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从比特币看当前Web3定义缺了什么?
作者:祝维沙
粗浅的Web3定义的出笼
Web3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每个人心目中自有他的Web3。有人说它是下一代互联网,有人说它是NFT和元宇宙等未来应用的基础设施。概念是不错的,但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了理论,却不见像ChatGPT 这样能一下子引爆市场的杀手级应用。Chat GPT是人类在神经网络大模型上多年持续探索的结果,就如密码朋克社区和中本聪在加密货币的成功探索。从Web1到Web2都是应用领航在前,概念总结在后,一个概念再好,没有应用跟上也只是一阵风。很少有像Web3这样,概念持续热了很久,还没有像比特币一样的杀手应用出现。原因在于,web3是对中本聪思想的不断概括和提炼,而中本聪思想跨度太大,业内没有任何一个人达到这一思想跨度,导致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在中本聪之前,基于web2的高度集成化和人工智能进展,对下一代互联网是什么模式,人们多有猜想,主流的观点认为应当是语义网模式。此观点一出现就争议不断,由于没有成功实践案例,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模式是什么,实际上还在“科幻”中。
当比特币出来后,人们意识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玩?2014年,在比特币出来5年后,站在第一线的科学家,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Kavin Wood)提出了基于比特币的Web3的设想。终究他只是技术人员,只能对中本聪思想做粗浅的提炼。他提出的这一概念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技术人员容易听得进去,听得顺耳。缺点是将中本聪思想提炼成零信任系统和去中心化,毫无想象力与前瞻性,带偏了整个市场。他的烂项目Polkdot说明了一切。币价与最高点相比只有11%不到,一个明星加持的所谓明星项目,跌出了前十。远远跑输比特币不说,也跑输同期出现的稳定币和中心化交易所。残酷的现实提醒人们,比特币之后的加密货币,至今并没有为世界带来如同Chat GPT那样激动人心的创新案例,也没有创造出投机以外的更大的财富用途。伍德所描述的Web2向Web3的迁移没有发生,他所设想的Web 3.0 “一个安全的社交操作系统”也没有实现。实践证明,木头(伍德)指的道路是一条僵化的木头之路,是一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败的道路。
又过了5年,从2018年开始到2021年,企业家和风投专家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又对Web3进行了新的概括,他绝口不提区块链,甚至尽量回避去中心化,认为过度中心化的web2不好,但像web1这样的中心化程度是允许的。他提出要判断数据的拥有权在谁那里,在用户手中就是对的。他回避了加文伍德所有的技术判断,在这种判断下,像Opensea等从事中心化交易的NFT交易所,也算是Web3概念下的项目。这一下拓宽了已经走死的一盘棋。
迪克森的核心思想体现在“web3为什么重要”等几篇文章中,内容包括把 Web3描述为建设者和用户共同拥有互联网, 数字资产是连接建设者和用户的纽带等。应该说迪克森是对中本聪从技术和思想层面做出了比加文伍德更高层次的概括,但在技术控的眼里却贬低了区块链,引起了很大争议,比如原推特CEO杰克多西等就反对。
在迪克森的基础上,研究机构马萨里(Messari)的研究员江下( Eshita)把从 Web 1 到 Web 2再到Web 3的演变描述为:
Web 1 为“可读”(read);
Web 2为 “可读 + 可写”( read + write);
Web3 则是 “可读 + 可写 + 可拥有”(read + write + own)。
细究下来web1也可读写,web2也有拥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这个定义直观简单,成为主流的看法。这个定义就如区块链一样,只是比特币的一个特性,并不是完整准确的中本聪思想。
从比特币来看上述Web3定义的缺陷
理论来自于实践,再反过来指导实践。如果理论总结错了,实践就会错,我们就会长期在黑暗中徘徊。14年过去了,目前还没有一个超越比特币的项目,这在互联网时代是不可以想象的。好比龟兔赛跑,兔子歇了12年,乌龟还在爬。爬呀爬,似乎目标还是同样遥远。这只能说明一件事:理论错了。那如何办?这就要与比特币系统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性,才能搞清楚兔子为什么可以睡觉,才知道怎样赶上兔子。就是搞懂了,不要说超越,就算能赶上比特币,也是巨大的进步。
拥有权和控制权不同
