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会,重新思考3个热门赛道
原文作者:Lao Bai,ABCDE
原文来源:medium
近期香港大会如火如荼,一级市场回暖,ABCDE Q1看了超过100个项目,亲身体验了市场几个特别火热的赛道,其中最热的包括Appchain、ZK和Gaming。
今年以来,这3个赛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也有了重新的思考,记录为Memo,供大家参考。
一. Appchain(尤其是RAAS,Rollup as a Service)
RAAS是去年底兴起的赛道,跟OP Stack发布有较大的关系,但Appchain as a Service早就存在,以Cosmos SDK为代表,在Celestia提出模块化区块链之后开始逐渐火热,RAAS可以看成是其中一个近期较热的子集.
为什么Appchain as a Service这个赛道近期可能被OverHype了呢
首先,如果你是开发者,想要自己做一条Appchain,你所面临的选项如下
如果你的链是EVM的,那么你可以
1. 做一个类似Ronin那样的纯ETH侧链(现在相信很少人会这么干了)
2. 用Skale做一个ETH侧链
3. 用Avax发一个链,接入Avax的P链
4. 用Polygon Supernet发个EVM链
5. 用BAS做一条基于BNB Chain的侧链
6. 用OP Stack做一个Rollup Appchain
7. 用Caldera做一个Rollup Appchain(本质上也是Op Stack)
8. 用Zk-Sync做一个L3 (今年估计能看到)
9. 正在写的时候Arbitrum也发布了他们的Orbit,也是一个类似Opstack的L3基础设施
10. 后面还有正在开发中的Opside,Stackr,Sovereign SDK等一众项目
如果你的链是非EVM的,那么你可以
1. 用Cosmos SDK做一个链,或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或者共享ATOM安全性(ICS提案刚刚通过)
2. 用Substrate 发一个链,或者竞拍波卡插槽,或者接入章鱼网络,或者谁都不接,自己岁月静好
3. 用Celestia 的Rollkit做一个Rollup Appchain,DA用Celestia,结算可选
4. 用Dymension做一个Rollup Appchain
5. 用Saga做一个Rollup Appchain
6. 基于Starkware做一个L3 (今年估计能看到)
7. 后面肯定还有许多正在开发中的,我不知道的或是遗漏了没有想到的
有没有觉得 — “选项过于丰富了那么一点点?!”
其次,究竟哪些应用适合做成Appchain?还记得几个月前网上那篇关于Uniswap是否应该自己做成一个Appchain的文章以及各路争论么
总的来说,Uniswap如果做成Appchain,会有交易费用,代币价值捕获,抗Mev,资源独占等优势,但同时获得了用户体验,安全,以及可组合性下降的Debuff
总之,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Uniswap要做成一个Appchain的计划或是“野心”
Compound原本想要拿Substrate做条链,后来放弃,现在Compound与Aave V3都是多链部署,目前来看做成Appchain的可能性似乎也并不大
至于Curve,应该从来就没有过这个打算
唯独对可组合性没有什么依赖的DYDX选择跑去Cosmos做一条应用链,今年Q3应该会看到,也许既Luna之后,这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条的Appchain。届时DYDX也会给许多Builder展示出一条路径 — 如果你在一个赛道占据了龙头,同时对可组合性要求不高,那么独立出来做一条“有主权+高性能”的Appchain是Make Sense的。在那之前,可以先选一个通用链生态作为Dapp猥琐发育打怪升级,等到级别足够高了之后再单飞
这条路径相对可行,比如如果将来有个基于Lens Protocol的SocialFi DAPP做大做强,日活很高,Polygon的吞吐没法满足了,自己单飞拿上面那些基础设施做成一个Rollup Appchain完全make Sense。不过这种Case短期来看,能符合上述条件做成链的项目应该还没有能发链的基础设施数量多……
再就是天生就适合上来直接发一条链做成Appchain的赛道,这个赛道项目会是上述基础设施的最大用户。目前来看,在链间异构可组合性问题完全攻克之前,非Cosmos生态DeFi走这条路的可能性不大,最适合的赛道毫无疑问是Gamefi(包括Onchain Autonomous World — 链上自主世界)。比如基于AVAX的DFK与螃蟹,前段时间挺火的OPcraft,用Caldera发链的Curio等
看了看自己的小狐狸和Keplr钱包,在Luna崩塌之后貌似除了DFK和Osmosis,似乎没有怎么用过其他的Appchain,这不禁让我疑惑,我们这一轮周期,真的需要“数十个Appchain 或是Rollup as Service”这么庞大的基础设施么?
