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远离跨链桥,V 神提倡使用原子交换:但它们真的好用吗?
你如何将 BTC 转换为 ETH?或者将 BTC 转换为 ATOM?
与许多人一样,我通常将 ETH 存入中心化交易所(CEX),将其交易成 BTC,然后再将 BTC 转移到链上钱包。
这让我陷入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境地:在提倡使用 DeFi 的同时,我自己却在使用 CEX 进行这些所谓的“跨链交易”。
事实上,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一再强调“将资产保存在它们起源的链上,并使用原子交换在不同链之间进行转移价值。”
听起来很简单,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原子交换(Atomic swap)到底是什么?它们如何运作,以及它们能否真正取代中心化交易所?
让我们在本文中一探究竟。
原子交换:从想法到执行
原子交换的想法最初是由 Tier Nolan 在 2013 年的 Bitcointalk 论坛帖子中提出的。然而,直到 2017 年,第一次原子交换才成功完成。当时莱特币的创始人 Charlie Lee 在推特上分享道:“完成了一次 LTC/BTC 的跨链原子交换!”(顺便说一句,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他在这笔交易中赚了 330%)
原子交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原子交换发生在两个加密钱包之间,没有任何中介来促进交易。它们是“原子的”,就像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一样,要么交易成功完成并且每个交易者都收到对方的资金,要么什么都没发生,两个交易者只有他们交易前的资金。
原子交换机制依赖于哈希时间锁定合约 (HTLC),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带有“哈希锁定”(HashLock) 和“时间锁定”(TimeLock) 两项特殊保障的虚拟保险箱:
-
哈希锁定:在交易发起方将用于解锁 HTLC 合约的密钥发给另一方之前,确保资金被锁定在合约中。
-
时间锁定:如果交易未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则将交易的加密货币退还给交易者。
一旦双方都提交了合约密钥,交易就完成了。
如果双方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则交易将被取消,确保没有人蒙受损失。
原子交换 vs 跨链桥
当然,原子交换技术远比解释的更复杂,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它能够提供的好处包括:
-
无需信任:不涉及受信任的第三方
-
缓解交易对手风险:如果一方未能满足交易要求,另一方不会失去资产
-
所有权控制:你在交易完成之前保持对资产的控制
-
隐私:交易是私密的,只有交易双方知道。
尽管早期有不少技术大佬都对原子交换进行了实验,但它似乎从未真正得到应用。
这是 Vitalik 3 年前发的推文:我们应该将资源用于适当的(无信任、无服务器、最大限度地类似于 Uniswap 的用户体验)ETH <-> BTC 去中心化交易所。令人尴尬的是,我们仍然无法轻松地在两个最大的加密生态系统之间无需信任的进行价值转移。
三年后情况就不同了。我指的不是原子交换,而是跨链桥。
在这三年中,汇集用户资产并发行锚定币(或者叫包装代币,如 Fantom 上的 wETH)的跨链桥越来越受欢迎。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在过去 7 天内,14 个跨链桥的资产总量达到 48 亿美元!
Vitalik 对跨链桥的设计非常挑剔。一年前,他在 Reddit 上分享了他对跨链桥持悲观态度的原因。以下是要点:
-
虽然多链生态系统提供了多样性优势,但由于合约漏洞,跨链桥会带来安全问题。
-
即使受到 51% 攻击,区块链仍然可以保持其规则,保持用户余额不变并确保交易的一致性。
-
然而,在 51% 攻击期间,如果跨链桥的智能合约失去控制,那么跨链资产可能会贬值。
-
因此,将原生资产保留在其原始链上比将它们跨链到其他链上更安全。
-
跨链活动表现出了一种“反网络效应”:使用得越多,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跨链桥持有大量资产的情况下。
就在撰写本文时,“反网络效应”的风险已经变得非常真实,有谣言称持有多重签名密钥的 Multichain 开发团队已被捕。
提醒一下,Multichain 的跨链桥使用资产池模型在支持的链上发行锚定币。
比如 Fantom 上的 BTC,其实就是被“包装”后的 wBTC 再由 Multichain 二次“包装”发行。
链上分析师 An Ape Prologue 对 Multichain 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除原生代币 FTM 以外 40% 的 Fantom 资产,都是由 Multichain 发行的。这些锚定资产高达 6.5 亿美元,表明 Fantom 对跨链桥的高度依赖。
不幸的是,Multichain 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遇到麻烦的跨链桥。五个最大的跨链桥黑客攻击事件已造成 19 亿美元的损失。
就像 Vitalik 所说的那样:“将资产保存在它们起源的链上,并使用原子交换协议在不同链之间进行价值转移。”
尽管跨链桥存在风险,但原子交换协议目前很少见,主要由于这 5 个障碍:
-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区块链使用不同的语言,这使得直接原子交换变得困难。
-
功能有限:比特币的语言缺乏以太坊 Solidity 的智能合约功能,这使得要实现某些原子交换条件变得复杂。
-
不同的共识机制:比特币使用工作量证明,而以太坊已经过渡到权益证明。这种差异会使原子交换机制复杂化。
-
复杂性和风险:原子交换需要多个步骤,如果执行不当,存在资金损失的风险。
-
流动性要求:有效的原子交换需要两条链上都拥有足够的流动性,否则,交易中会出现汇率波动。
“原子交换”的尝试
最后,我们真的可以使用“原子交换”协议吗?
