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us一码难求:AI Agent的未来,还是一场炒作?
Manus真的能成为下一个DeepSeek吗?我们不妨先来深入了解它。
今天,AI圈子里掀起了波澜。一个名为Manus的产品,凭借一部全英文的宣传片和邀请码制的发布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这个由中国团队开发的AI Agent,被官方称为“全球首个通用Agent”,仿佛一夜之间,OpenAI和Anthropic的Operator们都被淘汰了。Manus发布后,迅速在一个小圈子内引发了“炸裂”式的传播,类似于DeepSeek的现象。然而,Manus真的能成为下一个DeepSeek吗?我们不妨先来深入了解它。
Manus到底是什么?
根据Manus的宣传视频和官网信息,它是一款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任务,具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能力,能够在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工具并直接交付完整成果”的AI Agent。这些介绍在今天的AI Agent产品中并不稀奇,很多AI产品都会如此自我描述。Manus目前并未公开上线,仅能通过邀请码使用,发布方式也完全依赖演示视频。
在视频演示中,Manus展示了几个具体应用场景:例如,上传包含多个简历的压缩包,根据提示词自动解压、分析并提供建议;根据用户需求,整理房产信息和价格;对英伟达和特斯拉股价生成分析报告。类似的功能,OpenAI的Operator、智谱AI的Phone Use、Google Gemini等多个AI产品早已展示过。
从技术角度来看,Manus并未给出详细的技术报告。一些分析人士指出,Manus的基础能力可能来源于Claude模型,结合开源模型的后训练技术,并通过一系列设定的工作流来执行任务。其创新之处在于将这些能力封装在云端虚拟环境中,并在异步交互模式中提供服务,虽然这和业界追求的“通用AI”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通用Agent”的问题
Manus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通用AI Agent”,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提供建议或答案,而是能自主地规划并执行任务。然而,这种定义本身就存在问题。像Claude这样的强大模型,已经具备了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并能够通过高效的工具调用来完成任务。因此,Manus的这些功能,本质上可以通过更强大的Agent或大模型来实现,甚至不需要像Manus这样专门设计的系统。
此外,Manus的产品定位显然与传统的AI Assistant有所不同。它似乎希望通过“虚拟环境”来整合不同的工具和Agent,使其更加自动化。尽管这样做降低了用户的技术门槛,但这是否意味着Manus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通用智能Agent?毕竟,个性化的Agent需求是千人千面的,Manus能否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还是一个未知数。
营销策略:饥饿营销与社交传播
Manus的“火爆”不仅仅源于技术,它的营销策略也是一大亮点。通过邀请码机制,Manus像一款稀缺资源一样,迅速引发了AI圈的疯抢,甚至有平台将邀请码炒到了999元到5万元不等。这种饥饿营销策略,借鉴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典模式:限量发放、用户争抢、KOL尖叫式评测。这种传播方式虽然能制造话题和热度,但是否能带来持续的用户增长,还需要考验。
不过,当我们打开海外科技论坛和社交媒体时,关于Manus的讨论却相对冷清。这似乎表明,尽管Manus在中国国内非常火爆,但在国际市场上,很多人可能并未被它的宣传所打动。值得注意的是,Manus的发布似乎过于依赖情绪营销,想借“DeepSeek”这种情绪符号快速获得关注,但这可能也意味着它的热度是短期的,缺乏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Manus的产品价值与局限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Manus可以被看作是对现有Cursor类AI产品的一种封装和优化。它通过引入多个小模型和Agent,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使得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进行复杂任务的编排和执行。然而,这种做法并非完全创新,类似的设计理念已经出现在很多AI产品中,例如OpenDevin。
Manus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这些复杂的技术包装成一个更易用的产品,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更直接地使用AI处理复杂任务。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Manus仍然依赖于预设的工作流程,这限制了它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其次,它的操作环境相对封闭,只能在特定的软件工具范围内运行,无法像通用操作系统那样,支持各种软件和应用的操作。因此,Manus能否真正达到“通用”的目标,仍然存在疑问。
未来的竞争与发展
在Agent领域,Manus并非孤军作战。竞争者如Coze、Dify等也在试图打造类似的通用Agent。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像Claude 3和GPT-5这样的模型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工具调用能力,未来大模型的能力可能会直接吞并Agent类产品的市场。因此,Manus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更关键的一点是,Manus是否能够找到真正的市场定位。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通用Agent”,但从当前的产品形态来看,它更像是一个高效的AI工具平台,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全能AI。若无法突破这个瓶颈,Manus的市场增长将可能局限在一个较为狭窄的小圈子内。
