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阿里前副总裁涂子沛:若大数据隐私是病 区块链就是良药

凤凰网财经

数据来源于人民,是社会的。所以应该让他在社会的层面体现价值,站在历史的层面上面向未来发挥作用。”嘉宾如是说道。

这位嘉宾不是别人,正是阿里巴巴前任副总裁——涂子沛。

提起涂子沛,大家可能会将他和大数据联系在一起。而这份认识或许就来自《数据之巅》或《大数据》,这两本关于大数据的书论。而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作长篇讲话,也公开推荐过《大数据》一书,称“大数据对政府部门有重要意义”。

也因此,让各种大数据的词贴满了这位意气风发,严谨又不乏幽默的中年男性身上,遍布在每一个部位。

此次,涂子沛携三本力作做客凤凰网财经并接受专访,除诠释了这些词之外,还揭开了他身上更多的故事经历;获知了关于他所“钟情”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多个断言和观点。

数据天网建设中国引领世界

凤凰网财经: 《数文明》是您的第三本书了,谈到大数据的应用,大家的理解还没有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你为什么会起《数文明》这样的标题?

涂子沛:之前我有一个断言,大数据应用会遍地开花。事实上今天已经实现了遍地开花。市面上关于大数据的书很多,但我还是有话要说。作为一个行业研究人员,专业人士,我一直在看,我认为还没有达到那个历史点位,所以才会有第三本。

其实我最早想把这本书叫做《数明》,而不是《数文明》。今天的文明非常广泛,我们见到的所有一切,事实上都是文明的产物,但核心的东西是文字。语言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地跳出了蒙昧状态。考察了数据之后,我的断言就是:数据必将如当初的文字一样,影响深远而持久。我在书里的比喻是,如果文字是金子,那数据就是金属。文字只是数据的一个子极。

凤凰网财经:作为前行者,当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挣钱的时候,作为孤独的踮起脚尖的一个人,需要思考的更多,想的更远。能和我们分享下这个过程中您的代表性的故事吗?

涂子沛:代表性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南京市的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规划、苏州城市大脑,这些项目给了我大量的机会,跟一线最基础的环卫工人、公安干警去做接触,而这种接触是在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在美国写作的时候,我更大的资源是谷歌图书馆。但在中国,我来到了一个实践的大熔炉里。所以在《数文明》中,有大量来自于中国一线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发。

南京在大数据使用上,是一个创新。那就是所有的摄像头天网下面,加一个二维码,大家只要一扫码,马上就可以联系到摄像头的管理方,即管这个摄像头的部门,然后查看监控,很快这个案子就破了。

事实上,我们一出门,即使是在路上闲逛一两分钟,都会被摄像头拍到。所以我说,中国天网的建设,事实上在引领世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机会去引领世界。

凤凰网财经:因为涉及隐私问题,所以大家会担心,到底我们需要把天网布到怎样一个程度?你在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涂子沛: 我的答案是:任何一个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我的态度是,我们应该更大规模地普及天网。

而且我认为,今天的问题不是建不建,而是需要论证,我们的天网需要多少个摄像头,才是科学的布局。投入和布局,要有一个黄金的比例;但更关键的是,怎样使用?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问题?

管理当从社会层面体现价值

凤凰财经:您在书里提到“数治”的概念。现代互联网发展到如此复杂的程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来实现数治?

涂子沛:我们再回到天网的话题,天网的数据怎么去管理?事实上就是数治。天网在我们城市管理当中,已经发挥了极其强大的作用,并且绝不限于治安。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争论,就是国家怎么治理比较好。在今天,我觉得是用数据来治理,即数治。而且我认为,数据不应该仅仅放在公安部门。目前的这种管理,如果老百姓遇到了什么事情,想要看数据,那手续是非常非常繁琐的。

你只有报警,等公安同意,你才能调看摄像头。所以我在提到一个概念——国家治理。我们今天付出数据,就像交税一样,不可避免,但怎么用这些数据来治理国家呢?山东省说要成立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它就是城市资源的管理方。我认为,这个资源应该放到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去。

