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Buidler DAO 对话 Keystone 创始人刘力心:钱包是未来数字世界的身份证

Buidler DAO

如果非常在乎用户体验,应该做硬件

Buidler DAO:您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 Web3 的,比如比特币、区块链等方面?

刘力心:我是在2009年下半年第一次接触。当时我大四,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使用 Google Reader 来订阅一些面经、科技和人文相关的内容。在2009年圣诞节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大量关于 BTC 的中文讨论,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我当时不觉得这个共识能够起来,因为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帮超级极客和密码朋克的人在研究这些东西。不过我也没有去挖矿,也买不到 BTC,所以2009年就错过了——这是第一次了解 BTC,但又错过了 BTC。

2013年我在上海创业,另外两个创业伙伴是我本科同学,他们从美国回来,对国外社区的新东西接触比较多。他们当时对我说,BTC 这东西涨得挺猛的、挺有意思的。当时我记得 BTC 从10美金涨到100美金,确实涨得非常快。这次是我的创业伙伴提醒我,让我重新回头关注 BTC。于是我在 MangoX 第一次购买了 BTC。

后来2017年底,我从之前做硬件出海的公司离职,认识了 Cobo 的神鱼。当时 Cobo 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子公司,我就相当于是子公司的 CEO,开始做 Cobo 的硬件钱包。去年年中我们又从 Cobo 独立出来。从2009年初识 BTC,到2013年购入 BTC,再到2017年入局,正好有点暗合 BTC 四年一循环。

Buidler DAO :在2013年的时候关于比特币的共识,海外和国内的认可度会有差异吗,还是说共识程度是一样的?

刘力心:我觉得不太一样。2013年以前国内社区参与相对较少,海外社区大家会用自己的电脑挖矿或者进行一些 BTC 买卖的行为,当年2万个 BTC 买披萨就发生在海外社区。国内社区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有人开始琢磨怎么做专门针对 BTC 的矿机。所以海外社区最早的话题发起者是一帮程序员或者密码朋克的人,话语权也长时间被这些程序员或者密码朋克占据。但国内最早入圈的不是程序员,而是矿工。所以国内 BTC 的发展一直是矿工的话语权占据了主导。

最早那些矿工里面有不少人都是炒域名的,因为炒域名的人能很快意识到,如果一个东西的稀缺性是达成共识的,那这个东西的价值肯定会往上走。不过现在国内社区正在慢慢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 Builder 开始进入到社区里面参与建设。

Buidler DAO:您在2017年加入 Cobo 开始做硬件钱包的时候,对这个赛道是什么样的想法?后来是什么样的契机独立出来做 Keystone ?

刘力心:当时是牛市,市场有明确的需求,已经有很多人花钱买了硬件钱包。我体验了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产品,发现海外的产品像 Ledger 和 Treasure 体验都非常糟糕。当时还有个 KeepKey,现在可能都没声音了。我觉得背靠国内的供应链,可以在同价位打磨出一个更好的产品,安全各方面都能做得更好。加上我自己有完整的硬件从0到1的经验,又有出海的经验,我又了解 BTC,当时有一种我是做这个赛道的天选之人的感觉。

我们大概在2020年下半年跟 Cobo 聊这个事情,然后正式独立出来是在2021年6月份。因为2020年是 DeFi Summer 的开始。数字货币行业有非常强的周期性,基于这样的周期性,我们要在一个好的周期下,尽可能占据一个更好的市场位置。当时 Cobo 硬件钱包其实在海外市场已经做出了一些成就,但当时我们完全Focus 在 BTC 上,没有抓住 DeFi Summer 的机会。

当时 Cobo 一代硬件钱包针对国内市场,不是很成功。二代钱包开始,我带着他们做出海业务。做出海以后,在北美的 BTC 社区,尤其是 BTC 最大主义者社区,获得了比较多的认可。他们对我们比较认可的一些点包括,我们把大屏的操作引入到了 BTC 社区,把二维码的操作也引入到了 BTC 社区。而且 "We always keep promise",我们不仅会遵守承诺在某个时间范围内把事情做出来,而且一直在超出社区的预期做事情。我们的代码也是开源的,大家都能看到我们的代码质量。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让我们在海外的 BTC 社区受到了比较多的认可。

