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学习中本聪思想做好加密货币的监管(之一)

祝维沙

作者:祝维沙


爆炸头山姆·班克曼FTX交易所在加密货币交易所排名第二,它的爆雷,可谓功劳不小。由于他的大胆和作恶闯下大祸,在主流金融领域引起了震荡。如果美联储救助不及时,又将引起一次金融海啸。他终于让加密货币以不光彩的方式进入了主流,迎来了主流的痛击。过去主流可以忽略加密货币的存在,现在发现不管不行了。

作为主流还是精英人物做主,他们对加密货币并没有一棍子打死,采用的办法是用了心的。精英们也认识到加密货币是未来。祸福相依,主流开始探讨加密货币的监管方法,这本身对市场来说重大利好。考虑到精英的背景,我对于他们能否管好还是有些不安。

本文的加密货币是对加密货币加密证券和加密商品的通称。精英想做好,但是思想还是比较传统,传统的手艺可把加密货币做成加密馒头,而不是加密蛋糕。因为大厨擅长的手艺只是蒸馒头。蒸馒头的技术还要用,但是要加上新的指导思想和配方,才能做出蛋糕来。

加密货币的监管,用什么思想?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显然,这种监管要用Web3的思想,用现在区块链的成功经验作为模板。我主张用中本聪的思想和配方,因为他的思想经受了14年的考验,有小疵而无大错,其方法可以作为事实标准而存在。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生产力,比特币系统是当代多领域技术的综合创新,能够和人工智能一样提高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创新,人工智能还赶不上。换句话说,所有加密货币的监管是调整生产关系,要符合并参照中本聪对生产关系的创新,才会少走弯路。监管要针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特性,而不是用传统的框架简单地限制它,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这里有两个概念,思想和配方,配方是思想的体现,也就是标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本聪思想?

第一个问题,比特币要监管吗?

黄金要不要监管?在历史上某国曾经出台过禁止黄金民间持有的法律。现在看起来多么荒谬。同样,比特币也有此类禁令。这是一种粗暴的“监管”。后人笑话前人是不对的,因为前人的认知水平不够。黄金不禁止了之后,它是如何监管的?如今黄金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监管方法。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所以拿比特币与黄金做比较是合理的。

黄金有使用保管条例和验证方法,比特币没有也不需要。

盈利要纳税。这对黄金和比特币都是一样的。

黄金的持有并不纳税。

黄金可以匿名持有。

黄金私下以现金交易难以监管。

对匿名资产如何管理是监管机构要研究的重要事情之一。这一点对于现行的监管体制是挑战不幸的是,我用加密货币的监管”作为关键词在google上搜索,虽然一共有16页文章标题索引,但没有一篇谈到匿名如何监管的问题,也没有人将比特币与黄金的监管作比较。更不要说参考比特币进行监管。

匿名性是比特币的一大优势,但也是缺陷你拥有的匿名比特币,含有税收成分,税收是国家的利益,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税收问题并不难解决。

比特币是“私人”资产,比特币匿名和比特币系统无关,属于两个领域可以看出来,比特币的监管如果和黄金一样应该可以接受,从而使得比特币的监管简单化。商品归谁管比特币就可以归谁管。顺便说一下,加密货币不一定都是商品,具有货币性质归金管局管,具有证券性质归证监会管。如果一个加密货币具有多重性质,惨了,多个大老爷都有监管权限。

第二个问题,比特币系统需要监管吗?

比特币系统就完成两个任务,即“挖矿”和“记账”。对于这两项任务来说,没有规定谁可以参与谁不可以参与。这是一个纯竞争和市场化的行为,达到了效率最优,再有任何监管都是成本的浪费。换句话说,一个加密货币系统的设计如果能够达到比特币系统的水平就是无需监管的理想状态。

第三,比特币系统有管理吗?

为什么比特币系统无需监管?原因有两点:系统内部已经具有了市场化的制衡机制和社区决策机制,形成了系统本身的自行管理。就是说,比特币系统自身已经存在管理机制。

比特币系统只涉及两部分人:矿工和程序员。这两部分人之间存在制衡。对于程序员开发的程序,矿工可以不下载。所以当程序开发只利于程序员,比如只给程序员留点交易手续费,而矿工利益受损,矿工可以不下载这些程序。广义的制衡还有比特币持有者的参与,如果比特币系统走错了路,用户就会抛弃它。所有参与方的互相制衡是不需要监管的必要条件,一个系统一旦存在决定性的“一股独大”,才需要监管发挥作用,提供新的制衡机制。区块链系统的“一股独大”被概括成中心化或者说风险点,是需要新的制衡机制的。

中心化在区块链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也是系统风险来源。考察是否存在中心化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

