术。
监管机构,如何既维护建立优良竞争环境,又能激发“科技金融”巨头的创新与动力,还能防范金融风险,这也是一个大课题。
未来蚂蚁金融等科技金融巨头如何蜕变,金融如何造就好的社会。这个事儿,看似离大家很远,其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章
1|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金融稳定报》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4|原央行行长周小川文章,《周小川:信息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
5|财新周刊,《万亿备付金切换》
6|虎嗅APP,《蚂蚁脱了“金壳”》
7|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
8|证券时报,《央行王景武: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出台"会很快"》
9|亿欧智库,《解密万亿独角兽——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
10|《中国企业家》,封面文章《蚂蚁不想成为大象》
来源:懂财帝
比推快讯
更多 >>- Irys 公布代币经济学:8% 将用于空投及未来激励
- 高盛预警:美股暴跌背后暗藏极端对冲恐慌
- VanEck:本轮比特币抛售潮由中期持币者驱动,长期持币者保持稳定
- 中国央行与阿联酋央行启动支付互联与 JISR 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8.32 亿美元,多单爆仓 7.13 亿美元,空单爆仓 1.19 亿美元
- Bitwise XRP ETF 上市,美国 XRP 现货 ETF 单日总净流入 1.18 亿美元
- Tom Lee:加密市场去杠杆周期调整或接近尾声
- Re7 Labs 发布 xUSD 脱锚事件更新,已聘请律所推进法律行动和资产追回
- 数据:1999.99 枚 ETH 从 Crypto.com 转入 Deribit,价值约 571 万美元
- Mu Digital 完成 1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专注将亚洲高收益信贷引入链上
- 数据:某巨鲸 wstETH 头寸遭清算,价值约 652 万美元
- Dinari 整合 LayerZero,实现跨链交易代币化美股
- 数据:币安 60% 交易量来自山寨币,创年内新高
- VerifiedX 与 Crypto.com 合作,托管及 OTC 服务支持 15 亿美元资产
- 英国严重欺诈办公室调查 2800 万美元加密基金崩盘案,两人被捕
- 美 SEC 将于 12 月 15 日举办加密货币隐私问题圆桌会议
- DAT 飞轮熄灭,加密 KOL 暗示 DAT 公司将抛售储备,市场仍将深度洗盘
- 亚洲早盘金价下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存疑
- 某比特币巨鲸做空浮盈超 5700 万美元
- 数据:CZ 对手盘巨鲸 ETH、XRP、DOGE 多单全部由盈转亏,现浮亏已超 3200 万美元
- CZ 对手盘巨鲸多单浮亏近 3200 万美元,以太坊多单爆仓价为 2,528 美元
- 贾跃亭参投上市公司 QLGN 已更名为 AIxCrypto,将开展股票代币化业务
- 某机构巨鲸今日转向做多
- 曾借币做空 6.6 万枚 ETH巨鲸再次增持价值超 1.62 亿美元 ETH,总持仓升至 432,718 枚 ETH
- 俄罗斯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网络资助 Marsalek 间谍组织
- 分析师:就业数据未能明确利率前景,市场缺乏上涨动能
- 摩根大通:若 Strategy 股票被指数剔除,或面临数十亿美元资金撤离
- 美联储鹰派齐发声,资产价格崩盘风险或成降息新拦路虎
- 数据:“麻吉”再次加仓 25 倍以太坊多单,爆仓价 2818.3 美元
- 特朗普提名 CFTC 主席候选人塞利格获参议院委员会通过
- G20 金融监管机构呼吁密切关注私人信贷与稳定币发展
- Movement 再将 5000 万枚回购的 MOVE 代币转回 CEX
- 阿根廷国会委员会指控总统米莱参与 $LIBRA 加密货币骗局
- 美财长:美联储应该继续其降息周期
- 摩根大通:散户抛售 ETF 成比特币以太坊价格下跌主因
- 日韩股市跟随美股科技股下跌,日经 225 指数跌超 2%
- AVAX One 董事会批准最多 4000 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 美股收盘:纳指跌超 2%,英伟达高开低收
- 某地址花费 4 万美元狙击jesse 代币开盘,获利约 100 万美元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39%
- 链游 Illuvium 已在 Base 链部署 Staking v3
- Jefferies报告:Tether黄金储备达116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主权黄金持有者之一
- 美国 SEC 交易与市场司司长:数字资产 “无信任” 机制需在 “有信任” 市场中运行
- 特朗普签署命令,免除部分巴西农产品 40%的关税
- 美联储保尔森:应平衡通胀与劳动力市场风险
- 美联储保尔森:降息措施恰当但设定更高门槛
- Bitmine 再购入 17,242 枚 ETH,价值约 4,907 万美元
- 数据:ETH 全网合约持仓量 24h 减少 6.27%
- 美国政府转移 FTX 与 Bitfinex 案涉资产至新钱包
- 美联储 12 月降息概率为 39.6%,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 60.4%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Irys 公布代币经济学:8% 将用于空投及未来激励
- 高盛预警:美股暴跌背后暗藏极端对冲恐慌
- VanEck:本轮比特币抛售潮由中期持币者驱动,长期持币者保持稳定
- 中国央行与阿联酋央行启动支付互联与 JISR 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8.32 亿美元,多单爆仓 7.13 亿美元,空单爆仓 1.19 亿美元
- Bitwise XRP ETF 上市,美国 XRP 现货 ETF 单日总净流入 1.18 亿美元
- Tom Lee:加密市场去杠杆周期调整或接近尾声
- Re7 Labs 发布 xUSD 脱锚事件更新,已聘请律所推进法律行动和资产追回
- 数据:1999.99 枚 ETH 从 Crypto.com 转入 Deribit,价值约 571 万美元
- Mu Digital 完成 1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专注将亚洲高收益信贷引入链上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