我们分析上述定义发现“拥有”是个关键词。比特币账本是谁拥有的?矿工拥有的吗?即便一万个矿工统一意志,比特币账本他们说了也不算。因为还有那么一类全节点,就是不挖矿,仅是自己保存数据。同样,程序员和用户也都不拥有账本。但是用户有对他自己账户的控制权,程序员有对比特币系统的修改控制权。
这个控制权很关键,算力矿工没有控制权,只有自己服务器里账本的拥有权,他们参与项目唯一的权力是竞争获利。程序员获利吗?不获利,他们靠捐赠。这是中本聪留下的问题。程序员的控制权问题,是中本聪出走的一个原因之一,他不想当“比特币央行的行长”。他的离开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比特币系统还是需要控制,系统还是要信任,只是信任的对象不同,所谓“零信任交互系统”是一个片面的提炼,也是一种误导。系统要进步就要有控制方。幸运的是依靠人类的智慧,比特币系统进化到了社区控制。
社区的控制形式很关键,社区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协调和决策的最高机构。因为他们作为整体,直接和间接“拥有”这一个项目,正如人民“拥有”国家。正如股东对公司的拥有一样。注意“拥有”可以很实,可以很虚,它不等于控制。
社区不是什么新玩意,在web2的项目里也有。比如微信的社区和脸书的社区。也许这种类似性,使得迪克森没有把中本聪的社区思想作为一个主要特点,是一个定义上的遗憾。
公司有管理层的控制权,但没有社区治理。比特币系统则不一样,比特币的社区恰恰有控制权。公司的控制权和股权在设计上是一致的,而比特币系统没有股权只有控制权,并且形成了公开透明和协商的原则,当然,实际的社区控制权力还是很小。
加密货币的社区控制和决策是先进的。这是一个无主系统应该有的决策方式。往大里说,国家也是无主系统,公务员就是如同比特币社区的程序员,要采用类似的决策机制才是先进的方法。
我们对加密货币的政策制定是不是应该利用社区的形式,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我们看到美联储也好,香港财政司也好,你可以给他们写信,他们回答收到,仅此而已。还是Web1的模式。我们作为参与方完全没有对话的权力。在比特币社群,中本聪参与了2年的客服,他直接倾听意见和解决问题,当系统基本稳定后才离开。这是对实际控制人的要求,监管有时具有最终的控制权,因为代表规则。难道今天的一些大老爷一拍脑门就可以解决自己不太懂的全新的问题吗?他们最容易的解决办法是拉回到老框架,不过是管制到死,悲哀!SEC的Gary还好意思教比特币的课,不否认他是最懂加密货币的高级官员,但他出的烂政策,反映他都不如川普和马斯克对社区的认知,明显落后他们一个时代。离比特币社区差了两代。
加密货币是全球化的,我们看到连Coinbase都想离开美国,说明大老爷没有全球化的管理眼光,说明他们外行。也怪不得大老爷们,因为专家的Web3定义并没有涵盖比特币社区。
比特币社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果加密货币的管理者,对社区都不理解,如何能够管理好加密货币呢?其实,从实践上,比特币社区依然不完善,还要继续进步。迪克森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字资产是连接建设者和用户的纽带”。也就是说,这是web3社区和web2社区的根本区别,也是web3战胜Web2的根本优势。此点没有体现在Web3的定义中。
在比特币系统中持币者是三种人,用户、矿工和程序员,但是只有程序员的技术社区是有规范的,矿工属于边缘的,而用户完全没有发言权。币的纽带作用并不明显。
以币为纽带的分布式组织(DAO)就是社区。比特币要有三个社区,技术社区、矿工社区和用户社区。三个社区共同组成比特币社区。三个社区都是独立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推荐是人工智能先依据成员在社区的活跃程度来推荐,最后根据成员持币对推荐人进行投票。比特币社区最终应由9名代表组成,用户社区4名,矿工两名,程序员两名。还有中本聪。设立比特币社区,也是促使我找出中本聪的原因之一。中本聪是谁?我已经找到。参见我的文章:“请出中本聪迎接新时代”(chainless.hk)。中本聪有他的使命。
去年发生在美国资本市场的Gamestop事件中,散户奇迹般地打败庄家,说明团结的散户的巨大能量。目前Web2最大的用户数是20亿人,他们并没有以币作为纽带,而比特币社区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比特币社区是20亿人的社区,那它就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数。这预示着任何人都不可轻易决定有组织的比特币社区的命运。比特币社区是实现比特币本位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战胜法币和黄金本位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法币和黄金建立统一社区的难度很大。有关论述同样请参考chainless.hk的有关文章。
管理成本低是比特币系统表现的特性
