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ypto 是西西弗斯式的反抗吗?
Crypto 如同西西弗斯的无尽抗争,虽面临重重困难,但仍在不断追寻新的出路与突破。
撰文:YBB Capital Researcher Zeke
前言
本文为我观看 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演讲视频后的感悟,他演讲的主题是「Is Web 3.0 Dead?」。作为一个理想派的技术投资者,Chris 通过对 90 年代起至今的互联网发展进行了分析回顾,认为 Crypto 的未来依旧充满潜力。但从现状看,我认为 Web3 的内部是一片混沌。本文是我对自己近期关于 Crypto 想法的总结,也是对前几篇文章的一次延伸。
一、赌徒的需求与极客的愿景
Chris Dixon 在演讲中提到加密中存在着两种主流文化:一种是投机性质的「赌场文化」,另一种是更注重技术发展的「计算机文化」。我在这里把它们简称为「赌徒文化」和「极客文化」,在推动 Web3 前进的历程中,两个本应相斥的文化通过一个名为「愿景」的事物维系在了一起,并最终将 Crypto 推向主流。加密自比特币时代开始,愿景就十分宏大,从一个不由个人、机构亦或是国家控制的去中心化 P2P 支付系统,再到 Vitalik 的世界计算机,去中心化的永久存储,物联网的重塑……往小一点说,还有我非常喜欢的 10k PFP,是的,就是由数千个社区成员共同推向世界的 IP。但很可惜的是这些愿景最终也只是愿景,「Cash」变成了「数字黄金」,「世界计算机」的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而我最喜欢的叙事已经沦为圈内茶余饭后的笑谈。赌徒的需求与极客的愿景并不会永远相交,当缝隙出现,去中心化、愿景、使命都不再重要。就像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级一样,人的需求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超越需求是有先后次序的。主流加密用户的基本需求就是赚钱,当技术叙事不再奏效时,哪里声量最大用户就去哪里,在 MEME 中 PVP;去 Ton 上 Tap to Earn;再不济也可以去 A 股、美股中寻找流动性。映射到现实中的是我们能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技术叙事开始转向鲍威尔、ETF、特朗普以及今天西方还有那些梗可以做为 MEME。我有时候会恍惚,好像这些金发碧眼的人才是那个消失已久的中本聪。不过,吃饱饭后再谈理想,确实也属人之常情。
当前圈内常谈放下技术叙事,找增量,做体验,做消费级应用,将目光聚焦于高性能异构链。这种共识其实是要让「赌徒」与「极客」再度相交。如果成功,我们就将进入新的多元化时代,「赌徒」和「极客」将成为重塑互联网的贡献者。如果失败,那就重拾 P2P 愿景,回归金融本质(我不认为能支撑区块链未来的增长)。但不管这条路通向哪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满足普通用户的价值需求,具备驱动力。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个词「证伪」,支撑这个词的依据大多是 Token 价格归零,门槛太高等等。但我们不妨往其它方向想想,它的驱动力在哪里?我在去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大致说的是关于 AI 算力的去中心化。那个时候能查到的相关资料非常少,但我对这个方向满怀信心,还专门分了上下两章描述它的未来。随着今年 GPT 的不断更新及英伟达的股价飙升,AI 话题被一再炒作。算力项目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但可惜的是它们大多没有驱动用户使用的动力。在放弃高效的情况下,稳定、低损耗、实惠,三者之间甚至难占其一。与如今大部分 TG 小游戏相比,除了外在基本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等着上所找退出流动性,唯一能谈的依旧还是愿景。
在生成式 AI 贯彻于每个产业的今天,缺乏驱动力的 Web3 已经很难再让「赌徒」动容。旁氏的驱动力是人的贪念,消费级应用的驱动力是价值,无论是情绪价值,还是实用价值,你都至少得提供价值。一个合格的 APP,往圈内说可以是 DeFi 中的各类常青树协议,他们满足用户的交易、套利、博弈等多种金融需求。往圈外说则有很多,就还是以早期的 ChatGPT 为例吧,繁琐的付款步骤、漫长的排队、各种 IP 拦截、封号,但人们还是蜂拥而至。在 21 年流动性泛滥时期,十二个助记词也拦不住大爷、大妈们要冲土狗,两者是一个道理,只是驱动力不同。进入门槛和体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次于多巴胺和实用性。我们在解决了各种抽象问题,把门槛做低以后,能驱动非 Web3 用户访问的动力是?对于一个不投机的 Web2 用户来说,Web3 在当前基本提供不了转账、支付以外的任何实用性,那么我们想象中的增量要从哪里来?