最后关于最近大火的RAAS可以单独“轻微吐槽”下
1.1. OP系列
目前看到的基于OP系的RAAS基本上就是Fork OP Stack来做,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壁垒,OP的代码和文档写的非常工整+清晰,我们ABCDE的技术大神跟着文档走基本不到一天就能搭起一条OP Rollup的Appchain,所以这类RAAS给客户提供的价值更多在于Sequencer,区块浏览器与快速部署等附加价值,营销能力远大于技术能力
再就是此类Appchain的TPS,出块时间,使用费用等基本和Optimism是完全同质化的,没有任何性能费用上的优化举措,所以理论上除非OP堵了,否则你在这条AppChain上面是得不到比OP通用链“更好的体验”的。而OP目前的缺点,这类RAAS也完全一并继承,比如那个遥遥无期至今不上线的的欺诈证明……
但是还是要赞一下OP Stack超级链的愿景,未来拿OP Stack或是OP Stack Fork发的Rollup Chain越多,OP超级链就越有可能变成一个类似无需插槽拍卖,自带通信协议,完全异步可组合的“类波卡”架构,虽然这个愿景还离得很远,但画的这张饼也是真的香。OP也凭着OP Stack的叙事一举跟Arbitrum那边如火如荼的Defi创新斗了个平分秋色,研报写到一半Arbitrum也发布了Orbit,我就说这么大的一块肥肉Arb不可能不吃,果然发币+新项目一气呵成,OP VS Arb又有的看了!
1.2. ZK系列
从理论上来说,ZK系列的RAAS是有可能提升Appchain使用体验的,因为像是ZK-Sync,Scroll这些走ZKEVM路线的都是重点关注兼容性,所以电路设计多少会牺牲一些效率,没法针对某个特定的Dapps进⾏优化。如果RAAS可以根据不同的DAPP做单独的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话,ZK Appchain的性能和体验肯定是要好过通用型的ZkEVM的
然而,这个世界上既懂ZK又懂区块链的人才太少了,为数不多的基本都集中在Starknet,Zk-Sync,Scroll,Polygon那边,就目前市面上看到的ZK系RAAS,基本就是在拿Zk-Sync的Alpha开源版本给你发条Zk-Sync的Fork链出来。。等到Polygon,Scroll上线+完全开源之后,最多也就是提供客户选项,你喜欢ZK-Sync还是Polygon还是Scroll的EVM啊,有那么点AWS里面创建Linux虚拟机的时候你选Redhat,还是Centos,还是Debian的即视感
所以,同样的,没什么技术壁垒,依旧是BD为王,且不如OP系成熟,毕竟几个ZK系Rollup正式版还没上线或是没有完全开源,现在能用的都只是一些开源测试版,Bug,体验之类的肯定是不如OP那边流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针对每个Appchain做单独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ZK系RAAS出现
二. ZK
如果说Appchain as Service 算是模块化区块链的代表赛道的话,那今年区块链两大显学 — 模块化与ZK。
ZK的障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
2.1 扩容
这个不用说,几大的ZK-Rolllup的主网今年纷纷上线,但上线归上线,上线之后其实问题还是挺多的
-
完成度
目前无论是ZK-Sync,Scroll,Polygon,上线的都是EVM兼容主网,唯独Starknet不是,但Starknet上也有一个叫做kakarot的“亲儿子”在做ZKEVM。笔者从业内的ZK专家那里了解到,其实几大明星ZK-Rollup的主网上线,都多多少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Feel,各家产品的完成度或者说成熟度,都还没有真的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主网完成度级别”,上线之后免不了会有性能或是Bug上的各种问题,大概率需要后续不断的继续升级打补丁等等。这一点从各家原本计划的测试网从去年到今年的一拖再拖也大概能看出个端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ZKEVM确实“太难了”,难到业内最顶级的这帮工程师也要花比原先想象长的多的时间去攻克。至于为什么都赶着今年上主网,我想跟OP这边生态不断丰富,主网不断升级和稳定带来的压力有关,ZK系再不上,黄花菜都凉了,只要基本上能用,咱就先上线。后面大不了再不断更新迭代版本就是了。
-
性能
ZK系的性能,至少在现阶段,是要 <=OP系的。当然从用户角度可能感知不明显,因为都是Sequencer上几秒内给你确认了,ZK证明什么的,其实可以慢慢做(通常要10–20分钟做完一个块),用户对于交易在L1上真正实现“Finality”,是不怎么Care,也感知不到的。现在流行的电路优化,或是硬件加速,加速的其实是那个10–20分钟的证明时间,但对用户体验来讲,反而没什么影响
-
费用
