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链战局突变,为什么是Avalanche杀出重围?
公链再次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眼球。
从走进通缩纪元的以太坊,到生态体系日趋完善的 Solana,再到启动了巨额生态激励计划的雪崩协议(Avalanche)和 Fantom,公链赛道的各大项目们在过去的近一个月时间内相继发力,在推进自身发展节奏的同时,也纷纷于二级市场上实现了价格的突破。
一众公链项目之中,雪崩协议(Avalanche)的表现尤为亮眼。自 8 月 18 日官宣了总价值 1.8 亿美元的流动性挖矿激励计划「Avalanche Rush」以来,雪崩协议代币 AVAX 于 23 美元左右强势拉升,最高一度涨至 57.6 美元,最大涨幅约 150%,在市场经历了一轮大幅调整后,AVAX 也实现了快速复苏,截至 9 月 10 日 13:40,AVAX 报价 44.15 美元,较 18 日时价格涨幅高达 92%。
更为惊艳的数据体现在了生态锁仓总价值(TVL)上,Fomocraft 数据显示,Avalanche 生态锁仓总价值在八月实现了 1066% 的高速增长,同期增速大幅甩开了持续高光的 Solana 以及同样启动了巨额流动激励计划的 Fantom。
细看 Avalanche 蓬勃的基本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Avalanche 当前的基本面状况,「蓬勃」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项目质量往往是市场判断某个生态发展状况的一大重要依据。过去一段时间,Aave、Curve、SushiSwap等多个龙头项目已相继宣布了与 Avalanche 的合作协定,将于近期内集成至 Avalanche,并基于 Avalanche Rush 分别向流动性提供者分发 2000 万美元、700 万美元、1500 万美元的 AVAX 激励。
对于 DeFi 用户而言,龙头项目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风向标,受其旗帜效应影响,大量新用户纷纷开始试足 Avalanche。Ava Labs数据显示,Avalanche 八月活跃地址数量已大幅刷新历史记录,较七月数据增长四倍有余;九月趋势则更为理想,虽然仅仅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但本月活跃地址数量已突破了 6 万个,大有续刷新高的趋势。这些新入场的用户中不乏巨鲸的身影,社区调查指出,一个疑似归属于 SBF 的地址已在 Avalanche 上配置了 1.7 亿美元的资金。
用户及资金的持续流入为 Avalanche 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滋润了生态之内的原生项目。Markr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 13:35, Avalanche 生态内的总锁仓量已达26.4 亿美元。其中,8 月 19 日刚刚上线的算法流动性市场协议 BENQI 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锁仓数据,在 Avalanche Rush 的激励加持下,该协议用了三周左右的时间就已积累了 17 亿美元的流动性,成为了本轮 Avalanche 生态数据暴涨的绝对主力。除此之外,Pangolin、Trader Joe、Penguin、Avalaunch 等多款 Avalanche 原生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业务数据表现均有显著提高。
Avalanche 做对了什么?
用户及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整个 Avalanche 生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滋润了生态之内的其他新兴项目。
自 BSC、Polygon(严格来说是依附于以太坊的侧链,但运行机制与公链较为接近,姑且放在一起比较)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后,新兴公链的竞争便进入了一个相对静态的阶段。虽然各大项目都未曾停下基础设施搭建以及应用扩展的脚步,但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哪一家公链呈现过与其他项目截然不同的爆发级增长态势。
客观来说,虽然 Avalanche目前的生态体量尚无法在新兴公链中“傲视群雄”,但就增长态势来看,该生态近期强势的基本面表现已显现出了一些“冲出大部队,领跑赛道”的趋势。
那么,Avalanche 究竟做对了些什么?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该公链究竟有哪些优势?为什么单是它杀出了公链重围?结合项目基本情况及近期动态,Odaily 星球日报归纳认为,Avalanche本轮的爆发可以归结为四方面因素。
因素一:底层优势
对于公链来说,底层网络的质量是一切故事的基础。