二、为什么我们不再谈论去中心化?
我知道一时的声量并不代表中心化的异构链在未来也是对的,但只从这一轮山寨市场的热度来说,异构链的声势浩荡已经快要将以太坊淹没。对于以太坊的批评声之多,连 Vitalik 都在呼吁割裂的以太坊生态系统需要再次对齐。以多个维度审视,以太坊确实依旧还是 Web3 中的苹果公司,有着最庞大的生态、最高的 TVL、仅次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只是今天的它更像是库克从乔布斯那里接管的「苹果」,不再那么酷了,也没人为它的创新欢呼。至少,在今天看来去中心化公链不再跟成功直接划等号。
而从技术路径的发展角度来说,去中心化、安全性本是需要大量时间沉淀才能获得的稀罕物,它理应像黄金一样无法人为再造。但这个再造的方法被 Vitalik 和 Mustafa Albasan 思考出来了,去中心化在今天已经更类似于柘城的人工培育钻石,上到品质最好的以太坊,下到最具性价比的 Near DA,售卖者多达数十家。那么 Ton 或者 Solana 未来会成为 Layer2 吗?我想答案是会的,当然出于派系原因,这两者不可能在以太坊上作为 Layer2。可是,Web3 中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极度外溢的可不止有以太坊,BTC 的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社会认同、共识机制的认可度都要优于以太坊,而 BTC 又不存在派系一说。即使是在 1:1 Fork 而来的思路下,只要在未来能实现足够原生的 DA 方案,那么以太坊最引以为傲的去中心化及安全性会不会在那时化为子弹射向自己?以太坊的捍卫者要如何抨击构建在 BTC 上的异构链?
而从 ZK 技术的发展而言,既然向上可以有 ZK Rollup,那么向下也可以有协处理器、ZKML 等等,随着高性能应用的链下计算技术成熟,在 Layer1 上实现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安全性的平衡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不提那个老生常谈的三角悖论,让生态与体验先行也未尝不可。
三、Web3 是否在走 Web2 的老路?
Tokenomics 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见识过无数复杂的经济学设计,但最终能通过 Tokenomics 获得长期成功的往往只有服务型项目的 Token。比如,Cex、Layer1 到各类 DeFi,首先,最简单的原因还是需求问题,区块链基本只有这些项目存在真实需求和收益。从萌芽期到如今的主流化时代,Token 在这些项目及其社区成为巨头的路上扮演了关键的中间角色。良性循环让它们的护城河越来越深。而反面的例子就像 22 年许多的 10k PFP 在濒临死亡时也搞过质押、销毁来尝试挽救项目,但没有强需求,数量再少也没有意义。
另外一个问题是困扰代币激励已久的问题,女巫。女巫是让 Token 最为头疼的存在,许多渴望以激励模型完成自下而上的项目也因此成为泡影。在过去勉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只有 Kyc,中心化平台以及一些合规项目还能依赖 Kyc 规避女巫。但这个问题对于纯链上项目就非常复杂,虽然 Vitalik 也提出过类似魔兽世界灵魂绑定的 SBT,不过明显存在许多逻辑漏洞。而采用 Worldcoin 的虹膜,则更不切实际。如今防止女巫比较有效的方式已经转为 Point,女巫们能创造大量地址、刷大量交易。但钱不能造假,就像 PoW 机制的算力一样,不能造假就无所谓有多少个地址,只要在 Point 的权重上把存款设为最大或唯一就行。这种方式对于项目方来说好处很多,Point 只是一个软性承诺,最终解释权还是在项目方手里。但对于 Web3 的发展来说,却朝向了更坏的方向。能在这种活动中受益的只有巨鲸,而不是真实用户,更不会吸引 Web3 之外的用户。在 Token 上所后,就剩下一地鸡毛。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操作在这个圈子中并不少见,那么索性不要 Token 吧。我在今年曾多次夸赞无代币的项目在多方面的表现都远远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它们既不会被旁氏模型卷死,也不必担心女巫、币价、赋能等多种问题。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宣发和生态,能精准的获取价值用户,从而做大生态。