目前至少有 15 个相关协议使用着不同的交换机制。
然而,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在链之间交换原生资产的能力,尤其是当它涉及在原生 BTC 和 ETH 之间交换时,在我看来,这是圣杯。
Thorchain 的 Thorswap
Thorswap 可能是最著名的多链资产交易协议。它促进了 9 条链之间 ETH、BTC 和其他原生代币的交换。
在下图中,我将 ETH 换成 BTC 用了 9 分钟时间,花费了 37 美元的手续费用(大部分是比特币网络)。
THOR 系统的核心是流动资金池,每个资金池包含 50% 的 THORChain 原生代币 RUNE,以及 50% 的 BTC 或 ETH 等其他资产。
当你想将 ETH 换成 BTC 时,协议会用你的 ETH 换取 ETH-RUNE 池中的 RUNE,然后用该 RUNE 换取 BTC-RUNE 池中的 BTC。
因此,THORChain 仍然依赖于流动资金池,这可能会成为黑客的目标,这意味着它不是真正的原子交换。
事实上,我联系了 THORSwap 团队来解释他们为什么放弃使用原子交换。这是他们的运营经理 paperX 所说的:
由于流动性有限的原因,THORChain 不得不放弃原子交换。因为我们如果想要提供能够替代 CEX 的去中心化跨链交易协议,那么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易报价。
早在 2018/2019 年,THORChain 就已经将原子交换作为一种技术选择进行了研究,但最终转向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跨链流动性协议,该协议使用 Tendermint 共识引擎、Cosmos-SDK 状态机和 GG20 阈值签名方案 (TSS)。它不锚定或“包装”资产,它直接在链上金库中管理资金。
Komodo (AtomicDEX)
Komodo 是原子交换领域的先驱之一。
他们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AtomicDEX 使用了原子交换技术,提供“安全且无需信任的多链交易”环境。Komodo 自豪地断言,“我们不能冻结资金或停止交易。”
遗憾的是,该平台在手机和电脑上使用起来都不太容易。目前,它不支持 Metamask 或 Keplr,仅允许通过助记词或硬件钱包连接。
此外,BTC 的兑换上限为 2 ETH,所提供的汇率比中心化交易所 (CEX) 低 7%。
这也许就是用户在选择使用跨链桥还是真正的原子交换协议时需要做的权衡。
总结
实现 BTC<>ETH 的原子交换具有挑战性。
如果使用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不是问题,想要进行跨链交易,你还可以尝试使用 SWFT AllChain Bridge、Maya 协议(THORChain 的分支)。
此外,有三个新一代跨链协议值得一试:
-
InterSwap – 具有统一流动性的全链 AMM。
-
Orion Protocol – 用户可以使用 DeFi 钱包在主要 CEX/DEX 之间进行交易。无需 KYC。
-
Chainflip – 以极低的滑点实现跨链交换,以取代中心化交易所。
(注: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DYOR)
无论如何,我想知道 Vitalik 在建议远离跨链桥和使用原子交换时,看好哪些协议。
不过,显而易见,真正的原子交换似乎远未实现大规模采用。
比推快讯
更多 >>- 预测市场 YesNoMarket 将于 11 月 24 日上线
- 合作挖矿丢设备索赔诉讼,中国湖南省法院判虚拟货币相关合同无效,损失自担
- Mark Luschini:美股超卖但调整未尽,反弹依赖经济数据
- Matrixport:市场悲观情绪达近十年少见的低位,但引发本轮抛售的宏观压力并未缓解
- 4E:早期巨鲸清仓 1.1 万枚 BTC,机构逆势将 ETF 持仓抬至 40%
- CryptoQuant CEO:持有现货不怕,此时卖出或做空极不明智
- "反 CZ 公开做空 Aster"巨鲸十日内损失 6100 万美元利润,总利润降至 3840 万美元
- 观点:比特币关键支撑位在 82,045 美元
-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Q1 美债收益率料将达到 3.9%
- 机构:市场正开始将黄金视为对冲美联储“政策失误”的工具
- 日本祭出 21 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通胀救济占比超半数
- “Hyperliquid 上 BTC 最大空头”盈利再破前高,全周期盈利 5891 万美元,近 30 天盈利 3040 万美元,周盈利 1679.7 万美元
