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 版税争议之我见:该不该付?付给谁?
吴说作者 | 刘全凯
本期编辑 | Colin Wu
迈入 9 月以来,关于 NFT 版税及其相关改革措施的讨论之热,甚至掩盖了这成交日渐低迷的市场。Sudoswap 首推 NFT+AMM,项目方可通过 LP 做市获得手续费收入从而替代版税,以此让利给买方;在聚合器带来的优势渐减之下,X2Y2 大胆推动版税改革,以试图把支付版税的权利让渡给买方定夺,版税变小费,更可以不支付,但最终遭到了加密 CT 和大 V 艺术家们的反噬和抵制,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及时调整把是否支付版税的决定权交还给 NFT 社区自主投票决定;Magic Eden 则与 X2Y2 的选择截然相反,以保护创作者为前提推出 MetaShield,使创作者有能力审查绕过版税的 NFT 上架和销售情况,以及可以给那些绕过版税的用户的 NFT 打上“债务”标签,以此警告潜在买家。本质上而言,NFT 交易平台对于版税的定夺和策略,不外乎是其应对挑战之下的营销手段之一。
NFT 版税问题至少包含两个,一个是该不该支付,另外一个是支付给谁,以及由此两个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关于 NFT 平台的责任、其他收入来源等问题。
在此之前,有必要定义一下几大主体:项目方、创作者、投资者、社区、平台方。很多关于版税的争论,在主体上便是混论的。
(1)项目方:这里主要特指 NFT 标的的项目方,创建 NFT 项目框架和叙事,构图绘画,作持续的运营和营销,团队中包含不同角色定位的人;是社区的一份子,往往是最先持有 NFT 的那批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作者属于项目方的初始成员一员,利益相对一致。
(2)创作者:大多数情况下,创作者作为个体即为项目的创世成员之一,但不完全等于项目方;二是作为独立创作者或者艺术家社区而存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即为项目方,只专于创作,而运营和营销则主要由社区发动;还可以是外包的,不是项目的创世成员,一次性支付报酬,不享有后续流转收入。(本文默认指第一种情况)
【简单区分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可以这么理解,谁向谁支付收益。在第一种情况,即绝大多数情况下,创作者在项目里是主要负责图画的制作以及后续的二创。版税是分配到整个项目方团队之中,整个团队包括创作者、社区运营者、财务、营销等等,然后再由财务的角色把部分的版税作为日常工资而支付给团队的不同定位的成员。这时候接收版税收入的地址可能是一个多签。在第二种情况下,接收版税收入的是创作者自己的独立地址,在接收到版税收入后,由其向社区或贡献者进行拨款,亦可以完全独享。】
(3)投资者:NFT 的买家和卖家。购买 NFT 后,投资者即成为了社区的一员;卖出 NFT 后,也不完全意味着社区和其关系就断裂,仍可以以其他身份在社区交流或做贡献,但享受不到作为持有者所带来的福利。
(4)社区:一般包含项目方、创作者、投资者、非持有者的游民。社区成员的身份,可以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说他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后觉得项目有前景,通过招募应聘之后,成为项目方的推广或者其他角色定位的成员之一;另外也是复杂的,他既可以是这个 NFT 项目的持有者也可以是另一个,还可以是 NFT 平台方的平台通证持有者之一,但有时候在多方利益交织和矛盾之下,按照理性经济人原则,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5)平台方:NFT 交易平台本身,往往是指平台的团队,即作为 NFT 平台的项目方。
该不该支付
在当前作为项目方唯一的持续收入手段,版税是必然需要支付的,但不是任何的 NFT 都值得被支付,以及不同项目的版税率的合理性的定夺,都需要平台方设定规则参与其中,以在不同主体之间保护处于弱势的一方。
1、版税的支付是对项目知识产权的认可。真心看好一个项目并决定购买,却不愿意为看好的项目支付版税,实际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买入一个看好的项目,必然希望该项目在未来能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率;不愿意为看好的项目支付版税,这意味着不为项目方提供必要的持续的运营和维护的资金,那么当项目方把初始销售收入都用完后,那即是破产了。一个破产的项目方,又如何为项目的未来创造更高的价值。