令我深思的是,这是否变成了一种 Web2 化?像 Base 这样的 Web3 寡头们提供给用户优质服务,不断从中获利,但社区无法共享,这与如今的 Web2 有什么区别呢?从构建到落地都由 Coinbase 独揽,生态内的王牌协议 Farcaster 也由自己操刀,为此还排挤了 Friend.tech,这是去中心化精神的体现吗?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发展路径与 Web2 越来越像,互联网在 90 年代的愿景也是将权利和财富还给用户,Web 1.0 时代掌握媒体的是电视台和广播,Web2.0 时代掌握互联网的是纳斯达克的七大巨头,如今,Web3.0 的寡头正在测试底线。那些自下而上的传奇故事是否就此终结?我不知道,但我确定我们已经在十字路口了。
四、稀缺是把双刃剑
黄金在布林顿森林体系破裂之前,扮演着人类货币中的关键角色。它有一个很好的优点:稀缺,它也有一个很坏的缺点:稀缺。从贝壳到黄金,去中心化的货币自古有之。在人类迈入蒸汽时代之前,稀缺保障着独裁者不能随意掠夺人民的财富,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在科技爆炸发展时,稀缺又阻碍人类通往星辰大海,前美国总统小布什在 2002 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把权力关进笼子,是人类向信用货币妥协的唯一方式。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当然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旁氏骗局,但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莫大贡献。
稀缺是区块链的特性之一,也是价值所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稀缺的重要性。不过,有时我会想过分的稀缺是不是也在阻碍着我们进步。就比如,比特币要是诞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那么它的愿景会不会很快就能实现?10k 的 PFP 则是一个更好的缩影,无聊猿、Azuki、Pudgy,都是非常成功的 NFT 项目,说得更严谨点,至少前两者在过去是。在发展的交叉路口,它们分别选择了游戏、动画、周边,三个不同方向。后者贴切实际的打法让其逆流而上实现翻身,但做游戏或者动画甚至展开一个 IP 宇宙,在我眼里也非常 Cool,只是稀缺注定了它们不可成功。正如我在讨论 GameFi 时说到过的,一个 3A 游戏的烧钱程度无法想象,限定数量的 NFT 隔绝了参与者,变相增发的 NFT 则会剥削社区。这就像独裁者对经济调控的一个缩影,社区的话语权远比想象中要小。无聊猿和 Azuki 最终也都倒在了疯狂增发子系列的路上,如今想想也觉得释怀了。
当然,这把利刃的另一面也在以太坊身上得以体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这里就不再展开。说回重点,当一个去中心化项目变得无比庞大并进入主流时,在通缩通胀上究竟该怎么做呢?是依靠规则简单的代码,还是听从于只有几人或者几十人的项目方?又或者是那些灵魂人物?噢,对了,我们还有治理代币。只不过治理代币在解决女巫问题前毫无意义。民主投票永远无法在治理提案体现,毕竟 a16z 只用几个钱包就能否决一个大型社区的赞成票,那投票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商业逻辑不可闭环
在撰写 Babylon 研报时,我曾想过一个问题,在 Web3 中究竟有几个项目能完成商业逻辑的闭环?我觉得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项目不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闭环只能在白皮书里实现。人们总是在设计水槽时把它构建的非常完美,但在谈水从哪里来时,却又非常理想化了。在理想状态下 Babylon 和 Eigenlayer 能调动比特币的沉睡钱包和以太坊的质押代币,从而消去 LST 的泡沫,为各种长尾链和协议及新生项目带来安全性。在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也是很雄伟的愿景。但一个疑虑戳破了我的幻想。调动万亿美元资产的安全性,每年该付给质押者多少利息,才能吸引 BTC 巨鲸蜂拥而至呢?长尾项目又能租用万亿美元中的多少份额呢?最终不能闭环的缺口又要去那里找,我想或许又是 Token。