相较于其他公链,Avalanche 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共识机制。在康奈尔大学教授 Emin Gün Sirer 的带领下,Avalanche 设计了一款基于随机抽样和亚稳态决策的新型共识机制,该共识兼顾了依赖通信传输的「经典拜占庭共识协议」和依赖工作量证明创造链式结构的「中本聪共识协议」的优势,同时解决了「经典拜占庭共识协议」扩展性弱、鲁棒性弱和「中本聪共识」延迟高、吞吐量低、过度消耗资源的问题。
这一共识机制的优势可体现在 Avalanche 独特的交易确认方式上。当一笔交易广播至 Avalanche 网络后,如果交易有效,验证者会经历一个「重复随机抽样」的过程,即在系统验证者中随机挑选出一部分节点参与区块验证。如果多数节点对事件叙述相同,那么即判断为真,如果大多数节点给出不同答案,则切换事件内容,重复采样直到结束。
基于这套共识模式,Avalanche 可支持数千个节点同时参与交易验证,即无需放弃网络性能(全网集体验证),也无需放弃去中心化程度(超级节点机制),这样就实现了对性能及去中心化的兼顾。相较于 BSC 等 PoA 类链以及 Polygon 等侧链方案,Avalanche 网络可以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时实现更高层级的安全性。
从构架上看,Avalanche 采用了 X 链、C 链、P 链的三链结构。X 链为交易链,主要处理个人之间点对点的资产创建及交易事务;C 链为兼容 EVM 的智能合约链,前文提到的所有 DeFi 项目均构建于 C 链之上;P 链为平台链,主要负责代币质押、协调网络验证者、创建自定义子网等事务。三链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进一步解放了 Avalanche 的网络性能。
性能优势意味着更好的使用体验。对于开发者以及普通用户来说,Avalanche 之上没有高昂的链上操作成本,也没有迟缓的交易确认时间,部署或使用 DeFi 应用的成本及时间都将大大缩减。
反观当前 DeFi 活动的主战场——以太坊。虽然在 519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太坊主网的 gas 价格曾有过一段时间低谷期,但在经历了近期的EIP 1559升级后,以太坊 gas 价格不降反增,一笔普通的链上交易往往需要数十甚至是数百美元的 gas 费用,糟糕的链上体验让开发者及用户不得不转头去寻找其他土壤。这也是 Avalanche 以及其他新兴公链能够崛起的一大前置条件。
因素二:生态激励
“搞生态,就要舍得砸钱。”
这是公链赛道内流传已久的一句话,话虽糙但理不糙,资金永远是逐利的,DeFi 世界自然也不会例外。
Avalanche 本轮生态爆发的主要原因当属「Avalanche Rush」激励计划的推出,从下图 Debank的图表中可以清晰看出,Avalanche 生态 TVL 的暴涨开始时间正是 8 月 18 日,也就是该计划官宣之日。且不说用户进来之后是否发生了观念变化,绝大多数近期才进入 Avalanche 生态的新用户想必都是冲着 1.8 亿美元(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可能已达到 4 亿美元了)的激励去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了此前 Polygon 爆发的走势。与 Avalanche 类似,Polygon 也是在推出了 1 亿美元的流动性激励基金后才迎来了用户及资金量的暴涨。巧合的是,Polygon 之上最早的一批激励基金合作应用正是 Aave、Cvure、Sushiswap,这与「Avalanche Rush」的情况不谋而合。稍有不同的是,Avalanche 此次给出的激励力度更大,虽然后续实际的激励数额会随着二级市场的币价波动而变化,但 1.8 亿美元的初始投资足以看出 Avalanche 官方的决心之坚定。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分享这 1.8 亿美元的方式相当简单,只需要在官方提及的合作项目中(三大龙头暂未上线,当前只有 BENQI)提供流动性即可,Avalanche 会依照相应规则以 AVAX 的形式为所有流动性提供者分发代币奖励。
因素三:跨链桥升级
跨链桥的升级是 Avalanche 本轮生态爆发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今年二月,Avalanche 曾推出了第一代跨链桥 Avalanche – Ethereum Bridge(AEB),但作为初代产品,该桥在安全性、跨链速度、费用成本上仍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时隔半年,在广泛听取了用户建议后,Avalanche 于 7 月 29 日发布了新一代跨链桥产品 Avalanche Bridge(AB)。
AB 依托于 Intel SGX 技术构建。与当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合约托管型跨链桥不同,但 AB 并没有使用智能合约去管理跨链资金,而是在 Intel SGX 的可信环境内生成两个普通的 Ethereum 和 Avalanche 地址,来完成跨链资金的管理和铸造。具体的跨链流程如下图所示:
AB 这一思路与 Celer 此前推出的 cBridge 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放弃了屡屡发生安全事件的合约型跨链资金托管方案,而是选用了普通地址来直接处理跨链需求。不同点在于跨链交易的验证机制,cBridge 是通过额外一笔交易来解开特定交易对应的哈希锁,AB 则是直接在 Intel SGX 内部利用 Master Secret 生成地址私钥,外部的看守人(Warden)可通过 Intel SGX 分享出的碎片逆向重构出 Master Secret。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AB 的这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合约本身的安全风险,但整个跨链系统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 Warden 的诚信度,不过就当前来看,Avalanche 已公开了四个初始 Warden 的真实身份——Fulgur Lab、BWareLabs、Halborn、Ava Labs,所以诚信度暂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从跨链执行速度及相关费用成本来看,AB 较之 AEB 也有着明显提升。目前,一笔跨 Ethereum – Avalanche 的完整交易大概需要 6-9 分钟的时间。至于费用,由于 AB 的跨链机制采用的是普通地址,因此交易的复杂程度会远低于合约型交易,具体的费用水平会更接近与常规的转账交易费用。
跨链桥的升级成功打通了从以太坊生态进入 Avalanche 生态的通道。Avascan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31 日 16:50,AB 桥接的资产总价值已突破 15 亿美元,这一数字与 Avalanche 生态近期总锁仓量的增幅基本相符。
因素四:「交易所 – C 链」路径打通
如果说跨链桥 AB 打开的是 DeFi 世界通往 Avalanche 生态的入口,那么「交易所 – C 链」路径打通的就是 CeFi 通往 Avalanche 生态的入口。
前文曾提到过,为了进一步解放网络性能,Avalanche 采用了 X 链、C 链、P 链的三链结构。这一结构虽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学习成本。
此前,由于 C 链生态体系尚未完善,从中心化交易所向 Avalanche 网络提币(AVAX)默认会去往 X 链(交易链),用户如果想要将资金在这三链之间划转,需要通过官网相关界面执行,不同链间有时还会涉及地址格式的变化,整体流程较为复杂。
针对这一情况,Avalanche 正在逐步打通各大交易所直接提现至 C 链的通道,以满足那些习惯将资金存放于中心化交易所,但逐渐对 DeFi 感兴趣的用户。截至发文,币安、OKEx、Gate.io、抹茶等多家交易所的这一提现路径均已成功打通。
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可持续吗?
在 Avalanche 基本面爆棚之际,关于其增长是否可持续也存在着一些质疑之声,尤其是 SBF 入场的消息传出之后,部分用户开始担心大户惯性的“挖卖提”操作是否会加速 Avalanche 生态矿产的生命周期。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认清 Avalanche 的生态增长已经走到哪个阶段了。继续以 Polygon 作为对比目标,DeFinance Capital 分析师 Bailey 在推特上贴出了一组数据统计,自 Polygon 官宣了生态计划后,该生态的活跃地址总量增长了 29 倍,反观 Avalanche,近期活跃地址增长数量仅为 4 倍。
从资金角度来看,作为此前 Polygon 生态数据增长主力的 Aave、Cvure、Sushiswap 当前暂时都还没有上线。在 Aave Polygon 版本业务巅峰期,单此一项应用的总锁仓价值便高达数十美元,超过了 Avalanche 当前生态锁仓总量。
虽然两大生态启动的时间点以及相对应市场环境并不相同,但从具体的用户数据及资金总量对比来看,我们仍倾向于预测 Avalanche 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站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回头看,或许当前所谓的“爆发”只是其增长大势中的一小段加速期而已。
作者:了了
比推快讯
更多 >>- 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入 421.07 枚 BTC
- 股票代币化平台 xStocks 昨日交易额达 381 万美元,标普 500 成交额居首
- Upbit 暂停 Polygon Ecosystem(POL)及 Stephan(GMT)充提业务
- 数据:“此前转出 1 万枚 BTC 的巨鲸”的另一钱包转出 1 万枚 BTC,价值约 10.9 亿美元
- 特朗普计划对部分国家征收最高 70%关税,8 月 1 日起执行
- CoinW 币赢携手东亚杯足球赛,借国家级电视台曝光强化信任背书