20亿人社区需要多少管理成本?这与比特币论坛的管理成本相差不大,其成本几乎为零。这里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程序发挥作用。比特币系统只有4个维护人员,成本几乎为零。这是分布式的社区自治,没有拥有者截取利润。任何一个中心化系统就像一个劫道的,而比特币系统没有股权,任何个人没有系统的拥有权,这是一个理想的Web3项目的标准。不是任何项目都能做到这个标准,但越接近这个标准则越好。
顺便说一句,有很多人质疑比特币挖矿的成本,即电力消耗。其实这只是矿工应该计算和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要杞人忧天。为了追求最大效益,最终一定是使用绿色能源,促进能源革命。
我们在意的应是管理成本,油管的市值和以太坊相仿,它是效率非常高的Web2系统,大概用了1000人左右。而以太坊30人不到。这就是web2和web3的区别。油管和比特币就更不能比了,因为比特币就用4个人。但是比特币的社区功能不完善。作为一个基本功能完善的web3项目,以太坊应该是一个标准。
只有效率提升才有生命力,比特币系统作为货币发行和清算结算的一体化系统,具有极高的效率,它超越所有具备同类功能的Web2系统;然而,它作为支付系统是无法超过web2的。中本聪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跑了。由此标准看,以太坊的支付效率无论如何都不是支付宝的对手,所以以太坊要战胜web2就是空想。这就是现在的Web3定义对市场的误导,因为它没有涉及效率问题。
什么是一个web3项目?如果用比特币作为标准,那么要在上述专家们的定义中进一步完善,并补充内容。
加密货币的Web3项目定义
首先Web3项目是互联网项目。它有5个特性:
社区拥有和社区控制;社区成员以币为纽带;分布式自治使管理成本几乎为零;个人数据控制权在个人,符合比特币的机器可信特性。还是前面的观点,符合上述定义的web3项目无需超越比特币,接近就好。
比特币系统实践了机器可信的方法,无需监管机构的监管,因此它是高效的系统。比特币系统的机器可信特性可总结如下:
- 
数据特性:数据主权在民,数据透明可信。
 - 
社区特性:众人贡献资源,众人分享利益,众人参与治理。
 - 
控制特性:被信任方具有自动制衡机制。系统本身具有负反馈设计。
 - 
协商特性:代码即法律。修改代码要根据规则。
 - 
信任特性:信任人越少越好,信任经历过的时间越长越好,即信用要靠时间积累。
 - 
金融特性:账本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 
运行特性:系统不宕机。
 
详细解释可参看无链社区(chainless.hk)的有关文章。
未来已来
加密货币的实验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让我们认识到了web3定义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了去中心化不是终极目的,区块链不是终极手段。
Web3的竞争对手不是区块链的小伙伴,是Web2;要以超越Web2为目标。
这就要求Web3可以是部分中心化的,并不一定非要“去中心化”,但是,也不是简单地采用中心化。应该用中本聪思想改造中心化项目,使之符合Web3的新定义。这样才有可能出现ChatGPT这样的现象级项目,并战胜Web2。
经过多年的奋斗,思路越来越清晰,新项目呼之欲出。这是一个基于Web3的通用金融系统,一个透明中心化的可信的通用系统,要求可以打通与现有法律和商业机制的连接,具有与现实世界、法律和经济体系的强大接口。
注意“公开透明”是作为比特币白皮书的第一引文,是中本聪一贯的核心思想。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比特币以及新Web3的定义。
比特币和Web3都到了变盘的时间。传统金融这个最终的钉子户,如果不主动拥抱新Web3,就会倒在Web3的铁蹄之下。无论是谁,一定死得很惨。
比推快讯
更多 >>- 美国政府停摆现转机,两党高层首度释放重启信号
 - Strategy 拟发行欧元计价永续优先股 STRE,净收益用于购买 BTC 等
 - 麻吉Hyperliquid 账户仅剩不足 1.7 万美元,累计亏损达 1333 万美元
 - Strive 拟发行 SATA 优先股筹资增持比特币,初始年息达 12%
 - 灰度披露现货 XRP 及 DOGE ETF 的管理费用为 0.35%
 - Custodia 判决被视为 “减速带”,TD Cowen 称不阻碍加密银行申请主账户
 -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聚合器 Liquid 完成 76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Paradigm 领投
 - Balancer:此次漏洞仅限于 V2 Composable Stable Pools
 - Owen Gunden 再次向 Kraken 存入 1,288.76 枚比特币,价值 1.3823 亿美元
 - 实体“7 Siblings”从 Aave V3 借入 6000 万美元 USDC 并买入 10861 枚 ETH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41%