人家OP那边欺诈证明基本不花钱,你这边做ZK证明,是要消耗大量算力的,这都是钱……当然你可以说ZK上传L1的数据比OP少,也就是传到CallData那边花费的Gas低,但这个减少的Gas大概率是比不过Prover上多花的钱,尤其等4844的Blob出来之后,上传L1费用大幅降低,OP那边的费用优势会比现在更加明显
-
安全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ZK基于数学证明,OP基于经济博弈,数学>博弈,所以ZK比OP要安全
这个从长期来看当然没毛病。
但现阶段不一定是这样。
所谓安全,也就是交易要真的在ETH L1上“终结”,目前Arb是每两三分钟提交一次,OP是10分钟左右。ZK这边,因为证明的耗时耗力,基本上会是10–20分钟这个级别,且还是在区块打满的情况下,若是生态不够繁荣,区块不满,时间会更久
于是乎,虽然数学确实大于博弈,但现阶段ZK系交易终结的时间也远高于OP系,这就得靠ZK算法的进化,电路优化以及硬件加速不断缩小那个10–20分钟的时间,如果哪一天真的可以缩短到10–20秒那个级别(5–10年后?),那ZK系至少在安全这个领域,就绝对可以完爆OP了
2.2. 中间件与其他
这其实是不少人相对扩容更加看好的赛道,因为拿ZK来做扩容是个非常“重”的活,看这几个Rollup折腾几年主网还没上线就知道,而中间件则相对轻量很多,同时可以完美的发挥ZK特性
最为火热的中间件赛道自然是Interoperability — 互操作性这个赛道,通过ZK证明,免除对于第三方见证人的要求,大幅提升桥的安全性,甚至打通一些原本互相割裂,甚至很难互通的生态,比如各个Layer2之间,或是EVM与Cosmos的IBC互联等等。目前在做的几个团队有Succinct Labs(前几天刚发布了他们的Telepathy产品,实现了ETH的单向ZK桥), Electron Labs (最早提出ZK-IBC的概念),Polyhedra(ZK Bridge,ZK DID,ABCDE出手的第一个项目)
这个赛道虽然比Rollup轻量许多,但依旧是个超级硬核+费时费力的赛道,今年想要看到双向的,性能满意又安全的ZK桥,大概率不太可能。完全基于ZK的互操作性,我们依旧得找着2–3年这个时间线去规划
至于其他的ZK赛道,今年算是有点井喷的感觉,去过ETH Denver的都懂,可以说拿ZK做啥的都有,链上保险箱,DID,预言机,甚至AI与机器学习都有团队在做了。怎么说呢,有些的确是Make Sense,也有很多你会疑惑 — 貌似这玩意不用ZK也能做啊……总而言之,有那么点2017年ICO爆火,拿区块链当锤子,到处找钉子的Feel,当时诞生了各种去中心化打车,去中心化Airbnb之类的现在看来很无厘头的项目,只不过这次,区块链换成了ZK,感觉什么赛道我们都想着拿ZK给他改造一下……
三. Gamefi
Gamefi可能是目前最为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算了算过去几个月看的+聊的项目,如果切细到每一个子赛道划分出来,Gamefi应该是最多的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V神本人数年前就发话 ,金融与游戏会是区块链最先落地的两个场景
另一方面,Defi,存储,Socialfi等各个方向的尝试,在Mass Adoption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不理想,虽然X2Earn的神话破灭,但Axie和StepN让所有圈内人看到了“破圈”的希望,甚至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大规模破圈,还得指望“游戏”
所以一时间,既有Web2的游戏开发人员目光开始频频投向这里,其中不乏大厂和知名游戏工作室出来的技术团队,又有Web3各种原生态NFT,Defi等生态圈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套一层Gamefi”上去,前段时间Ape搞的Dookey Dash便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
但现在的Gamefi赛道其实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时期,X2Earn的阵痛和死亡螺旋刚刚结束,如何在激励和游戏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大家其实并不知道,所有人都在“两眼一抹黑的”摸着石头过河,现阶段基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 — Free 2 Play,像是跑鞋和Axie那种先花钱买NFT才能玩的模式已经上看不到了
我们目前看到了下面几种形态的摸索
-
3A级别 —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说Axie是在强调Earn的话,3A们就是在强调Play,其中强调的程度也不一。偏轻的比如主打Web3圈子的,通过NFT等形式吸引Web3玩家入场去玩,偏重的比如主打Web2圈子的,从制作到运营到地推完全走传统互联网手游那套模式,单纯就是把交易系统搬上链,甚至连钱包可能都给你内置+无感化……
-