甚至我们还参与了 BIP 的撰写,BIP(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 跟 EIP 不一样, BIP 总共就几十个, EIP 可能都已经上百个。BIP 的撰写涉及到设定 BTC 世界的一些标准,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不仅得到社区非常多的认可,我们自己的工程师也觉得非常爽。据我所知,大陆只有我们团队是参与 BIP 撰写的。我们对此非常有成就感。当时我们还没有做以太坊,还没有跟小狐狸合作,但我们非常坚信硬件钱包的未来,所以我们最后决定从 Cobo 独立出来。

其实我最早对硬件有热情还是受到 Steve Jobs 影响。Steve Jobs 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是 "If you really care about users' experience, you should make a hardware"。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真的非常在乎用户体验,你不应该做软件,你应该做硬件。因为做硬件,才能从 0 到 1 地把控用户体验。而且我特别喜欢硬件是自己做出来的。再加上硬件钱包这件事,我们在海外市场已经有比较多的认可,貌似有机会卷一卷那些海外厂商,我就觉得这件事挺酷的,挺有意思的。

硬件钱包、软件钱包、智能合约钱包的区别

Buidler DAO:硬件钱包和大家比较熟悉的软件钱包比如 Metamask,以及托管类钱包相比,有什么不同?

刘力心:首先我们可以把托管和非托管做个区分。非托管我们又可以称之为自托管,就是你自己管理私钥。而托管钱包,私钥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打个比方,你可以把交易所简单理解成,构造在托管钱包之上的交易体系。尤其是大家往里面充值或者提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往一个托管钱包里面充值或者提币。

经历过 FTX 爆雷事件,还有各种很 Drama 的事情之后,我相信大家也都理解了,如果私钥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在动你的钱,或者甚至对方有没有吞掉你的钱,对方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就跑路了。这可能是托管钱包最大的问题。

在 BTC 社区,大家一直在强调自托管这件事。BTC 社区发展出著名的提币运动,就是大家约定好某一天,好像是1月4日,那天被称作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 Day"。在那一天,BTC 社区会号召大家全部去交易所提币,你提一提,看一看。

自托管钱包现在又分成两个大类,软件钱包和硬件钱包。这两者本质区别其实不大。软件钱包就是私钥放在电脑软件或者手机软件里面。硬件钱包是私钥放在硬件里。但硬件钱包不能独立使用,它需要跟软件钱包协同。硬件钱包和软件钱包的关系有点像银行优盾跟银行 APP 之间的关系,你在银行 APP 上发起一个交易,最后需要你用银行优盾去做一次签名,或者做一次确认,交易才能生效。比如大家用 Ledger, 就是在 Ledger Live 或者 Metamask 上创建交易, 然后用硬件钱包来签名,签完名以后交易再由软件钱包发给矿工上链。

很多硬件钱包大力发展配套的软件钱包,像 Ledger 就建议大家用 Ledger Live。但是我们跟他们很不一样,我们强调跟不同软件钱包之间的整合。因为我们觉得软件钱包已经有很多厂商做得非常好了,我们没必要重复造轮子,比如 Metamask 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做一个浏览器插件,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助这些 Metamask 用户做一个适配的硬件钱包来保存他们的私钥。因为很多用户刚开始接触 Web3 的时候,就是用的 Metamask。随着资产量越来越多,购入的 NFT 越来越贵,DeFi 参与得越来越多,他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来保管私钥。这时候他就需要一个完美适配的硬件钱包。所以我们一直以来一个重要的产品设计原则就是希望跟所有的软件钱包都做完美的适配。

其实 Ledger 也跟 Metamask 做了适配,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因为 Ledger Live 跟 Metamask 一直是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关系。甚至 Metamask 内部都把 Ledger Live 作为他们最大的竞品。由于 Ledger 跟 Metamask 之间的连接经常很不稳定,所以 Metamask 上有一些大户,可能会流失到 Ledger Live 那边去,甚至现在 Ledger 有了浏览器插件,流失可能会更加严重。

我们的生态位就跟他们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还不是很大的硬件钱包的时候,就能够受到头部软件钱包像 Metamask、Keplr 等青睐的原因。最近我们发现在跟 Metamask 做了整合之后,就会有很多软件钱包过来找我们。他们除了想给大户安全的解决方案之外,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讲,他们也需要一个硬件钱包。

前段时间 Solana 社区的软件钱包被黑,最后排查下来得到的结论是,软件钱包的提供方把用户的助记词上传到了云端。他们用了一个捕捉分析用户行为的第三方插件,无差别地收集这些用户信息,导致大规模的用户钱包被盗。通过这件事情,一方面你可以说软件钱包不靠谱,另一方面很多软件钱包现在为了竞争,都在强调快速迭代。而为了做到快速迭代,他们自己的代码质量可能不过关,或者内部很多审计不过关。所以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这些软件钱包,最终都需要硬件钱包的加持。尤其是他们的大资产用户,更需要硬件钱包的加持。