 - 内幕巨鲸自 1011 闪崩后首次开多,向 Hyperliquid 充值 2000 万美元
 - Bitwise 与 Grayscale 披露 XRP 与 Dogecoin 现货 ETF 费用,或无 SEC 核准即上线
 - Wintermute 创始人:并未起诉 Binance,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打算
 - CZ:市场上充斥着大量 FUD,任何新闻都要查证官方来源
 - Chainlink 携 FTSE Russell 首度将全球指数数据上链
 - 美国财政部估计第四季度借款 5690 亿美元,较 7 月预估减少 210 亿美元
 - Ripple 收购托管与钱包技术公司 Palisade
 - Kraken 在欧盟允许加密资产作为衍生品抵押
 - 美联储理事库克:12 月有可能降息,但将取决于后续新出炉的信息
 - 美联储 12 月降息概率为 67.3%,明年 1 月降息概率为 55.8%
 - Wintermute 否认将起诉币安,CEO 称该传闻毫无根据
 - 数据:过去 24h Binance 净流入 7 亿 USDT
 - 代币网络协议遭黑客攻击,以太坊一度暴跌 9%
 - 加密市场闪崩,24 小时内超 12 亿美元头寸被平仓
 - 美股收盘,道指跌 225 点,纳指涨 0.46%
 - 美联储理事库克:招聘正在放缓,无需就业报告佐证
 - 库克:美联储会议对货币政策实时调整,无固定路径
 - 美联储理事库克:当前政策适度具有限制性,通胀面临上行风险
 - 库克,美联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是否出现麻烦迹象
 - 戴利:以牺牲数百万工作岗位降通胀将是不幸的
 - Coinbase 将 Monad(MON)纳入上币路线图
 - 易理华:目前币圈市场情绪过度恐慌,短期具备投资性价比但需做好风控和止损
 - 戴利: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需降下来
 - 戴利:降息是恰当的选择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距离打破历史纪录仅一步之遥
 - 1011 内幕巨鲸回归做多市场,开设 150 枚 BTC 和 5,000 枚 ETH 多单
 - 据比推数据,ETH现报3578.02美元,24小时跌幅为7.12%,价格波动较大,请谨慎交易,控制风险。
 - HYPE 上币内幕巨鲸账户浮亏扩大至 330 万美元
 - 大洋集团战略布局 RWA + AI 量化平台 CoinVEX,释放香港政策开放新信号
 - 100%胜率巨鲸连胜终结,已割肉比特币多单
 - Aster 现已上线 JELLYJELLY 合约,最高杠杆可达 5 倍
 - 麻吉25 倍以太坊多单遭遇清算,亏损 1,500 万美元
 - “10.11 至今 100%胜率巨鲸”多单仓位目前亏损超 2000 万美元
 - CZ:投资应学会风控,筹码不要太集中,市场总是涨涨跌跌
 - 花旗:到 2030 年全球 AI 产业收入料将达到 9750 亿美元
 - Tom Lee 仍维持年底 BTC 15 - 20 万美元,ETH 7000 美元的预测
 - Donut Labs 完成 1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akers Fund 等参投
 - 美联储古尔斯比:现在的降息门槛高于前两次美联储会议
 - 美国 ISM 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美元指数小幅走低至 99.86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美国政府停摆现转机,两党高层首度释放重启信号
 - Strategy 拟发行欧元计价永续优先股 STRE,净收益用于购买 BTC 等
 - 麻吉Hyperliquid 账户仅剩不足 1.7 万美元,累计亏损达 1333 万美元
 - Strive 拟发行 SATA 优先股筹资增持比特币,初始年息达 12%
 - 【比推每日新闻精选】Strategy上周增持397枚BTC,均价114,771美元;Balancer:此次攻击事件仅限于V2可组合稳定池,不影响Balancer V3或其他类型的资金池;Tom Lee仍维持年底BTC 15-20万美元,ETH 7000美元的预测
 - 灰度披露现货 XRP 及 DOGE ETF 的管理费用为 0.35%
 - Custodia 判决被视为 “减速带”,TD Cowen 称不阻碍加密银行申请主账户
 -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聚合器 Liquid 完成 76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Paradigm 领投
 - Balancer:此次漏洞仅限于 V2 Composable Stable Pools
 - Owen Gunden 再次向 Kraken 存入 1,288.76 枚比特币,价值 1.3823 亿美元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