2、版税率的定夺。尽管对于版税率的定夺从来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些项目打着美名其曰增加长期持有的名号设置高昂的版税确实令投资者苦不堪言。版税率的确定,应当要考虑创作者或者创始团队成员的知名度,NFT 的质量和数量,所授权利的专有程度、IP 价值、潜在的市场需求等因素。在目前已初具规模的 NFT 蓝筹市场,蓝筹 NFT 现有的版税率应当可以作为一个新项目设置版税的标准。另外,每一个 NFT 平台都应当配备即时投票功能,允许经过社区投票成功后,作出版税率的更改。
3、不是所有的 NFT 都应该被支付版税。平台应该对(疑似) Rug Pull 的 NFT 项目作出版税接收限制。平台需要对 Rug Pull 进行定义,一是可以允许持有者自主发起投票,二是依据交易量、社交媒体活跃度等综合判断,比如官方 Twitter 长时间没有任何更新,Discord 社区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等。在作出限制后,后续的版税收入应该交由社区发起的新团队;若社区已溃不成军,或可以把后续的版税分配给持有者,或直接把版税降至为 0。
4、NFT 项目收入结构单一,版税不能作为唯一的持续性收入。目前 NFT 项目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初次销售和版税流转,其中初次销售是一次性收入。Sudoswap 创新之处不仅仅在于其 AMM 曲线,还有对版税以外的可持续性收入之路的探索,其提供的思路是,项目方可以预留一部分 NFT,在与通过初次销售所获得的 ETH 组合成 Pool,在吸引足够的 NFT 和 ETH 在官方 Pool 中买卖后,便可以持续性地获得 LP 手续费收入。另外一些思路是把 NFT 做成 IP,以此和 Web2 的行业厂商合作或作为其迈入 Web3 的桥梁,比如小幽灵和服装品牌 delicates 的合作等,以此希望带来更多的外部性收入。无论如何,未来可创收的手段变多,并不意味版税就不重要了,收入途径增多也意味着回馈社区的价值可以更加多元化,不再仅仅是努力为了地板价增长。
5、平台不仅仅提供交易,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提供服务和保护。Magic Eden 推出 MetaShield 让审查“逃税”投资者成为可能,并打上“负债”标签,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项目方或者创作者后续的收入来源;X2Y2 及时止损,把权力交还给社区,保护的是社区的集体利益,而顺势推出的治理功能,让持有者可即时参与投票,此举值得更多平台的效仿。
支付给谁
一般而言,版税默认支付给项目方,即项目创始团队留下的多签/独立地址。在开头我们已经做出定义,项目方不完全等于创作者,不完全等于社区,在某些时刻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可能是存在矛盾或背离的。版税支付的分配问题,我认为平台应该去参与其中。
1、版税收入的分配在初始接收阶段即可完成。目前交易平台以项目方某个地址作为版税接收手段过于单一和非透明。大多数有路线图的项目,都会明确定义获得收入的后续分配,比如百分之多少营销,多少是薪酬,甚至不同人员的薪酬分配等,在一开始从平台获得的收入,就可以按照预设好的某个比例分配到不同的地址,以此避免在后续中出现不明转账、使用不透明的纠纷。
2、对于明确放弃项目或交还社区的项目,不应该再继续接收其退出后的版税收入。平台应当取消旧的项目方继续获得版税收入的资格,并把后续收入分配给由社区票选下的新的团队。
目前关于版税的争论,许多已不仅仅是版税本身,由版税引发出来的关于 NFT 项目收入结构单一、平台对不同主体的保护措施越来越不匹配等问题日渐成为矛盾点。无论 NFT 项目方还是交易平台,都在熊市过程中面临着自身挑战,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以损害某一主体的利益而受益,并应当在利益面前做出更多的透明化让步;作为投资者,也不能仅以地板价和获利来判断项目/平台的好坏,任何项目均需要用户的主动推广和支持。
比推快讯
更多 >>- 美联储逆回购操作接纳 382.4 亿美元对手方
- 特朗普政府称将讨论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52%
- 隆领资本关联地址过去 3 日将 1.3 万枚 ETH 存入 Binance
- Google 持有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股份增至 14%
- Starknet v0.14.0 升级提案获社区批准,将于 9 月 1 日上线主网
- Circle 收购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 以支持其 Arc 网络
- 美股以太坊策略股涨跌不一,BTCS 涨 7.48%,BMNR 跌 3.82%
- Space and Time 与 a16z crypto 达成合作,加速 Jolt 基于 Dory 多项式承诺方案实现
- Gauntlet 联合 FalconX 推出杠杆化 RWA 投资策略
- 某鲸鱼地址买入 359 万枚 AERO,均价 1.4 美元
