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从乐园到 “禁区”:5 位 Web3 从业者亲历新加坡监管风暴
采访,整理: Louis ,ChainCatcher
原标题:从理想国到“驱逐地”:5位 Web3 从业者眼中的新加坡变局
2025年6月30日,是写在坡县Web3圈每位从业者日历上的一条红线。
这天起,根据新加坡《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FSMA)第137条:所有提供数字代币相关服务的个人或公司,只要在坡设有营业场所,不论服务对象是否在新加坡,必须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牌照,否则将面临刑事责任。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在5月30日发布的监管回应文件中明确指出:届时尚未持牌者,必须立即停止境外业务;不接受 申请中 状态作为合法存在依据。这条措辞,被不少人解读为 “有史以来最严加密监管” 。
对此,ChainCatcher向专业律师咨询了本次FSMA文件中被忽视的重点。此外,我们也采访了5位base在新加坡的从业者,尝试还原在坡Web3er真实现状,了解他们眼中的新加坡监管变化。
注:本文中,MAS 是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机构,PSA 是2019年推出的,早期专管加密支付服务的法律,FSMA 是2022年推出的,新版更全面的监管法案,加入了对代币相关服务的管理,DTSP 指提供代币交易、托管、转账等服务的个人或公司,是FSMA重点监管的对象。
一、被忽视的法案核心要点
在与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郭亚涛律师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值得读者注意的法案内容:
1、FSMA不是境外补丁,而是全面升级,境内外业务皆受约束
许多业内人士误以为FSMA只是为了弥补,原《支付服务法》(PSA)未能监管的新加坡企业服务境外客户的漏洞,但郭律师强调:“FSMA 是一部统筹监管的框架性法律,其多个部分适用于在新加坡境内提供金融服务的实体”,这意味着,无论业务是面向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在坡设有营业场所或是新加坡注册的公司,都必须遵守FSMA。这一 穿透式监管 逻辑也标志着MAS对本地Web3从业者的全面监管正式开启。
2、监管重心从 “机构牌照” 转向 “个人审查”
PSA主要聚焦企业与机构的合规性,而FSMA则新增了对 人 的监管机制,郭律师指出: “FSMA 让 MAS 得以绕开传统的机构许可框架,直接干预和隔离金融市场中的 高风险人员,实现 人 的穿透式监管。” 这意味着,即便是非管理层的自由职业者、远程开发者、顾问或KOL,只要在坡境内从事相关服务,都可能被MAS认定为监管对象。 “要求充分理解FSMA框架、具备相关从业经验” ,从而大幅提高个人从业门槛。
3、FSMA的门槛显著抬高,合规要求远超PSA
即便已经持有PSA牌照,也不能自动通用。郭律师指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已核准的加密业务牌照仍是基于PSA发放的, FSMA在合规门槛上显著抬高。MAS明确表示,即使是已获得PSA牌照的企业,也需重新提交补充材料以满足FSMA要求。” 申请DTSP牌照不仅需具备25万新币初始资本、常驻的合规官,还必须建立独立审计机制、定期提交合规报告,并满足反洗钱与反恐融资的流程与配套管理体系。
二、看看在坡县的Web3从业者怎么说?
从覆盖面广,到要求更细致,到门槛抬高,监管的趋严的确为Web3er造成许多压力和恐慌。然而纸面上的条例归纸面,真正能反映一国政策是否欢迎Web3,还得看实际落地的企业和从业者怎么说。在ChainCatcher的采访中,我们也听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从无奈搬离的初创团队,到选择观望的个人工作者,再到依旧看好坡国长远潜力的老移民,他们的故事,拼凑出了一幅真实的政策落地图景:
1、 代币化运营项目方创始人Chari:小企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河水总会找到出路
我们的确受到了影响,在当下的币圈,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产品最终都绕不开交易 这个核心。而一旦涉及交易,就必然会触碰到DTSP监管红线。监管本应服务于商业模式成熟、结构清晰的公司,而对我们这种小团队来说,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与监管打交道,几乎是——不可承受的负担。
很显然新加坡如今已经不再适合初创期项目的发展,可能新加坡一直都没有想过,要成为初创企业的摇篮,他们只希望成为成熟企业的总部。我们连下个月业务形态会变成什么都还不确定,目前也并不排除未来彻底搬离坡国的可能。不过,我会持乐观的态度面对变化,毕竟“小企业一定有其自己的生存之道“。
2、深耕OTC交易多年的极客少年(化名): 新加坡是 “务实的渣男” ,谁有价值谁留下
我感受到Web3这行一直有些被排斥,无论是之前被中国驱赶,还是目前在新加坡小企业的边缘化。但是客观来讲,作为一名在新加坡从事OTC业务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觉得 务实 是新加坡监管的底色。说得直白一点,新加坡政府就像个“务实的渣男“:谁能带来实质价值,谁就能留下;谁只是带来泡沫,那就适当送客。发过牌照的可以继续做,其他的就得清退,这是非常明确的信号。