休闲社交类 — Web2我们都经历过偷菜,农场,抢车位的时代,Web3的Gamefi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时期?社交,休闲,加上一点点的Earn?不确定未来,但至少是一个之前没怎么探索过的方向
-
新的X to Earn模式 — 目前看到最多的应该是以PSI为代表的Bet to Earn模式,也叫Risk to Earn,简单来说就是,把Earn这件事与你的技巧和熟练度关联起来,想象一个类似Web3吃鸡的游戏,100个玩家都得花1美元参加游戏,最后赢家拿走100美元大奖,这基本上可以解决之前依赖新玩家高速增长的Ponzi模型以及后来不可避免的死亡螺旋,因为这个经济模型大致变成了PVP。不过这种和3A类似,需要足够高的可玩性才能留得住玩家,因为对于普通用户的经济激励变得非常小了
-
基于NFT的Free to Own — 以DigiDaigaku为代表,其实APE的Dookey Dash也有那么点类似的Feel,总之就是吸引玩家过来免费或是很低的价格去持有NFT,后面再想办法不断的去给NFT赋能,这个对团队前期的悬念+神秘感+营销能力要求很高,后期的开发制作游戏能力要求同样高,所以是条门槛极高的路线,再就是前期往往NFT数量限制在1万,如何扩大圈子人数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
游戏任天堂 — 这个自然是以TresureDAO与Gala为代表,其中Gala的游戏偏“重”一些,TresureDAO的游戏则更加“小游戏”风格为主,在出了Beacon这样一个爆款之后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类似的小游戏进入其生态。Web2上面小游戏一直经久不衰,Web3能否成功复刻,目前没人知道
-
Defi游戏化 — 这里DefiKingdom算是独苗,其野心也非常之大,系统及其复杂,让人又看到“链上梦幻西游”即视感。然而在21年百倍Hype之后迟迟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币价回到原点之后也是萎靡不振,这种与Defi深度结合的复杂型Gamefi目前看来前途充满了崎岖
-
Fully Onchain Game(全链游戏) — 这可能是ETH Denver上最为Hype的一个Gamefi类别,原因无他,其他几大类多多少少都带着Web2.5的影子,只有全链游戏才是完全具备区块链特性的Web3游戏,甚至有些都不能称之为游戏,要叫做Onchain Autonoumous World- 链上自主世界。这可能是Defi与NFT之后,第三类真正“区块链原生”的产物。但正如与Defi(MakerDAO)与NFT(加密猫)同时诞生于2017年,却分别在2020,2021年爆发,Fully Onchain Game也同样处在一个极其早期的探索期,可能同样需要3–4年的时间才会赢来高光时刻
目前这7大方向, 哪一个或几个能够走到最后现在很难说。再者,Gamefi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矛盾,虽然游戏是最容易从圈外往里圈用户的,但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创造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让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进入游戏乐园这一方“净土”。而与Web3或者说区块链底层的链接,让Gamefi不可避免的通过某种金融化的形式再次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相连会不会打破游戏最本质的“净土”功能,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总结:
重新思考这3个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其实并不代表我们不看好这些赛道,正相反,ABCDE是长期看好上述这3个赛道,也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这几个赛道布局。我们往往高估一些技术的短期价值,而有往往低估一些技术的长期价值,这些赛道也许无法给投资机购与一二级市场带来相符或是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我们这种LP 5年退出期的长线投资型VC来讲,时间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比推快讯
更多 >>- Reddit 宣布终止头像创作者计划,商店将于 11 月 11 日关闭
- Project Hunt:允许杠杆挖矿的借贷协议 Alpaca Finance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RootData:IMX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906 万美元的代币
- 香港警方破获“蛊惑夹万”稳定币欺诈案件,涉案 300 万港元现金并拘捕三人
- 交易员 Eugene:目前已不参与市场交易,比特币突破走高是山寨季出现的必要条件
