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英特尔的元宇宙计划,先从“借”显卡开始
我们需要目前服务器1000倍或以上的集群计算性能。
作为近期科技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元宇宙的存在让无数公司有了吹嘘自己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布局的机会,在AMD、英伟达等半导体领域的巨头陆续宣布与元宇宙有关的消息,并且带动股价暴涨后,英特尔最近也终于坐不住了。
在最近的一次报道中,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英特尔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部门负责人Raja Koduri(前AMD显卡部门首席架构师)认为:“元宇宙可能是继万维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主要计算平台”,同时,他还认为: “我们当下的计算机、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根本不足以实现真正的元宇宙”,“我们需要目前服务器1000倍或以上的集群计算性能”。

虽然Raja Koduri认为元宇宙目前还无法真正实现,但是并不妨碍英特尔在元宇宙的相关技术上进行布局,不提处理器、服务器等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在软件领域英特尔也公布了一项新的技术,有评论认为这项技术或许将成为元宇宙的基石之一。
英特尔的元宇宙,从软件开始?
近日,英特尔公布了一项全新的游戏技术,该技术被称为 Continual Compute(持续计算),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低性能设备无法有效运行高性能要求应用的问题,让任意设备都可以运行3A甚至元宇宙级别的游戏和应用。
在技术展示环节中,英特尔就让一款没有搭载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成功流畅运行了《杀手3》,作为一款今年推出的3A级游戏,《杀手3》对PC的配置要求并不低,甚至一般的独立显卡都无法流畅运行该游戏。
而在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帮助下,笔记本电脑从相同网络中的另一台设备上调用了该设备搭载的高端独立显卡,然后将需要运算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该设备后,再通过网络获取计算后的结果并最终呈现到用户的显示器上。

听起来似乎有点耳熟?熟悉PC游戏的玩家也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云游戏或流媒体传输,这两项技术在现在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只不过多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听起来与这两项技术有点相似,但是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在应用层面与两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不管是云游戏还是流媒体传输,两者都是将游戏本体运行在云端设备或是另一台设备上,然后通过网络将游戏画面传输到你的设备上。
而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是调用其它设备的高性能硬件来参与运算,通过高速网络和特殊的软件协议直接传输运算数据而非画面。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运算结果转化实际上是在你的PC上完成的,你的PC是整个运算系统的一部分,而在后者的系统中你的PC仅仅是一个显示器,你只是在观看一个“视频”。
在网络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后者会出现明显的画质卡顿等问题,而英特尔的新技术在面对网络波动等问题时,可以通过降低帧数等方式来暂时降低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以此来保证用户的游戏体验依然保持流畅。

而且,因为是直接调用设备,所以一些专属于硬件的功能同样可以得到支持,比如英伟达的DLSS 2.0等,这些技术在云游戏等流传输技术下很难得到体现,而在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帮助下,未来将有机会直接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得到这些先进AI技术的辅助。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搭载了高性能显卡、处理器的设备要从哪里获取?英特尔给出的答案是“征用同一个网络中的空闲设备”,当然,前提是对方“同意自己的设备被征用”。简单来说, 想要启用这个功能需要两个前提,一个是处于同一网络下,另一个是对方同意自己的设备被征用,只有在同时满足两个要求才能启动相关功能。
理论上,只要是满足软件协议的硬件,都可以被纳入到这个“租借设备”网络中,不管对方是AMD还是英伟达的硬件,只要愿意支持都可以被你的PC借用。不过,目前英特尔展示的技术预览中,只支持英特尔的处理器之间进行协议握手,对于显卡的类型则没有说明。
从英特尔展示的游戏视频来看,在同等画质下,通过持续计算技术运行的游戏和在本机上直接运行的游戏并没有明显的流畅度区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运行的《杀手3》画面设置为低,英特尔也没有展示高画质下该技术的表现,从英特尔提供的说明文档来看该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目前展示的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
持续计算技术将会是“元宇宙”的基石之一?