不过,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次的监管并没有那么铁拳,更像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要是敲山震虎。真正需要牌照的企业早就已经申请了,那些对政府有贡献,或者真正有能力的老板,其实根本不会因为这轮新规而焦虑。
至于为什么突然监管收紧,我认为这和币圈在东南亚存在的灰产与空壳公司有关。MAS现在的目标,其实是想通过这波法规,给一些不太规范的KOL和散乱群体敲个警钟。他们未必真的能一刀切掉这些人,但希望能用法律的框架逼他们收敛一些。
就我所知,最近已经有一些KOL和交易所从业者选择暂停业务,出去旅个游,或者保持观望,大家都在等一个更明确的信号。
3、在新加坡Web3 AI 领域深耕多年的从业者John: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因也必有果
我想强调一个词:务实 。这是我对新加坡一直以来治理风格的核心理解。新加坡的高效、对规则的坚持,本质上是为了保障经济效益,以及在国际政治与金融博弈中争取一个稳定的位置。这一次监管条款愈发严格,其实是因为Web3领域里出现了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政府必须介入,来保障生态的健康发展。
我的项目目前并未受到直接影响,但我能看到,对于一些尚未获得许可的交易所,以及与其合作的项目方、生态伙伴而言,这一轮政策调整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那些在Web3圈子中担任金融顾问型角色的KOL们,政策的施压已经传导到了他们身上,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最近我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和远程工作者,开始更倾向于在家办公,并避免在公开场合主动讨论Web3相关话题,大家都在试图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在坡生活近 20 年 Reddio 创始人Neil:一切并没有变,Web3依然是新加坡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其实新加坡这几年在 Web3 领域的监管政策,并没有出现剧烈转向,更多是对既有框架的明确和细化。根据 MAS 最新的澄清和《联合早报》的报道,这次监管的重点在于数码支付代币(DPTs)以及具资本市场属性的代币,而我们常说的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s)和治理型代币(Governance Tokens)目前并不在其监管核心之列。
对大多数初创项目来说,新加坡依然是一个制度明确、路径清晰、资源丰富的环境。MAS 不仅长期保持高透明度,还设有开放的咨询机制,企业若想评估自身的合规情况,其实并不难。花几千新币就能获得法律意见,成本也属合理。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Web3 依然是新加坡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除了明确的政策框架,政府还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育、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推动生态发展,新加坡教育部也非常鼓励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我个人始终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若要寻找一个能真正兼顾监管合理性与产业活力的地方,新加坡依旧是最具包容性、也是最值得创业者信任的选择。
5、GM Agents 的创始人Chess:是洗牌期,但针对的是偏金融方向而非所有人
对我们而言,目前的监管变化并未带来明显冲击,我们是AI初创公司,也仍计划继续留在新加坡持续建设。我认为这轮监管更多是针对金融属性较强的企业与项目,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型团队,实际影响相对有限。币圈大厂都还没啥事情,其实轮不到小团队担心。
谈到新加坡的创业环境,我一直觉得这里非常适合小团队,甚至是个人创业。特别是对像我这样的海外华人来说,新加坡在语言和文化上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沟通成本低,落地也更快。虽然有人觉得新加坡在某些政策上偏保守,但在我看来,它相比许多地区依旧是一个公平、开放且理性看待创新的地方。在坚持秩序的基础上,新加坡确实也愿意给创新者机会。
结语
这次监管收紧,本质上是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次自我校准,而非对Web3行业的驱赶。Web3从业者并未被简单地分为逃离与留守两派,相反,他们正在重新选择和考量:是留下来接受更高强度的监管以换取长期的政策确定性,还是转向那些看似更友好、但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市场。
比推快讯
更多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89 亿美元,多单爆仓 1.04 亿美元,空单爆仓 8,463.66 万美元