结语
总的来说,Manus是一款有潜力的AI产品,尤其在用户体验和技术封装上做出了优化,但它并非一项技术革命。它的“通用AI Agent”定位尚存疑问,产品设计更多是在现有技术框架下的再封装,而不是突破性创新。虽然其通过饥饿营销和社交传播创造了话题,但能否持久吸引用户,还需要看它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独特的价值。如果Manus能够在未来打破现有局限,结合多Agent协作和更高效的任务执行机制,它仍然有机会成为AI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
比推快讯
更多 >>- Polymarket 已支持 Hyperliquid 网络存取款
- Cumberland 过去一周累计提现超 8600 万美元加密资产
- OKX 开启 YB/USDⓈ 现货交易
- SBF 于社交平台 GETTER 发文称遭拜登政府政治迫害
- SOL 财库公司 Solmate 在市场回调中抄底 5000 万美元 SOL
- 昨日加仓 HYPE 的 Top36 大户今日首次建仓 ENA
- VolShares 申请推出 5 倍杠杆的单股及加密货币 ETF
- Bitwise CEO:所有资产包括加密货币都应按“货币贬值受益程度”重新评估
- RootData:ID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152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Web3 的自动化和中继网络 Gelato Network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OKX CEO Star 讽刺部分项目“造富话术”:四步循环割韭菜
- Akash Network 创始人:正考虑迁移至 Solana
- SlowMist:检测到 Andre Cronje 四年前创建的代币 SIL 遭受攻击
- 港股联众盘中涨超 40%,其附属公司投资比特币和增加以太坊持仓
- Hyperliquid 生态流动性质押协议 Kinetiq 已完成最终 kPoints 快照,积分分配 16 日进行
-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公司 Telcoin 完成 2500 万美元的 Pre-A 轮融资
- 白俄罗斯宣布将组建工作组以打击非法加密货币交易
- Paradigm 数据分析师:多数 ADL 发生在价格底部附近,反而提升空头收益
- Galaxy Digital 过去一周向 Binance 存入 4080 万枚 ASTER,约合 6828 万美元
- 麻吉过去 30 日亏损 5406 万美元
- 数据:以太坊上代币化黄金供应量接近 27 亿美元,自年初以来增长超 100%
- 昨日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入 2.3622 亿美元
- Cathie Wood 与 Ark Invest 提交 3 只新的比特币 ETF 相关申请
- 数据:Hyperliquid 平台鲸鱼当前持仓 53.46 亿美元,多空持仓比为 0.82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6.84 亿美元,多单爆仓 4.75 亿美元,空单爆仓 2.1 亿美元
- ether.fi“回购”计划已累计购入约 750 万美元 ETHFI 代币
- Tom Lee 和 Arthur Hayes 坚持预测以太坊年底将涨至 1 万美元
- 自托管数字银行 Tria 完成 1,200 万美元 Pre-seed 轮及战略轮融资
- 6 年前囤积 ETH 的鲸鱼今日清仓,获利 20 倍共 1113 万美元
- 英国探索公募基金上链,份额登记有望自动化
- K33 研究主管:杠杆清算出清后比特币进入有利积累阶段
- 何一回应“修改 K 线数据”质疑,币安取标记价格旨在规避单一平台极端价格
- 纽约期金站上 4200 美元/盎司关口,再创历史新高
- LUNA/UST 崩盘时做空 BTC 赚取 516 万美元的聪明钱过去 8 小时花费 1201 万美元买入 2879 枚 XAUt
- 花旗集团 CEO 称其支持代币化存款,强调市场对稳定币关注过度
- Coinbase 宣布投资印度和中东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DCX
- 数据:MARA Holdings 关联钱包从 Galaxy Digital 收到 400 枚 BTC,价值 4524 万美元
- Lighter 将发放 25 万积分补偿受市场暴跌影响交易者
- 10x Research:加密市场或将引入“熔断机制”,以应对极端波动
- Farcaster 宣布暂停存款奖励活动报名
- 以太坊财库公司 SharpLink 持仓增至 840,124 枚 ETH
- FTX/Alameda 再度赎回 19.29 万枚 SOL,累计转出已超 917 万枚
- 此前囤积 1.33 亿美元 ASTER 的巨鲸继续向币安转移代币
- 某巨鲸沉寂 3 年后将 2538 枚 ETH 和 3142 枚 LINK 转入 Kraken
- 道富:美国 ETF 今年吸金规模已超 1 万亿美元
- “内幕巨鲸”向币安转入 8900 万枚 USDC,或已重建 5 亿美元 BTC 空单
- “比特币耶稣”Roger Ver 承认放弃美国国籍时隐瞒持币,已与美司法部达成和解
- VanEck 更新现货 Solana ETF S-1 申请文件,管理费率为 0.30%
- 币安回应“收取项目方 8%代币”指控:相关说法虚假且具诽谤性
- 疑似 Bitmine 地址增持 26,199 枚 ETH,价值 1.0836 亿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SOL 财库公司 Solmate 在市场回调中抄底 5000 万美元 SOL
- 昨日加仓 HYPE 的 Top36 大户今日首次建仓 ENA
- VolShares 申请推出 5 倍杠杆的单股及加密货币 ETF
- Bitwise CEO:所有资产包括加密货币都应按“货币贬值受益程度”重新评估
- RootData:ID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152 万美元的代币
- Project Hunt:Web3 的自动化和中继网络 Gelato Network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OKX CEO Star 讽刺部分项目“造富话术”:四步循环割韭菜
- Akash Network 创始人:正考虑迁移至 Solana
- SlowMist:检测到 Andre Cronje 四年前创建的代币 SIL 遭受攻击
- 港股联众盘中涨超 40%,其附属公司投资比特币和增加以太坊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