现在我们也聊了很多大户,因为他们都比较 Crypto Native,也比较懂使用钱包。他们在使用软件钱包的时候,一般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导入原来的助记词,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再创建一套新的助记词。由于他们资产量比较大,如果新遇到一个软件钱包又不开源,一般就要创建一套新的助记词。所以导致这些大户基本上一个软件钱包就有一套助记词,可能一个人有十几套助记词,特别不方便。从这些用户的角度来思考,硬件钱包跟软件钱包的配合应该是要做到极致的。

Buidler DAO:其实硬件钱包和软件钱包都属于 EOA 钱包,它们和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账户抽象和智能合约钱包相比,你是怎么看待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呢?

刘力心:我觉得首先社区里面一直有一个状态,就是可能过度美化某些东西。比如之前的 EIP-1559,社区就会过度美化它,说 EIP-1559 上了以后,直接就能造成以太坊的通缩,但这其实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必须你的 Base Fee 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造成以太坊的通缩。

回过头来我们看智能合约钱包,我觉得其实也是一样的。智能合约钱包现在大家讨论了非常多,觉得我们未来要引入 1 亿个用户,甚至 10 亿个用户,肯定需要智能合约钱包,用 Social Recovery 来把助记词干掉等等。

但是大家往往会忽略智能合约钱包存在的问题,从我的角度能看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智能合约钱包相对于 EOA 钱包,它是相对比较中心化的。就像现在很火的 EIP-4337,好多人都在说 EIP-4337 牛逼,都觉得 Vitalik 又神一般地创造了下一个世代的东西。但其实你仔细去看整个 EIP-4337 的机制,你会发现像 Relayer 这些都是非常大的中心化的点。比如一个 Relayer 突然间挂掉了,或者他的公司倒闭了,或者被黑了,可能就会造成几亿用户突然间无法使用它这一整套体系。

所以我觉得智能合约是一个好东西,但它相对于 EOA 钱包,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一定的中心化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比较资深的用户,你在观察和研究智能合约钱包的时候,可以跑去他们 Discord 或者 Telegram 里面,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如果公司倒闭了,如果这个 APP 都从 App Store 下架了,我该怎么把我的资产提出来?这个就是非常核心的问题,是针对所有智能合约钱包的灵魂拷问。

在去掉助记词这件事情上,我觉得 ZenGo 钱包是最靠谱的。它是以色列团队做的钱包,不是智能合约钱包,而是通过 MPC 来实现把助记词干掉这件事。他们有一整套的流程和方案应对公司倒闭的问题。如果公司倒闭了,它要依赖于第三方的律所来释放这些私钥,因为有一部分加密的原始私钥是保存在第三方律所的。还要从 Github 上面下载代码,然后编译,最后才能把你的资产给提出来。虽然这个方案的执行成本非常高,但它是有一个明确方案的,现在很多智能合约钱包往往忽略这个问题,用户也可能忽略这一点。这是我觉得智能合约钱包最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大家一直唱衰 EOA 钱包的一个点是认为不可能所有用户都能搞定助记词。对于这点我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我觉得是有认知偏差存在的。在国内市场,你可能觉得身边很多都是小白用户,经常弄丢助记词,或者助记词被盗,但是美国市场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

之前俄亥俄州某个教会学校高中的经济学老师邀请我去给高中生讲硬件钱包,讲助记词,讲 Keystone 的这些安全机制。我当时就大受震撼,原来怎么管理助记词这件事,已经深入到美国的高中课程。后来老师跟我说,其实远远不止如此,现在美国很多高中生都开始写智能合约。所以从一个新时代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助记词并没有那么可怕。

长期来看,我觉得智能合约钱包和 EOA 钱包二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分化。智能合约钱包可能会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一些轻资产的生活场景。EOA 钱包可能会更靠近重资产的场景,所以未来可能是一种哑铃型的分布。一端可能用户体量相对会少,但是它每个单体用户的资产量会大;另外一端可能会有大量的用户,甚至有些用户压根不知道 Web3 是什么,但是这些用户可以用智能合约钱包来管理一些轻资产。这是我对未来 Web3 钱包发展的一个理解。

