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鸿飞:穿越周期,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经常听到周期这个词,如果把它拆分开,大致可以分为5种周期:政策周期、融资周期、资产价格周期、需求周期和供给周期。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效率、行业自身特点等等方面的因素,政策周期的频率不同。资产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融资周期,因为整个经济体并不完全是贷款融资驱动,比如股票质押融资,就与股票市场的周期密切相关。供给周期,一般是行业的叙事周期、产能扩张/收缩周期。比如互联网行业,并不是重资产行业,主要是人力资本投入,所以周期波动跟大的招聘周期关系密切。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满足用户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招募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这类型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2022年过半,区块链行业创新似乎陷入瓶颈期;新概念不再层出不穷;过去一年大规模招聘的风景不再,甚至出现了裁员;一些行业从业者对于Web3.0的方向感到迷茫,似乎大公司、大项目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创新赛道。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过往的新兴行业发展中也很常见,拉长时间看,这只是有前途的行业正常的阶段性波动,并不值得悲观。
基本面也存在周期
我们经常听到“周期”这个词,如果把它拆分开,大致可以分为5种周期:政策周期、融资周期、资产价格周期、需求周期和供给周期。
-
政策周期
即监管当局对于一个行业的监管变化周期,有时放开,有时紧缩,根据行业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效率、行业自身特点等等方面的因素,政策周期的频率不同。
-
融资周期
即企业在融资层面,面对的周期性调整,融资周期一部分的诱导因素是政策周期,比如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出现“美联储宽松则融资容易,美联储紧缩则融资艰难”的情况。
-
资产价格周期
即资产价格的牛熊波动,资产价格的波动比较敏感,也比较频繁。资产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融资周期,因为整个经济体并不完全是贷款融资驱动,比如股票质押融资,就与股票市场的周期密切相关。
-
需求周期
即对于某些产品阶段性需求的波动。影响需求周期的因素纷繁复杂,比如季节因素、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节假日因素、居民的收入变动、新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力等等。
-
供给周期
一般是行业的叙事周期、产能扩张/收缩周期。供给周期在大宗商品行业的波动最为明显,也最容易跟踪。比如互联网行业,并不是重资产行业,主要是人力资本投入,所以周期波动跟大的招聘周期关系密切。
以上5个周期波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不同周期之间会有相互影响,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也体现在这里。
我们常说的基本面周期,主要是需求周期和供给周期的综合,直接反映在一个行业的利润和产能上。
从开办实业来看,原材料的成本、制造环节的工艺和费用优势、有效的销售网络、产品能否很好满足用户需求、员工的创造力、新产品的研发实力、品牌等才是决定企业能够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制造业行业,基本面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产能。产能的扩张周期,往往对应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而一旦产能建成,往往对应着产能过剩的局面。这在产成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比如大宗商品行业最为明显。
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基本面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创新能力。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满足用户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招募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这类型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基本面周期的意义
之所以存在基本面周期,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非连续性。供给侧的产能和创新都不是线性变化的。企业扩张一般在“供不应求”阶段,而行业整体性扩产完成可能又出现产能过剩,随之而来的企业破产又对应着产能出清。
新产能从建设到投产需要时间,创新能力的变化更是如此。硬件设备的升级迭代很快就会导致行业出现洗牌。比如马太效应极强的游戏和智能手机行业,新的游戏设备出现,对于传统游戏设备冲击很大,而依附于新旧设备的游戏也因此兴盛和淘汰。
图源:《50 Years of Gaming History, by Revenue Stream (1970-2020)》
图源:《2021年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需求侧的非连续性,最为显著的就是节日、名人带货效应对于某些消费品的脉冲式需求。这种脉冲式的需求侧变化也存在于科技行业。比如2021年热门应用Clubhouse,在Elon Musk等一众明星带货之下,很快热度上升,但由于该产品缺乏粘性,不可追溯用户社交过往,用户对于Clubhouse产品体验产生厌倦感,它的热度也很快消散。
图源:艾媒商舆情中心《中国月饼消费市场盘点暨2022年月饼新消费趋势调研报告》
图源:《Clubhouse Statistics: Revenue, Users and More (2022)》
供需两侧的非连续性变化是泡沫化趋势的催化剂,所以从长远来看,基本面周期的作用在于去产能、去泡沫、夯实行业发展。