在英特尔展示了持续计算技术后,为什么会有人将其称为未来“元宇宙”的基石呢?说到元宇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只有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元宇宙”。
但是,不管是AR还是VR亦或是更全面的XR,它们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前提都是用户需要拥有一个性能足够支持软件允许的设备,以VR游戏为例,目前一款普通的VR游戏就需要一台性能至少超越PS4的设备才能运行,而且效果并不足以让玩家产生沉浸式体验。
如果考虑到沉浸式体验所需要的渲染画面和实时反馈,目前最高端的个人PC都无法满足需求,所以英特尔的高管才会在相关文章中指出我们需要将计算性能提升1000倍以上,才有可能满足真正的“元宇宙”软件运行的要求。

虽然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在未来我们必然能够制造出符合该性能要求的设备,但是其初期的体积和耗电量肯定不会低,不太可能被个人随身携带并随时使用。如果届时的元宇宙用户想要更轻松的得到完整的游戏体验,那么就可以借助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通过网络直接调用摆放在房间另一侧的高性能PC或是直接从网络中租借一台高性能PC。
在使用持续计算技术的前提下,用户本身的设备只需要一个具有一定性能的运算处理器、一个显示设备和网络设备即可运行需要高性能硬件才能运行的应用。简单来说, 持续计算技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高性能PC的性能,来辅助他们进行游戏或是启动一些应用,而在元宇宙的世界中这项技术将让玩家可以更低成本地随时获得完整的体验。
那么,英特尔这项技术相对于云游戏等云端计算服务器的优势在哪里?一个是提供服务的个人或是服务商不需要建设一个庞大的在线服务器,只需要将搭载相关硬件的设备接入英特尔的共享网络中即可,其次是用户从距离自己最近的设备中获取数据,可以最大程度改善因为数据长距离传输带来的延迟和丢包等问题。
而且,在英特尔的计划中,这项技术未来将会在网络层面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通过Windows等系统的智能资源调配机制分配计算资源,每一台接入网络的空闲计算机都是这个资源池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小雷就想起诸如凤凰计划之类的空闲PC资源利用计划,参与其中的用户可以凭借贡献的资源获得不同程度的回报。 在未来的元世界中,也许我们能够像购买流量一样购买资源池中的计算资源,而不需要承担高端硬件所需要的成本和花销。
此外,根据英特尔方面的透露,持续计算技术仅仅是他们在元宇宙方面的技术储备之一,他们正在探讨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来降低VR等沉浸式体验内容的运算性能需求,以此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不过,英特尔也坦言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芯片的性能仍然难以满足真正的元宇宙程序运行的需要,实时的交互、超精细的实时渲染等问题对于性能、网络等基础设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这项持续计算技术,最先的用途可能是成为又一个“云游戏”项目,至少在目前的Minecraft级别“元宇宙”游戏中,这项技术还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比推快讯
更多 >>- ETHZilla 披露 ETH 持仓量为 94060 枚,价值 2.85 亿美元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美国正面临债务问题
- Bitget 将调整 DYMUSDT 永续合约资金费率上下限
- 区块链美股交易平台 HelloTrade 完成 460 万美元融资,Dragonfly Capital 领投
- Aster:S4 拟于 12 月 10 日启动,60-90% 费用收入将用于代币回购
- 美元指数 DXY 升至六个月高位,最高达 100.35
- Polymarket 拟按 120 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 Tether 投资 Parfin,旨在加速 USDT 在拉美市场应用
- CryptoQuant 分析师:2800 美元或为 ETH 关键支撑位,链上数据显示鲸鱼持续吸筹