这个问题体现在 Web3 的每个角落,如今比较火热的 Ton 生态小游戏也是如此,Catizen 这样的头部项目在空投结束后,很快就能证明自己是否具备真实消费用户。而余下的大部分小游戏会快速消亡,只是一种必然。在许多亚非拉国家中,Crypto 在支付、转账方面,开始发光发热。而 Ton 所覆盖的用户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也源自这些国家,我更希望的是基于这些国家的用户需求,最终能在 Mini App 里跑出下一个巨头。
六、故事的句号不该画在华尔街
尼采曾说:「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视角」。我的观点是从实用派出发,反过来看理想派的观点或许会与我相悖。但我觉得我们都没有错,毕竟这个世界没有真理,我们得学会从不同的观点中看到新的视角。包容「对立」,会比单一的信仰更接近真理本身。我所匹配的每一个项目,也都是我所热爱的。并且,两派之间至少会存在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希望 Web3 能比肩于现在的生成式 AI,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路途上发挥作用,Crypto 的故事不该止步于华尔街。
七、西西弗斯
在给这篇文章起标题时,我想到了一个很合适的希腊神话人物,西西弗斯(Sisyphean)。在《荷马史诗》中西西弗斯以狡诈机智闻名,他的机智令他囤积了大量财富。每次当他感到死神差不多到来时,他都会蒙骗死神戴上手铐,结果地上再没有人进入冥界。作为神明的惩罚,他被判要将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尽全力,大石快要到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脱,又得重新推回去,做着无止境的劳动。在西方世界中西西弗斯一词也可形容「永无尽头而又徒劳无功的任务」。但在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西西弗斯不断向山顶攀登的努力又是人类乐观与抗争精神的象征,这一个故事的正反面与 Web3 的现状何其相像。黎明前的夜,总是最黑的。
比推快讯
更多 >>- 某巨鲸循环做多 ETH,过去 2 小时建仓 2304.3 枚 stETH
- 马斯克已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美国党组织声明
- 马斯克发文询问“美国党”首次代表大会应在何时何地举行
- Boom 基金会:已完成 BOOM 代币空投资格快照
- 港媒:Circle 上市一个月录得逾 5 倍涨幅,光大控股于 2016 年成为其股东
- Michael Saylor 再次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下周或将披露增持数据
- 中信建投:美股代币化大爆发,券商 IT 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 LetsbonkFun 以 45.7% 市场份额登顶,24 小时交易量达 4.02 亿美元
-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促进可控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互通互认
- 劳埃德银行:下周美联储会议纪要或不会改变 7 月不降息市场预期
- Cartwright 建议英国首个 DB 养老基金将 3%资金投入配置 BTC
- 疑似 Arthapala 地址过去 5 小时再次向各大交易所充值 5850 枚 ETH
- Vitalik Buterin 联合发起 EIP-7983 提案,拟增强网络抗 DoS 攻击能力
- 美国党构想曝光:马斯克称打破两党垄断并不难
- 陈茂波:香港上市 ETP 锚定资产包括数字资产,也有追踪 Coinbase 等美股产品
- 近期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频繁被询问是否布局稳定币业务
- Endless Clouds 基金会:END 转账功能拟于 24 小时内生效