因为这个数据来源于人民,是社会的。所以应该让他在社会的层面体现价值,站在历史的层面上面向未来发挥作用。

舍弃大数据治理中国无从抵达

凤凰网财经: 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你希望它达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可能面临大数据杀熟带来的问题,站在商业的角度上,它的目标是盈利,那国家呢,国家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涂子沛:我在书里提出,算法要像药品一样公开,算法在干嘛?价钱是怎么算出来的?要把逻辑框架告诉消费者。这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新问题,而且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凤凰网财经:谈到国家治理,您说“用好大数据是一个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若论中国,舍此途径,无从抵达’。”为什么会用这么重的话?如何有效的利用它来更好的实现这一途径,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涂子沛:现代化这个词是针对15世纪、16世纪的。是以西方社会的标杆提出来的,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核心是什么呢?核心就是注重数据,并且用好数据,原因是我们的科学落后。数据就是科学的载体,科学始于测量,所有的东西都要量化,所以量化的结果就是数据。

再举一个信用体系的例子。美国的信用体系花了50年、100年的时间才在全社会建立起来。但如果中国想建一个这样的体系,可能只需5年的时间。因为一切已经数据化了,今天这个体系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因为我们有新的手段收集数据,再用新的手段整合数据。而当初美国建这套体系的时候,他们是非常落后的,大部分是人工的,很艰难。

凤凰网财经:一谈到数据,像facebook数据泄露,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想到隐私问题。但是不是说如果算法和数据公开,大家的担忧会相应的减少呢?

涂子沛:我在书里尝试构架一个新的隐私观。那就是我们大量的数据,包括天网的数据,事实上可能不是人在看。

是人工智能在处理。当人工智能处理不了,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把这些数据提交给人。所以说,可能要习惯这个现实。当然,我们传统的隐私问题仍然存在,这不是意味着说这些数据可以随便的转发给第三方。这更意味着我们要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的体系去处理这些数据,完全按照机器的规则,这样隐私会得到较好的保障。

而今天,区块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把数据放到区块链上,我可能可以追踪谁在看我的数据,谁在用我的数据,谁交易了我的数据,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到追踪,所以区块链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前,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因为没有办法有效地去监督数据的买卖,但现在不一样了。而且其实今天我们谈论的大数据,热度多么的高,其实这种热,热的不是量数,而是据数。

离开阿里更自由做企业的营运者

凤凰网财经: 我记得2014年你从美国,当时在阿里做副总裁,并且是致力于大数据方面。后来转身在广州做数据科技的咨询公司。为什么会转身呢?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变化?

涂子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兵。所以在阿里的大平台上,你发现阿里它是艘巨轮。一名副总裁,只是这艘巨轮当中的一部分。马云是船长,有大副也有二副。在这个巨轮上声音非常的嘈杂当我在阿里做副总的时候,事实上我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冲突。我必须代表阿里的利益,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如果继续保持阿里副总的身份,不可能有本书出现。我不可能在这本书里批评马云,批评阿里巴巴的某个政策,阿里巴巴是完美的吗?显然不是。它只有在不停的批评,包括马化腾的腾讯,只有在不停的批评当中它才会走向完美。

我想也正是因为离开,才有了这本书。要不然,这本书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主角,它只是阿里巴巴的一个主角。我必须站在阿里巴巴,坐在阿里巴巴的板凳上来写这本书。

像你说的,我身上还有其他的标签。虽然我没有认可,但是别人给我贴上了;学者、作家。但我觉得,我是一个企业的经营者。那就是带好一个团队,做好每一个项目。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自主性,我不是一个副总,我是一个CEO,我可以说我想说的事。我可以批评腾讯,批评阿里。所以,一定程度上,离开阿里,我获得的是一个自由。

落叶非归根科学和自由的地方就是根

凤凰网财经:你曾经谈到回来不是落叶归根,而且要在大数据的浪潮中有所贡献,参与到新的秩序和新的建设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让你保持前行的呢?

涂子沛:我回来不是落叶归根,确实不是落叶归根。我们今天都是一个世界公民,我想如果说要根的话,根就是科学、根就是自由;哪里有科学,哪里就有自由,哪里就是我们的根。

凤凰网财经:林毅夫曾说您成功的预言了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或者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轮热潮之后,您觉得它的未来历程是什么样的呢?

涂子沛:我希望为数据经济做一些贡献。2014年第一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我的演讲就是数据经济。之所以这么讲,因为我们看到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知识按照传统的交易模式就是书籍,买书其实就是在购买知识,这是传统的模式,但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比如,新闻付费。同样的,对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数据在应用上做大量的分析,也可以变成一种有偿的服务。

今天的数据也是人工智能的母体。没有数据就不会有人工智能,它构建起了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但数据怎么走,需要我们做更长远的思考,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前行者。


来源:凤凰网财经


标签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471800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