交互体验也是安全的一部分

Buidler DAO:Keystone 在市场上相比 Ledger 等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刘力心:从安全角度来讲,我们永远是无出其右的,没有人能干得过我们。我们一直以来的思路就是要把安全做到更加极致,因为最终我相信真正 Care 自己大资产量的用户,肯定会选择一个更加可靠、体验更好的硬件钱包。这是我们和其他硬件钱包在底层逻辑上的一个区别,我们非常 Care 安全,这也是我们从一代产品就开始打的一个点。

我们最近在研发第三代产品,这将是第一个使用双安全芯片的 Web3 硬件钱包。安全芯片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储存你的助记词。我们用的这两颗安全芯片来自两个不同厂商,黑客攻破的成本要比 Ledger 单安全芯片再上升一个指数级的量级。

另外大家可能也观察到,我们的大屏是显著区别于其他硬件钱包的。大屏不仅仅是提升了交互体验,用户交互其实是安全的一部分。我们一直给社区教育的理念就是 "Users' experience is part of the security"。 如果一个硬件钱包本身特别难用,屏幕小特别难操作,你两个按钮要按半天,它带来特别直接的结果就是用户可能会犯错。或者他本来要在屏幕上去阅读确认的信息,他一眼就扫过了,就没有去确认。这种小屏带来的问题,甚至会让某些用户放弃使用。

其实 Ledger 早些时候做过一个大屏的硬件钱包,叫Ledger Blue。但后来 Ledger 为什么不做那个东西了?因为大屏确实会大大增加整个供应链的复杂度。不论是原料还是出厂的功能检测,以及后面的一些步骤,大屏都要经历更加严格的测试。大屏的稳定性要远远低于现在其他硬件钱包在用的点阵屏。

我们对 Ledger 的大屏产品 Ledger Stax,内部达成的一致认知有两条。第一,它非常利好我们 Keystone 的发展。第二,我们对 Keystone 的三代产品跟 Ledger Stax 的未来一战,非常有信心。

首先,为什么说 Ledger Stax 是利好我们的?因为过去很多年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在教育市场,大屏比小屏要好。我们毕竟是一个后来者,你要去教育市场其实是非常难的。但现在 Ledger 推出了大屏,一下子就帮我们完成了大屏比小屏好的市场教育,所以这是利好我们的。第二,当大家意识到大屏的交互更好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用户从小屏的硬件钱包升级到大屏的硬件钱包。升级过程当中,你到底是选 Ledger Stax 还是选 Keystone?这就是我们未来期待的地方了。

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运营 YouTube 上面那些做产品 review 的人。有了 Ledger Stax,我们未来就会做大量的这种 Head to Head Comparison,就是一对一的产品对比。打比方,他的大屏是几寸,我们大屏是几寸;他们是墨水屏,我们是彩屏;他们是曲面屏,我们是非曲面屏;他们的价格是多少,我们的价格是多少。这样用户在搜索 Ledger Stax 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看到原来还有一个彩屏的产品,并且支持扫码,价格更低,也能跟 Metamask 连接,那何不试试更便宜的产品?所以未来我们其实是非常期待跟他们的正面交锋。

而且我估计大概率他们的产品要跳票,这又回到供应链的问题了。首先墨水屏比彩屏贵,这个是很反直觉的事情,因为墨水屏的出货量要比彩屏小,没有手机是用墨水屏的,只有电子书在用墨水屏。第二是墨水屏大屏的出货量比较多,因为电子书很少有小屏的。所以你可以想象 Ledger 要去 leverage 它的供应链,帮它去生产一款小屏幕的墨水屏,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同时 Ledger 还在挑战曲面的墨水屏。这会是更大的挑战,如果曲面墨水屏的技术成熟,市面上那些电子书早就用上曲面屏了。所以可以预感到 Ledger Stax 在曲面墨水屏上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可能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

Buidler DAO:Keystone 未来的 Roadmap 和发展战略是什么样的?

刘力心:可以分短期、中期、长期来看。短期而言,我们现在很重要的就是研发第三代的硬件钱包,它的价格会降到 100 美金以下,支持扫码,也会是大屏,还会有现在用户非常喜欢的指纹识别这样的功能。这是我们当下最核心的工作,整个供应链都会面临升级,因为价格降下来,销量会上去,我们原来的一些供应商可能就不一定配套了。

中期我们会大力发展自身配套的软件App,但我们自己的配套软件并不会跟 Metamask 形成竞争。为什么要发展我们自己的软件,因为最近我们发现用户画像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最近我们很多用户是从 FTX 出来的,他们会找到我们,问什么时候支持 DogeCoin。这就是很典型的玩交易所的用户,要求我们去对狗狗币等币种进行一些支持。因此我们只能发展自己配套的软件。