- 比特币于 65 分钟前在高度 904263 处挖出空区块
- 分析:马斯克成立“美国党”或需数年时间来解决法律和经济层面的困难
- 本周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入 2.191 亿美元
- 观点:马斯克虽有巨额财富和影响力,但历史上美国第三党很难成功
- 转移逾 8 万枚 BTC 的远古巨鲸疑似升级旧钱包,暂无抛售迹象
- 前 DigitalMint 勒索软件谈判专家被指控与黑客合谋敲诈受害者,遭美国司法部调查
- Toncoin 与阿联酋合作,向 TON 质押者提供 10 年黄金签证
- Polymarket 上预测WLFI 代币上线首日后 FDV 超过 130 亿美元概率达 56%
- Bankless 联创:以太坊 MEV 最小化投资或助力传统金融采纳
- Hash Epoch 平台代币 HEST 将于 7 月 9 日全网上线交易
- Matrixport 近 1 小时从 Binance 提取 1500 万 USDT
- 印度捣毁“最多产的暗网毒品集团”,嫌疑人使用门罗币洗钱
- 观点:因加密禁令没收中国用户 FTX 索赔资金缺乏法律依据,FTX 债权以美元计价并结算
- ZachXBT:不承接 Sui 生态相关案件,在该生态系统未得到支持
- 沉寂两年的鲸鱼向 Kraken 转入 230 枚 ETH,价值约 57.9 万美元
- 某巨鲸清仓 21.6 万枚 HYPE,亏损 29 万美元
- Miller Value Partners 首席投资官 Bill Miller IV 质疑比特币征税合理性
- Binance Alpha 昨日交易量报 4.586 亿美元,BR、KOGE、CARV 分列前三
- 马斯克暗示美国党将参与明年中期选举
- RootData:BB 将于一周后解锁价值约 385 万美元的代币
- 某鲸鱼半小时前从 Binance 提取 3000 枚 ETH,其 6 月 10 日以来累计建仓 7001 枚 ETH
- 3 月以来四次做空 BTC 鲸鱼加仓空单,现浮盈已达 1360 万美元
- 区块链珠宝品牌 Bitring 全球扩张,门店选址 LVMH 旗下商场
- 某聪明钱今晨多转空 ETH,现持有价值 386 万美元 25 倍空单
- 马斯克回应“参选时间”为明年
- SOON、BMT、CHESS 等代币于今晨 1 时同时跳水,现跌幅最大超 37%
- 某鲸鱼近半小时向 Hyperliquid 存入 1000 万 USDC 以买入 HYPE 现货并做多 HYPE
- 世界银行将 2025 年全球 GDP 增速预期下调至 2.3%,为 5 年来最低水平
- James Wynn 曾收费拟为 OnlyFans 女主播 meme 币做推广
- 马斯克回应为何对特朗普由爱转恨:赤字会使美国破产
- 过去 7 天 NFT 交易额环比上涨 10.44%达 1.365 亿美元,其中 Polygon 网络交易额涨超 50%
- 1inch 投资基金 5 小时前购买 965.2 万枚 1INCH,价格 0.18 美元
- 最近 24 小时 LetsBonk.fun 发射代币首次多于 Pump.fun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马斯克已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美国党组织声明
- 马斯克发文询问“美国党”首次代表大会应在何时何地举行
- Boom 基金会:已完成 BOOM 代币空投资格快照
- 港媒:Circle 上市一个月录得逾 5 倍涨幅,光大控股于 2016 年成为其股东
- Michael Saylor 再次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下周或将披露增持数据
- 中信建投:美股代币化大爆发,券商 IT 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 LetsbonkFun 以 45.7% 市场份额登顶,24 小时交易量达 4.02 亿美元
-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促进可控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互通互认
- 劳埃德银行:下周美联储会议纪要或不会改变 7 月不降息市场预期
- Cartwright 建议英国首个 DB 养老基金将 3%资金投入配置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