- 美国亚利桑那州退休基金增持 1500 万美元 Strategy 股票
- 分析:9 月非农报告必须非常疲软才能削弱美元
- 数据:982.77 枚 BTC 从匿名地址转出,经中转后流入 Crypto.com
- 市场预测非农就业人数在 9 月增加 5 万人,高于 8 月的 2.2 万人
- 德银:9 月非农数据的任何疲软迹象都将被放大
- “1011 崩盘”后 Tether 和 Circle 已铸造价值 150 亿美元的稳定币
- 数据:共计 2868.22 万枚 STRK 转入 Coinbase Prime,价值约 716.7 万美元
- Bybit Alpha Farm 重构链上收益体系,SOL-USDC 质押池开启高达 91% 收益
- 21Shares 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推出六款加密货币 ETP
- 灰度:Grayscale Sui Trust 已开始在 OTCQX 交易
- USDC Treasury 在 Solana 链上新增铸造 2.5 亿枚 USDC
- 某巨鲸平仓其 ETH 和 BTC 多单亏损 620 万美元后已转向看空
- PROSHARES 比特币策略 ETF 上涨 2.5%,iShares 比特币信托上涨 2.6%
- KindlyMD 发布 Q3 财报,持有 5398 枚比特币并将 367 枚比特币用于战略投资
- 香港证监会提醒公众警惕可疑投资产品 Goldpay Token 和 Gold Receipt
- Pump.fun 已累计回购价值超 1.8 亿美元 PUMP 代币
- 美股“最知情”群体火速抄底,内部净买入量飙到五月新高
- OKX 将下线 USDC 本位永续合约
- 港股上市公司国际商业数字技术拟配股筹集约 9972 万港元,约 20.06%计划部署虚拟资产服务业务
- GAIB 启动官方回购计划,回应外部机构提前出售代币事件
- 某巨鲸休眠 2 个月后从 Binance 提取 544.25 枚 BTC
- edgeX 宣布与 polymarket 达成战略合作
- Bitcoin Core 通过首次第三方安全审计,未发现任何严重漏洞
- Manta Network 联合创始人 Victor Ji 确认出席迪拜 RootData融合、增长与新加密周期主题论坛
- Vitalik 呼吁开发更多站在用户立场的对抗性 UI 设计
- 主流 Perp DEX 一览:24 小时交易量均小有回升,Aster 以 20%领涨居首
- 美股盘前加密概念股普涨,Bitmine 涨 3.53%
- 印度央行行长:对加密货币和稳定币采取谨慎态度
- Polymarket 被质疑操纵预测市场结果,Vitalik 建议采用分布式预言机
- 麻吉大哥将其 ETH 多单仓位增至 1165 万美元,清算价 2940 美元
- Coinbase 正开发名为Genie的人工智能助手
- Metaplanet 宣布发行 1.5 亿美元 B 类永续优先股,用于继续增持比特币
- Binance Alpha 将于今日 20:00 进行空投,积分门槛 240 分
- BeatSwap L2E 登顶 BNB Chain RWA 分类榜首,12 月 TGE 临近同步开启多平台空投
- 数据:2500 万枚 ENA 从 Bybit 转出,价值约 678 万美元
- MSKE 首届亚太领袖峰会在曼谷圆满落幕,全球化战略正式启航
- 两巨鲸从币安共提取 4974 枚 ETH,价值 1502 万美元
- 数据:5801.55 枚 ETH 从 Coinbase 转出,价值约 1752 万美元
- 数据:DMT 空投存在授权欺诈风险,已致上千用户被盗,损失超 13 万美元
- 分析:比特币 6 至 7 万美元为深熊价格区间,50%筹码将处于浮亏
- 30 次做多屡败屡战巨鲸终结开单即亏损魔咒,多单盈利约 40 万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Bitget 将调整 DYMUSDT 永续合约资金费率上下限
- 区块链美股交易平台 HelloTrade 完成 460 万美元融资,Dragonfly Capital 领投
- 加密ATM机如何成为全美诈骗温床
- Aster:S4 拟于 12 月 10 日启动,60-90% 费用收入将用于代币回购
- 美元指数 DXY 升至六个月高位,最高达 100.35
- Polymarket 拟按 120 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 Tether 投资 Parfin,旨在加速 USDT 在拉美市场应用
- CryptoQuant 分析师:2800 美元或为 ETH 关键支撑位,链上数据显示鲸鱼持续吸筹
- 美国亚利桑那州退休基金增持 1500 万美元 Strategy 股票
- 分析:9 月非农报告必须非常疲软才能削弱美元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