未来我们自己的软件跟 Metamask 在功能定义上也会做出区隔,我们自身的配套软件会更偏资产管理方向。你在我们软件里面,能一站式地管理 BTC、以太坊、狗狗币等各种 Token。但如果你要体验链上应用,比如以太坊生态或者 BSC 生态的链上应用,你就用我们硬件钱包跟 Metamask 或者 Keplr 这些软件钱包搭配去使用。这是我们自身软件和这些软件未来的区别,我们自身软件更强调资产管理,而我们搭配的软件钱包更强调链上应用。

长期来讲,我们想要在保证充分去中心化程度的基础上,探索更好的自管私钥的方案,比如现在很火的 MPC,也在我们的研究范畴之内。我们在考虑怎么把 MPC 和硬件钱包结合起来,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私钥管理方案。

Buidler DAO:在 Keystone 的战略扩张进程中,对地域上会有怎样的安排?

刘力心:地域上我们主要还是美国和欧洲。我们当下90%的销量来自于美国和欧洲,未来可能比例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东南亚有几个大的问题,比如像印尼、菲律宾这些国家,虽然人口非常多,但是他们对硬件钱包的需求相对比较小,大资产用户比较少。加上这些非发达国家,物流、海关可能都不成熟,会比较麻烦。所以当下我们主要还是北美和欧洲。

Ledger 也是主打欧美,我们会跟 Ledger 做正面竞争。我们的假设是,当我们跟 Ledger 打完这一仗后,到时候东南亚市场可能更加成熟了。凭借我们在欧美市场打造的影响力,再进入东南亚市场就非常顺理成章了。

Buidler DAO:长期来看,您怎么看硬件钱包的未来发展?

刘力心:我觉得硬件钱包未来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在想手机里面放个安全芯片行不行,但我觉得那些永远替代不了硬件钱包带来的安全性。因为就算手机里面放一个安全芯片,我给你手机里面装一个钓鱼 App,我还是能够绕过安全芯片,甚至我传一个假数据给安全芯片去签名,最后你的资产还是被盗。

所以我觉得硬件钱包本身,在未来的 Web3 生态当中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它会跨出 Web3 的领域。比如未来你的某些个人隐私数据,有可能是用私钥进行签名的。现在你登录一些网站的时候,是用 Metamask 签名的,未来有可能都是用硬件钱包签名的。所以我们看待硬件钱包的未来,不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管理资产的工具。

我们甚至把它看成你在未来数字世界的一个身份证,或者这把私钥是你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现在大家聊很多 DID 的东西,但最后说到底 DID 背后还是一串私钥。私钥放在哪里?最安全的还是放在硬件钱包里面。所以我们自己是非常看好硬件钱包的。未来硬件钱包跟这些智能合约钱包方案,我们觉得就是一个双生的关系,各自服务于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场景。

Buidler DAO:现在整个加密市场和 Web3 都处在一个熊市下,Keystone 准备怎样度过现在的熊市?

刘力心:我自己经历这么多轮的牛熊转换,很深的感受就是,你在熊市的时候,要做自上而下的事情,要尽可能打造产品共识。不论你是做 DeFi 也好,还是做硬件钱包也好,你要在熊市的时候去打造共识。因为熊市跟你竞争的人很少,你更容易从上而下,从 OG 到 Influencer,去打造共识。

在熊市打造好共识后,到了牛市,大量用户引入,你再去做自下而上的事情,去吸引那些 Average User,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我们整个团队的节奏并没有因为熊市而缓下来。我们在熊市自上而下地去做渗透,去打造硬件钱包的共识,去研发新的产品。等到了牛市的时候,Average User 大量进入的时候,我们去 Pitch 更多用户。所以我觉得跟大家共勉吧,熊市不能躺平,要好好去做共识。

创始人,是不走寻常路的人,是这个时代最炽热的灵魂。继 Women in Web3 和 Scholar in Web3 之后,Buidler DAO 开启了 Founder in Web3 全新专访企划。本次企划将进行全媒体传播,小宇宙/YouTube/B站搜索 BuidlerDAO 可查看播客与视频版内容。放松一点,让灵魂跟上身体,一起透过文字与创始人们的来一场灵魂碰撞,感受这个时代的滚烫。欢迎联系 Windy34(vx:felix_lepus)与我们交流或推荐大咖资源,成功接洽采访后将给予惊喜福利。


标签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3999434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