- 币安完成 USDC (USDC)于 Sei 网络集成并开放充值、提现业务
- Tom Lee:近期抛售部分源于 1011 事件中受损的做市商
- 独立研究员:6100 亿美元 AI 庞氏骗局崩盘
- 先锋领航,美联储降息幅度或低于华尔街预期
- Bitget 获第 11 届 Benzinga Fintech Awards最佳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奖项
- 终极空头巨鲸重新下调止盈区至 7.5 万美元,本月已提现 2209 万美元保证金
- 摩根大通:不再预计美联储将在 12 月降息
- Silo Labs 更新 xUSD 脱锚事件处理进展,目前已确认还款约 213 万美元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15,处于极度恐慌状态
- 易理华:现货策略抄底 ETH 依旧未变,看好 ETH/BTC 后续行情
- 达利欧警告:AI 泡沫暂时不会破裂,现在离场还太早
- 数据:61.26 枚 BTC 从 Coinbase 转出,价值约 498 万美元
- 加密总市值下探至 3 万亿美元
- Mike Alfred:有人正通过衍生品试图压低比特币价格并恐吓投资者抛售
- 某鲸鱼向 Hyperliquid 存入 224 万枚 USDC,并以 40 倍杠杆做空 BTC
- Hyperliquid 上最大 BTC 空头单币浮盈 3180 万美元
- MoonPay Ventures 宣布对加密钱包 Zengo Wallet 进行战略投资
- 数据:CTSI 24 小时跌超 29%,DATA 跌幅超 35%
- ZEC 矿工日收益小幅提升,挖矿难度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 花旗银行与 Swift 完成法币与数字货币 PvP 结算流程试点
- RootData:SIGN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377 万美元的代币
- 数据:昨日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出额达 2.6066 亿美元
- Irys 公布代币经济学:8% 将用于空投及未来激励
- 高盛预警:美股暴跌背后暗藏极端对冲恐慌
- VanEck:本轮比特币抛售潮由中期持币者驱动,长期持币者保持稳定
- 中国央行与阿联酋央行启动支付互联与 JISR 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8.32 亿美元,多单爆仓 7.13 亿美元,空单爆仓 1.19 亿美元
- Bitwise XRP ETF 上市,美国 XRP 现货 ETF 单日总净流入 1.18 亿美元
- Tom Lee:加密市场去杠杆周期调整或接近尾声
- Re7 Labs 发布 xUSD 脱锚事件更新,已聘请律所推进法律行动和资产追回
- 数据:1999.99 枚 ETH 从 Crypto.com 转入 Deribit,价值约 571 万美元
- Mu Digital 完成 15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专注将亚洲高收益信贷引入链上
- 数据:某巨鲸 wstETH 头寸遭清算,价值约 652 万美元
- Dinari 整合 LayerZero,实现跨链交易代币化美股
- 数据:币安 60% 交易量来自山寨币,创年内新高
- VerifiedX 与 Crypto.com 合作,托管及 OTC 服务支持 15 亿美元资产
- 英国严重欺诈办公室调查 2800 万美元加密基金崩盘案,两人被捕
- 美 SEC 将于 12 月 15 日举办加密货币隐私问题圆桌会议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Mark Luschini:美股超卖但调整未尽,反弹依赖经济数据
- Matrixport:市场悲观情绪达近十年少见的低位,但引发本轮抛售的宏观压力并未缓解
- 4E:早期巨鲸清仓 1.1 万枚 BTC,机构逆势将 ETF 持仓抬至 40%
- CryptoQuant CEO:持有现货不怕,此时卖出或做空极不明智
- “反 CZ 公开做空 Aster”巨鲸十日内损失 6100 万美元利润,总利润降至 3840 万美元
- ETH的“周天子”困局与SOL的“创业邦”崛起
- 观点:比特币关键支撑位在 82,045 美元
- Kraken 冲刺上市:估值 200 亿美元的又一家加密巨头赴美递表
- 加密市场迎来拐点:Q3升势止步,Q4步入重新定价周期
-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Q1 美债收益率料将达到 3.9%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