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新型“数字人民币”诈骗 这里有几个疑点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应用的持续推进,各种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诈骗消息层出不穷,而相关信息也在网络传播中丢失了真相。
近日,一则关于数字人民币诈骗的消息在网上疯传,说是有人被诈骗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轻松转出了几十万。移动支付网就这个事情在网络上搜索,但是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说法,而消息源头是一张数字人民币开通和兑出的短信截图。
版本一:10月25日,勒流街道一事主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对方以事主涉嫌洗黑钱为由,要求事主填写个人信息、录制自拍视频(诈骗分子用于人脸识别)、提供验证码并开启屏幕共享让对方进行远程操作。
随后,诈骗分子利用事主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并分15次将事主的资金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后,将“数字人民币”转出到目标账户。事主在收到多条兑换短信后才意识到是诈骗,最终被骗约43万元。
(该消息由“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信息发布、警民互动平台”发出)
版本二:10月28日,炉霍县王某接到一陌生电话称:其在一网贷平台上有一笔高利息贷款,需要清除,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王某因自身确实借有网贷,所以放松了戒备,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对方要求王某查询该平台上的信用额度并将该额度转至自己银行卡内。王某按照要求将“有钱花”贷款平台上的10万余元转到自己银行卡内。随后,对方要求王某下载“数字人民币”App,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将卡内资金转入指定的数字账户内,王某在收到多条兑换短信后才意识到是诈骗,最终,王某被诈骗10万余元。
(该消息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公众号“平安甘孜”发出)
以上,是两个不同的消息源传播的关于“数字人民币诈骗”的消息(很讽刺的是,短信提示里表示“任何索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千万别给!”),如果消息属实那么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这个暂且不做讨论,就以上两个不同的信息我们来看看这其中的疑问点!
疑问一:如何被骗43万?
假设版本一中所有要求都满足(录制自拍视频用于人脸识别、提供验证码并开启屏幕共享),但是一个晚上时间如何被骗43万?
数字人民币钱包可以根据不同的实名强度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别是一类(强实名)、二类(较强实名)、三类(弱实名)、四类(非实名)。
其中,一类钱包具有无余额上限、无单笔支付限额、无日累计支付限额及无年累计支付限额等属性,但是客户须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绑定本人银行账户并在柜面渠道面签才能实现开通。
二类数字钱包具有50万元余额上限、单笔支付5万元限额、日累计支付10万元限额等属性,客户须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及绑定银行账户信息,在柜面、手机App(央行数字人民币App、手机银行和现金钱包App)等多种渠道办理。
三类数字钱包具有2万元余额上限、单笔支付5000元限额、日累计支付1万元限额等属性,客户可在柜面、手机等渠道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无需绑定银行账户。
四类数字钱包具有1万元余额上限、单笔支付2000元限额、日累计支付5000元限额等属性,客户仅需提供本人手机号码等信息,即可自助开通钱包。
一个用户只能开通一个一类、二类或三类钱包,未经过实名认证的个人用户,同一手机号只能开通一个四类钱包。
(5类钱包主要针对境外用户,目前较少提及)
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额度限制,我们可以看出,不需要绑定本人银行账户的三、四类钱包显然无法满足大额的转账要求;而要绑定本人银行账户首先需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多项验证,而且升级后的二类钱包日累计也仅有10万元。
要想被骗43万元,那得分至少5天时间来完成!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该案例描述中,被骗人将自己的人脸信息、验证码甚至“屏幕共享”合盘托出,做到这个地步之后诈骗分子无异于直接在你的口袋里拿钱了,是不是数字人民币显然已经不重要,难道诈骗分子是想通过数字人民币转账到“非实名钱包”中来逃避监管?
疑问二:到底是如何通过数字人民币转账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能否绑定非本人银行账户?
对于版本一,43万的诈骗金额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看起来版本二中被骗10万元似乎比较合情合理。
但是疑问点仍然在于,被骗人在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之后,是否绑卡进行了钱包升级?如何将银行卡内的钱兑换到数字人民币账户中,又分为多少笔将其转出到了诈骗人账户中?