管理、决策、控制、开发、计算、验证、存储、账本和系统结构。在这9个方面,每个区块链项目都不尽相同。有关的详细讨论可参考笔者2020年的文章“嗨!请走出区块链的误区(chainless.hk)。为什么美国SEC的主席Gary会对以太坊有疑问了,因为以太坊破坏了原有的矿工和程序员的制,从而使得以太坊在中心控制权上和互联网系统更加接近。当然我还是认为以太坊的管理人对区块链的理解是透彻的也是深刻的,体现在他们基金会的透明和对社区的尊重以及使用技巧。

程序员对项目的管理是通过社区进行的,社区的运用是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发展壮大的诀窍,这与现行的思路很不同,是现在的监管当局要学习和搞懂的地方。我们对社区会多着笔墨。

第四,社区试验网的广泛采用

加密货币普遍采用技术社区,人人可以参与编程,效果到底好不好?通过社区试验网实验,这是一个逐步发展起来的成功经验。互联网项目一般不存在试验网,苹果迭代版本没有试验网也没有路线图。加密货币的社区特性可以概括为众人贡献资源,众人分享利益,众人参与治理。两者谁的成本高?高下立判。

对此,以太坊的实践令人称道。它由1.0换切到2.0,上千亿美金的项目,系统换切没有任何震荡。所有的问题解决,在于有实验网。这里以太坊金基金会只是组织者,改进的好坏,由社区进行评价。社区内大家平等发表意见,爱好者和他的偶像近距离接触,贡献即刻回复。社区的活跃分子是由社区选出来,社区机制决定可以在全世界范围自动选拔人才,人才可以自由组合。没有人力资源部门(HR),甚至没有领袖。大家在社区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社区微信的群相比,有很多的类似之处,但是微信群限制太多。

试验网的思想是以太坊VitalikV神)等后来者对社区的发扬光大。最早Vilalik也是比特币社区的成员,得到了社区的熏陶。中本聪顺应比特币论坛社区的意见,留下了不到8万字的珍贵文稿,也将比特币系统留给了社区,然后隐身消失。社区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如果监管者不懂社区,用自己固有的观点去管理,那是做了削足适履的工作。

所有的政策要实验,沙盒的实验看似不错,但是缺少社区讨论。监管者拍脑子想出来的东西可能会完全失败。对于新的东西来说,大家都在实验,你一定会比我高明吗?你有制定规则的权力,我有不参与的权力。

第五,社区和协会是两个思路

我们看到香港成立了Web3协会,一大堆人都有头衔头衔只说明历史,这是一个权力构架上协会网站看一下,和任何一个Web1的网站有区别吗?首先透明度不足,比如谁出的钱?没有见到他们web3社区,没有见到他们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一个大名头叫人站队,和传统的玩法有区别吗?与比特币和以太坊对比可知,区块链不是这么玩的。除了名字是Web3,看不出还有什么是Web3。用web1的思想给Web3办事?一个古人穿越到现代,让人笑掉大牙。

社区只有两个关键因素是大V和群主。大V卖知识,群主卖关系。由此来看,香港Web3协会拉来一堆有名头的企业想让他们当大V。衡量大V标准是社区活跃度,拉来站台和当年ICO首次代币发售)是一个思路,早就让区块链抛弃了,这不是社区思想。当生产关系不先进时,同样的生产力,在竞争上形成不了优势,也就没有胜算。

展会是论坛结构但不是常设机构,因此也不是社区。更多是看到的中心化项目的推展。社区的核心是共识,是心的交流。只有韭菜才需要有权威作为崇拜对象。

比特币有协会吗?以太坊有协会吗?美国有官办的Web3协会吗?我不知道。

我登录香港财政司的网站,发现它也是Web1的。没有见到局长或者副局长和大家可以交流。我们的意见可以发送给他们,我们可以得到“收到”的回应,但是,他们到底仔细看过我们的意见没有,他们有什么看法,我们都不知道。财政司若要搞Web3,就先要把他的网站搞成社区网站。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有网红的意识老川推特治国的水平,老川才达到Web2对于Web3大家都要学习,子教三娘,没有办法,要接受孩子们的洗脑。Web3的监管首先要有监管讨论社区,而不是传统的征求意见模式。用传统的方式先收集大家意见,然后决策的模式落后了。中本聪是“亲自”做客服。外行领导内行是要闹笑话的。香港要领航世界,如果在思想和组织上没有更新,是不会有超越美国监管部门的成绩的。

第六,社区是比特币系统发展出来的民主决策机制

比特币社区的决策程序遵循BIP提案(比特币改进提案),以太坊是EIP提案。监管应该如何做?水平总不能低于他们吧。社区提案过程透明,讨论透明,表决透明。我们的监管采用这种机制才配得上Web3的监管,才容易监管对象所接受。现在的监管,没有社区,没有试验网,等于直接上主网,也没有分叉机制,错了怎么办?我们都是白老鼠,给屎都得捏着鼻子吃下去。