- 分析:比特币生产成本达 112,084 美元,矿企或将面临成本挑战
- Michael Saylor:今年万圣节唯一担心的是比特币不够多
- 公链活跃度近 7 日排行榜:Solana 稳居首位
-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 3816.7 亿美元
- 新罕布什尔州参议院分歧加剧,加密货币挖矿监管放松法案暂缓推进
- 数据:某巨鲸 5 倍杠杆做多 ZEC,现浮盈 203 万美元
- Alliance DAO 联创:多个顶级投资者现持悲观态度,减仓部分加密头寸是合理的
- AllianceDAO 联创 QwQiao:多数聪明交易员已转向看空,市场情绪日趋谨慎
- Aria 更新社区空投计划:针对 IP 持有者的空投比例提升至 10%
- 土耳其加密交易平台 Thodex 前 CEO 狱中身亡
- 某鲸鱼 5 倍杠杆做空 ZEC 已浮亏 675 万美元,爆仓价 812.3 美元
- JustLend DAO 宣布公开核心财务数据
- BiyaPay 分析师:AI 掀起全球风暴,比特币之后更大的财富浪潮正在来临
- 派盾:10 月发生 15 起重大加密黑客事件,总损失 1818 万美元
- 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完成 10.25 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发行
- 美联储理事米兰:在我看来,预测显示 12 月份将再次降息
- Garden Finance 联创:因攻击损失约 1,100 万美元,用户资金未受影响
- CZ 以笑哭表情回应 Binance 充币界面正式支持中文输入法
- 两巨鲸在 ZEC 多单中获利超 400 万美元,但仍整体浮亏约 500 万美元
- 10 月 Web3 融资总额达 38.77 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 Solana 生态部分老牌 Meme 代币反弹,ai16z 24 小时涨幅 28.4%
- 数据:Tron 网络 DEX 交易量上涨至 30.44 亿美元
- 数据:DUSK 涨超 7%,BAT 涨超 9%
- ai16z 市值已接近 1 亿美元,24 小时涨幅超 30%
- Binance Alpha 本期 BAY 空投单号收益约 48 美元
- 某鲸鱼 2 倍做空 ZEC,仓位价值 141 万美元
- Vitalik 称赞 ZKsync 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贡献
- 全网 ZEC 期货合约未平仓头寸约 7.13 亿美元,24 小时增幅 25%
- 分析,比特币 10 月收跌后迎历史最佳月份,11 月平均涨幅达 42.51%
- 数据:监测到 2.73 亿 USDT 转出 Binance
- 分析:BTC 筹码结构正快速收紧,潜在大幅波动一触即发
- Zcash 开发商发布 Q4 2025 路线图,专注隐私功能和 Zashi 钱包改进
- EtherFi CEO:正调查 EtherFi 卡被盗刷,所有遭欺诈的用户都将获得退款
- Polymarket 上预测“英雄联盟 GEN.G vs KT”比赛 GEN.G 获胜概率 88%
- 分析:比特币“减半后必跌”规律或已失效,平稳牛市可能持续
- Bitdeer 本周挖矿产出 121 枚 BTC,比特币总持有量增至 2,233.2 枚
- 杭州发布,诈骗团伙盯上小学生游戏玩家,诱骗转账后通过虚拟货币洗钱
- AI 视频生成公司 Synthesia 完成 2 亿美元融资,谷歌风投领投
- 美国 SOL 现货 ETF 上市首周录得 1.99 亿美元净流入
- π币能兑换啦?上榜微信安全中心十月朋友圈热度谣言
- 定海法院审结涉泰达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涉案资金超 500 万元
- 加州议员 Ro Khanna 提出一项禁止政客发行和交易数字资产的决议
- 数据:当前加密恐慌贪婪指数为 32,处于恐慌状态
- 疑似 BitmineSharpLink 地址增持 9,272 枚 ETH,价值 3577 万美元
- 数据:某交易员在 TRUMP 上获利超 110 万美元后买入 300 万枚 GHOST
- 币友(BYB)交易所:社交⾦融重塑数字资产交易新体验
- 港股上市公司恒月控股斥资 524.2 万港元购入 6.12 枚 BTC,拟推预付费比特币卡
- Ansem:432 美元买入 ZEC 如同 432 美元买入比特币
- 马来西亚央行启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探索计划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89 亿美元,多单爆仓 1.04 亿美元,空单爆仓 8,463.66 万美元
- 分析:比特币生产成本达 112,084 美元,矿企或将面临成本挑战
- Michael Saylor:今年万圣节唯一担心的是比特币不够多
- 公链活跃度近 7 日排行榜:Solana 稳居首位
-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 3816.7 亿美元
- 新罕布什尔州参议院分歧加剧,加密货币挖矿监管放松法案暂缓推进
- 数据:某巨鲸 5 倍杠杆做多 ZEC,现浮盈 203 万美元
- Alliance DAO 联创:多个顶级投资者现持悲观态度,减仓部分加密头寸是合理的
- AllianceDAO 联创 QwQiao:多数聪明交易员已转向看空,市场情绪日趋谨慎
- Aria 更新社区空投计划:针对 IP 持有者的空投比例提升至 10%
比推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