基本面周期有利于去掉不扎实的叙事,让行业从业者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更能在中短期内实现的方向。
-
“互联网电视”概念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受限于当时芯片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内容创作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助力,直到2015年之后才在主要经济体落地生根,在此期间智能手机行业成为了上述技术的重要推动力。
-
电动汽车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出现产业化、规模化,是由在百年之后的特斯拉公司引领,在此期间燃油车行业高速发展,孕育出了流水生产线、高强度车体、高能量密度电池等有助于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
-
VR眼镜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中期,但直到最近几年相关成像技术、芯片技术、云计算能力才有将VR产业化的可能性,在此期间由个人电脑行业出现,助力芯片等行业迅速发展。
可见,一些叙事虽然有可能落地,但从概念成行到最终落地,需要其他技术协同发展,需要较长的发展路径。
图源:Wikipedia
基本面周期有利于筛选无法满足行业长期发展方向的从业者。基本面的上升周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有吸引力的薪资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流入。这种情况近10年的互联网行业屡见不鲜,但在上升周期内进入的新从业者,一部分并不具备能陪伴行业成长的能力,对于行业的理解可能也不够深刻。那么,当基本面周期出现调整的时候,自然会有一批从业者会因为行业不再那么景气而离开。
基本面周期有利于引导资本调整投入规模和方向。在产能、创新能力和人员出现调整的时候,自然地,资本投入的规模和方向也会随之调整。削减未被验证的研发投入,终止无法在中短期内实现合理投入产出比的建设工程,将资本投入到更有价值的研发和产能中去。
基本面周期进入调整阶段,虽然短期内会引发行业阵痛,但能把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起来,有利于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区块链行业的基本面周期
回顾历史,区块链行业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层都经历了几轮周期。
区块链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4个大周期。第一个周期是2008-2012年,在此期间主要针对比特币的功能进行扩展;第二个周期是2013-2016年,以太坊的出现让智能合约成为可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有了突破;第三个周期是2017-2018年,当时针对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等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产生了争论;第四个阶段是2019年至今,呈现出侧链、公有链、Layer2(链下扩展性解决方案的总称)等“百花齐放”的态势。
区块链应用层经历了3个大周期。第一个周期是2010-2016年,当时游戏和艺术行业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优势在资产确权方面进行尝试;第二个周期是2017-2019年,当时很多行业从业者认为“万物皆可智能合约化”;第三个周期是2020年至今,链游、生成艺术、元宇宙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传统行业例如体育、娱乐也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迸发出新的活力。
图源:分布科技
短短十几年时间,区块链行业的基本面出现了如此高频的周期性变化,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虽然现在我们看到围绕区块链技术的Web3.0、元宇宙等叙事不断迸发,资本和各行各业人才也在快速涌入这个行业,但仍在早期的区块链行业必然还要经历多轮周期的挑战才能成熟。
如何应对基本面周期
4个方法能有效帮助行业从业者穿越基本面周期。
首先,忽略市场和新闻噪音,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行业基本面在上升周期时,往往会叠加其他4个周期中扩张阶段。新闻媒体也会抓住这样的热点,对行业创新领域、优秀从业者、造富效应进行大规模报道。当行业基本面进入调整周期时,反向负面的报道也会随之出现,如质疑行业发展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性、产品落地的周期、产能过剩等。在进入调整周期之后,如何静心做好项目,细细思考创业方向至关重要,屏蔽外界对于情绪的影响才能做到更有价值的深度思考。
其次,多关注行业资深从业者的创业方向、创业想法。一部分资深从业者具有看到未来的眼光,这一点在很多行业都被验证过。从这些人中的访谈、文章、论文中,有更大概率找到一些能在未来落地的创业想法,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第三,多与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交流,了解用户需求与自己业务方向的匹配程度。具有真实用户需求的创新在基本面调整周期中更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个时候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扩宽与用户联系的渠道,多聆听用户对于产品的建议,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地打磨好项目。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了解自身禀赋,调整自己参与行业发展的方向。自身是否能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目前工作的内容是否能发挥自身的特长,未来想持续深耕的领域能不能与当前的创业、工作方向保持一致。在基本面上升周期,很多人会忽视这些问题,在调整周期,反而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将自身所长与从业方向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才能保持足够的热情,成为行业的建设者,也最有可能享受到行业在下一轮周期中的发展红利。