第七,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

香港监管机构以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套用原有的《证券及期货条例》来监管数字货币交易所,理论上是不错的,但是即使是相同业务,结构也可能不同,比如区块链没有银行,如何做到币交易和用户资产分离?业务表面相同,但是监管的风险点可能很不同。

比特币的监管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加密货币的监管应该学习比特币系统的规则化和自动化,将规则写入程序,不这么办程序不工作。这样做效率高、成本低。不只是制定一个规则让企业执行,而是理清程序的问题,在社区发布解决问题的程序要求,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监管。比特币为什么有6个区块验证,就是参与者监管的范例。

比特币系统是从可能会发生问题的角度的角度进行自我监管的模式。我们还是要把加密货币和比特币以及他们的系统进行对比后,才能知道风险点在哪里,争取做到比特币系统的管理效率即机器监管。

“相同风险,相同监管规则”的提法不错,如何落实?不能用Web1的思想去管Web3的事。不要说超越比特币系统,与比特币系统水平一样都是大牛。差一点也行。但不能web3,生生管成了Web1

第八,比特币系统需要信任

比特币系统无需信任第三方,但还是需要信任。要信任程序员和矿机方。被信任方往往是中心,比特币系统的修改决定权在维护程序员,他们虽然没有股权但是有控制权。尽管控制权不大但是至少有程序上载的权力。矿机可以任意来去自由,自由不存在权力。不满意的矿机方类似小股东,可选择脚投票。同时矿机方可以选择不下载。最大的BitcionCore开发团队也不能100%的控制程序。他们开发的比特币程序只达到96%的市场占有率。苹果的版本下载也不是100%下载。你能说苹果是去中心化的吗?所以要根据控制方的权力设计对应监管。我们看到以太坊基金会的年报,他们走在监管的前面,为监管控制方提供了模板。

矿机方面由于利益不同很难团结在一起。当时中国算力控制70%,都没有打过BitecoinCore。说明控制中心始终在BitecoinCore一方。中心化信任始终是问题,中本聪是匿名,大家信得过他,但对别人就不一定信得过。由于对中心化风险点的疑虑,BitcoinCore团队进化到实名。他们是:亨纳迪·斯捷潘诺夫(Hennadii Stepanov)、迈克尔·福特(Michael Ford)、安德鲁·周(Andrew Chow)和格洛丽亚·赵(Gloria Zhao)。比特币核心团队是没有工资的,其实这构成了比特币系统的风险点。以太坊就看到了比特币的缺陷,他们的基金会弥补了比特币的缺点。非常可惜马可·法尔克(Marko Falke327日辞职,使得维护人员只剩四人。比特币还是留下些小问题。

尽管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有中心控制点,但是它们都是社区协商控制机制,代码即法律,修改代码要根据规则。他们的信任经历过的时间很长,逐步积累了信任。并且账本是透明的。

由此衡量区块链的中心化交易所,如果做不到账本透明和比特币水平的社区治理,那这种交易所的风险比传统金融交易所还要高,因为它是银行、券商、交易所一体,对它们要比对金融交易所的监管更严格才对。我的主张是现场监管,监管程序嵌入这种交易所之中,至少要让交易所触碰不到用户的钱。对此监管部门有十分成熟的对金融业的监管经验。

第9,智能合约是中心化的

许多区块链的人都会不同意,听我慢慢道来。也许你过去的认知是错的。

读过中本聪的8万字客服记录就可知道,对智能合约,中本聪不是没有想到,他为什么不做?一做智能合约比特币就成了平台,智能合约出错后,人们就会怪罪平台,这是中本聪的先见之明。以太坊有一次出现智能合约错误,由于Vitalik坚持了修改,导致了以太坊社区的分叉。坚持不分叉产生了ETC代币。代价太大了,所以以后智能合约再有问题,以太坊再也没有管过。

为了解决智能合约的问题,出现了智能合约审计公司。但是审计公司只对代码进行审查,无法对代码开发者进行审查。实际上,代码开发者一般是一个中心化的小团队,用户在使用他们的程序时往往会给软件授权。尽管智能合约发布到网上后就不能再修改,但由于授权的存在,使得流氓开发者可以动用用户的资产。审计中目前有两个问题没有涉及,程序测试是否充分和开发人员的匿名。对照比特币和以太坊,一个新智能合约尽管已经进行了审计,但还至少要有与以太坊一样的测试时间才能上线。否则,用户不要参与。

比特币系统中有修改程序权的人都是实名,一个匿名的智能合约不值得信任。中心不一定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团队。对于智能合约的监管显然要有监管部门组织讨论,形成导引或程序,扩大审计公司的审计范围,使之符合监管部门的导引和程序要求。