如果没有绑定银行账户进行升级,那么就只能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唤醒手机银行App的形式来进行兑换,账户余额不能超过2万元,且单笔转账/消费不超过5000元。
如果绑定银行账户进行升级,那么肯定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从“截图”来看,被骗人单笔从银行账户中兑出了5万元存入数字人民币钱包(注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不计入单笔限额中),钱包显然是经过升级之后的二类钱包。那么诈骗人的收款钱包又是几类呢?如果是二类,诈骗人可以分为最多3笔就能把10余万的资金全部转走;如果是三类或四类,诈骗人需要最少转账6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数字人民币App进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转账,用户是不会收到短信通知的。仅仅在将银行账户资金兑出到数字人民币账户时才会有短信提示。
所以这里面又出现了不合理甚至前后矛盾的地方。至于数字人民币钱包能否绑定非本人银行账户,答案肯定是不行的。
疑问三:非试点城市是如何那么轻易就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
版本一的事发地在佛山顺德勒流,版本二的事发地在四川甘孜炉霍,两地均不是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那么诈骗人是如何指导其快速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
在各地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各运营机构疯狂拉新的同时,是否需要对新用户的开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示和监管。
(数字人民币App钱包转账时的“安全提示”)
结语
总之,以上如果消息属实,一方面反应了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阶段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安全防护仍然需要持续完善,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轻易相信任何所谓的“安全账户”,保护好个人信息,尤其是自己的人脸信息和手机验证码。
比推快讯
更多 >>- Tornado Cash 开发者 Roman Storm 洗钱案进入陪审团审议阶段
- Cboe & NYSE Arca 提议简化加密 ETF 上市标准,或加速审批进程
- Robinhood 2025 Q2 加密业务营收为1.6亿美元,市场预期1.621亿美元
-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比特币储备计划无实质更新
- 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后,投资者撤回降息押注
- 分析师:鲍威尔的“无可奉告”或加剧与特朗普的紧张关系
- “美联储传声筒”:鲍威尔拒绝预设降息路径
- 分析师: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降温,但市场似乎仍在等待信号
- 比特币期权敞口超570亿美元,机构对冲需求飙升
- 鲍威尔避免给出9月利率指引,美债收益率上涨
- 鲍威尔谈及内部反对票,称美联储重视清晰的思考和表达
- 鲍威尔:大多数对有效关税税率的预估变化不大
- 分析师:美国经济稳健,预计年内仅降息一次
- 交易员不再完全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降息
- 比特币跌破117000美元/枚,日内跌0.84%
- 分析师:鲍威尔表态倾向鹰派立场
- 鲍威尔:尚未就 9 月会议作出任何决定
- 鲍威尔:合理的基本情况是,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短暂的
- 鲍威尔:关税推高了一些商品价格
- 鲍威尔:经济处于稳固地位,通胀率略高于目标
- 美国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
- “美联储传声筒”:美联储无意发出任何即将降息的信号
- 美联储声明未修改通胀措辞
- 交易员仍完全预期美联储在 2025 年至少会降息一次
- FOMC 声明:美联储理事沃勒、鲍曼反对维持利率不变
- 美联储删除表示不确定性已减弱的措辞
- 白宫顾问:数据表明美联储有理由降息
- 机构:对 9 月的任何鸽派建议都可能刺激比特币价格
- 美联储 7 月利率决议看点:FOMC 措辞对比、鲍威尔任期与美联储独立性
- 观点:美联储有意降息,但需就业数据放缓来开绿灯
- MARA CEO 警告:企业囤币潮存风险,比特币或面临20%到30%的回调
- Coinbase 宣布即将上线 ResearchCoin (RSC) 和 Bio Protocol (BIO)
- 某鲸鱼从币安提取7500枚ETH,价值2826万美元
- 数据: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2.62 亿美元,多单爆仓 1.99 亿美元,空单爆仓 6345.56 万美元
- 数据:某沉寂 14 年半的巨鲸苏醒,最近 5 天向多个卖出地址转入 150 枚 BTC
- 观点:白宫加密政策框架或将推动 BTC 重回 12 万美元
- 加纳央行基准利率下调至 25%,降幅 300 个基点
- Libre Capital 更名为 KAIO 并推出 1 亿美元代币化收益基金
- 上市公司 Blockmate Ventures 增持 1 枚 BTC
- 美财长:预计美联储今天不会降息,美联储在关税的通胀问题上犯了错误
- 某加拿大网络犯罪者在 NFT 盗窃案中被判一年监禁
- 美财长:若没有达成贸易协议,可在 8 月 1 日之后继续进行贸易谈判
- Bitwise CIO:传统金融人士未能理解加密资产的优势
- 贝莱德 ETHA 本月已增持 125 万枚 ETH,总持仓量突破 300 万枚
- 香港会财局:将特别关注虚拟资产交易企业等领域的审计风险管理能力
- Polygon Labs:区块链浏览器正在更新数据,链本身未宕机
- 巴西金融公司 VERT Capital 将对价值 10 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进行代币化
- Planet Ventures 将债券发行融资规模增至 600 万加元,以支持 BTC 投资战略
- 机构:鲍威尔今天继续保持模糊立场是合适的
- Belgravia Hartford 完成 500 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融资,将用于购买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