- Injective 推出链上英伟达 H100 GPU 租赁费率市场
- 数据:机构上周累计买入逾 47 亿美元 ETH,稳定币市值增长 67 亿美元
- Tom Lee:历史性机遇正在以太坊生态上演,未来将见证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
- 数据:Cumberland 向 Coinbase 转入逾 2.48 万枚 ETH,约合 1.07 亿美元
- Sky Protocol 上周花费 139 万美元回购 1732 万枚 SKY
- 据比推数据,ETH现报4310.49美元,24小时跌幅为5.3%,价格波动较大,请谨慎交易,控制风险。
- 币安完成 HBAR 和 SUI 在 BSC 网络集成,现已开放充提服务
- 某独立矿工成功挖出比特币区块,获得 37.1 万美元奖励
- 数据:SOL Strategies 验证节点质押钱包突破 6000 个,创历史新高
- Virtuals Protocol 推出 Genesis 三级质押机制,以实现需求与公平性间平衡
- Jupiter 上线 Jupiter Send 功能,支持二维码发送任意代币
- 美股开盘持稳,市场关注央行年会与零售财报潮
- 数据:某巨鲸此前于 2740 美元做空 ETH,当前浮亏逾 2150 万美元
- 美股上市公司 AEHL 与 BitGo 签署战略协议推进比特币收购和托管
- 大众汽车新加坡与 FOMO Pay 合作支持数字货币支付,可使用 BTC、ETH 及稳定币支付车辆及服务费用
- PROSHARES 和 iShares 比特币基金均下跌 1.1%
- 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 500 指数开盘均下跌
- 美股加密货币股开盘普跌,BNC、BTCS 受利好消息推动逆市上涨
- BNB 版微策略BNC 宣布增持 12.5 万枚 BNB,总量达 32.5 万枚
- XRP 财库公司 VivoPower 子公司 Tembo 以 2 亿美元估值获 Energi Holdings 战略投资
- ZachXBT:BlockDAG Network 为骗局项目
- 美国咖啡连锁企业 Reborn Coffee 拟将数字资产纳入其财务管理框架
- ETHZilla 股票代码变更为“ETHZ”,现持仓 94,675 枚 ETH
- AI 合规平台 IVIX 完成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OGVP 领投
- 币安:因部分用户被限制参与 HODLer 空投,推迟 PLUME 上架时间
- 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拟发行 4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用于数据中心扩建
- 美联储传声筒:预计 7 月整体 PCE 通胀率较为温和,同比涨幅维持 2.6%
- BitMine 持有价值逾 66.12 亿美元加密货币,包含 152 万枚 ETH 和 192 枚 BTC
- 微策略 Strategy 上周增持 430 枚比特币
- 某加密网红因策划 350 万美元“加密劫持”被判刑一年
- 德商银行:关税可能推高美国通胀,拖累美元走弱
- 币安支付、SPAR 与 DFX.swiss 达成合作,在逾 100 家瑞士商店提供加密支付服务
- 分析师:鲍威尔或将在本周五避免释放宽松信号,通胀回升使其存在保持谨慎的理由
- 美股 BTCS:将以 ETH 形式向股东派发一次性区块链股息,最高奖励达每股 0.4 美元
- 不丹王国将 799.69 枚 BTC 转入两个新地址,约 9206 万美元
- 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
- 泰国允许外国游客将加密货币兑换成泰铢促进旅游业发展
- 数据:“12.5 万美元滚仓做多 ETH”巨鲸再次开多,仓位价值 1 亿美元
- GoRich 独立版本正式上线 BIT App
比推专栏
更多 >>观点
比推热门文章
- 特朗普政府称将讨论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
- 五年二十倍:美国新“国运股”到底是什么来头?
- 数据:ETH 当前全网 8 小时平均资金费率为 0.0052%
- 隆领资本关联地址过去 3 日将 1.3 万枚 ETH 存入 Binance
- Google 持有比特币矿企 TeraWulf 股份增至 14%
- Starknet v0.14.0 升级提案获社区批准,将于 9 月 1 日上线主网
- 标普500进入变盘窗口期,观望为主等待方向选择
- Circle 收购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 以支持其 Arc 网络
- 美股以太坊策略股涨跌不一,BTCS 涨 7.48%,BMNR 跌 3.82%
- Space and Time 与 a16z crypto 达成合作,加速 Jolt 基于 Dory 多项式承诺方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