这里的原则是,凡是系统中的中心化点,有不透明的地方必须透明,如果不能完全透明的话就要监管。比特币系统程序员匿名的缺陷,到加文安德烈森担任首席维护员时就修改了,但是缺点被智能合约继承下来了。加密货币一旦出问题,首先要与比特币系统的类似部分进行对比,比特币系统是无监管系统。如果做不到比特币系统的程度,就要监管,甚至是人工监管。

第10,风险点的不同决定分类监管

稳定币和分布式交易所(DeFi)都是智能合约性质,都应该对中心化的部分进行监管。

加密货币领域可分这7类,监管也可这么分类:

代币发行:指比特币,BCH等,特点采用POW方式的代币。比特币系统不用监管。

平台:指以太坊,ADA等公链。基本不用监管。

智能合约:指UniswapCakeDeFi项目。设立监管导引或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

社区:目前有控制方权力过大的现象。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没有成熟模板,中本聪不堪辱骂,他是一走了之,没有选择封号。而封号的恶习也传染。比特币论坛也封号。

交易所:币安,Coinbase等。是重点监管对象,监管方法是更加严格的传统金融监管方法的自动化版。

稳定币:USDTUSDC等,是重点监管对象,稳定币很特殊,单用另一节叙述。

用户:在变现环节监管。

美国参议院提出的 《加密币2020法案》将加密货币分为三大类———加密商品、加密货币、加密证券,并由期货交易委员会、金融执法网络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分别予以监管。看看他们的方法,不能涵盖我说的7个方面。

第11,加密货币的全球性带来的监管难度

加密货币的全球性,点对点的支付,匿名性和创新性;还有系统和产品分属不同领域,比如支付属于银监的范围,代表系统价值的代币属于证券的范围。传统的监管工具都不足以很好地监管加密货币。采用禁止的方法太简单化,法规实施太早和用传统的规则可能会扼杀创新

现在监管分为三个思路,大多数国家对于监管是分为证券类和非证券类进行,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他们之间在细节上有差别。第二是欧盟的行为监管,分为支付,非支付和洗钱。禁止的有中国等。

这种划分是从传统的监管思路出发,是否还有另外的角度

在第10节中,我们是从功能的角度来分析的,这一节我们则从实体的角度分析。

比如比特币系统没有控制实体,找不到监管对象,所以对比特币应该不监管。

以太坊有基金会,基金会应该受到监管。实际控制人应该受到监管。

同理。尽管有些交易所号称无总部,号称无实体,但是他们的系统有盈利,应该纳入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应该适用。如果没有实体,实际控制人负有最终责任和纳税义务,由此是无限责任。

智能合约也是同样,没有实体就是个人无限责任,所以实名是必须的。

比特币的匿名账户都属于个人,个人负有纳税义务。在未来的20年,比特币本位还不现实,因此应抓住加密货币和法币的转换渠道实施监管,这些渠道都是传统金融渠道,非常容易理清纳税和洗钱,当纳税人无法证明其成本时,则应由渠道代扣代缴全额征税。换句话说,钱不进入法币体系就不征税。也就如同在法币系统无法对现金交易征税一样。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全球出台统一政策进行监管,达成共识的难度很大。分散的全球性系统,必须分类分项监管,按当前监管部门证券分类的观点,只是管到了证券所有者,而不是对整个生态的各个风险点的管理。

管理Web3首先要用Web3的思想和方法,理解社区要在社区文明的高度。

12,最佳监管是什么?

比特币系统实践了机器可信的方法,无需监管机构的监管,因此它是高效的系统。对照比特币系统和比特币,寻找风险点,而不是从传统的监管思路出发,可能是一个正确的监管思路。项目能够达到比特币系统的水平就使得监管成本几乎为零。比特币系统代表了最佳监管模式,即无监管。

比特币是如何做到的?比特币系统的特性可总结如下:

数据特性数据主权在民数据透明可信

社区特性:众人贡献资源,众人分享利益,众人参与治理。

控制特性 被信任方具有自动制衡机制。系统本身具有负反馈设计。

协商特性 代码即法律。修改代码要根据规则

机器信任特性:信任人越少越好,信任经历过的时间越长越好,即信用要时间积累。账本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自动运行特性:系统不宕机。

详细解释可参看无链社区(chainless.hk)的有关文章。

13,写在后面

由于稳定币横跨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两个领域具备完备的货币属性,可直接用于跨境支付和结算比特币不能直接替代法币,而稳定币可以。稳定币具备点对点的支付能力,并且可以轻松实现全球流通。稳定币是继比特币之后加密货币第二大成熟应用。下一节详细讨论。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4236734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