历经几轮周期,我深知基本面调整周期对于从业者的考验,希望上面建议能给那些愿意长期投身、建设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及创业者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达鸿飞为分布科技CEO)
比推快讯
更多 >>- 彭博社:美国司法部对 Coinbase 网络攻击展开调查
- Aave TVL升至约 300 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 50%
- Semafor:美国参议院本周可能无法完成有关稳定币的加密法案
- 美联储博斯蒂克:预计今年将降息一次
- 某 10 倍做空主流币巨鲸比特币空单已浮亏 171 万美元,已再次补充保证金和空头仓位
- Fortune: 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正在以至少50亿美元的估值寻找买家,出售谈判涉及Coinbase和Ripple
- 现货比特币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1090 亿美元
- 克宫官员:特朗普谈及美俄关系前景时情绪十分激动
- 美 SEC 推迟对 21Shares 和 Bitwise Solana ETF 的决议,并开启公众评论期
- 普京和特朗普同意未来举行会晤,但未指定地点或时间
- 美联储卡什卡利:目前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特朗普:俄罗斯、乌克兰将立即启动停火谈判
- 美 SEC 推迟对 VANECK SPOT SOLANA ETF 的审查决定
- 普京: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就和平谈判的备忘录展开合作
- 普京:特朗普认为俄罗斯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 微软将马斯克的 Grok 3 等 AI 模型引入其云端
- ALPHA 24 小时涨超 15%,市值升至 3088 万美元
- 摩根大通 CEO 戴蒙:将允许客户购买比特币,但不会为其提供托管服务
- 摩根大通 CEO:无意涉足加密资产托管业务
- 比特币波动率小幅回升至 1.90%
- 芝商所现已上线 XRP 期货
- 巨鲸 James Wynn 通过 40 倍杠杆开多 BTC,仓位价值达 5.7 亿美元
- 摩根大通:5 月前两周比特币网络算力微升
- 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道指率先翻红
- Paul Atkins:考虑将 FinHub 功能整合到其他部门,加深对新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
- 美联储副主席:在制定政策时,穆迪的评级下调将被视为普通数据
- Bybit 宣布支持 USDT 交易 78 只全球优质股票资产,打通加密与传统金融边界
- Berachain 联创:HONEY 代币在 Honey 官网上可见的保险库地址完全担保
- 莱维特:特朗普不认同穆迪的评估
- 美联储威廉姆斯:并未立即担心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资产
- Sei Labs 发布 Sei Giga 白皮书,拟成为支持多提案者的 EVM L1 区块链
- BounceBit 试行比特币交易策略,抵押品为贝莱德 BUIDL
- 疑似 ether.fi 团队向 CEX 存入 500 万枚 ETHFI,约合 620 万美元
- Circle:索尼新加坡在线商店已接受 USDC 支付
- Cardano 创始人否认挪用 6 亿美元 ADA 的指控,并承诺发布审计报告
- 美联储威廉姆斯:6、7 月以后前景会更加明朗
- 美副总统:意识到乌克兰冲突谈判陷入僵局
- 美 SEC 主席反思加密监管:从“鸵鸟政策”到主动适配,将整合 FinHub 职能
- BounceBit 联合 BlackRock BUIDL 创建“RWA + CeDeFi”结构化产品
- 哈马斯官员称停火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
- 谢菲联球队官推被盗,黑客发布 Meme 币合约地址
- 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在缩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缩表不会影响市场价格
- 哈塞特:穆迪下调美国评级不应令市场感到意外
- 美联储威廉姆斯:最近的经济数据非常好
- Defillama 创始人评 Strategy 遭起诉:投资者应了解比特币潜在风险
- 上市公司 Quantum BioPharma 价值增持 1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 美 SEC 主席 Paul Atkins:SEC 将审查私募基金的投资规则,并对 CAT 进行评估
- 上市金融科技公司 DigiAsia 拟筹资 1 亿美元并将 50%利润用于购买比特币
- 澳大利亚法院裁决或导致 6.4 亿美元比特币税收退款
- 机构:如果关税打击美国经济增长,欧元可能进一步上涨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彭博社:美国司法部对 Coinbase 网络攻击展开调查
- 专访华尔街资深投资人Winston:现货比特币ETF突破千亿美金,揭秘主权基金”抢筹”真相
- Aave TVL升至约 300 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 50%
- Semafor:美国参议院本周可能无法完成有关稳定币的加密法案
- 美联储博斯蒂克:预计今年将降息一次
- 某 10 倍做空主流币巨鲸比特币空单已浮亏 171 万美元,已再次补充保证金和空头仓位
- Fortune: 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正在以至少50亿美元的估值寻找买家,出售谈判涉及Coinbase和Ripple
- 现货比特币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1090 亿美元
- 克宫官员:特朗普谈及美俄关系前景时情绪十分激动
- 美 SEC 推迟对 21Shares 和 Bitwise Solana ETF 的决议,并开启公众评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