- 某合约巨鲸做空 BTC 扛单近 3 个月浮盈 708 万美元并赚取 502 万美元资金费,一度浮亏 1281 万美元
- 数据:“高买低卖”巨鲸再次恐慌性出售 7800 枚 ETH
- 某个经常高买低卖的鲸鱼地址在恐慌中抛售 7800 枚 ETH
- Verb Technology 将于 9 月 2 日更名为 TON Strategy 并更改股票代码为 TONX
- 某鲸鱼地址从 OKX 提币 1.24 万枚 ETH,两地址合计提币超 3 万枚 ETH
-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5.77 亿美元,主爆多单
- 加密恐慌与贪婪指数降至 39,市场快速陷入恐慌状态
- 数据:某巨鲸从 OKX 提取 7260 枚 ETH 价值 3164 万美元
- 某鲸鱼地址向 HyperLiquid 存入 1168 万 U 以挂单持续买入 SOL
- 消息人士:马斯克私人律师拟出任新 DOGE 财库公司董事长,该公司计划筹集 2 亿美元建立 DOGE 财库
- Arbitrum 基金会 9 小时前例行转移 1000 万枚 ARB 至 Coinbase Prime,过去 2 年卖出 3.5 亿枚 ARB
- 萨尔瓦多正将资金从单个比特币地址转移到多个新地址,以增强安全性
- 消息人士:马斯克的律师将担任一家规模 2 亿美元的狗狗币财务公司董事长
- 美财政部:2024年底持有外国证券总价值15.8万亿美元
- Circle无发行韩元稳定币的计划
- Grayscale提交Cardano和Polkadot ETF的S-1文件
- 特朗普家族关联比特币矿业公司完成合并,将于纳斯达克上市
- Solana 财库公司 DeFi Development Corp 扩展到英国,并计划进一步在全球推出
- 美股三大股指收跌 阿里巴巴涨近 13%
- Hyperliquid与币安衍生品交易量比率逼近14%,加速侵蚀币安市场份额
- 特朗普内阁警告法院:若裁定关税非法,将引发外交危机
- Amplify向美SEC提交XRP期权收益ETF申请
- 欧元净多头头寸为 123,039 手,比特币净空头头寸为 -372 手
- 美联储戴利:很快就到了重新调整政策的时候了
- 美联储戴利指出通胀与劳动力市场目标存在紧张关系
- 比特币一度跌破10.8万美元/枚,创7月8日以来新低
- 欧盟拟对谷歌广告业务处以“适度”罚款
- 投资者撤销对Strategy的集体诉讼
- 美国法官未就特朗普罢免库克案当庭作出裁决
- 美联储逆回购操作接纳 778.98 亿美元对手方
- 现货黄金向上触及3450美元/盎司,为6月16日以来首次
- 万斯:若特朗普发生意外,已准备好接任总统
- 市场消息:法官今日未就美联储理事库克的解职做出裁决,要求双方于下周二提交后续法庭文件
- 赵长鹏:加密交易需避免逢低卖出
- 分析师:自 7 月初以来以太坊 ETF 资金流入额已接近 100 亿美元
- 美 CFTC 前主席:稳定币将取代失败的货币
- Tom Lee 重申以太坊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宏观交易之一,比特币仍是最佳价值储存手段
- 上市公司 PDN 与金融企业 OOKC Group 达成合作,推动合规驱动型 Web3.0 数字投行平台落地
- 高调换仓 ETH 的 BTC 远古巨鲸恢复购买,已向 Hyperliquid 存入 1,000 枚 BTC
- 某比特币 OG 再次将 1,000 枚 BTC 换仓为 ETH 约合 1.0827 亿美元
- 日本游戏巨头 Gumi 计划投资约 1700 万美元购买 XRP
- 以太坊基金会将优化生态支持计划实施路径,暂时暂停公开资助申请
- 美国股市延续跌势,纳指下跌 1.00%
- 美国 8 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终值 4.8 %,低于预期
- 数据:战略 Solana 储备目前持有约 870 万枚 SOL,价值 18 亿美元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Project Hunt:允许杠杆挖矿的借贷协议 Alpaca Finance 为过去 7 天被 Top 人物取关最多的项目
- RootData:IMX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906 万美元的代币
- 香港警方破获“蛊惑夹万”稳定币欺诈案件,涉案 300 万港元现金并拘捕三人
- 交易员 Eugene:目前已不参与市场交易,比特币突破走高是山寨季出现的必要条件
- 某合约巨鲸做空 BTC 扛单近 3 个月浮盈 708 万美元并赚取 502 万美元资金费,一度浮亏 1281 万美元
- 数据:“高买低卖”巨鲸再次恐慌性出售 7800 枚 ETH
- 某个经常高买低卖的鲸鱼地址在恐慌中抛售 7800 枚 ETH
- Verb Technology 将于 9 月 2 日更名为 TON Strategy 并更改股票代码为 TONX
- 某鲸鱼地址从 OKX 提币 1.24 万枚 ETH,两地址合计提币超 3 万枚 ETH
- 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5.77 亿美元,主爆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