- 特朗普: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我们将会知道哈马斯是否同意停火协议
- AEX(安银)交易平台创始人黄天威昨日于泰国被保释
- BNSOL Super Stake 上线 PIXEL(PIXEL)
- 以太坊现货 ETF 昨日净流入 1.49 亿美元,仅灰度 ETHE 净流出 535.48 万美元
- 某包含 10000 枚 BTC 的地址在休眠 14.3 年后被激活
- 受德州电力限制与天气影响,多家比特币矿企 6 月产量下降
- Galaxy Digital 从 Coinbase 提现 400 枚 cbBTC,约合 4379 万美元
- 英国与新加坡在伦敦会谈中达成新的人工智能和代币化协议
- 数据:巨鲸 qwatio 被清算 10 次后再次做空 21 枚 BTC,价值约 230 万美元
- Polymarket 上预测马斯克今年年底前创建新政党的概率报 42%
- RootData:BMT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351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Treeverse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A 股港股数字货币稳定币概念股涨幅居前,国泰君安国际涨超 19%
- 高盛下调美债收益率预期,因美联储提前降息可能性增加
- 市场消息:京东和蚂蚁集团建议央行批准基于人民币的稳定币
- PLUME 短时涨幅扩张至 8.9%, Gate 交易占比居首
- 华尔街日报:Meta Platforms 提出收购风投公司 NFDG 的少数股权
- 数据:质押型 SOL ETF SSK 上市首日吸引 1200 万美元资金流入
- FTX 债权人代表:FTX 向法院申请在 49 个司法管辖区实施“受限处理程序”,其所属债权人将丧失分配权益
- 日本 Minna Bank 正与 Fireblocks、Solana Japan 和 TIS 试行稳定币和钱包用例
- Bitmine 自宣布以太坊储备战略以来股价上涨超 30 倍
- FTX 债权人代表:中国用户或有可能失去索赔权
- 某巨鲸/机构过去 3 周累计将 8.1 万枚 ETH 转入 CEX
- 6 月以太坊链上 NFT 销售额仅约 1 亿美元,创 2021 年 2 月以来最低记录
- Binance Alpha 昨日交易量报 4.6 亿美元,BR、KOGE、BULLA 分列前三
- Bybit 首席法务官 Robert MacDonald 入选《亚洲法律杂志》2025 年度亚洲合规官 15 强
- 内幕交易员@qwatio 于今日凌晨再次加仓做空
- 汇丰银行与阿布扎比银行、交易所合作推出中东北亚首个代币化固定收益产品
- iM Bank 抢注 12 项商标,布局韩元稳定币市场
- 富达 FBTC 昨日净流入 2.37 亿美元,ARKB 昨日净流入 1.14 亿美元
- Eclipse 官方 ES 空投查询上线,ASC 系列 NFT 持有者将获得空投
- 数据:Circle 约 8 小时前在 Solana 上铸造了 2.5 亿 USDC
- 民调:73% 加密货币投资者支持特朗普数字资产政策
- 某去年年底累计购入 1,495 枚 WBTC 的巨鲸/机构近期已开始卖出止盈
- Tornado Cash 联合创始人将于 7 月 14 日在纽约法庭出庭受审,面临洗钱和共谋指控
- 华泰证券:维持联储 9 月- 12 月两次预防式降息的判断
- 俄罗斯两家大型保险公司推出与比特币挂钩的投资型人寿保险
- 分析:为什么 Ripple 和 Circle 申请成为银行的举动如此重要
- SEC 突暂停 GDLC 上市申请,灰度称仍将推进加密 ETF 转换计划
- 纳指、标普 500 指数再创收盘新高,BMNR 收涨 130.77%
-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将在 9 月的议息会议上再度降息
- 比特币市场权力结构悄然转移,长期持有者已抛售 50 万枚比特币
- 24 小时现货资金流入/流出榜:BTC 净流入 1.05 亿美元,ETH 净流入 5599 万美元
- 加密恐慌指数升至 73,市场贪婪情绪较上周加剧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过去 24 小时 CEX 净流入 421.07 枚 BTC
- 股票代币化平台 xStocks 昨日交易额达 381 万美元,标普 500 成交额居首
- Upbit 暂停 Polygon Ecosystem(POL)及 Stephan(GMT)充提业务
- 数据:“此前转出 1 万枚 BTC 的巨鲸”的另一钱包转出 1 万枚 BTC,价值约 10.9 亿美元
- 特朗普计划对部分国家征收最高 70%关税,8 月 1 日起执行
- CoinW 币赢携手东亚杯足球赛,借国家级电视台曝光强化信任背书
- 特朗普: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我们将会知道哈马斯是否同意停火协议
- AEX(安银)交易平台创始人黄天威昨日于泰国被保释
- BNSOL Super Stake 上线 PIXEL(PIXEL)
- 以太坊现货 ETF 昨日净流入 1.49 亿美元,仅灰度 ETHE 净流出 535.48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